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前的本溪是啥样婶的? 即使是地道的本溪人也很难知晓,小编用一组解放前的本溪老照片和小伙伴们一起穿越到那个年代,共同感受本溪的那段历史沧桑。从1906年日俄战争结束以后,日本帝国主义在本溪地区活动频繁,以大仓喜八郎为代表的日本财阀在本溪强行开采煤炭、铁矿等资源,并进行冶炼生产。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为日本帝国主义殖民地,翌年3月,建立伪“满洲国”,本溪县隶属于奉天省。1937年日伪政权实行街制,在本溪县公署所在地本溪湖设立本溪湖街。原满铁附属地本溪湖火车站、顺山、河沿一带并入本溪湖街。1939年伪满政权将本溪湖街、宫原一带从本溪县划出,设置本溪湖市,隶属于奉天省。 1945年日本帝国主义宣告无条件投降。9月18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部队进驻本溪,先后成立本溪市、本溪县民主政府,均隶属于辽宁省。1946年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解放区,5月3日占据本溪市区,成立国民党本溪湖市政府及本溪县政府,隶属于辽宁省。1946年10月1日,国民党辽宁省政府下令撤销本溪湖市,将市区并入本溪县。 原溪湖商场那条街,旧时最具本溪风情的购物街。
 1937年时的本溪湖第二发电厂。(本钢发电厂二电车间)

溪湖煤泥河上的桥,注意图片左面,煤铁公司的大白楼还没建呢。

太子河甲线桥(始建于1909年)
 本溪湖市区一瞥
 桥头老照片
 按这个地貌来看,应该是现在的河畔花园一带。
 采煤及炼焦。
 煤矿小电车,这个洞口应该是在本溪煤矿四坑口附近。
 始建于1910年代的本溪湖炼铁厂两座高炉最早的样子。
 本溪湖炼铁厂两座高炉后来的样子,
持续到1980年代高炉改造前。


以上两张就是现在的本溪水泥厂,很珍贵的历史照片。
 这个应该是当时的啥衙门吧,
相当于现在的本溪市某局吧……
 1937年,本溪最大的商号,张碗铺无限公司成立留念,
在座的都是当年本溪的政界名流、商界大佬。
 太子河上打渔船和本溪湖市景。
 还是溪湖商场那条街,这条街1980年代还在。
 图上的文字注释介绍的就是后来的矿务局本溪煤矿,本溪煤矿从茨沟到柳塘,绵延数里,为斜井方式采煤。图上所示洗煤厂现在还在生产。
 这个已经不存在了。
 图上的文字是“满洲国本溪湖太子河岸,龙王庙”,可分明是座坟嘛。
说到坟,东芬的原名东坟,就是因为在现在的东芬李师傅牛肉面马路对面有座坟(努尔哈赤的爱孙萨哈廉的坟),为区别于西面的一座孤坟所以叫东坟。1906年日俄战争给坟挪了,成片的松树林子给毁了。
 这个是站在回民山上拍的本溪湖街景。
 现在的河沿及河畔花园地带,走人的马路估计就是现在跑16路公交的大道喽。
 伪满本溪湖市政府大楼,后来的溪湖区政府所在地。这楼1990年前后扒了。
 钓鱼台。不过现在铁道没了,是条窄公路,坐去大峡谷的小客路过这里。
 呵呵,本溪人都能看懂这张图,现在寸土寸金的地儿,那时叫不毛之地不过分吧。
 如今的石桥子啥时能圆新城梦啊,我们拭目以待。
 小日本当时把本溪的各种矿产资源研究之详细具体,令我们现代人都为之震惊。
 下马塘,解放以后辉煌好一阵,但从那个厂搬走今不如昔了。



以上三张图都是本溪湖火车站,现在已经不做客运业务了。
 日本人做的安奉铁道(沈丹铁路)宣传图。
 还是溪湖甲线铁路桥。
 再上一张一铁的老图。
 住在本溪湖的日本居民。那是他们住的地方叫洋街,不让中国人走。
 本溪湖车站广场东望。
 看文字的大概意思是本溪湖附近的生活场景。
 溪湖大白楼旁边的小红楼,我从小在里面玩过。
现在这个建筑还在,只不过是1980年代原址原样翻盖的。
 溪湖火车站对面短街。
 河里还有划船的呢。
 本溪火车站的前身“孟家堡火车站”,据说一直到1970年代之前,本溪站都是用这个站房。
 没猜错的话,这个应该是溪湖的28中学。
 位于溪湖后湖的3中原貌,伪满时期所建,现已不存在。
 那时的太子河对岸整个就是荒郊野岭。
 30年代的本溪湖。
 胜利之火映红本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