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继往开来

 杨关桥 2016-01-25


丁  林




创作自述

丁  林

对于章草的学习,首先是取法上的导向。这必须是一个专一与博取的对立统一。唐朝张怀瓘称章草之为“既隶书之捷”并非完整。随着考古和大量文献的发掘,对于章草的行成,正不断地完善和丰富资料。我在学习章草的过程中,结合自己的体会,按照时间以及笔法的发展,三个方面可概括:


一是章草的发展期,即开始的状态。笔画简直率真,用笔源自篆隶,虽然在字法上已渐趋规范,但仍处于不成熟的初创阶段,如简牍以及部分残纸中的草书墨迹。其最根本的用笔方法保留篆隶书的笔法,如《居延汉简》《马圈湾简牍》《走马楼简牍》《流沙坠简》《东汉永元简》《平复帖》,残纸《济白帖》等,是我们常说的魏晋笔法或传统笔法,包括后期王羲之的姨母贴也可见此笔法的传承。


二是成熟期,已经规范化了的章草,其字法的成熟与严谨,不能再以隶书之捷来表述,已衍变为一种新书体了。如《急就章》《月仪贴》《文武贴》《秋凉平善贴》《出师颂》等。但这个时期的章草书风取向也是不尽相同的,有的依然传承篆隶的部分笔法;有的贴近行草笔法;有的贴近楷书笔法,每個字的基本骨架仍然保留正楷的某些特征。如发展期楊嘉祚的《先文贞敷仁庙碑》亦属此类。


三是发展期,章草在向今草的过渡中,更多的行草笔法运用到章草的书写之中,出现了宋克、赵子昂、邓文元、康里巎巎、杨维桢和明清以及近代的一部分书家。其笔法特点亦有行草书之提按使转,也延续了波磔和浓厚的章草韵味。王蘧常精心研究汉简,注意篆、隶的内在联系,“欲化汉简、汉帛、汉陶于一冶”,正是对传统以及笔法的深入研究,正是取法乎上而兼取,才有了他的章草作品“无一笔不具古人面目,无一笔不显自己的精神”。


如此众多的章草风格让人眼花缭乱,所以在章草的学习中,先明白其发展历史,然后明白取法导向显得尤为重要。初期章草随着简牍墨迹的出现,虽可见行笔,但笔法的个人习惯与字法的不完善,会让章草学习者无所适从。学习者没有一个统一的调子,学习时只能靠自己的摸索与取舍。成熟期的章草虽最为规范和经典,但多为刻本,不可能见到原作的笔意和趣味,用来指导甚至会误导。偶有墨本,如《出师颂》也绝非初学者所能窥一二的。后期的章草作品虽然兼而有之,但已经远离源头,多呈现了更多的个人书风,取法不高。所以在章草取法上一定要广博与专一的统筹。学习章草初创期之率真,取其成熟期之严谨,借鉴发展期之精华,只有兼收并取,思考过滤,才能完成章草学习与创作的前期准备。


卓定謀著《章草考》说“古之字数,势不能曲尽情意以供使用。”所以在章草的创作上经常碰到字法无据可循的困惑,既不能断章取义,也不能无理造字。所以更多的是参考偏旁部首自己组合,再参照今草字法,根据笔画特点融以章草笔意来书写。这种局限是每个章草学习者的困惑。章草如今作为书法艺术来探索和发掘,其字法的构成亦可根据创作的需要从简牍中汲取营养,从篆隶文字起源以及构字原理,结合简牍中部分文字,更加科学而严谨地进行章草字法的丰富,既有观赏的艺术本源,又有汉字书写规律。在这个古老的艺术中,科学与艺术绝不是对立的。


学习章草,不是于其他书体之外的孤立的学习。作为书法,取法乎上,字法严谨,线条精美,结构和造型的完美也是成功的关键。修隶书取其横式及波磔之韵,修行草以训练造型和气息,都是提高自身艺术修养、相互滋养的手段。对于书法理论以及传统文化的学习,更是深远而又意义的。因为我们的书法艺术就是在这样的土壤中生长并得以延续。只有扎根于这片土地,根植于传统之中,才能真正的理解。只有理解才能更深地走进传统。也只有走进传统,才有可能谈到创新。常有敬畏之心而对之,是态度,是方法,是深入,也是不敢妄自菲薄的约束。





于惠泉




创作自述

于惠泉


年轻时,喜欢长相漂亮、帅气的人,觉得那是一个传奇……再后来,就不太看重这些表相的东西了,而是重视内心丰厚有韵致的人。


写字也是类似的情形,原先写王、褚、赵、董……喜欢他们多情的姿态,潇洒的风范,后来觉得唯美的书风毕竟是一种类型,何必都要在这条道儿上走呢?于是,质朴浑厚同时见真性情的东西便成了最爱。


有时候遥想,李世民酷爱逸少风,举国跟着步尘画影,在树立书圣典范的同时,书法似乎也大大缩小了阵地。试想,若无太宗偏好,二王之外的诸多流派也许可以健康无扰地发展,那将是怎样的一个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盛况啊!


历史是回不去了,帖学的流弊也在清季终于迎来了碑学的复出,众人有了机会可以重新客观地认识书法的演变,只是晚了近千年。承碑学之后绪的我们又该做些什么呢?


我无意在此分辨碑帖的优劣,只是觉得二王虽美,但也只是百法家中之一法,并非书法行草之全部。不幸的是似乎仍有不少人在争相模仿二王的比赛中欢跃着,这也许是连清末、民国时期的那一代书家都要暗笑鄙视的了。


也许历史爱开玩笑,也许自李唐肇始,走二王之路是历史的必然选择,那么碑学的再生,也当视为一种必然的结果。走碑帖结合是历史曲折后的郑重选择,当视为正途。或者走另外一条寂寞之路,即回到汉朝去,从行草书的母体发端开始,重新演绎出新的可能和变数!


我以前多写隶书,学行草书时间并不很长,在学习的过程中,觉得有两点值得注意。


一、好的作品都是思想性和艺术性的有机结合,二者缺一不可。以重复古人为能事,甘做古人奴仆和代言人,批发贩卖、自己复制自己大都了无意思。真正的艺术家应当是既深谙历史与文化,能与前贤对话交流,知得失、会贯通、明取舍,又能自立门户不失本色,有思想的独到之处和过正的技术语言。


二、学习以形成自我面目为准则。学习前人,仅是一种手段,而非终极目的。遗憾的是我们很多人学着学着就忘记了这个初心。学习以不像前人为目的,其前提是要先写的很像,这是起点和基础,写像了才算是入了门,懂得了游戏的规矩,这样才有可以修改规则的资格与升华古人的可能!不像古人,像谁?像自己!找到自己!成就真我!


