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肖培东:燃灯者,只手推开一扇窗

 红瓦屋图书馆 2016-01-24


谈起钱梦龙老师,我们总绕不过他的那课《愚公移山》。正如王君老师说的那样,“三十多年过去了,新课程改革也已经轰轰烈烈地进行了多年。但是,在我有限的视野内,还很少看到有超越钱老《愚公移山》的文言教学课”。我则坚信,那座山有我要的语文教学方向和追求。因一机缘,我有幸亲炙于老师。十几年来,在老师的注视下,在老师的点拨中,一课又一课地逐渐成熟起来。其间,老师谆谆教导的四句朴素的话,犹如悬在语文教学路上的明灯,给我引导,催我奋进,为我推开一扇窗。




一、语文就是老老实实地教会学生读书

最初,我把老师说的这句话写在笔记本上的时候,多少有些嘀咕。那么简单,那么直白,就像愚公随手挖下来的土石。今天看来,这样一句素朴看似浅显的话语,蕴含着语文教学多么丰厚的内涵和哲理,尤其在喧闹芜杂又亟缺语文水分的当今,这句话更是让我醍醐灌顶。金声而玉振,这是老师数十年语文教学思想返璞归真后的智慧凝结。老师追求的语文课堂,是“语言学习和人文教育不着痕迹的自然融合”的课,是“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下进入文本深处,在理解、品味语言的过程中,领略祖国语言的精妙,进而建构文本的意义,积累必要的知识,获得审美的愉悦”的语文课,是着眼于“帮助学生学会阅读”帮助学生实现发展的真实的语文课。其途径,有且只有一条,即“老老实实地教会学生读书”。


这简单的一句,有四个关键词,很值得我们语文教师深思。从后往前推,我们依次细品。“读书”,老师强调最多的一个词,语文课说到底就是做读书的事情。读书,才能发现语言;读书,才能感悟语言;读书,才能理解、品味语言。林语堂先生批评当年语文教育的几个怪现象:一是“所读非书”,二是“无书可读”,三是“不许读书”,四是“书读不好”。归结到一点,就是不读书。这种现象在今天依然严重,学生不读书,教师不读书,语文课不读书,生活中不读书,或功利地应试训练,或花枝招展地影音播放,或浅表式的碎片式的伪阅读。而要扭转阅读远离甚至消逝的现状,最应和读书关联的语文老师语文课堂,就必须引导学生学会读书。语文课,必须以语言为核心,以语文学习活动为主体,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为目的。语文素养的形成必须依靠读书来完成。老师要读,“每教一篇课文之前,我总要先反反复复地读,一直读到确实‘品’出了味儿,才决定怎样去教”。备课要想着教读,“我在备课的时候,首先考虑的不是自己怎样‘讲”文章,而是怎样鼓励学生自己‘读’文章”。读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目标也是基本方式,学生的语感是在对范文反复的诵读、涵泳、品味中逐步形成的。老师的《愚公移山》中对学生文言字词的理解这一目标的达成靠的就是学生读书:读出了“年且九十”的“且”,读懂了“始龀”中的年龄,读懂了“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的省略句式。精彩的问是为了扎实的读。多给学生读书的时间,老师经常这样教导,“读书”二字,我还得再读。第二个词,“学生”。老师在说他的《愚公移山》一课由来时,说了这样一番话,“我始终认为‘教学’的宗旨在于‘教会学生学习’,因此教师必须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学能力,使学生学到一辈子有用的东西”。这也就发展成了“三主”教学中的“学生主体”论,且置于第一位,“因为在我的教学中,首先确认学生是学习、认识的主体,学习是学生的学习,认识是学生的认识,教师是不必代替也不能代替的”。在老师的课堂上,“几乎每个学生都真真切切体验了一回做学习‘主体’的快乐”。还是《愚公移山》一课,老师从不自己去讲答案,都是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主动阅读,教学都是看菜吃饭、量体裁衣地进行,字词教学、人物关系解读、人物“愚”与“智”的讨论都基于教学对象的实际知识建构及需求。《故乡》一课,问题全是学生提出的,又是学生在讨论中自己解决的,导读,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阅读,这也与新课程理念相符合。第三个词,“教会”。注意,不仅仅是教,而且要走向“会”。这就是教学要追求实效,要给予方法。老师熟谙叶圣陶先生的语文教学思想,对叶老“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这一教育名言极为推崇也努力实践,这也有了“训练为主线”的语文教学观。自读式、教读式、复读式这“三式”就是从操作层面指导学生学会探究、学会讨论、学会参与,最终学会阅读。“学会”,才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语文能力的最真体现。《诗》云:“执柯伐柯,其则不远。”教学是递给学生一把伐木的斧头,这就不能强行灌输,而要通过训练实践发展提升学生的语言感悟和运用能力。最后一个词,“老老实实”。这是态度,也是语文教学的方法。在语文教学乱花已经迷人眼的今天,尤为重要。“我教的是语文”,“我的所有教学活动都应该有助于学生正确、熟练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老师老老实实这样说,也老老实实这样做。课程意识助他定向,教学理念助他得法,长期践行助他生慧。他上课最关心的问题是“学生是通过怎样的途径进入文本的”,他更重视指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让学生学会“咬文嚼字”,实实在在地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理解、咀嚼、品味文本语言。《故乡》一课中,面对“鱼怎么会有青蛙似的两只脚呢”这样的学生奇怪一问,老师的智慧处理已成经典。老老实实,不是拒绝时尚,而是不让语文被异化被扭曲,这体现了语文教师的学科尊严和教学坚守力。让语文走向语文,用语文的方式教语文,老老实实,是在守住语文教学的魂。这该给裹挟在纷繁复杂的语文乱象中的我们多么深刻的指引!


