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有些意拳朋友们片面的认为只要平时多站桩,就能练出周身无处不弹簧的爆发力,对此,姚先生强调:'技击不能用站桩之静及试力之缓相搏,只有将力量瞬间爆发,结合一定的攻防技巧,才能有效地打击和摧毁对方,故站桩、试力、走步只是意拳的基本功,其目的在于培养掌握浑圆力,为发力创造条件,而发力又是技击的基础,意拳的系统性就体现在其训练程序是一环服务于一杯,缺少或颠倒了哪一个环节,都会严重影响练习的效果。'
发力是拳术有效打击力量的动力,意拳发力是其训练体系的重要环节,在总结了各家拳术发力之所长后逐渐开创了一套独特的发力训练体系,它认为力量主要源于以下四方面: 2、源于后足蹬地的反作用力推动整体产生的巨大惯性力。技击桩摸劲时每一动皆是后脚下踩前蹬催动整体之动。此惯性力的大小取决于质量乘速度的平方。 4、源于发力时全身神经肌肉松紧相互转换时体内产生的高速极小的颤动。其颤动的频率越快,产生的力量就越迅猛,连续,芗老所谓之曰周身鼓荡。生生不已之动。 意拳发力要遵循自然松灵,均整协调状态,疾速爆发之原则,具体的发力过程包括蓄力和发力两部分,蓄力是未发之前蓄而待发之,它要求周身意力以松非松,松紧适度;发力是精神高度集中,在意念诱导下将内在蓄能待发之劲力,通过训练的手段和技巧在运动的状态下,瞬间从身体某一部位迅猛地爆发出来。 1、发力时形不成高度的精神激发状态。2、发力前全身紧张肌肉凝滞,动作不协调,下肢拧转蹬力没有充分利用,上下肢脱节。3、发力时虽然均整协调但是作用力时间太长,没有加速度,形成推力而不是骤然之爆发力,故毫无威力可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