为此,为艺者,要学会心灵的本贞,甚至可以适度地“脱离群众”,防止群化。这也是心灵自由和保持精神独立的必要方式。自觉地孤立和独处是心灵不被污染而采取的净化过滤的必要手段。人是物质上群居的动物,在群居中获得继续前行的价值和尊重,但人又必须是精神上的独行侠!不如此,便无法区别灵魂上的这个与那个。看看整体忙碌不停的蚂蚁吧,你能区别出这只和那只的不同吗?蚂蚁不会孤独,但他们的一生无法标注个性的色彩,我为之悲叹!为艺者应当对此有所醒悟,而为艺者也应具备三个特征。


真诚,自然而随缘,率真不虚伪,这便有了因人而异的本色底子。在此基础之上,才会有真性情,举手投足才会自然而然,而非矫情。因为真诚,才会真正的忠诚于内心,对得起自己,同时也会感动别人!因为真诚,才不会老想着去模仿别人。


智慧,不为时风气所熏染,立于道心而不动摇,这非得大彻大悟不可。常见世人追风逐浪者,像一颗漂浮旋转的浮尘,了无定心,也是可叹!我觉得一个人三十五岁之后如果还在老赶时髦,估计也就没有多大的希望了。智慧的获得,需要一种近乎本能的直觉,更需要沉潜的功夫,穷根究性、高度自觉和统古融今的领悟,它需要眼光的卓越、精神上的自立、心性的坚定!


挑剔,大凡技艺高妙者,往往不会轻易肯定什么或否定什么,也许是他们深知游戏背后的规则和底线,他们总是在做着挑战极限和自我的工作,精益求精,不会满足!他们长着一颗哲人和诗人的脑袋,奇思妙想非常人所能及,他们又长着匠人一样灵敏有力的双手,细腻准确地呈现出心灵的丰厚和美丽!





马健中




创作自述

马健中

习书经年,一路走来可谓悲欣交集,感触良多。真草隶篆均曾尝试写过,结果发现,写的最多的是行书。它已成为我书学实践过程中的主要书体。其间,有过遴选法帖的反复;有过精进的欣喜;有过徘徊的郁闷;也有过停滞的痛苦。于是,自己在困顿与迷惑时学会思考。


在琳琅满目、品类繁多的经典法帖面前,如何精选出最适合自己的“那一本”,写出精微,写出深度,写出新意来,其惑一也。根据书法的本体要求,结合自己的性情与表现需要,如何在不同阶段有先后、有目的地来适时调整学书内容和方法,即学序问题,其惑二也。临帖是学书的主要途径,但其中的问题与变数最多,也最为复杂。所谓“好帖易求,得法殊难。”如王字行草,人人称善,但不知为何写,如何写,写什么,又不知为何用,如何用,用什么,更不知写的角度,写的程度,写的方向,写的技巧,写的取舍和写的成份,其惑三也。创作阶段如何运用与表达。运用的是手上长期积累的古法,心中蕴藏的古意,独一无二的情绪,与众不同的文字内容,合理的形式,平稳积极的心理状态和易于发挥的材料与工具,表达的是笔致与心性所彰显的笔墨效力与气韵。这些看似明了却难于凑效,其惑四也。如何既适应展览体制又不失书法的本真和大道,在强化提炼用笔纯度与高度的同时,使作品具足内美,其惑五也。创作时如何处理好心理上的表现欲与自然书写性之间的交叉和矛盾。其惑六也。如何把握自己书法的潜在能量与演进趋势,其惑七也。如何立足传统,消化、生化古法,并结合书法的自身规律与时代审美要求确立自己的风格取向,其惑八也。


若细论之,困惑会有更多,如书法学习的方式问题,是模糊地接受学习还是主动地发现学习?是机械地学习还是有意义的学习?还有,如何发现并提高自我临帖和创作效能感?如何在书法介入情况下利用既得的经验和成份来促进新内容的学习迁移?再有,如何调控自己学书过程中的心理定势,消除阻碍并产生积极影响?


其实,在学书过程中的各种疑惑和困顿远不止这些。有了这些困惑,使我有了如下思考。

此件作品基本是一种保守的、稳定的、温和的正常发挥。不出彩也没太大失误。即使融入了白蕉的体势和笔意,抑或《十七帖》的字法,但对我来说,仍然是一种重复,而忧患正在于斯。我明白,这样下去的结果是小情调、小清新下的小作为。没有大格局,就没有大出息。今年第十一届国展上,我的纯颜行书的册页作品,得到评委的认可。但我仍然心病,,昨天写王字能获奖,今日写颜字行书能入展,明天写苏字也可能上榜。如此下去,倒像素僧托钵化缘活命似的,终不是个长久法。所以,近两年我开始做大字行书日课,借鉴行书经典中不同结字、情态来训练自己处理字组内部关系及矛盾的能力,并且不加入草字草法,以纯色行书来强为自难,逼迫自己在挣扎中求生。


尊重传统,仰视古人,敬畏经典。应当是我们每一个书法人具备的品格与修养。在古人面前,我们永远是一个长不大的孩子,减小自己创作的勇气和任性书写,回到文本与书斋。深化对经典法帖的理性解读。入之深,方可行之远;厚积方能薄发;志气平和,方能去俗躁;增其内美,方能外新。


总之,高超的书写技巧、深厚的笔墨功夫、隽永的文辞、合理的章法、新颖的形式,都需要在一颗文心、一种风骨、一类情怀、一个适宜的环境下完成。这种书写过程不仅是不可重复的,更是一种自然轻松的书写。





王少凡




创作自述

王少凡

乙未十月,节至立冬。余在燕市,寄身芃庐。仰望天心兮霜华漫漫,俯瞰墨池兮水云蒙蒙。遂适楮墨,思忖翰墨之道,慨然叹曰:


学书廿载回眸望,为我试作习书歌。

余生宛北边楚邑,文道不兴奈若何?

