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继往开来——河南行草书法研究展作品集[ 入展三]

 山水横拖千里外 2016-01-22


孙战生




创作自述

孙战生

书法艺术包含许多对立统一的矛盾关系,一件书法作品所包含的对立统一因素越多、越复杂、越深刻,它所体现的美就越丰富,艺术性也就越高。在五种书体中,草书创作技法所包含的对立统一关系是最丰富的,主要表现在用笔、结体、用墨和章法上,在此就草书创作技法的辩证关系,参考历代书法名家的书法理论,结合自己在临帖创作实践谈一些心得体会。


一是草书创作在笔法方面发挥空间更加丰富宽广。笔法理论是指把汉字书写的过程,分成起笔、行笔和收笔三个部分。草书的用笔笔法是最丰富的,中锋、侧锋、藏锋、露锋、方笔、圆笔、按笔、提笔、顿笔、挫笔、翻笔、搅转等,是诸多书体中最集笔法大成的,其笔法运用中的对立统一关系除了与篆、隶、楷、行的笔法有许多共性之处外,还有如虚与实、使与转、提与按、藏与露、轻与重、起与止、屈与伸、逆与顺、长与短、直与曲、行与留等;掌握草书的用笔,首先要把握草书的字法,也就是草书的结构。孙过庭说“草以使转为形质,点画为性情”。所谓使转,其实就是笔法,结构决定笔法,笔法反过来又影响结构。


二是草书创作在结体上更加千变万化、更能抒发性情。草书结体的对立统一关系较之其他书体更加丰富多变,主要有疏与密、欹与正、险与夷、离与合、顾与盼、松与紧、向与背、肥与瘦、借与让等;草书创作要在结体造型上,尽量把字形的正侧、疏密、开合、向背等各种对比关系发挥出来,以求丰富多变的视觉效果。《书论》说:“作一字横竖相向,作一行,明媚相成。为一字,数体倶入,若作一纸之书,须字字意别,勿使相同。”汉字是方块字,它的造型给草书创作造成很大的局限,这就需要草书创作只要在不违背草书字法的基础上,尽可能表现出生动的结体、富有情趣的造型。


三是草书创作在墨法上更加富于表现。草书创作墨法运用的对立统一关系超过任何书体,有墨法的浓与淡、干与湿、枯与润、涨与缩、沉与浮等;沈曾植《海日楼书论》说:“北宋浓墨实用,南宋浓墨活用,元人墨薄于宋,在浓淡间香光始开淡墨一派,本朝名家又有用干墨者。”自宋以后书家开始重视用墨,并且在实践中不断有所创造。米芾的《虹县诗》,用墨从湿到干再到枯,表现出鲜明的运笔过程。王铎的草书,笔法与墨法并重,形成块面,丰富了点线面的对比关系。


四是草书创作在章法上更加多姿多彩。章法指在整幅书法作品中,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呼应、照顾等关系。整幅作品的“布白”。称“大章法”。一字之中的点画布置,和一字与数字之间布置的关系为“小章法”。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说:“古人论书以章法为一大事,盖所谓行间茂密是也。余见米痴小楷,作《西园雅集图记》,是纨扇,其直如弦,此必非有他道,乃平日留意章法耳。右军《兰亭序》,章法为古今第一,其字皆映带而生,或小或大,随手所如,皆入法则,所以为神品也。”可见,章法在一件书法作品中显得十分重要,书写时必须处理好字中之布白、逐字之布白、行间之布白,使点画与点画之间顾盼呼应,字与字之间随势而安,行与行之间递相映带,如自能神完气畅,精妙和谐,定能达到如沈尹默所说的“无声而具音乐之和谐,无色而具图画之灿烂”的艺术效果。草书创作中表现的对立统一关系主要有,如虚与实、黑与白、疏与密、主与次、连与断等。可以说,草书创作是一个制造矛盾解决矛盾的过程,正如古人所说:“玄妙之意,出于物类之表,幽深之理;伏于书冥之间”。





杜    为




创作自述

杜  为

草书以其简洁凝练的线条,意态万千的变化空间,极具韵律之美的章法而抒情写意,堪为书法中高度昂扬的浪漫主义代表,因此广大学书者趋之若鹜,孜孜以求。


我读高中的时候开始接触到草书,很有幸认识县文化馆的王蕴珊老师,他的章草在90年代初的书坛是出类拔萃的。我曾从他那里借来章书大字典,摘记了一大本章草草法。遗憾的是因繁重的学业而没能深入研习。前些年,曾迷恋过恣肆任性、挥洒自如的王觉斯,纵横奇倔、开张跌宕的黄山谷等。然学好草书并非仅靠迷恋和汗水所能企及的,没有正确的学书理念和方法,只能让自己长期徘徊在草书殿堂的大门之外,得到的仅仅是一些单薄的草法而已。


真正进入草书学习门径是得到王忠勇老师的指点。他给我列了一个方子:从孙过庭《书谱》入手,再上追至王羲之手札墨迹。从此我心摹手追,勤耕不辍,也逐渐明白了书法学习中“取法乎上”的重要性,真正悟到了王觉斯为何终身追摹的“二王”,无不精心研习,和他那句“书不师古,便落野俗一路”的道理。从王羲之墨迹中学习到了有关笔锋落纸的角度和锋变,提按、使转、一拓而下等基本笔法,以及切笔、绞转、截笔等特殊笔法,学到了收放、开合、疏密、错落、欹侧等结字方法,学到了节奏韵律的运用。


