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生儿期胎粪性腹膜炎

 渐近故乡时 2016-01-23

胎粪性腹膜炎(meconium peritonitis,MP):是在胎儿期肠道穿孔,胎粪进入腹腔后引起的化学性腹膜炎。


病因:

胎儿因素:

1、肠闭锁、肠狭窄、肠套叠、肠扭转、内疝等

2、肠壁局部血运障碍,如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肠壁肌层缺损、肠系膜血管梗塞等

3、胎粪性肠梗塞、胰腺纤维囊性变(欧美国家常见)

母亲因素:吸毒、巨细胞病毒感染等


发病机制:

1、在正常情况下,胎儿到妊娠4个月时,肠道内已形成胎粪聚集在回肠末端,5个月时到达直肠,此时或以后发生肠穿孔均可引起胎粪外溢而发病。

2、肠穿孔发生在早期,则有可能自行愈合。其消化酶引起的腹膜炎反应,大量纤维素渗出,造成腹膜广泛粘连,将穿孔堵塞,腹腔渗液及坏死组织可大部分被吸收,随后因胰酶的产生及作用,肠腔内胎粪得以溶解而肠道通畅。

3、 肠道穿孔后,胎粪与腹腔的炎性渗出物混合,由于胎粪中各种消化酶及少量白蛋白的作用出现钙质沉淀进而形成钙化包块,完全阻塞在穿孔的周围。

4、肠管穿孔后不能被完全阻塞,肠管也不能自行愈合,肠内容物不断流入腹腔,无菌性化学腹膜炎发展为化脓性腹膜炎。

5、先天性胰腺纤维囊性变所致胎粪性肠梗阻引起的肠道穿孔,由于缺乏胰酶而富含白蛋白,使得钙盐难以沉淀而在腹水中溶解,只会看到分散的钙化点。

6、肠穿孔后胎粪进入腹腔产生炎性腹水,随后粘连包裹形成假性囊肿,纤维粘连可使穿孔部位封闭。胎儿期由于鞘突未闭,胎粪可流入外阴形成鞘膜积液或外阴水肿。



临床表现:

新生儿胎粪性腹膜炎可表现为:发热、腹胀、呕吐,如出生时肠穿孔仍存在且未能被粘连包裹,则新生儿吞咽的气体、奶汁及胃肠道分泌物进入腹腔,发展为细菌性腹膜炎、大量腹水,病情危急,呈中毒性休克、呼吸困难、紫绀等。如腹膜鞘状突未闭,可有鞘膜积液或阴唇水肿


新生儿期的胎粪性腹膜炎表现为弥漫性腹膜炎、包裹性团块、腹腔游离钙化灶。

弥漫型:腹腔大量游离积液,内见散在粗大斑点及钙化强回声随呼吸运动而移动。

包裹型:显示为边界不清的混合性团块,内散在杂乱光斑和光团回声,位于腹腔内任何部位,周围肠系膜、网膜回声增强。CDFI:边缘及内部未见明显彩色血流信号。

腹腔内游离大小不等钙化强回声,是胎粪性腹膜炎的特异性表现。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梁永栋发布)

---------------------------------------------------------------

点击右上角【...】您可以进行如下操作分享此文:

1、和朋友们分享此文;

2、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3、将文章分享到腾讯微博;

4、点击历史消息即可查看以往发送的资讯文章;

您还可以扫描二维码,或点击标题下方蓝色字体的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关注我们,您将会获得更多资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