少得梦楼传笔法,心猿未定徒摩娑。

志学东都访诸贤,龟书畀姒出洛河。

汉唐胜迹铭后世,伊阙龙门郁嵯峨。

鸾翔凤翥众妙至,珊瑚碧树交枝柯。

神笔仙藤锁纽壮,残碑断碣龙腾梭。

始觉好古生苦晚,对此涕泪双滂沱。

后识弘农薛玉印,又遇颍上顾孟轲。

二师谆谆授大道,拳拳赤子崇泰阿。

四载春秋明书技,经史训诂不厌多。

师古抗志绍先哲,但学庙堂隶与蝌。

行草追摹王逸少,楷法独尊苏东坡。

求得皮毛一二分,始觉堂奥需无佗。

弱冠负笈游京城,寻寻觅觅忙奔波。

因缘殊胜识大德,拜学东鲁昌阳王。

初法太师祭侄稿,日日推磨神惶惶。

雄拔顿挫势难驭,潦倒唏嘘心茫茫。

吾师把手传要妙,学书渐进始高昂。

墨池水干三千斛,草笺写废八万张。

昼夜六时无间断,出入晋唐觅良方。

能得鲁公一芥子,奈何公高须弥岗。

苦无神力纳须弥,夜伴青灯空彷徨。

复学东坡与东洲,龙蛇始出尽翱翔。

意造无法求质朴,无意于佳写华章。

书道千秋本无界,为求真趣入黄粱。

师恩醍醐开慧智,数载念念永难忘。

刀笔小生思克己,步履老庄知足常。

海内晏和书道盛,伏愿丹青玉宇扬。

斯时同悦笔墨事,吟咏高歌乐未央。





王文博




创作自述

王文博

余习行草颇久,盖八年有余,均未得法。农历癸巳三秋,因作大草一卷,得获首届“孙过庭奖”行草书展最高奖,得颐斋陈振濂先生、鲍公贤伦先生指授,于用笔、用墨、章法气韵、理念意趣皆有所得,更确立余习草书之志。想二位先生皆已忘却余之姓字,无论容貌,但先生教诲助缘颇深,当遥谢非常。此后二年,用功良多,因教书职务之限,须习五体以解诸生之好,教学相长,亦获益于此,兴之所至,手挥不停。余草书初习旭素,悟旭公之绵延开合,得素师之行云流水。复读《书谱》,此中妙趣,欣然欣然。


时常以临摹,创作求教于方家,得众家之教诲,取众家之长,补己之短,时时心悟,乃有此作。草书以蜀地细毛边而为,薄如蝉翼,能得笔墨之妙。偶有涨墨,水墨分离,层次分明,为余之甚爱。以书写较为熟悉之唐诗为内容,字字之间,行行相间,粗细搭配,开合有致,根据笔墨,性情相发,心感汪洋恣肆,跌宕起伏之态。行书为小字抄宋词手札,上下拼接为整幅,块块书时感情不同,尚能丰富视觉,相趋温文细腻,行云流水,非真非草,犹小溪潺潺,动静相宜之妙。


行草书有相通,但内质不同,行书重意趣,草书现苍莽;行书贵能静气,如潮汐相和,徐徐而偶有水花;草书必应静而能肆,肆而能敛,纵任奔逸,笔势绵环,淋漓不失雅致,变化亦能疯狂,把动与静、浓与淡、枯与润、轻与重、迅疾与徐迟、大能与大不能如庄子《逍遥游》般,自由潇洒,时时有奇怪生焉。


唐孙过庭《书谱》云:观夫悬针垂露之异,奔雷坠石之奇,鸿飞兽骇之资,鸾舞蛇惊之态,绝岸颓峰之势,临危据槁之形;或重若崩云,或轻如蝉翼;导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安;纤纤乎似初月之出天涯,落落乎犹众星之列河汉;同自然之妙,有非力运之能成;信可谓智巧兼优,心手双畅,翰不虚动,下必有由。一画之间,变起伏于锋杪;一点之内,殊衄挫于毫芒。余颇好此论,缘及内心写照,能窥此一斑者,必有所长。





王亚航




创作自述

王亚航

6月中旬,各大网站发布或转载了由共青团河南省委、河南省青年联合会、河南省美术馆主办、省青年书法家协会承办的“继往开来·河南行草书法研究展”征稿启事,作为一名书法爱好者,大大小小的赛事也参加了不少,其中也得过一些奖项,收到过的赛事通知也特别多,看了征稿启事后,觉得此次展赛含金量高,又要撰写文章,从内心来说感到难度不小本没打算参加,但是我的恩师李贵阳先生见我比较犹豫,就再三做工作说,本次赛事展览影响面大,去年他参加由本次主办方承办的“篆隶展”举办地就很成功,特别是研习了章草多年,又是作为河南本省作者应当积极参加,而且也可以检验自己的这几年的创作水平,听了李老师对我的鼓励,经过再三的琢磨,还是决定参加此次展赛。


此次的征稿启事也非常明确的提出了“以青年书法创作为主题,以精品佳作为展览内容,以青年文化建设为支撑,以书法艺术精神为导向,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指导思想,也鼓励作者在传统基础上大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根据征稿要求,结合我本人对应征作品的理解,首先在选题方面进行了确定,反复斟酌决定选古人画论为创作内容,纸张采用了六尺的复古粉彩,从形式上不做拼色布局,以免影响作品的成绩,在创作之前,我常常感到胆怯,在心里反复琢磨按照平时的创作对比是否能达到满意的效果,心里没底,迟迟不敢动笔,但贵阳老师平时就一再鼓励我临帖要习古而不泥古,创作要放开大胆,不可太过拘谨,于是我加大了临习古帖的力度,反复练习,直到最后截稿的前一个夜晚,我独自一人呆在书房,反复斟酌力求创作之前心中已有一幅完整的作品,准备就绪大胆开笔了,作品在夜深人静时完成了。


这次参展的作品我在传统中力求突破,在形式上没作太大的创新,作品宽度定为75公分,正文为竖式分割式,整幅作品一气呵成。此次入展,评委老师能给予认可,对于我这个在基层工作多年、又在书法的道路上苦苦前行多年的书者是一个莫大的鼓励和鞭策。我习章草已十年有余了。开始时习王璩常,《急就章》,后又临习《平复帖》《出师颂》《月仪帖》,近年来又研习汉简,总之学的很杂。大量临习古帖的同时,我有意识地将草书与隶书的元素相结合进行尝试,此次参赛的这件作品我也大胆的融入了隶书笔意,结构上也有意识地将每一字进行缩“短”,用笔线条上有意识加“厚”,纸张的颜色与章草这一书体相结合,使整幅作品看上去突出一个“古”字,我认为在创作上要力求继承传统。就此幅作品,个人认为渗入了诸家章草笔意。但作品整体缺失了娘家。


临帖就是学习前人和继承传统,没有这个阶段,想达到一定的书法水平是万万不可能的。在临帖过程中,我坚持每临每新。每次都有新的感觉、新的收获。先读后临,印象即存,临后再读,以正谬误。同时,不但临字,还要临章法、神采,努力去研读书者在创作时的时代背景及精神状态,理解作品的内容含义,读懂其表达的文学内容,虽然入展了此次比赛,但作为一名书法爱好者来说,自己的努力能得到老师们的认可,感到很高兴,同时也清醒的认识到了“艺无止境”这四个字的深刻内涵,也深知作品中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说墨色、疏密等缺少了变化,我相信在以后的练习和创作中,会认真的加以克服,使自己在今后的书法艺术道路上走得更加顺利,也默默的为自己加油。