对王羲之书法的学习,让我找到了一把通往五彩斑谰的草书世界的金钥匙。王羲之书法是魏晋风流之集大成者,纵观后世行草名家墨迹无不是其继承发扬者,难怪米南宫说“草书若不入晋人格,辄徒成下品”。对王羲之书法的学习不仅能学到魏晋行草书的技法,更能学会中国书法的“规矩从心,中和为的”的精神。孙过庭《书谱》云“草以点画为情性,使转为形质”,此语强调了草书以使转形质的重要性,同时也赋予了点画的重要意义。草书如果没有高质量点画技法作支撑,纵然你使转纵横也徒有外形。弄懂王羲之的用笔点画,也就打通了草书点画和气韵的任督二脉。当然草书学习也有一个较为庞大的体系,比如唐代的颠张醉素、颜鲁公、孙虔礼,再到宋四家以及元明清诸家等富有个性的草书大家。如果掌握好王羲之等魏晋之法的这把金钥匙,再往下去学习应该是会迎刃而解,至少说不会走很多弯路。


索根求源,直追魏晋风流,当是学好草书之不二法门。当然,我的草书学习也只是刚刚找到门径。草书学习绝非一朝一夕所能登堂入室,在弄明白草书学习的门道后,需要静下心来,去进行长期的修炼。






杜玉青




创作自述

杜玉青

作为与正书在表现形式上互为张力的另外一极——草书,它起缘于日常书写中促急趋速的需要,本着书写之便的初衷,它不顾惜将汉字由象形的始点逐步地推向符号化,这种符号化的倾向是字体发生变革、远离正书状貌的文字学根源。东吴以来的六朝书法家分别对那一时期民间比较盛行的草书做出了相应的整理,甚至因时而异地将草书作为一种审美追求,这些有意识或无意识的举措从而推动了草书的长期发展。


草书作为中国书法史上最耀眼的一颗明珠,它的流行深刻地影响了人们对于字学本体的原有认识,草书迅速成为书法家心目中十分神圣的书体,隶草、章草、今草形态并存,章法、字法、笔法的审美特性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


谈及我这件草书创作作品,主要还是得益于草书从唐代到清代之间发生的三次审美转变,其以继唐“颠张醉素”的“今草”、宋黄山谷将禅意引入狂草而强化其韵其意之后,王铎变唐宋狂草横向取势为纵向取势,并强化中轴线和空间节奏的变化。


在平日学习中我经常将王铎的一些经典作品拿出来细读:字字相承、行行呼应、参差取势、摇曳多姿、首尾生盼;从整体上予人一种起伏跌宕亦肃穆和谐之感。虽然其有些作品的章法排布较为紧密,但由于其结字方面的纵长取势及字形的大开大合,整体章法上终究是寓错落于生动,分布上亦疏密有致,避让停匀。经过深入分析、认真比较,我在临写与创作过程中比较全面地把握了王铎在用笔用墨、结字章法上的大胆与果敢,更深层次地体味王铎于字外所要传达的精神要旨。切不可单单流于表面形式上的摹写与照搬,这于我自身书法创作可谓多有助益。


“创作一件作品就是创造一个世界”。书法作品的表现方法和手段是多种多样的,但无论哪种表现方法和手段其根本的主题是在于两点:其一,即画面的形式(章法、字法、笔法、墨法等);其二,即精神(气韵生动)的寄托。画面的形式和精神寄托是紧密联系的,缺一不可!南朝画家谢赫在《古画品录》一书中首提“气韵生动”一词。当然,这是一种深层次的精神气质与精神风貌的追求。如在绘画承担着宗教和文学的义务时,形式的结构关系由具体的人物形象和环境道具显现出来,形式结构体现出艺术家在艺术上的内在要求,而内容则是体现内在要求。我在创作这件草书作品时力求在章法布局方面以及用浓重的墨色与苍茫的枯笔相结合,追求更多的气韵上的连绵性和运动感来彰显所录词风的苍莽、高远之致,用于感叹宋亡以后词人周密苍凉凄婉,写尽国破家亡之慨、之叹、之悲、之恨。


写在最后:按照目前的专业水平来说,我的书法还只是仅仅处于临帖阶段,仍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潜心临习、深入传统、亲近古人、与古为徒,毕竟临帖是进入书法创作高水准的不二法门,绝无捷径可循。





杜思吾




创作自述

杜思吾

当今书坛,行草书与篆、隶、楷书体相比,应是最繁荣的书体,每次大展不管是参展数量还是质量均相当可观,我学书多年,诸体均有涉猎,自感行草书最差,故多以篆隶示人。


其实行书是我最喜爱的书体,用功也不少,但早期多习时人,养成许多恶习,走了很多弯路,近年来才慢慢地深入了传统。所以我常羡慕许多二十岁的孩子,一开始学行书就学王羲之,起点高入门正。


我认为学行书不管先学哪一家,最终都绕不开王羲之。魏晋书法为法之母,其涵今之笔法、字法、章法、墨法等,书圣都给我们定好了“游戏规则”,不管你如何变,都如孙悟空见如来佛,跳不出他的手掌心。历史上颜真卿、米芾、苏东坡等大家虽各有自家面目,但其骨子里仍有王羲之的影子。


