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互助联盟风景介绍组发表 黄金运河是威尼斯最主要的运河,一端通往威尼斯的火车站—圣露琪亚火车站,另一端则是在圣马可广场附近。了解运河首先要搞清楚她的样子和位置,恩 长这个样子:
黄金运河是威尼斯最繁华的地段,大运河的两岸拥有超过170栋建筑,其中大部分是13世纪至18世纪的建筑,显露出威尼斯共和国的繁华与艺术。之前跟前辈讨论说170多栋建筑,了解起来简直千头万绪无从下手,于是去WIKI看了一下,发现他们是按照建筑风格写的,于是整理了一下做了这个笔记。 最开始是一种叫'Fondaco'houses的房子。沿着运河很多,看那意思可以叫【货栈屋】沿着运河的有很多货栈,这种建筑结合了仓库和商人的住所。 比如说下面这货 恩,这是土耳其商栈。(建于13世纪上半叶。1381年威尼斯共和国将其收购。19世纪花巨资修复,现在里面是威尼斯自然史博物馆)
老画上是这样的
德国商栈也位于大运河畔,是德国侨民的总部和受限制的生活区。长这样 德国商栈始建于1228年,1505-1508年于火灾后重建。这是一座非常实用的4层建筑,典型的意大利文艺复兴风格,围绕着一个宏伟的内庭院。如同土耳其商馆,德国商馆兼作仓库、交易场所和受监管的生活区。商人主要来自纽伦堡、尤登堡和奥格斯堡。一楼可通过水路到达,用于存储,二楼用作办公室,上部则包含约160间宿舍。 13世纪建成不久,德国商人就入驻,一直到拿破仑占领。德国商会是威尼斯最强大的商人群体之一,因此德国商馆成为一个重要的贸易中心,来自东方的商品在此集散,再越过阿尔卑斯山。威尼斯共和国对交易收取佣金。Google earth上是这样 图片上面的那座桥是里亚托桥,跟这个区域一个名字。因为威尼斯的交通路线大都沿着运河两岸,所以直到19世纪,只有里亚托桥这一座连接两岸。 第一座跨越大运河的桥梁是由Nicolò Barattieri于1181年设计的一座浮桥。这座桥被称为钱币桥,估计是因为造币厂位在东面入口附近。之后位在东岸的里亚托市场逐渐发展,浮桥的交通流量增加。因此在1255年被改建成木桥并最终改叫里亚托桥。在15世纪初,零售商店分别沿着桥梁的两侧设立。 这座桥附近商业兴盛,现在的里亚托桥是石桥,属于文艺复兴风格,也被称为“白色巨象”,两旁则是市场及餐厅。沿着运河当时还有很多的公共建筑:商业和金融仲裁处和造币厂。 Palazzo dei Camerlenghi
我去,我本来打算一天写完的,为什么会有这么长?只能分几集写了。sorry!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