王伟卿




创作自述

王伟卿

在书法中我个人比较钟情行草书,一直为自己寻找一种笔墨述说方式:又极少用常人惯用的滑润流动的圆转笔法,而是代之如乱头粗服般的顿挫翻折,以增加笔形、笔势及节奏的丰富变化,追求那份执拗与沉涩。同时也大胆吸收“细柳营”的拆解与重塑的手法,强化线条本身的表现力,凸显点、线、面的形式美感和节奏感,并在这种形式美感和节奏感的对比性展现中,赋予作品荡气回肠的冲击力。当然,作品中还借鉴了民间书法《汉魏晋摩崖刻石及残纸》的朴实拙厚及日本书法的某种才调,这比较符合当代书法审美追求,也契合本人的性情。梁启超说地理环境对艺术风格的形成起非常重要的作用,的确如此。


古人把写字这件事说得既小又大。“小”则说它是“末技”、“小道”,雕虫小技,“壮夫不为”。“大”则可以通天地万物。清代美学家叶燮说“文章者,所以表天地万物之情状也”,唱戏的也说“戏大于天”,写字同理,傅山就说“字中有天”。可究竟怎样才算“大”?我想,若能在写字中参悟人生、获得精神自由,进而真正实现人生审美愉悦,也就差不多了,哪怕能有那么一点点感觉也弥足珍贵。换言之,写字已经成为你生命中不可或缺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没有它,你的人生就是不完整的,这与名利无关。林散之说“人生多苦难,有点艺术,是安慰”,就是这个道理。既然写字与你的生命历程有关,那么你的写字态度应该是:为“自己”写字,是释放自己,而不是刻意征服别人。但我们大多数人都在刻意地“秀”书法,向别人炫耀征服着什么。我理想的写字状态,发乎性情,兴来不可遏:可以通宵达旦;可以甩毡在地,赤膊上阵,须臾整刀宣纸一扫而光,有时墨滴飞溅,写毕已成“墨人”;可以豪饮后对壁挥洒,呼啸奔走,顷刻满墙龙蛇飞舞……把写字完全融入到生活之中。当然,“喧闹”的书写行为及架势嘴脸虽不能与高妙的想法和深刻的内涵直接对等,但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生命情怀的真实释放。不是吗?


现在书法的发展与古人相比最大的区别是篇幅的大小,现在书法完全脱离了实用价值,走向展厅化,以装饰性纯艺术形式出现,晋唐宋元时期的行草书主要以书信、手札,单字大小在方寸之间。小字作品满足不了现代人的口味,展厅效果不好,不会有人注意,字形必须放大,才能适应“中国美术馆”的展厅效应。因此在书写技法上必须加以改变。在中晚明时期以后,简单地说,就是除了出锋笔画以爽利之外,在整体的用笔中,要增强碑派的书写手法,如中锋、平推、顿挫等。在明晚期,碑学刚刚萌芽,还没有形成强大的潮流,也没有出现碑学大家。而今天,在我们的历史传统中,已经有了邓石如、沈增植、康有为、林散之、伊秉绶、赵之谦、吴昌硕、于右任、胡小石等成功的碑学书家。他们的书写技巧和清代以前书家并不一样,他们往往以碑学的用笔来写行草书,强化了线条的厚重感,丰富了我们的审美经验与表现方法。因此我们在将小字放大的过程中,除了借鉴晚明书家之外,又必须受到清代以来碑学方法的影响,我们或者直接从汉魏碑刻中得到启发,或者从清代碑学家的作品中得到启发。展厅中大篇幅草书作品,不可避免地要冲突帖学经验,同时又多少受到碑学方法的刺激。纯碑与纯贴的作品越来越少,碑与帖的矛盾正在被碑帖之间日益广泛而深入的不断融合取代,这是当今展览活动的积极成果之一。由于碑贴的不断交融,当代书法创作展现出更强的多元性与通融性,只要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书(刻)样式当今都有人从中挖掘,以寻求新的适应展厅要求的视觉语言。


信手捻笔不觉于此,只是把书法当成自己不可或缺的工作和生活,并享受书写的快乐!怏然自足其乐无已矣!





王兴学




创作自述

王兴学

书法与我,已构成一种平静和谐的生活。除了幼时喜欢涂抹的兴致,便是2003年工作变动,而有暇深层次接触多的缘故。“诗赋小道,壮夫不为;况复溺思毫厘,沦精翰墨者也!”。对于这样的“小道”之事,本是一种生活多余时光的“打发”,却渐渐感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日深沉溺,深感“小道”蕴涵“大道”之理,“其趣之幽深,情之比兴,可以默识,不可言宣。亦犹冥密鬼神有矣,不可见而以知,启其玄关,会其至理,即与大道不殊。”。时事动迁,人生无常,书法竟成就了我现在的常态生活。


我正襟习书,始于2005年。之前虽亦“吃墨”不少,却皆是“大字标语、小字奖状”之类的工作需要,纯属“大众民间俗化”美术,无任何传统法度可言。当时立志习书,决心“忘记过去”,终因出身编伍,很难泯灭“俗化”的印记,这种印记至今犹存。因此“常态书写、雅俗共赏”即成为我多年的审美取向,可“俗字雅成,雅事化俗”绝非易事。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数年来,在良师益友的耳提面命下,踏实地临习了唐楷、魏碑、明清小楷等不少经典碑帖,很快掌握了毛笔的灵活运用和笔法要旨,适应了随手可写的常态化要求,唐人尚法的要旨已初有所悟。2010年,视野扩大,把行书列入自己的学习重点,开始体悟揣度古人以毛笔为记录工具的常态化生活。首先临习宋人手札尚意书风,体悟书法的抒情性功能,明白书以载道、书卷之气、人格情操、个人情趣的笔墨表达。临习赵松雪行书,体悟日书万字、气息酣畅、始终如一的丰厚功力和超强定力,得其结体严整、外貌圆润、筋骨内涵的雅士之风。临习王羲之《怀仁集字圣教序》和白蕉行书,体悟精美典雅、平和自然、潇洒飘逸的晋代风神,尤其《兰题杂存》,能使人直接鲜明地领悟到晋韵和唐法的神采。临习八大山人书法题跋,体悟每个单字的喜怒哀乐和整体章法的巧妙经营,学其宁静致远的禅道情怀。临习魏晋、明清小楷,学其用笔用墨精微之能事。临习孙过庭《书谱》,学其飘逸沉着、婀娜刚健、信笔而书笔精妙。临习王铎行草,学其大气磅礴、气势恢弘的正大气象,等等。古代书法,博大精深,深不可测。以我愚拙心智揣摩古贤情怀,实在是井蛙言海,妄估所以。“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学古人书,虽十之不得其一,但深感古人临池功夫之深和用笔玄妙,深悉古贤们书写都是日常生活所为,不杂任何俗事干扰和功利纷争,皆是性情所致,自然天成,是“无意于佳乃佳”的“无为之事”。这种书法生活的常态化,真实地再现了古贤们的思想境界和人格情操。我向往之,我践行之。