学书首先要学习技法,如笔法、章法、墨法等。但比起作品的气息、格调来,技法不是最重要的。古人云“技进乎道”,任何一个好工匠都是悟道的艺术家,“庖丁解牛”中庖丁之所以能在牛的体内游刃有余,除了熟练的技艺还在于对道有所领悟。在书法上宋代米芾笔走八面,技法超群,临摹右军几能乱真,但比起“吾虽不善书,晓书莫如我”的苏东坡稍逊一筹。苏东坡的综合学养及高尚的人格魅力人难企及,作品中流露的文化气息远非米芾所能比。又如八大山人、弘一法师用粗细基本一致的线条,技法看似单一,然禅意十足。再如我们的开国领袖毛泽东、周恩来等半生戎马,平常不事笔墨,但写出来的作品远非常人所能比,反观时人之作,尽管很多在技术层面上已经做得很好,但精神层面的东西相对欠缺。究其原因:一是学养不够,二是人格魅力不足。


我自幼楷书习颜,对颜真卿其人其书甚为推崇,其书融于情,正义凛凛,标格炳炳,具正大气象,庙堂之气,纵笔豪放,一泻千里,时出遒劲,杂以流丽。故行书也学颜。颜真卿书法艺术的伟大之处在于唐代举国上下都学习王羲之时,能自立面目,变“内擫”为“外拓”,变“秀美”为“雄厚”;这需要何等的勇气和胆识。其书法被千古传诵,与其耿直、朴实、敦厚之人格也有很大的关系。


颜真卿行书多篆籀笔法,其《祭侄文稿》行文忽大忽小,时滞时疾激情之下,不计工拙,厚重雄强之气呼之欲出,与当时心情有关。《争座位帖》本是一篇信稿,作者凝思于词句间,笔笔擒按,画画坚实,骨挺肉丰,本不着意于笔墨,却写得满纸郁勃之气横溢。此二帖是我近年主要的取法对象。平常对王羲之《圣教序》《兰亭序》及清代何绍基也多有关注。


书者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如其人也。东坡云:“学书之法,见狭、识浅、学不足,三者终不能尽妙”故学书中以古圣先贤为榜样,在做好内功的前提下争取做一个有思想、有品位、有格调的人,创作出令自己满意令时代满意的作品。






李大伟




创作自述

李大伟

启功先生论诗有段很值得玩味的名言:唐以前诗是长出来的,唐诗是嚷出来的,宋诗是想出来的,宋以后诗是仿出来的。其实,书法也大致如这个过程,尽管元、明、清直至近现代以来,一代一代的书家前赴后继,皓首穷经,但始终难以超越魏晋、唐宋以来形成的书法巅峰。那么,有朋友就要问了:难道我们就甘心被古人这么一直领先吗?我们真的就超不过古人吗?


我的这幅作品内容是一首自作诗,诗中的主人公周慧是位三十岁左右的女同志,我们未曾谋面,因为我们只是QQ好友,加她为好友缘起她的书法,或者说:只是因为她的草书。几年前,第一次见她写的草书(不是江浙一路高密度的小行草,而是字径在15CM以上、需站立挥臂书写的大草),那种汪洋恣肆、雄浑豪迈、洒脱霸气的景象瞬间就吸引了我的眼球,当我知道这样的草书出自一个二十多岁、非科班、刚生完小孩且工作家庭两不误的年轻女性之手时,我震惊了!脑子里顿生许多名词来:时势造英雄,巾帼不让须眉,阴盛阳衰,女汉子,战斗机,公孙大娘……对了,当年老杜观公孙大娘舞剑有感就写出了千古名篇,我何不趁热打铁,也谈点我的感受呢!其实,草书也是嚷出来的!!!有此作:


观周慧草书有感

李大伟

周家豪迈女,草书独钟情;

游丝环初月,转折绕暮云;

淡处无一字,浓时有千军;

素心合妙手,只愿对花吟;

导之若泉注,顿之策马行;

常思如山安,夜寒伴孑影;

彭城一片月,应照汝子心;

帘卷薰风至,鹤舞抚鸣琴。


看到这儿,大家会说:你的文章写跑题了!如果您这么认为,我要请您喝茶,地道的信阳毛尖。


近三十年来,在书法方面,我们一直在不懈地追求卓越、超越、跨越!其实,我们一次也没超过去,反而被自己提的口号给压的喘不过气。有高人说:中国的文学与艺术的代表是哲学与音乐,哲学即中国的老庄之道,音乐除了声、器乐方面还有诗歌;而书法只是一个以记录为主要功用的载体,属于末技小道。可悲的是,现在它已折磨得本末倒置,只注重技法与形式,以至于忘记了它的初衷是什么!就像赵本山小品中的一句名言:现在的厨师不看菜谱,看兵法了。一些展览中的作品不讲内容,掉字掉句,错字连篇,东拼西凑,让人不能也不忍去读。难怪现在的展览多,但观展的人少,而认真去看的人就更少了!


有时我在想,人生几十年真短暂,再过不了多久,我们一个个也陆续将成为古人,我们就拿这样漏洞百出、牛头不对马嘴的作品去让后人耻笑吗?……好好品品书圣的这句话吧: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无论何时,当我们仰头看天,那一轮皓月如昨,而观望的人却不知是哪个朝代的了!如果,我们把精神和灵魂从物欲捆绑的肉体中剥离出来,站在另一个空间回望当下,审视自己,扣问内心,会是怎样的一个答案呢?所以,当您拿起笔,请用它去记录您的心声,因为,我们活在当下,就该为这个时代去代言,当后人考古时,也好给他们留点这个时代的足迹,好吗? 至于能不能超不超越古人?您自己觉得呢?!