当我回过头来看自己走过的路,弯曲的,迷茫的,浮沉的,直至今天还算清晰的路,我很感激老师这大地一般朴素又深刻的话语。语文教学,老老实实地教会学生读书,别无其他。


二、碧波深处有珍奇

我很是喜欢老师这句题词。2001年的秋天,老师来浙江永嘉听我上课。我教的是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我讲那座历尽沧桑的古园,讲那个摇着轮椅进入园中的作者,讲园子里那一位伟大苦难的母亲。我告诉学生:是母亲,延长了史铁生轮椅上的岁月;是母亲,托举起史铁生苦难中的崛起。“母爱是要回到文字中读出来的。”听完课,老师语重心长地说,“你看,‘她就悄悄地转身回去’,你看,‘她端着眼镜像在寻找海上的一条船’,咀嚼这样的句子,母亲才清晰可见,母爱才真切感人。”那时,我才明白,感动并不意味着语文教学的成功,不在文字中浸泡出来的感动更是语文教学之大忌。语文教学,就是引领学生经由语言文字走向美好的精神世界。


怎么找到文本中值得咀嚼值得探究的语言呢?老师没说,只给我留下一幅书法,上面写着“碧波深处有珍奇”七个飘逸有力的大字,也为我留下了长长的思考。碧波深处的珍奇,,文本深处的珍奇,语文教学的切入点、突破口以及美点都要进入文本深处去阅读去咂摸去探索。不入文章深处,何来教学珍奇?细细阅读老师的每一节课,我们都会看到深读细读文章的痕迹。“这个年纪小小的孩子跟老愚公去移山,他爸爸肯让他去吗?”这是细读“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细读“跳往助之”而产生的机智一问。《中国石拱桥》里对“在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一句的“肩”和“各”字的教学,很好地诠释了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和准确性。《论雷峰塔的倒掉》中的“居然”一词的思考,更使得学生因一词而入全文。“语文教学其实也是语文教师自身读写状态的生动展示。”语文教师要能潜进文本深处,要爱读书,会读书,“任何一篇文章,只要自己读出了味道,就能把学生读文章的热情也‘鼓’起来”。语文教学的美必然是集中在语言文字上的,所以,面对文本,教师应该比学生有更多的饥渴。按着这样的引导,我也开启了文本细读深思之旅。老师的这句话,让我更加安静去读书,任何一篇文章我都要多次阅读,思考再思考,课文教学的点子也真的涌了出来。201312月,在昆明我上魏巍的《我的老师》,巧妙地从文章的几句直接抒情句入课。20144月,在成都我执教琦君的《春酒》,一个标题品出春酒各种滋味。20155月在青岛教学《在沙漠中心》,在满篇的内心独白中找出三处引号句独辟蹊径建构课堂。熟悉的或者淡漠的文章,我都是很努力很愉悦地在阅读中寻找教学的珍奇。想着老师的话,我就提醒自己:没有难教的课文,只有不悟的心。不会读书,疏于读书,那碧波深处的珍奇就远你而去,即使在你眼前,你也发现不了。


碧波深处有珍奇,我还理解为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生活是语文的又一大海,它为语文老师的教学漾出了更宽阔的世界。老师是极爱生活的人,他温和儒雅,尝尽生活的酸甜苦辣却心胸开阔极具大家风范。看世界,品美味,瞻古迹,养花草,而且,时尚的微信等他都玩得转。一个对世界有爱的人,教学才是深厚的智慧的温和的,他才会去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才会在学生“青蛙似的两只脚”的质疑中机智应对,如第斯多惠所言,“教学必须符合人的天性及其发展的规律。这是任何教学的首要的、最高的规律”。老师书画精通,诗赋皆能,阳光爽朗,豁达乐观,这些都为他的语文教学打下了温暖的底色。八十多岁的老师有着80后的心,语文世界如生活天地,永远充满着生机和热情。很多次,当我处在焦虑和浮躁中的时候,想起老师,想起老师的这句话,我的世界就安静许多阳光许多,而语文上的很多思想也都因为内心的平和和对生活的热爱迸射而出。