得知这次“继往开来·河南行草书法研究展”征稿之事,已是截稿的前四天。对于这样一次专业性很强的单项赛事,确有偷懒之心,意欲逃避。时隔一夜,一种“于心不忍”的感觉涌上心头,在明窗净几的办公室里,沉思良久,思虑再三,忽有投稿考试的冲动。于是入室铺纸,以平常心书写,不足半个时辰,一挥而就。纸是常用的白宣纸,墨是常用的红星墨液,笔是案头常用的兼毫毛笔,内容是熟知的《道德经》章句,环境也是自己的工作室。一切都是熟悉的、自然的、普通又平常的。整个书写过程也是安静的,没有俗事杂音纷扰和谋篇算计。写罢反观,静谧内敛,清新澹韵,平和自然,筋骨内涵,甚合心意。





王宏涛




创作自述

王宏涛

记得小学二年级就有“大字课”。说起写大字,几乎每个人都是愁眉苦脸,跟吃了苦瓜似的。那时感觉写字很枯燥,只有一张二毛钱打印的美术字,二十个字,大多都是“白日依山尽,……”之类的唐诗。用的笔也只有五角钱的大白云,写完一节课,每每都是两只手像熊爪,脸似煤矿工脸,衣服也变成了水墨画,现在想起来也真是骇然!


真正喜欢写字是初中二年级时,一个语文老师的毛笔字激起了我的兴趣, 那时便从内心深处去接受它,于是我向他请教,写字要想写得好,有没有什么方法,他哈哈一笑!说:“这有什么方法,只要坚持天天写,这样铁棒也可磨成针,以后自然就可随心所欲的写了……”。此后便疯狂的练起来了,每天都写,也不用字帖,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时过境迁,几个春秋过后,当我真正接触到书法时,才知道当时是多么的荒唐和无知。不过正因为如此,如今我找到了属于自己真正的精神家园。佛语:种什么因,结什么果!我想也就是这个理了。在书法这个家园,我甚至发现了另一个自己,另一个世界,可谓别有洞天。


也许同仁都可能有这样的感觉,当你某阶段迷惑不前时,似乎整个生活都空空的,如老翁观晚霞,总有一丝哀愁。但当你有一天茅塞顿开时,你可能会像孩童一样的稚气可人,一天或一月都似乎有喜从天降的愉悦。有时候整天不想动一笔,有时候想到什么半夜突然起身,上身半裸趴在案桌上急匆匆写起来,那一刻!你几乎忘记了所有,乃至世界,属于自己的则另有一个乾坤。某一刻你深入字帖,仔细品读时,有所感悟,你会觉得此时哪怕有绕喉三日的美味,还是风华绝代的佳人,在你眼中都会如一丝鸿毛,过眼云烟罢了!


有人说写字为什么一定要临帖,自己写不行吗,除非你的智慧超过了我们老祖宗智慧的叠加,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就连伟大的科学家牛顿都说:自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成长的。你又怎么可能什么都不依靠“自立门户”呢?我个人认为临帖是学习书法的不二法门。还有人说临帖不必太像,要加自己的东西之类的话,我觉得这样去学习书法最终只能到“山腰”,甚至“山脚下”。我自己临帖更倾向于越像越好,尽量能做到丝毫不失才好。


关于出帖,也就是创作,实际很多学习书法的朋友都是在做练钢笔字的功课,只是把钢笔换成了毛笔,学习古人,多半是在学字形,学得好的有些笔画偏旁写的比古人还古人,但最终还是未得大道。近几年我渐渐发现书法从古到今没变的法则,现在却少有人继承。以前上大学的时候,老师曾说过一句话:“实际五种书体都是一样的用笔。”但我当时愚笨,未曾理解恩师的深意。近两年才渐渐理解了那句话,这可谓是无上不可求之真理,也是古人未变之法。元代赵孟頫曾说过:“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工,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而我们今天很多朋友只学会了字形,附带几个笔画,但是真正学到笔法的又有几人。有人曾说唐以后法已没落,难道是宋四家的字形写的没有前人漂亮,还是写的太不像前人了,这个问题我觉得应该深思。


如果你的资料够多,你可以把唐人的墨迹或碑刻,或唐人摹晋帖以及日本的三笔三迹字帖放一块儿仔细观察,你会有很大发现,乃至惊讶,其中有很多东西从来都没变过。我曾经把唐代诸大家的楷书放到一起做过比较,发现他们的字形几乎大多一模一样,甚至连左右的比例和位置都没变过。但他们的风格和面貌截然不同,而我们今天来区别这个书家和那个书家不同,几乎都是以字形或几个典型的笔画来区别,但看起来还是一样,这是为何?所以我们应该冷静下来好好思考,学习古人到底要学习什么,光学字形是学不会的,学会了笔法不一定会用,因此会了怎么用这才是核心。假如我们明白了古人的书写方式和理念再加勤奋,我相信,我们当下也会有像古人一样伟大而优秀的书法家,因为我们现在的资料和条件远比古人优越。


临帖时要注意笔画间的生发关系,字与字、行与行的避让都须用心体会,这样在创作时才会有所依靠。临帖最终的目的并不是临像它,而是如何应用到实践中去。






王国振




创作自述

王国振

草稿之作,起于汉代。“存字之梗概,换隶之规矩,纵任奔逸,赴速急就,因草创之意,谓之草书”。草书被誉为书法艺术皇冠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着实不虚。然而,草书,尤其是大草,想写好真是太难了。草书之难学,不在笔而在意,不在形而在神。笔者,法之徒也,意者,心之用也。形者,法之质也,神者,性情之所依也。是以求神意者,上智,神意完者,书之上乘,学草之大要也。大草难在书写时是在技法娴熟的基础上,融情感激昂的状态下,把笔濡墨,任情恣性,随意挥洒,漫随情感的涌动一路神行,笔底流淌的是心灵跳动的情感密码,是随时间流走的瞬间生成,是书家感悟人生的通达和豁畅。是“忽然绝叫三五声,满壁纵横千万字”的速度与“飘风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的激情的心灵物化。


这次参加河南省行草书法研究展创作了两件大草作品,在创作时我重点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推敲。


一、内容


这次创作我选择李白的数首诗,李白是我国盛唐时期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激情奔放,瑰奇恣肆。与大草的浪漫、抒情、大气很是吻合的,内容朗朗上口,写来心手双畅,通过内容能更好地传达草情草意。