此时,我的心声全在此四字里——且为云留。





李广军




创作自述

李广军

今年省青年书协搞的行草书体的研究展是继去年篆隶研究展的又一次深化,从篆隶展的展出和作品集都体现了河南青年书家的整体水平,反应了青年人在书法艺术追求上的思想与方向,同时又写了创作自述的文章,读之受益良多。多样的文章体现了作者创作心路历程,同时也使整个展览的学术水准大幅提升。


这次展览我准备了两件作品,一件为行书,另一件为草书。


一、关于行书的学习


前几年主要以王右军的尺牍、《圣教序》为主,也旁涉了“二王”体系其他一些书家。为了将正统的晋人笔法学到手、掌握好,在此期间也创作了作品进行投稿。从展览的现场和作品集中看到作品的面貌很相近,后来有专家老师提出了“展览体”的专业学术语,我想其意应该是所有展览入展的作品风格面貌基本一样,如同一人或几人所写,出现了严重的跟风现象,一时之间在网络、专业报纸引起了参与讨论的大高潮。此事引起了我的思考,如何与当下的“展览体”拉开面貌?如何与跟风者不同?

在这种思考中我开始了从晋人往下延伸到唐宋,《祭侄稿》本性流露、一笔不滑、至情挥洒、无拘无束,深深地吸引着我。《争座位》则外圆内方,如锥画沙,气圆、字小而气象大。我首先从颜鲁公的《祭侄稿》《争座位》开始了缩小与放大的临习,并尝试着创作作品想把临习所得运用到创作实践中,这种单纯取法鲁公觉得还不够,继而又对米芾、苏东坡、赵孟頫进行临习,在其共性基础中寻找不同,重点对其笔法、节奏、结体、空间比较中进行学习,丰富用笔、结构、体式的多变。


此次创作的七言对联就是在鲁公、东坡、米赵诸家融合中完成的,是对近三四个月的一次小总结,当然,这种融合还得不断地深化。


二、关于草书的学习


从汉末张芝到盛唐的张旭、怀素之间约四百来年,是从隶草到狂草的确立,继而宋代黄山谷“死蛇挂树”式大草书发展到徐渭的狂草。写大草一定要悬肘,因为大草与小草的笔法不同。茶圣陆羽在《僧怀素传》中怀素心悟曰“夫学无师授如不由户而出”一语道出了学草书师从古法的重要性。此次拙作为大草条幅,主要取法怀素《自叙帖》,同时又加了些张旭《古诗四帖》里面的连绵古意,林散之先生云:“草字要写的圆,不能有角,要大小得配的好,要让的开。”草书是抒情性的书体,也是最难的一种书体,需要作者的才气、笔性、性情、灵气以及其他书体的良好基础,如楷书的造型,隶书的古拙,篆书的圆转劲挺等,还有对墨、水、纸的运用综合能力,写到精妙之时在无墨处求墨,综合反映了对草书的把握和理解。

林散之又云“怀素《自叙帖》由楷过来,于无墨处求墨,各字上下关系天衣无缝,最细笔画也有无穷力量,千古以来无第二人。在枯墨中写出润来,筋骨血肉就在其中了”。可以看出林老对怀素极为推崇,而且也师出怀素。张旭《古诗四帖》则是意大于法,字数又少篆籀气浓厚,临也难,出也难。


此次作品是六尺条幅,以绢为材质,打破以往习惯,首选长锋兼毫,案几放置清水笔洗,竖着放在画案边上侧身从头到尾写之。绢不动,身体随着书写节奏自然移动,增强了整体性、使上下左右关系、开合、避让,形成自然流露,避免刻意造作。行草书的学习应是先单纯(专一家)以一家能独立创作而而后旁取诸家增加丰富,在丰富中概况提炼再走向统一,即单纯——丰富——单纯——而后再丰富,而此时的单纯应是丰富的单纯,成熟的单纯。艺术永无止境,匆匆草就此文,谨为拙见。






李中岭




创作自述

李中岭

行草书创作以抒情达意为目标,一幅好的作品,必须能够抓人眼球,感人心扉。一要把书法作品艺术性创造出来,二要把自己的情性表达上升到另一种境界。


王铎有云:“书不宗晋,终入野道”。在我不断学习书法史,书法理论之后,对书法有了新的认识。于是,便追宗求源,上至秦晋,下至明清,对“二王”、颜真卿、孙过庭、米芾、王铎等书家进行深入涉猎和研摹。由于行草书的练习及创作,需要长期或大量的临池做支撑,在实践中,学书更要注重临帖和读帖。


胡传海先生曾言:“艺术”要做“小偷”,要“不择手段”。愚以为,对古代碑帖精华,不但要学会“偷”,而且还要会“盗”;偷之不够,盗能富有,以致于“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孙过庭句)的疯狂,如饿虎扑食,似秋鹰博兔,心摹手追,临池不辍。我力求做到:练一家,像一家,形象神似,绝不信手拈来。读帖不计其数遍,总觉得一遍两遍只见其形,三遍五遍只见枝叶,十遍八遍方见神貌。读帖时不只看点画,字型和章法,更重视体悟作品的风貌、神采、情趣和境界。


