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姚承光先生谈意拳发力

 一念万年 2016-01-24

 现在有些意拳朋友们片面的认为只要平时多站桩,就能练出周身无处不弹簧的爆发力,对此,姚先生强调:'技击不能用站桩之静及试力之缓相搏,只有将力量瞬间爆发,结合一定的攻防技巧,才能有效地打击和摧毁对方,故站桩、试力、走步只是意拳的基本功,其目的在于培养掌握浑圆力,为发力创造条件,而发力又是技击的基础,意拳的系统性就体现在其训练程序是一环服务于一杯,缺少或颠倒了哪一个环节,都会严重影响练习的效果。'

 

    发力是拳术有效打击力量的动力,意拳发力是其训练体系的重要环节,在总结了各家拳术发力之所长后逐渐开创了一套独特的发力训练体系,它认为力量主要源于以下四方面:


    1、源于精神假借意念诱导所形成的神经系统高度激发状态。站技击桩时设想四周似有毒蛇猛兽相侵袭,同身毛发根根如戟,时刻准备与敌殊死搏斗,精神高度激发,一旦与敌交手则力之所触,石裂山崩,'夫战,勇气也',没有大无畏的精神再好的技术也是枉然。而精神激发的真实性则是发力的关键。


    2、源于后足蹬地的反作用力推动整体产生的巨大惯性力。技击桩摸劲时每一动皆是后脚下踩前蹬催动整体之动。此惯性力的大小取决于质量乘速度的平方。


    3、源于周身各部在发力瞬间相争而产生的争力。周身争力越丰富,所发之力就越大,周身争力应以上下之争为主,芗老曾曰:'松紧之枢纽在于上下、上下相引为周身互争之法,'站桩试力时的摸劲与顺力逆行,都是为了培养自身之矛盾力,即争力也。

    4、源于发力时全身神经肌肉松紧相互转换时体内产生的高速极小的颤动。其颤动的频率越快,产生的力量就越迅猛,连续,芗老所谓之曰周身鼓荡。生生不已之动。


    意拳发力要遵循自然松灵,均整协调状态,疾速爆发之原则,具体的发力过程包括蓄力和发力两部分,蓄力是未发之前蓄而待发之,它要求周身意力以松非松,松紧适度;发力是精神高度集中,在意念诱导下将内在蓄能待发之劲力,通过训练的手段和技巧在运动的状态下,瞬间从身体某一部位迅猛地爆发出来。
意拳所发之力乃是周身上下,左右,前后均整协调之浑圆力,又称整体力,所谓'整'是相对。'散'而言,散就是松的过度,是上下、左右,前后失去对称和争力,表现为发力迟钝,局部僵紧,周身不协调,而'整'是发力时调动周身内外一切可以发动的力量,均整协调,瞬间极速的猛然一紧,愈紧周身就愈整,劲力也就越饱满浑厚,一紧之后应立即放松,以利再发,松(而不解)是蓄力,紧(而不僵)是发力,松紧互换组成了整个发力过程,其频率越快,发力质量也就越好,有道是'松紧紧松勿过正、虚实实虚互为根。'发力过程虽是瞬间,却包含了形体运动的多种力量,如整体弹力,肢体旋转之螺旋力,肢体屈折之三角力,骨骼支撑之杠杆力及外形间架构成的斜面等等,以上充分说明了发力是站桩、试力、走步等各项基本功的综合体现,没有经过基本功训练而练习发力无疑是本未倒置。


    但是有些朋友虽经过了基本功练习可仍然不会或发不好力,主要表现为:


    1、发力时形不成高度的精神激发状态。2、发力前全身紧张肌肉凝滞,动作不协调,下肢拧转蹬力没有充分利用,上下肢脱节。3、发力时虽然均整协调但是作用力时间太长,没有加速度,形成推力而不是骤然之爆发力,故毫无威力可言。


    总之主要原因还是基本功不扎实和对发力技术要点认识不深刻,所以发力时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 共2页:
  • 1
  • 2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