二、幅式


我选择当前国展中常用的横卷分段式创作。大草写长轴是最常见的一种形式,是唐人谋求扩大和强化草书空间张力变化和强度而创制的。由长轴走向分段,是适应展厅悬挂而创新的新的章法形式。横卷因其宽度有很大的扩展余地,所以能有很大的发挥,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怀素《自叙帖》、张旭《古诗四帖》、黄庭坚《诸上座帖》等都是杰出范例。大草要有更高的创造力,其重要特点之一就是要打破“行”与“列”的界限,在不损伤字体规范化的前提下使字的结构变形,上下覆盖,左右通达,实现有限范围内的无穷变化。大草,能够做到行不成行,打成一片,浑然一体,方为高手。我在书写时有意打破行与行的界限,倏大倏小,亦刚亦柔,干湿并用,纵横驰骋,渗透出对大草的体悟。


在用纸方面,选择土红色粉笺复古宣,古雅而朴厚,隔水用稍亮的同类色牙黄灰镶嵌,整个调子统一在暖暖的低长调之中,尽显低调温雅。


三、融合


在创作作品时,如何将怀素与张旭的风格相融合而浑化无迹,形成自己的书写特点,一直是我萦绕不断的心结。如何将这两种不同的风格,不同的书写方式进行杂糅,拓宽线条的表现域境,是我反复尝试的重点。以试图丰富怀素圆劲细线的气势上的不足。


我创作时在务求字法精准的基础上,把情感的涌动与丰富的意象联想倾注于笔墨之中,用方圆、斜正、粗细、长短、曲直、疏密、聚散、干湿等不同形态的线条,进行了令人赏心悦目的排列、穿插、组合,使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相互生发,融为一体,统一中有变化,对比中有调和,在不断地打破中重构秩序感,产生强烈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创造出神采焕然的造型空间,其神与形互为表里,展现大草的奇观景象,给人以美的享受。


元代苏霖辑《书法钩玄·翰林粹言》中说:“有功无性,神采不生,有性无功,神采不实,兼此二者,然后能齐古人。”技法不可能与生俱来,必须勤学苦练,日积月累,渐修渐悟。草书的灵魂是神采,大草要有神采,一方面必须经历长期师法古帖的淬砺,八法精熟,另一方面心态要恬淡自如,创作时物我两忘,心手双畅,还要有澎湃奔涌的激情,融入自己的学识修养和审美趣味,才能做到“衔华而佩实”(祝允明《评书》)。只有功性两见,技道交臻,在创作时做到迟涩飞动,能速不速,草而不糙,约而不简,逸而不飘,才能表现出大草浪漫、潇洒,奔腾、雅逸,通达、郎畅,典雅、婉约,虚澹萧散的高贵品质。






王    统




创作自述

王  统

我的书法学习和创作以行草书为主,小楷为辅。参加全国性展事以行草居多,有时行草中夹杂些小楷做些点缀。此次行草书法研究展,我十分重视。看到征稿启事后,就开始准备。今天能够有幸入展,也算是对自己近年来学习行草书的一个小结。


我创作时内容选材多为诗词或书论,在表现手法上,以“二王”书法为基础,参以米芾、苏轼笔意,在开头或结尾常常加些小楷点缀以增加形式感和活泼感,形式上采用粉彩纸书写内容、黑色宣纸拼接。整体风貌在布局、对比、色彩搭配的衬托的作用下,尽量让作品流露出端庄、流畅、刚健的艺术气息!


书法不单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修养,我认为在书法创作中要注意以下几点,讲的不足之处,还请批评指正。


一、多读经典,提高眼界,提升认识。


记得前几年刚开始学习行草书时,到书店查看了很多资料。从《兰亭序》《祭侄文稿》《黄州寒食诗帖》到《伯远帖》《韭花帖》《蒙诏帖》,当时很纳闷,大师们写的作品怎么都写得“不漂亮”?看不懂。作品中有些地方涂抹得乱七八糟,觉得很丑,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行草书到底是怎么回事啊?把我搞糊涂了。后来看的东西多了,才知道经典之所以被称为经典,是里面有太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弱水三千,只取一瓢”,就够我们学习一辈子了。以后看这些大师的作品,抱着虔诚的心,多看、多记、多思考,才会常看常新,才会逐渐从中悟到一些新的东西。所以现在我觉得,“见巧望朴”是一个过程,开始人人都是喜欢漂亮的东西,是“美中求美”,等到你对于朴的东西、拙的东西、厚的东西真正发自内心地接纳了、喜欢了,那么你就进门了。这是一个坎。我想大家要从认识上清楚这一点。


二、从临摹到创作,再从创作到临摹。


我读过沃兴华老师的书《从创作到临摹》,很受启发。初学书法时一定要大量临摹,撑握笔画、结字、用笔、用墨、章法等,把传统的东西熟记于心,这样才能创作。当经历了从临摹到创作之后,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传统功底,一定的创作能力,这时学习的重点应当从手的提高转移到心的升华,着力于建立自己的价值判断和审美追求。并且根据这种价值判断和审美追求,在名家书法、民间书法乃至古往今来的一切文字遗存中去寻找、去发现、去阐释、去表现,使临摹行为在创作需要的指引下,从一种求知活动变为培养、发展和实现自我的过程。这样的学习方法就是从创作到临摹。从临摹到创作,然后再从创作到临摹,这是学习书法的两个阶段,它们是一个连续的发展过程。哪一个环节都不能忽视。


三、善书者不择笔,这个观点因人而异。


大师们常说:“善书者不择笔”,这是对大师级别的人物而言,对于我这样的初学者,对书写材料,还是要认真琢磨,什么样的纸适合写什么样的书体,什么样的笔自己用得顺手,什么样的墨汁在纸上出现想要的效果,这些要在平时的练习和创作中要不断体会,熟记于心。我时常到文化用品店买不同的笔墨纸张来练习,熟悉书写材料的特性,这样有助于在创作时心手双畅,写出满意的作品。


四、笨工夫是最有效的办法,简单的东西练到极致就是绝招。


学习行草书,对《圣教序》《二王手札》《书谱》等一系列古今传统经典,要心摹手追,日课不辍,投机取巧决对不是好方法。要在技法的锤炼上下“笨工夫”,临,写,悟相结合,坚持,坚持,再坚持。只有这样,线条才会从稚嫩逐步走向老辣,才会形成自己的笔墨语言。把简单的东西写得丰富起来,让人有看头,这就成了一种绝招。


作品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期待自己下一幅更好的作品。当今行草书创作百花齐放,和而不同,既注重传统文化的取法和传承,又追求笔墨技术的大胆探索和个性风格的张扬,高人辈出,佳作纷呈。我,刚入门庭,尚需加油努力!