为了学好行草书,从艺术角度,一向坚持三个标准:一是技法。用笔讲方圆藏露、提按使转,结字讲正欹收放,主次动静。用墨讲干湿浓淡,润燥飞白。在变化中,力求生动。二是坚持形与神的融合与统一。好的行草书作品是以神为上,无神则无采,一笔传神,一字传神或通篇富有神采,形神兼备则神化尽显。三是重视写情性。“草以点画为情性,使转为形质”(孙过庭),行草也是如此。书法需要表达作品的主题、意境,需要写作者的思想、情绪,俗称为“练心”。练心有助于调动笔墨,有助于深化意境,有助于呼唤神采。


多年来,回顾自己在学习书法道路上坎坎坷坷,点点滴滴,感慨颇多,屈指算来,临池学书三十余载矣。每当人们熟睡之时,我墨海泛舟,探究书艺;每于茶余饭后,闲暇之余,我读书悟道,修身怡情。常为书圣“龙跳天门,虎卧风阙”而惊叹,也多为独上高楼,衣带渐宽,山穷水复而愁心。有过很多的失败,也有过获奖著书的喜悦。艺无止境,书海无涯,明月相随,清风作伴,于古为徒,与书为友,书法之路漫长,我追求书法真谛的脚步也将永远在路上。


砚边丝语:


·书法之最高境界宜为雅俗共赏,于大雅大俗中找对自我,否则,脱离艺术范畴,终被历史唾弃。


·书法作品应有动有静,动静结合。动处狼烟四起,静处安逸静谧。


·有许多书法家认为书法艺术是线条的艺术,沃兴华先生则认为是点、线艺术;愚以为书法艺术应该是点、线、面有机结合的艺术。


·学习书法,临习古人是根基,是走近书法的不二法门,但要想有所大成,还应具备文化、学养、胸怀、眼界、悟性等诸多方面的因素支撑。学习书法,必先临古人。应先求其形,亦即要像,但像不等于是;像暂可取、后不可为;当烂孰于胸,求其变,求其神,神乃书法之灵魂也。





李亚凯




创作自述

李亚凯

书法,是能体现人心性的一门艺术,每一个书法形象都可能是你情感的写照;是将哲学图像化的一门艺术,每一组抽象的线条都是在表达哲学当中矛盾统一的思想;它又是将艺术生活化的一个途径,当我们懂得艺术就能懂得如何更好生活;它是将人生境界化的一位宗师,当我们的思想上升到一定高度时就能轻松地理解世间万物。


书法是中国文化的产物。在当代多元化的社会里,各种思想开始碰撞,便有了“笔墨当随时代”之感。我认为当代书家要能写三类字,其一是体现心性的艺术之作,其二是参于当代展赛的获奖之作,其三是雅俗共赏的大众化之作。学书当中,一边是西方的形式构成,一边是中国的哲学思维。当我把艺术构成中概念化的东西嫁接到哲学文化的书法形象当中时,发现是那样的吻合。两种截然不同的思维方式在最终能获得和谐,其实这并不矛盾,这不就是我前面说过的“到一定高度后,都是一样的吗?”后来我开始尝试将“构成”“点线面”“视觉对比”“映射”等运用到书法学习当中。用笔的方圆对比、结构的空间对比、字组的正欹、章法的形式构成、墨色对视觉产生的前进与后退、作品形式中的渐变,这些便出来了。换句话说,西方的概念化的形式构成比较具象,而中国的哲学太抽象太难。用具象的思维去学习抽象不仅是我的探索;也是我学习书法的一个手段。


历代流传下来的碑帖,都有他相对经典的一面。而我是处女座,性格里有追求完美的成分。当遇到书法经典之作,我皆喜欢,但我深知,艺术创作要有取舍。什么都想体现,都想有;回头看看什么都没有。这样比较矛盾的心态一直伴随在我的学书历程中,一方面跟我的性格有关,一方面和我在美院期间全面学习经典有关,但最关键是和我深爱书法有关!学习的、看到的和想到的比较多,也比较杂。我把这个阶段看成我博取的一面,在我日后的创作中可以分阶段地创作出不一样的作品。


书法上并列的两个高峰,碑和帖,我均有涉猎。历代书家如王羲之、颜真卿、张旭、怀素、杨维桢、张瑞图、傅山我均有学习,也吸取近现代名家沈曾植、徐生翁等用笔及结字。我写小字常写帖,大字常写碑。我把帖理解为阴,把碑理解为阳。


就行草书而言,它是五体当中最能体现人情感的书法形象。我的行草学习是以章草为宗,甚至那些民间书法中的章草墨迹都会对我的笔法产生影响。我认为行草笔法的本源就是章草中的自然书写。所以在我的习书过程中会时常写写章草。元代书法强调复古,艺术学习时往往走向两极化,整平化和尖锐化;我认为赵孟頫当属整平,而同时代的杨维桢无论是内擫的造型还是欹侧的体势都是将王羲之精神的尖锐化。现阶段我的草书取法颜真卿《裴将军帖》的动静结合、收放对比,并以杨维桢笔意去写,从而向魏晋复古。我的草书追求:古朴恣肆,灵动险峻、自然天成。虽追求自然流露以抒情感,但也以古拙率意、清厚奇肆为宗耳。如傅山所言:“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真率毋安排。”我深以为然也。


