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可爱的儿子,虽然成绩不是特别出众,但是阳光、乐观、有着小女孩的细腻、温柔、善解人意,有着一颗善良的心,特别懂得孝顺。以前我总埋怨他,每次考试成绩都达不到我们的要求,弄得他压力重重。现在想想,自己没有天才的脑子却要强压到儿子身上,我简直是妄想!所谓物极必反,太急于求成,只会产生相反的效果,离目标越远。现在我慢慢地想通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造化,一切顺其自然,该是你的总会是你的,不是你的强求也没用。所以,这个小家伙在我们不给压力的情况下,倒也挺上进,奖状一张接着一张,不仅获得了学校的优秀团员,还获得了“常报杯”作文比赛一等奖。 最近天气变冷了,儿子郑重其事地跟我讲:“妈妈,天冷了,帮爷爷奶奶防冷工作做好,买些好的棉衣棉裤,家里老人挣不到钱,要照顾好。”“唉!宝贝!老妈一定照办。”我乐呵呵地答应着。 还有一天,我先生带着我 儿子去拜望了许久不见的长辈,买了两箱水果,长辈非常地开心,他没想到我们要去看望他,而且还惦记着他。长辈几十年前跟我先生是一个单位的,长辈是非常先生的,我先生没忘记这个恩人。经常不联系,并不代表忘记,是因为它记忆在心灵的某个深处。 回来后,我儿子就对我们讲了,“爸爸妈妈每个月我们应该拿一点小钱出来,买些礼物,去探望一些老同事,老朋友。”我摸了摸自己的头,“为什么?”儿子娓娓道来:“这也是一种修行。”我先生一下茅塞顿开,平日里的耳濡目染,使得儿子对于《道德经》有了这般自己的感悟。 确实,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认识了新同事,新朋友,把一些老的,退休的,都慢慢开始淡忘。如果有一天我们突然去拜访他们,对于他们来说是多么欣慰的一件事。能够得到别人的尊重,惦记,这肯定比任何事都开心。 这所谓的修行,其实并不是要做轰轰烈烈的大事,其实就是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做力所能行的事,做一些感恩的事、暖人心的事。因为,《道德经》就是让我们从修之于身开始,然后才能修之于乡,修之于天下的——正是老子所说的“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我们只有一步一步走稳了,才能说到做到,做一个知行合一有力量的人! 学用《道德经》以后,才让我感悟到上帝赐给我这个儿子真是眷顾我,是给我最好的礼物,儿子的善良天性就是我的一面明镜!最后我要说一句:“对不起,请原谅,谢谢你!我的宝贝儿子,我爱你!你真是我最好的老师!” 注:原文摘自《道德经学用者感悟.2016年1月汇编》 作者:卫芬 作者授权代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