王晓峰




创作自述

王晓峰

近年来,各种书法展览风起云涌,确实给很多普通的书法作者提供了展示自己的平台,我就是其中比较幸运的的一个。从2011年以来,我接连在中国书协主办的展览中入展20余次,还有幸在全国第三届草书展中获得优秀奖。但从2014年开始我逐渐消退了投稿的热情,我更愿意在临帖中度过我的闲暇时光,因为我感觉很多展览就是更换了个标题而已,没有什么本质区别。2015年春天,我从微信上看到了河南省青年书协发布的“行草研究展征稿启事”,这一次,我却很愿意参加。因为我手头有一册河南青年书协主办的“篆隶研究展”作品集。这样的展览学术气息非常浓厚,有专家对展览的客观评述及对该种书体发展方向的瞻望,也有每位作者对自己作品创作过程的解析,这就提升了展览的学术品味。我乐意参加这样的展览,来接受评委的检阅,进而更好地反思、提升自己的创作水平。


思想上的愉悦接受使得我对这次展览的准备变得非常积极。首先,我要确定自己的创作方向。行草书的创作自由度很大,近些年我也在各种行书、草书中摸爬滚打。但我想还是要将章草作为本次创作的主要方向。十几年来,我徜徉于章草艺术的大花园中,先后倾心于皇象、陆机、索靖、宋克等大家的作品,近年来也不断在秦汉简牍中寻找古人的气息。所以对于这个创作方向,我还是有点底气的。第二,我便开始进入温习经典、酝酿情绪的环节。每次展览之前,我还是习惯再临临所要重点表现的古人法帖。我们不可能像古人那样将毛笔书写作为日常工作生活的必需品,所以我们手头的功夫与古人是有相当大的差距的,这点不用讳言。但我们手头有着大量古人无法见到的宝贵法帖,这是我们的优势,怎能不充分利用呢?本次我重点临习了《平复帖》和《马圈湾木简》。第三,我要确定书写的内容及创作的形式。近年来,我多以古人书论为创作内容,久之对一些段落竟然可以熟读成诵,还能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但是,这一次我决定选择更有地域特色的文章作为创作内容,既是对《河南行草研究展》交上一份答卷,也是对自己的一次挑战。我思来想去,作为南阳人,写写诸葛亮的《出师表》应该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情。内容确定下来后,也就是对作品形式的把握了。我想章草书的基调就是古朴自然,也就不必殚精竭虑于太过花哨的形式。于是,我把形式确定为单色条幅。第四,我就要正式创作作品了。我梳理了文字,查阅了工具书,对某些字的草法、字形进行了研究。用自己家里的几种纸写了数遍,整体可以,但并没有打动我,觉得过于平淡了。这期间正好赶到假期,我应几位朋友的邀请出去游玩交流。行程快结束了,这次展览也快截稿了。我发现薛永和老兄的纸架上摆着一叠颜色古旧的纸,一问原来是六尺长的西和麻纸,我便取来试用。本来就想着试试纸,也就是无所谓的心态,一任自然,不到一个小时《出师表》就写好了。挂起来看,字形活泼、墨色自然、奇正相生、浑然天成。我喜出望外,确定就投这一幅了。


评审结果揭晓,我这张条幅居然入展了。梳理这次投稿的经历,我有几点体会:一、思想上必须重视,做好充分准备,把作品创作与学术研究相结合。每一次创作不是复制自我,而是一种新的尝试、新的提升。二、行动上必须将临摹古帖与独立创作相结合,将精心准备与偶然欲书相结合。理性的把握与感性的表达完美结合在一起,纸笔合手、文章称心、心情放松、无意于佳可以突破惯性,创作出更加感人的作品。







王峰涛




创作自述

王峰涛

在创作上应该具备有三种能力:诸名家法书的临帖储备能力;多门类艺术营养的综合吸取能力;文字与书写创作相统一的创新能力。除此之外,还要有灵感与性情。


我做书法是以造像为基,写经为辅,喜爱那种自由的笔性、疏密无定的字形、随行就势的章法。近年来也潜心于行草楷篆法书的临习与创作,曾对秦篆汉隶、王羲之、张旭、怀素、米芾、杨凝式、黄庭坚、董其昌、王铎、鲁迅、陆俨少等名家行草反复品味,精心揣摩,为碑帖的结合、灵拙的互溶打下基础。


当看到“继往开来·河南行草书法展”时,心中早有了作品的雏形,7月一个有雨的午后,邀上两个朋友,展开裁好的纸,倒出浓浓的宣和墨,取一支戴月轩的精细小狼毫,随手展开一本古装书抄写了起来,渐渐地心同文字相统、手与笔相容,湿润的环境、湿润的宣纸和浓浓的墨香相应,不知何时灯亮了,手也有点僵硬了,想活动活动腿脚却无处下脚,写过的纸张满地都是,初步算算已有三十多张两万多字。休息用饭后和两位朋友一起挑选,抛弃随意紧凑的,撕掉错字少行的,剩下的还有十余张,拍照组合,两公分左右的字、造像的形体帖学的笔法,单个字放在兰亭序里是那么的融合。


对于书法,我认为不单是一个技能,而是一种气息,这种气息是一种精神、一种境界,要用心灵去感悟、去表达。而要表达就要把握一个度,这个度呢?用毛主席的一句“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来形容再恰当不过了。字法要团的住,笔法要有张有弛,章法就是团结笔法字法的一种气息,这种气息要严肃并且活泼。


书法是用毛笔蘸墨在宣纸上写汉字,书法离不开汉字,汉字又离不开线条,而组成书法的线条既是抽象的又不是空想的。线条有方有圆,有刚有柔,有疏有密,有正有欹,有主有次,有对比有呼应,有节奏有平衡,有变化有统一,甚至有生命……


学习书法,离不开用笔,因书法用笔、结体、章法三要素。用笔,楷书四大家元代赵孟頫在兰亭十三跋中提出“书法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工,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而用笔万变不离方、圆、藏、露、提、按、转、折、轻、重、疾、涩、浓、淡、粗、细。在用笔上非方即圆,非藏即露,非疾即涩,或方圆兼施,或藏露互济,或疾涩并用。在线形态上,可粗可细,可长可短,可浓可淡,在质感方面,或刚或柔,或刚柔交替。


我临帖没有读帖的时间多,用心感悟,帖和碑就在你眼前飘,在学书过程中所涉及的主要书体都临过,无论什么书体,只要有一种书体能够得心应手与其他书体都有相通之处,笔法基本可以相通,多临多读,不光是记忆的积累,而且还有各种帖与帖相互间的特点,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储备得越丰富,应变的能力就越强,越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的书写。


一件作品的成功往往不在作者的有意处,而在其无意处。戴熙说:“有意于画,笔墨每去寻画。无意于画,画自来寻笔墨。有意盖不知无意之妙耳”。陈曼生也说:“凡诗文书画,不必十分到家,乃见天趣”。有时,有意着力的地方,偏偏导致了天趣的流失。