余学书六七载,才觉刚窥得书法半点奥秘。此次展览为我的阶段总结,故作此文。结尾时,我耳旁响起这样的音乐:如果你愿意一层一层一层地剥开我的心,你会发现你会讶异,你是我最压抑最深处的秘密;如果你愿意一层一层一层地剥开我的心,你会鼻酸你会流泪,只要你能听到我、看到我的全心全意……






李向军




创作自述

李向军

习书二十余年,平庸无进,尤喜行草书,然如遇瓶颈,毫无突破。


行草书众人都能拈笔而书,一挥而就。正因为如是,也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书体,尤其是书家,行草书更是一辈子要做的功课。纵观历代书法大家,无不是在行草书用功至勤,攀越一座座书法上的行草书高峰。而且树立了一座座丰碑,供后人膜拜学习,为后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树立成功的典范,实为后学之幸,书法之幸,民族之幸!


我认为行草书创作,必须纯正,或曰行书,或曰草书。自魏晋以降,王羲之、王献之、虞世南、欧阳询、张旭、颜真卿、怀素、苏东坡……都是以行书,以草书名世,行草混杂鲜少。所以验证一名书家是否为高手,能否书就一手纯正的行书和纯正的草书,方是立本之基。

此次创作,不堪满意,水平有限,只能如斯,然有些想法与诸君探讨。


在书体上,以行书为基。我本人喜爱把字写的纯正些。行草混杂得有个度与量的把握。行书就是行书,偶尔因虚实、浓淡、大小……调节出现零星些草书,似银河上灿星点缀,锦上添花。若行书草书混杂比例过多,似有故弄玄虚,故作高深之嫌。


在用笔上钟爱“二王”。纵观行书草书,人们都在习“二王”,但感觉多有描摹之态,书写感弱化。近些年,力行于钟华先生所倡王羲之用笔“一笔具形”“笔简形俱”之理念,运用于实践,尽力把线条翻转、吞吐……形态表现出来。字内空间纵深感得以呈现,让毛笔性能在书写过程中得以充分发挥。毛笔有四德“尖、齐、圆、健”,每一种德性呈现出不同的形态,每一种形态又呈现出不同的气质,我喜欢通篇线条或圆润、或通透、或棱角。就算一根如毫发的细线,必须能立得住,内含筋骨,顶天立地。只是想法,做法奈何无力付诸于行。


大胆表现毛笔“齐”之德,打开毛笔,相对束毫而言,侧棱用笔,笔画显得轻盈,清澈之态。记得2011年9月参观故宫博物院“兰亭序列”文物展,展出的冯承素双勾填墨《兰亭序》原作,驻足几个小时,观察其笔画形态,墨色变化。惊奇发现有些笔画内有层次之分,有断裂之痕。那种清气、神气,是印刷品中完全感受不到的。不禁让人大胆去尝试、探索王羲之用笔方式。


自己五指执笔法,在实践中用了二十余年,近些年,尝试三指执笔,效果明显改观,初始不习惯,但习惯的话,三指最为顺手。最符合人骨骼生理结构和毛笔的运动方式,其实就是毛笔得以延伸。从现有史料、壁画中可以还原晋唐以前三指执笔法在实际中的应用。


在书写过程中,毛笔以直管束毫状态与斜管打开完全是两种效果。所以在创作过程中,试着把这两种方式分别运用。体味直管与斜管,侧锋与正锋在行书草书中不同的效果。联想临摹怀素《自叙帖》、张旭《古诗四帖》的缤纷呈现和运笔方法,身临其境。孙过庭《书谱》,其书卷气弥漫通篇,用笔、章法、气韵为手札之常见形式楷模。在书写中也有意识把其用笔、章法等元素加以渗透。但有些生硬之感。

能力有限,无口若悬河、文思奔涌之才,只是把写字时的想法与做法罗列出来,恳请书道同仁提宝贵建议。





李    闯




创作自述

李  闯

但凡接受过正规书法学习或训练的朋友都知道,临帖对于书法人来说,是进入书法殿堂的不二法门。所有想学好书法的人必须经过严格临帖这个阶段,哪怕你已经水准比较高的时候,哪怕现代的当代的一些大腕、名家,大多数仍没放弃临帖,仍在坚持每天临帖。


我喜爱书法始于二十年前,已记不得是什么原因喜欢上的,反正就是喜欢,莫名的喜欢,带着一种冲动的喜欢。当时进入新华书店翻遍全场都很难找到几本字帖,更别说找到极好的法帖范本。记得那年我14岁,在家乡小县城唯一的新华书店里费了好一番劲儿才找到一本柳公权的《玄秘塔碑》,一本颜真卿的《颜勤礼碑》,爱不释手,视若珍宝。于是拿出积攒一个多月的零花钱买下它俩(那时正在上初中,每周住校一周,家长们都会给自己孩子足够的伙食费,相比之下,我是家里很穷的那种,所以家长给的一周的伙食费不节省些用的话,根本支撑不到周末,更别提有剩余的了。但是为了买字帖,提前一个多月把一天三顿饭变两顿吃,这样节省下来微不足道的一些零花钱)。就这样,好似着了魔一样,每天都把字帖抱在怀里、揣在裤兜里,遇到不喜欢的课就偷偷拿出来看,遇到自习时间偷偷用钢笔临摹。周末回到家,立即把自己关在自己那几平米的小屋里来进行毛笔临帖,一天下来,旁边堆了练过的厚厚一摞纸……那时还带着节省下来的零钱,每逢周末回家之前就先去街上的旧书摊上淘一些前几年的书法篆刻类的旧杂志,一般都是理论为主的那种。现在老家的一大箱子几百本旧杂志还保存在那里,都没舍得扔掉;那可是伴随我成长的良师益友啊。现在想来,也庆幸那时读了许多所谓的理论文章,当然包括临帖方面的,当然书中观点各不相同,我是凭着自己的感觉有选择的来读,从书中知道了学书法必须常年如一日的刻苦临帖,知道了必须精细的临摹,知道了有笔法、结体、行气的同时,也必须有墨法……


