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慈溪人在纽约:唐人记

 吴语资料馆 2022-05-04 发布于江苏

周末的清晨,阿姨依旧早早到了,她从温州人开的超市里买来了价廉物美的牛腩和蔬菜,都是外婆爱吃的。阿姨来自福州,她的工作是与另一位台湾姐姐一起,轮流照顾美国外婆的起居。她翻了翻日历,按照惯例,今天要先打扫卫生,外婆的上海老朋友们晚些要来做客,所以要早早做饭,下午还得陪老太太到唐人街的广东酒楼饮茶,又将是忙碌的一天 ... 

纽约的华人圈就是如此,一个个小小的中国家庭环环相扣,来自中国的四方乡党各司其职,鱼龙混杂又井井有条,组成一个自给自足,游离于美国主流之外的神秘世界。美国外婆不会英文,国语也讲不好,一辈子守着旧中国式的生活情操,可她依旧在这个大都会的桃花源深处,活得安详而惬意。

曼哈顿中城一角

美国外婆家在曼哈顿中城,离半岛上最大的唐人街只差十几个路口,在那片由十几条大道组成的广阔的华人街区里,有她维系一个中式家庭所想要的一切。外婆直呼唐人街“且乃汤”(Chinatown)行走其中,两旁是令人眼花缭乱的各式华人商铺,黄大仙香烛店、福州人理发馆、温州人旅行社,还有老上海舞厅,总之,衣食住行应有尽有,与国内无差。

曼哈顿的唐人街离纽约市政厅很近

(远处的尖顶建筑)


唐人街上的黄大仙,有求必应

华人市场

唐人街的先民来自广东,解放后,这里一度是港台移民的天下。在我常被领去的粤菜馆里,老板用最正宗的虾饺和叉烧招呼着老顾主,他能在国语、广东话、上海话和英文间自如切换,一面一个“入边请”,一面又笑着对我们道:“徐太太,侬来啦,里向坐!”

有些讽刺的是,在唐人街,一个老上海背景暗含着更高的身份肯定,而新的上海移民则为人趋避。外婆与其老搭子们为保有一口纯正的老上海话“与有荣焉”,可在聊及招阿姨的标准上,却又是一致的“不要上海人”。

广东的旧时风采与上海一样在褪去。我的两位姨妈如今都六十多了,她们在香港出生,纽约成长,与白人一同工作,只有问询母亲时,还听得到那一口一个的“系度做乜”1、“食咗饭未”2,而她们的女儿们,更早已是连中文都不识的“香蕉人”3了。移民到了第三代,注定还是要在社会的主流中同化,不知是喜是忧。

从粤菜馆出门,不远就可以看到孔子大厦和林则徐的铜像,这一带是唐人街的核心,原名东百老汇(East Broadway)现在有了个有趣的昵称:小福州。

东百老汇大街一角

永喜大厦下面可以看到“福州会计师楼”

远处可以看到“美国福建联谊会”

福州人是近二三十年的“新贵”,满街的福州小吃、长乐同乡会、招聘广告上的福州俚语,无不彰显着那一遥远东南小城的热切与野心。在我所认识为数不多的纽约华人中,福州人有好几位,他们有的靠亲属关系,有的偷渡而来,外婆家的福州阿姨当年更是申请了政治避难,虽然多半起步艰辛,但他们注重同乡帮衬,工作努力踏实,据说如今在曼哈顿的唐人街,福州人占到六成。

这里是法拉盛

法拉盛一角

温州的情况与福州很相似,山多地少,东南海港,伴随着改革开放后的移民潮。在纽约,温州帮的聚集地在法拉盛(Flushing)那是皇后区的唐人街,外公过去居住的地方。

我对温州人存有极大的好感与好奇,与曾经的宁绍商帮相比,我想温州人的宗族纽带更强,更讲信义,也更能吃苦。外公有许多温州邻居,我曾见一位出手大方的温州阿婆,七十多岁了还精神抖擞地天天工作,确实令人佩服!纽约的温州人圈子里有许多名曰“互助会”的同乡机构,会员定期上交会费,就能在必要时得到资金和人脉的帮助,新来的移民需通过同乡推荐入会,所以外地人是进不去的。

纽约东河的傍晚

美国外婆常念起当年把自己的亲人们一个个从“乡下头”接来美国的经过,其中的曲折与艰辛,难与旁人说。

在纽约的唐人们,不论是曾铤而走险,还是有同乡帮衬,不管是来自慈溪、温州,还是何处,在这个灯火璀璨的都会里,大家都不过是一只只求生的蚂蚁,一个个对月独酌的异乡人。

灯火璀璨的都会之夜

注释:

1.系度做乜:广东话,在做什么。

2.食咗饭未:广东话,吃饭了没。

3.香蕉人:黄皮白心,指受西方教育下的亚裔。


《唐人记》已是《慈溪人在纽约》的第四篇了,这个系列本是我很久前有感而发的一篇小文章,今年觉得有趣,就慢慢把它拓展开来。

您可以点击下面的图片阅读前三篇:

慈溪人在纽约 1

慈溪人在纽约 2

慈溪人在纽约 3

谢谢各位继续订阅“慈韵”,中秋快乐,阿拉下期再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