陆游在《学书》一诗中说得好“即今讥评何足道,后五百年言自公”。要想真正在艺术上取得成就的人,必须具备这样的眼光和气度,不计较一时一事,而能够“咬定青山不放松”,坚持不懈、自甘寂寞。






王    赛




创作自述

王  赛

在平时的创作中我比较在意书写节奏与作品形式及个人感情宣泄。关于书法节奏,我所认为的不单是主观的、自我的、外在的、情绪的表达,因其本质是客观的,应该与书法的点化结构、风格样态相结合,不同的点画结构和形式样态表达就有什么样的节奏与形式。书法的节奏问题是书法本体魅力构成要素之一,我们创作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不断在制造矛盾解决矛盾的过程,那么节奏在这个过程中它可以调和统一作品的艺术形式。书法的生机与活力就体现在它的动感、韵律、与节奏上,这些也是构成作品内容与形式的重要因素。节奏在书法作品中展现的面面俱到,而且还蕴含了丰富的中国哲学思想及其观念。


音乐有声音的的节奏,舞蹈有肢体的节奏,那么书法节奏涵盖万千。在林林总总的这些节奏韵律中产生了时间的缓急、墨色的浓淡干枯、轻重的提按、空间的疏密等各方面的矛盾关系,正是因为这些矛盾因素让书法的内容与形式丰富多彩。


在草书创作当中,线条节奏的表达这种现象比较普遍,我很注意在书写过程中线条的动感起伏,轻重快慢及章法的疏密关系的矛盾处理,当然不是提前设计,做到随机应变自然流露最为佳,这些在我看来就是属于节奏的一种,没有它,作品就会很呆板、单调、没有生命力,甚至杂乱无章,像一潭死水一般。当然单有节奏是不够的,必须要在以用笔为原则的基础上。草书给大部分人的一个印象就是一“快”字,急速书写是一种很极端的行为,做到缓急适度,在一定的专业技能的程度下,一幅作品中书写状态的感性中带有理性,不失常态,不急不缓,加上个人文化素养的支撑,那么,作品从内容到形式在到情感的表达都是合乎于情理之中的。我们回看古人,章草多古拙、凝重之味,带有舒缓节奏。从容不迫、意致闲逸,韵高千古的东晋尺牍,浪漫激情、纵横奔放的唐人草书。无不在表情达意,书写本我。他们丰富的笔墨言语的写实完全都是在技法的纯属度、个人的文化素养的前提下,出于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所作。草书虽然在五体书中是最易见性情与功夫的一种,但是它也有一定的规律要遵守,纵情奔放的草书也要在审美意识下的智慧积累中产生,不能过于忘乎所以。唐人因对“法”的追求才有了宋人的“意”,这是物极必反的结果,凡事做到适度即可。


最后我想说的问题是,我们周围可能会有这样一种现象,有的圈内人士,技能到了一定的纯熟度很难在提高、升华、到达一定的高度和境界,原因是什么呢?是因为手的麻木?还是头脑的僵化?还是现实社会的压力?我想说的其实是文化的空白。假如你对你所学艺术门类的文化、历史不了解,能创作出感染人、有价值的艺术作品吗?在如何玩艺术,也需要基本的文化素养。这个就连我本人也不例外,正因如此,才作此类文章,惭愧啊!还需日后潜心学习。





韦    鹏




创作自述

韦  鹏

2015年的书坛相比往年似乎安静了许多,国字号的展览屈指可数,不用疲于应付那些不参加又不甘心的展览,有了大块的时间去享受临帖、读书、对话古人的惬意,于我,真是一件幸福的事儿。


我学书法初以《圣教》入手,继而二王手札、书谱、十七帖,旁涉魏碑,篆隶及晋人小楷,于《书谱》及十七帖用功最勤,是一个从骨子里偏爱行草的人。看到“河南继往开来·行草研究展”征稿启事的时候,我即决定这个展览一定要试一试,因为从去年的“河南继往开来·篆隶研究展”开始我就觉得省青年书协用心打造的这个系列展在国内众多展览中是具有非凡的学术意义的。我按照征稿启事对于书写内容和尺寸的要求,选定了适合的内容,并把章法的大致安排在心里反复揣摩了很久,对于“不提倡过度拼接,鼓励书写完整作品”的征稿要求,最后决定书写整张的条幅,不做拼接,以求整张酣畅淋漓之效果。


接下来是书写前的具体准备工作,我先把选定的书写内容熟练的背了下来,我个人认为这是写好一幅行草书作品至为关键的一步,因为一幅成功的行草书作品在书写节奏、字组的连带安排、穿插、用墨的浓淡、及整体气息的成功把握上是以对书写内容的熟练掌握为前提的。在纸的选择上颇费了一番功夫,因为二王一路的行草书在生宣上的表现很难把握,于是我选择了泥金和粉彩纸。泥金价格昂贵,平时用的不多,墨加水后墨色表现发灰且易于油滑;粉彩用起来滞笔且表现焦、燥难用,倒是为书写用纸烦躁不安时无意中抓起来试笔的纯手工毛边感觉格外顺手,于是最后决定就用整张纯手工毛边来完成这幅作品。多年来已经习惯了用长锋作行草书,故笔是按自己用笔习惯定制的出锋近7公分的“颠张醉素”行草长锋,这种笔字径大小都可以自由应付,正文、落款一支笔即可解决。选定了书写内容和书写工具后我先在毛边纸上把所选定的书写内容进行了第一遍的创作和修改,把书写的节奏、所要安排的字组连带、用笔的穿插和用墨的浓淡干湿、落款的内容和形式等进行了一次整体的布局,尽量做到心中有数。做完这些已经到了午饭时间,精神也有些疲惫,创作不能强打精神勉强为之,只好作罢。午饭后美美地睡了个把小时,一觉醒来精神颇佳,对着墙上的“草稿”又做了些思考,这时候心中有了强烈的创作欲望,感觉来了,机不可失。于是挥毫展纸一口气把创作内容写了三遍,钉到画墙上后,感觉其中一幅比较满意,但又觉得余兴未尽,于是再次展纸提笔创作了两幅,但感觉始终不如上一幅,无奈之下只好作罢。最后决定就投较为满意的一幅,接下来就是盖印章,盖印章我比较倾向于简素的原则,三方印章,一方引首、一方斋号和一方名章,简单大方,朴素自然。


学书这么多年,一路走来甘苦自知,面对古人越来越感觉自己的浅薄与无知,好在我还年轻,还可以在与古人耳鬓厮磨的对话中继续自己的书法梦,这于我实在是一件想起来都令人感觉幸福的事情,加油,自己。






《继往开来——河南行草书法研究展作品集》

由天扬文化设计制作,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是一种好习惯

END

致   力   专   业             承   传   文   化




品牌形象 /  书籍装帧  /  活动策划 /  艺术推广

- 天扬文化设计工作室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