2007年,我到中国美院书法专业进修学习的时候,可谓如鱼得水,老师的观点尽然和我自学而慢慢形成的临帖审美观是高度的一致,学校所有的任教书法老师对临帖这一项都是格外的重视。所以当时在中国美院学习的时候,我对自己的临帖的要求,是更加苛刻的。有时候甚至完成一件满意的临摹作品,经常要熬通宵。本来是白天一整天都是在认真、刻苦临摹学习中度过的,到了夜里,捱到同学们陆陆续续回去到宿舍睡觉的时候,然后把自己反锁在教室里,开始了一个通宵的临摹训练……第二天,同学们吃完早饭陆陆续续来到教室的时候遂作罢,再去吃早饭。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美院的刻苦临摹训练中,我的能力得到了全方面的极大提升。当年,篆书作品入展了中书协的“纪念傅山诞辰400周年书法作品展”,第二年篆刻作品入展了中书协的“全国第六届篆刻展”,后来行草书、隶书、楷书作品又陆陆续续的在中国书协大展中获奖入展十余次,可谓初见成效。


在我整个书法学习过程中,我是不偏食的,无论是何种书体,还是何种风格,我的审美中不会出现像常人说的喜欢这种、不喜欢那种的言论或思想。遇见不同书体或风格的作品,我都会下意识做到客观地去分析、去研究、去尝试书写。我觉得,这也应该是每个书法工作者或爱好者,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艺术素养。这样,你的书法之路才不会走入死角,才不会偏离书法大方向。






李芳芳




创作自述

李芳芳

幼时总喜欢趴在桌上看爸爸拿着钢笔在笔记本上很有节奏地写字,犹如行云流水又不乏苍劲有力,脸上的表情也会随着书写的节奏变化着,享乐其中。他的那种书写状态对我影响极深,直到现在还记忆犹深。


行书到王羲之手中,实用性和艺术性最完美地结合起来。张怀瓘《书断》说:“行书者,乃后汉颍川刘德升所造,即正书之小讹,务从简易,故谓之行书。”


行书是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一种书体,由于她流畅的书写性及心情的表达,受到众多书法爱好者青睐。比如东晋王羲之,宋代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元代赵孟頫,明代董其昌、祝允明、文徵明,清代何绍基等等,留给我们无数的学习范本。


初习书法选贴时受启蒙老师影响我选择了颜真卿《勤礼碑》。所谓有一利皆有一弊,颜体的特征性用笔,为以后转其它体在线条及力度上占有绝对的优势,而对于转行书方面,在手上已有了习惯性,颜体的藏头护尾,行书的直切下笔;颜体横折横轻竖重、笔力浑厚、挺拔开阔,笔画动作之丰富与行书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这些反差着实让我苦恼了好一阵子。进步最快的一段时间也是看了启功先生一篇教学文章中所言,把透明塑料膜蒙在字帖上,墨水里加洗衣粉或者肥皂,这样来写进步确实很快,有时候捷径就在于简单的笨办法。书法没有投机取巧,只有脚踏实地。


古人云“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取法乎下,其下下矣”,所以入手临帖就要临古人经典作品,选好贴后要虚心、诚恳地去读帖临习,不要怕入古太深,只怕入古太浅,要抱着虔诚的心去拆开、组合,再拆开再组合,反复推敲,而后再在原贴基础上作仿作,还要有量,没有一定量是不会在手下表现出来的。临帖是书家一生的必修课,亦是每日的必修课,每当我学书当中出现停滞或者倒退情况时肯定是近段未曾临帖之故。


絮叨半天,我深知,我给书法的补给太少太少,很惭愧.没能接受书法的系统训练学习一直成为了我的遗憾,我相信这一课是要补上的。


此次展览作品为清朝刘熙载《书概》很随意的节选,顺手翻开一页,索性就抄起来,结果呢,越抄越来劲,调节章法、查字法的处理,写起来根本停不下来,完全进入忘我的状态,长期积累,偶尔得之,用在书写过程很合适,当然差强人意的地方还很多,再改已来不及,交由父亲过目后寄出。我想通过此次展览投稿的过程,我进步了!足矣!





