分享

心梗重生记

 昀掷 2016-01-23

(杨应彬之子的重生体会)

今年69岁的我,三个月前(2015.10.21)重阳节晚8:30,突发心梗,幸治疗及时,到住家对面的省人民医院心血管研究所做了手术,装了两个支架,现已康复。像我这个与死神擦肩而过的过来人,有些体会总结出来,与亲朋好友分享,对预防和处理心脑血管病,减少“瘁死”机率,是有帮助的。

 

一、不要以为体检指标正常就不会“心梗”。

我一向身体健康,生活有规律,饮食清淡,睡眠充足,精力旺盛,还坚持运动。每年定期体检,各项指标均正常,容易引起心梗的血压、血脂、胆固醇、血糖等都正常,偶尔有早搏(心律不齐)。去年7月因早搏,还专门到医院有针对性的进行体检,做了心脏彩超、24小时动态心电图,也都正常。但仅过了三个月,1021日晚上8时半,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突发心梗,始料不及。可见,平时体检指标正常的人,也可能发生心梗,如抢救不及时,就是瘁死。

 

二、不要以为发病症状不典型就不是心梗。

1021日晚8时半,我突然感觉心脏不舒服。现回想起来,当时的感觉不是很强烈,说痛吧也不很痛,说闷吧也不很闷,说揪心吧也有揪心的感觉。总之与一些心绞痛得倒地,胸闷闷到呼吸困难的人的症状有区别。我的典型症状就是冒冷汗,不停地冒,直至手脚冰凉。当即我含服10粒丹参滴丸,就上床躺着(最好的姿势是半躺),而且我夫人立即拨了120

 

三、遇到心梗,第一时间口服一些急救药,然后立即拨打120

遇到这种情况,应口服一些急救药,可以缓解病情:如硝酸甘油、阿司匹林、救心丹、丹参滴丸等。身体不要动,并立即拨打120。当时几位亲戚提出开车送我到对面省医,我头脑还十分清醒,说:“我可能坐不了你们的车,还是叫救护车吧!”夫人镇静指挥,立即拨打了120,并跑到路口,10分钟左右就引导救护车到家门口。医生马上做了心电图,记录心脏波纹的纸条出来只有10公分,医生就判断是心肌梗死;于是让两名护工用椅子将我从5楼抬下去上救护车,立即送省医急诊室,做初步抢救措施及办理入院手续后,就将我推进了省医心血管所导管手术室。从我发病到进手术室的时间还不到一小时。

主任医生进行造影检查后,发现我心脏右边两条主动脉堵塞了百分之八十多,立即做导管移植手术,从右手手腕的动脉上,推进了两个支架,撑开了被堵塞的血管,胸部难受的感觉顿时消除。我做完手术的时间大约是晚上10时,回到CCU(监护室)的时间是10点半,距我发病的时间仅为2小时。在CCU住了一晚,第二天下午转到普通病房,观察5天后出院。

几点体会:

1、给我做手术的张斌主任说:“是你救了你自己一命”。他是说当我发病时没有耽误黄金抢救时间,一是没有忍(有些人耐受力强,有些人有侥幸心,以为忍一忍就过去了),二是立即到医院就诊。这个经验很重要,一忍一拖就耽误抢救,导致不可挽回的恶果。

2、在城区内最好不要自己开车或打的去医院,一定要拨打120。这也是与死神抢时间的最佳办法。路上堵车、找地方停车、排队挂号等都会延误时间,救护车不受堵车影响,直接送进急诊室,能换回宝贵时间。

3、手术后按医嘱服药。我有一位亲戚几年前也装了支架,由于没有按医嘱服药,去年8月又发心梗去世了;而另一位亲戚20年前装了6根支架,按医嘱服药,注意饮食,积极锻炼。这几年还进藏两次,每年还驾车到河南、山东等地旅游,快70岁的人依然生龙活虎。

4、总结个人心梗原因:去年57月父亲病危直至去世,心情沉重、紧张、忙累;去世后这三个月整理父亲遗物,撰写纪念文章过于操劳,情绪因素为主。现已改为半天上班,半天练书法、画画,下午5时到烈士陵园健步走一小时,逐步戒烟。

如果我的重生体会有借鉴作用,望转发。祝亲朋好友健康长寿,过好每一天!

 

 

《心梗重生记》续篇

   

我从不玩微信,最近刚刚学会,一不小心把心梗经历放到微信上,引起那么多人关注和点赞,始料不及。首先,我衷心感谢亲朋好友们对我的关心和爱护,并希望每一个人通过本人的教训,也多多关心自己的心脏和身体,大家一起安闲、无欲、健康地步入晚年。

需要作些补充的是:给我做手术的张斌主任昨天来电说也看到我的那篇拙文,他更正说我右心肌动脉那两条血管不是堵了八十几,而是百分之百,完全闭塞。如果到医院不及时,就会猝死。所以他说:“是你自己救了自己一命”。从这个意义来说,遇到心脏不舒服,一定不能拖,不能忍,不要犹豫,因为我们身边有太多猝死的病例,而且年纪越来越小。另外,无独有偶,我大哥小斌在我术后五天,也由张斌主任做了心导管手术,装了两根支架。他的症状和我不太一样,近两年多时间他常有胸闷现象,嘴唇发黑,我从CCU转普通病房那天他去拿冠脉造影检查结果,顺路来看我。张斌主任一看,左冠状动脉两根血管也堵了百分之九十,情况比我还严重。我是急性发作,他是常年累月的疲劳积聚。大哥手术做完后,我们就考虑这是家族遗传基因在作祟,尽管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活到90多岁,但心脑血管病他们都有,于是就劝说二哥小青和弟弟小杨也做一次冠状动脉造影。这种检查医生是不赞成人人都做,毕竟对肝肾功能损伤较大。小杨在医生指导下做了CT造影,结果也有一条动脉堵了70%,他按医嘱服用一些疏通血管的药物,并坚持每天游泳,自觉偶尔的胸闷现象消失。

在美国的同学陈大维来信说,美国医学界不大主张凡堵必作支架,而是用“通波仔”和药物控制。他心脏不舒服已有10年之久,查不出有堵塞。他现在服用美国医生开的药——单硝酸山梨异脂。有一天晚上,他连续服用两粒硝酸甘油,缓解了心脏不适。美国医生说,服用一粒五分钟后不能缓解,就再服一粒,还不能缓解就不要犹豫,赶紧叫救护车,大维的经验也值得借鉴。

在新西兰的同学夏邦慈来信询问,她12年前做了心脏主动脉瓣换瓣手术,现仍感比较严重的心律失常,问我有什么好办法。我手术前后三、四个月,均有早搏。医生好像对此束手无策(在医学角度,早搏不超过2000/天,不是病)。我告诉她,10多天前夫人让我早、午、晚各服用两粒救心丹(日本制更好),我服用后症状有改善,现仍在服(一个疗程为一个月)。另外是加强适当运动,我在健步走和打高尔夫球时,就感觉不到早搏,如无效再找医生。

生病是件坏事,但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关键是要从病中找出身体中那些部位出了问题,怎样应对,如何防范,加以改进,达到一病消灾的目的。让我们相互关心、相互支持,昂首阔步迈入“不似春光,胜似春光”的“秋光”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