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最先给大家看的是纽约唐人街,东百老汇和亚伦街交叉口的一个同乡会,就是福建同乡会,这是中国民间在国外最大的一个民间组织,会员人数超过10万多人,每年为福建乡亲打过的官司超过300件,同时为一些国内在美国不懂英文的乡亲翻译文件,信件,以及免费报税,现任会长为福州籍郑琪,此会被美国政府授予非盈利性组织![]() 林则徐广场,坐落在东百老汇西面的进入口,这小广场在寸土寸金的Manhattan已经算不小了,后面那尖顶建筑就是市政厅,很多政府部门都在那边,包括联邦法院,移民局都在那一块地方,上去点就是华尔街 ![]() 这个是转身往后面拍的,这条路就是东百老汇,纽约唐人街的主街道,由于福州人多,路上说的都是福州话,又被称为福州大道,唐人街并不是只有这条街,而是一个社区差不多的,七七八八几十条街道纵横交错,正规的叫法应该叫华埠 ![]() 巍巍中华5000年,福州人的骄傲林则徐雕像矗立在美帝国主义的大本营----纽约, 谁说崖山之后,再无中华,林则徐对着帝国主义的尖船利炮永不屈服的精神是福州人的支柱 ![]() 永喜大厦,加萨林街与东百老汇街的交叉口,最早是犹太人的产业,后来被华人接手,里面很多单位,有诊所,律师楼,会计师, 但我知道4楼有一个堂口在里面,进去的时候,里面有一些练拳的年轻人,然后都是赌博的老一辈,有的听着福州评书,有的品着茶打麻将,这里面的老头每一个都有华人黑帮的故事 ![]() 这就是怡东楼,面前就是东百老汇,怡东楼坐落在Manhattan大桥下,上面一张照片就是在那桥面上拍的,以前很多新来美国的华人都是在怡东楼里被亲朋好友请去饮茶,后来由于管理不善,设备陈旧,里面的酒楼生意都被对面的闽都大酒楼抢去了, 但可以说明的是,这个地点就是100多年前华工的落脚地,以前修布鲁克林大桥与十七码头的时候,用的都是华工,而华工下班后就是在这Manhattan大桥下搭棚休息,久而久之这里就成了华人的聚集地,到现在演变成一个社区 ![]() 在美国除了福建同乡会这样的大社团,还有什么小镇小乡小村的社团,什么联谊会,什么宗亲会,同乡会,什么公所,好多的 金沙是福州琅岐镇的一个村。。。 ![]() Manhattan大桥的桥头,圆顶建筑上面写着汇丰,但我不知道内部是不是汇丰银行,没进去过,唐人街有很多银行的,唐人因为现金多,所以唐人街的银行是全美国密度最高的,什么汇丰,渣打,恒通,国宝,国泰,美国商银,大通,花旗,还有中国银行,有的银行在唐人街都好几家 ![]() 如果你在这里看,你会觉得自己是在美国吗?前面一块牌子,美国长乐公会(长乐,福州下辖的县级市) ![]() 加萨琳街,右边就是永喜大厦,对面是麒麟金阁酒楼,酒楼下面很多商铺,曾经有家是职业介绍所,北京人在纽约中,王启明就是到那里找工作,演的是王启明手指受伤,问有什么可以让他做的工作,那里有很多人一起在介绍所里找工作,当王启明说有什么轻松点的活吗,我居然在电视里听到旁边有人用福州话说:“两条腿张开,躺在床上最轻松的活了。”当时我没笑死,为什么以前看的时候没有在意呢,估计剧组的人也听不懂福州话,所以没有剪掉 ![]() 谷歌唐人街 ![]() ![]() ![]() ![]() ![]() ![]() ![]() ![]() ![]() ![]() 纽约华人总会选举 ![]() ![]() ![]() ![]() 在美国纽约唐人街某餐馆吃饭时,门口贴着招聘书:“请女什工一名(福州话)内洽。” ![]() 在全美居住和工作的华人1980年有 8 0万,1990年增至160万,2005年达到280万。在福建人中又以福州人为多。据万维读者网披露,“现在的全美的福州人已有70万人之多,仅是纽约就有30万人。据福州长乐公会指出,在华埠街头,10个福州人中就有7个长乐人,可见其阵容之庞大。