三、在“创新”的口号喊得最响亮的时候,我回归常识性思维;在常识性思维支配一切的时候,我致力于创新

多年的语文教学改革,语文依然斑驳累累。甚至可以说,教改,让语文教学更为复杂,语文教学朴素的本相变得越发扑朔迷离。日益臃肿的理论,层出不穷的理念,颠来倒去地在折腾,语文教师也缺少一个明确的方向性引领,与语文教学的隔膜也越来越深。站在浮华的语文教学路上,是老师的这一句话让我们明白了创新与回归的关系。教师的职业发展,离不开创新精神,语文教师要敢于打破常规,创造灵活生动丰富的语文课堂。老师自己就是敢于创新智于创造的人,“对语文教学法一无所知而又不想误人子弟的”的老师素怀“叛逆”之心,总是想出这样那样的“笨办法”,竟然“顺利地跨进了中学语文教学的门槛”,可见,致力于创新是一种多么可贵的教学品质。改写老师人生的《愚公移山》一课,是不走传统的教法即“串讲”老路而用“曲问”以及对话实现的崭新的教学,强烈的问题意识、灵动的发问技巧、务实的训练方式使得整个教学过程闪烁着智慧的火花。语言平实的说明文《中国石拱桥》也是创造性地依靠简笔画加以巧妙的引导、激励,成了说明文教学的经典课例。“三主”导读法更是创造性教学思维的智慧结晶。莎士比亚说:“推陈出新是我的无上诀窍。”在老师的经典教学里,我们都可以整理出这种诀窍。


老师同样是清醒的,是理智的,他是语文本色的坚守者。探索创新,也探索回归,创新中求回归,回归中实现创新,在语文教学繁华花迷眼的时候,他最清醒最深沉地为语文招魂。他说:“既要敢于‘求变’,不断更新陈旧的教育理念;也要敢于‘不变’,凡符合语文教育基本规律的东西和我国母语教学传统中的精华部分,都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下来。”“变,需要勇气;不变,有时候需要更大的勇气。”语文教学要回归常识,语文教学改革要有继承,不能割断历史。他说:“让语文教学少一些凌虚蹈空的浮华,多一些脚踏实地的读、写、听、说训练吧!”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础,要让学生实实在在地接触文本,实实在在地接触语言,实实在在地学会读书和作文(包括听和说)。回归到最常规的思维中去,回归到最自然的状态中去做学问,教知识。回归不是倒退,是“把语文还给语文课”,是在坚守语文教学的底色和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在纷乱的语文教学现状里,老师的这一句话最给我支撑和力量,它让我追求大气、简洁、灵动又朴素的语文教学品质,我的很多课因着这样的理念有了新的内容。《皇帝的新装》《春酒》《孔乙己》《沙之书》等等课文,我都是在这样的感召下,努力去实现语文教学创新和回归的统一。


 四、为人师者,不失其赤子之心

老师八十多岁了,好多次语文研讨会,他总是站着,略带嘶哑的声音一说就是一节课。语文于他,不是太行或者王屋山,巍巍肃然的,倒更像是他精心种植的花草,生机无限,乐趣无穷,且色彩缤纷。他说着侍弄过的语文园圃里的花花草草,就像是在说自己的人生。这也难怪,他的灵魂是语文的,他的岁月是语文的。


赵越胜用“燃灯者”一称敬赞他的老师周辅成先生,他说:“先生只手为我们推开一扇窗,它面对着蔚蓝色的海洋。”我想,老师也是这样一位燃灯者,为求善问道的莘莘学子为辛劳于语文之野的我们照亮行程。虽年已耄耋,仍孜孜不倦于醉心一生的语文教学。“为人师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老师,不仅在教我们上好语文课,更在教我们做好人。好课的背后,是坚守,是智慧,是情怀,更是纯真的心。我们有时太过于去分析语文教学的思维与技术,却忽略了这不在课堂上显山露水的人的灵魂。但正是这样坚守着的赤子之心,才让老师爱上语文,爱上学生,爱上课堂,始终守着这片小小的“精神自留地”并为之痴迷。他说:“坎坷曲折的人生历程并没有改变我在语文教学上不断探索的兴趣。”他说:“一辈子对语文教学痴情不改的我,积习已深,只要活着,就不会停止对语文教学的思考。”正是这赤子般的纯真,赤子般的眷恋,老师的心里才能涤荡出世间的污浊,才能用最干净的灵魂去思考这个世界思考人生思考他爱的语文。库尔茨说:“谁能以深刻的内容充实每个瞬间,谁就是在无限地延长自己的生命.。”老师的语文世界,青春无限。那么,后辈如我们呢?教学路上,当不忘初心。


四句话,照亮语文教学路,也蕴含浓浓的人生哲理。四句话,为我们推开一扇窗,它面对着蔚蓝色的海洋。老师是燃灯者,我们则更需努力汲取,努力实践,在语文大海上漾出美丽的浪花。老师健康,我辈幸哉!

(本文来源于肖培东老师博客,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