曼哈顿的唐人街历史最为悠久也最大,这里以前是早期广东台山人和台湾人的主要居住地区,现如今福州人也占下了半壁江山。特别是东百老汇的唐人街基本上已经成为福州新移民的天下。他们不是福州城里的就是长乐、连江、亭江人氏。所以他们都自豪地说,这条街我们都叫它“福州街”或者叫“纽约的福州东街口” ![]() 这条街就是福州人专门开的职业介绍所,为福州的新旧移民介绍工作。 ![]() ![]() ![]() ![]() 把东百老汇称之为“福州街”,却也名副其实。这里不但满街可以遇见福州人,举目可见中文书写的“福建同乡会”、“福州会馆”、“长乐同乡会”、“亭江同乡会”等等牌子。甚至连商店也多取跟福州有关的名字,如:“榕城地产公司”、“福州大花店”、“闽江小吃”、“福州鱼丸”、“长乐水产”、“连江饭店”等等等等。不言而喻,冠有“福州”、“榕城”、“长乐”、“亭江”之类店名的老板必定是来自福州的移民。而且,福州话已经成了纽约唐人街的第二母语——满街随时可以听到福州话。 ![]() ![]() ![]() 中国海外华侨华人研究的“龙头”――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院长庄国土在洛杉矶表示,十多年来,福州人旅美人数已达50至60万,是华人移民中人数增长最快的群体。全美的中国自助餐餐馆,70%左右为福州人所经营。他们在美国逐渐生根后,将成为促进中美之间经贸、社会和文化联系的重要资源。
庄国土日前与研究院的华侨华人研究室主任郭玉聪和福建省侨务办公室人事处处长杜爱权路经洛杉矶,前往纽约,与纽约大学合作,对福建在美移民进行一项大规模的调查与研究计划。 调查与研究计划的目标,是要了解福州人移民来美的途径、移民的原因、规模以及他们与家乡的关系,并比较福州与温州和广东三地移民的差异。 庄国土表示,人们以为近十多年的这个移民群体是来自福州各地,事实上,这几十万移民的家乡,均集中在占福州不到十分之一的福建闽江口。该地区居民飘洋过海的历史非常悠久。 在很多人想象中,福州移民大多是通过偷渡的途径来到美国,事实上,近几年来,通过亲属合法移民来美的福州人,远远超出偷渡来美的福州人。 庄国土表示,这几十万福州人口,90%都在美东地区,但目前有向中、南部扩散的趋势,另外10%在美西,洛杉矶和圣地亚哥地区,就有不少福建人。 在美福州人互相扶持,不但宗亲关系非常密切,连行业的关联,也密不可分。福州人目前大多集中在餐馆业、装修业、杂货和客运业发展。开餐馆,就要进杂货,就要装修。而客运巴士业的兴起,则是因应这几十万人口往来的需要。福州人经营的巴士客运业,以纽约市为中心,向波士顿、费城、华府和芝加哥等城市辐射发展。不过,令人印象最深的是,全美许多州际高速公路的休息点,多了很多中国自助餐馆,其中大部分由福州人经营。 庄国土指出,这些福州移民与家乡的关系,比老华侨要密切得多,在经济上,很多人要寄钱回家乡偿还因出国而欠下的债务,债务还清后,还有源源不断汇款用于养家以及捐赠家乡公共事业。在人际关系上,当年很多人只身出国,还留着家人在故乡,站稳脚跟后,就一步步把家人迁移到美国;而很多福州人在美国生下孩子后,因为要为生活打拼无暇照顾,多在孩子满周岁时,送回家乡,到5岁才重新接出来求学。 庄国土表示,福州人是20世纪80年代起大量涌入美国,温州人则是90年代涌入。温州移民的足迹比较复杂,他们最早移民到匈牙利等东欧国家,后来迁移到法国、德国、荷兰、比利时、意大利等西欧国家。目前,在美国的温州人群体,人数也非常可观,纽约很多大型食品杂货店,都是温州人在经营。 据美国世界新闻网报道,南洋研究所与福建省侨办的这项有关福州移民的调查研究计划,规模相当庞大,他们在福州一家一家登门访问了2000个家庭,这2000个家庭在美国的亲人,就有几万人。他们与纽约大学合作,搜集和分析在美福州人的信息。将来计划出版一系列的研究报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