李启龙




创作自述

李启龙

人到中年因工作琐事、生活杂事太多,几乎没有时间去精心准备两件满意作品。从微信上看到“继往开来·河南行草书法研究展”征稿启示后,起初并没有准备投稿,后来县书协周主席专门向我提起:“你是写行草的,应该投一幅,这次规格挺高的。”转念一想,是啊,好坏也是对自己的一个检验吧,于是便投了两幅,一幅用绢写的,一幅用熟宣粉彩,内容不同,风格也有差异,接通知后,还不知是哪幅入展,不过两幅都有米芾及二王的味道,一幅“米”味重,相对较工;一幅“王”味重,稍放。其实对我而言这两幅并不太满意,河南行草书高手如云,能入展自感意外惊喜。


我初学颜、禇及智永,后追米摹孙拜王。屈指算来,时逾廿岁,一直在“专”与“博”上下功夫。在技法上,求“专”;在学识及眼界上追“博”。固始是书法大县,新人泉涌,稍有懈怠,便要落伍,故一直勤勉有加。求进非逐名利,实则完善自我,美化人生。有时静想,非常庆幸自己生在华夏民族的大家庭里,得以品赏祖先留下如此丰富的文化瑰宝:古质朴茂的大篆,匀称典雅的小篆,方圆瑰奇的隶书,工稳法度的楷书,纤秾间出的行书,畅达奔放的草书等等。其风格流派更是气象万千绚丽多姿;从秦书八体,到颜柳欧赵;从鸿都门学到宋院体,明台阁体,清馆阁体,蔚为大观共同构成了中国书法的海洋。每每伏案便觉此生有学不完的东西,蓦然回首,从志学之年到不惑之期,最为快乐与陶醉之事非学书习书莫属也。


完成此幅作品,我从四个方面去评判它。首先是神采,即统摄全幅的气息。王僧虔《笔意赞》云:“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格调的高低决定了作者的品位及学识;神行而形势乃生,由神决定形质。唐太宗《指意》云:“夫字以神为精魄,神若不知,则字无态度也”。其次,是每个或每组字的结体与用笔。好的作品笔调劲健轻快抑扬顿挫,自成节律,用锋藏露顺逆,随笔就势,超逸自然,结字欹正不拘,因势成形,如花漫舞;同时基本不会出现牛头,鼠尾,蜂腰,鹤膝……等十几种病笔。第三是看亮点(字眼)的处理是否恰当。亮点可以是某个字或某组字,亦或为留白处理,亮点的位置非常重要,位置放的太高或太低都欠佳,亮点太多便没有亮点。最后,勘正谬误,即内容及结体有没有错误。前三项再好,如果错字满篇,也列为劣品。以上四点均感满意方可列为成品。


宋苏东坡云:“书法备于正(楷)书,溢而为行书,未能正书而能行草,犹未庄言而辄放言,无足道也。”所以这些年来楷书也一直是我的必修课,从入展的这幅作品中也能看到。实质上写行草多年,一直困挠我的不是能否写好哪家哪派,而是去如何取舍“下里巴人”与“阳春白雪”,对艺术我肯定去追求纯艺术的“高山流水”,去追求简约化,符号化的晋唐高古;就现实现而言,我毕竟生活在小县城,能认识繁体字的如凤毛麟角,别说简约化,符号化的书法了,考虑艺术要贴进生活,这也是这些年无法完全放弃“米”字的原由。


书法有形,人难免为形迹之工拙所累,若能因寄所托,放浪形骸,岂不快哉。古人云“技近乎道”,人存超然之心,观书品书亦自别于往昔,龙虽凡夫,闲而嗜学,藉小物而通于大道,方不失士人本色。以上赘言,方家贻笑。






李    昂




创作自述

李  昂

忝列入展名单,实感荣幸,借此页寥寥数字和众师友交流我临创书法心得。不妥处还请同道师友指正。


结缘书法是幼时常看祖父写春联,祖父虽不专业,但那种对传统的敬畏和严谨精神始终影响着我。受祖父熏陶,书法一直伴随着我的成长,小学时买来字帖、毛笔、墨汁在报纸上涂鸦,时有临写,高中毕业入重庆大学艺术专业,书法仍没间断,后入重庆大学艺术学院龙红教授门下攻读书法方向硕士研究生,在此期间系统接受了书法理论、美术学、艺术理论等,广泛涉猎了篆、隶、楷、行、草、篆刻等,笔者深刻体会到了书法不易,逐渐领悟到毫端变化、楮墨情怀。在书法五体中,草书是笔者花费时间较多的。初从李斯《峄山刻石》入手,之后临习孙过庭《书谱》和智永《真草千字文》,此意在记字形草法,接着临二王手札和《圣教序》,最后过渡至宋元明清草书,尤喜山谷草书。此草书路子在笔者的实际临创效果来看是有一定道理的。笔者始终认为,不管何种书体,贵在坚持,只有不断地从古人法帖中认识经典理解经典,不断地临习,笔耕不辍,才有可能借助古人的肩膀来攀登属于自己的那座书法高峰。


王羲之《草诀歌》里有:“草书甚为难,龙蛇竞笔端。”生动地描绘出了草书的不易。笔者临创草书多年,深知一件书法作品的产生凝聚作者前期付出的心血。草书随心率意而又不失法度的用笔体现出作者驾驭书法的综合能力,是长期积累量变的结果。书法作品应从节奏、空间布局、墨的干湿浓淡、点线面结合等方面体现出作者的综合素质和艺术情感。笔者在草书的临创中有体会一二。


一、情感和节奏


针对书法作品的节奏, 沃兴华在《中国书法史》中指出:“在创作上,书法和音乐一样,讲究对称和呼应、节奏和旋律。”我很赞同沃老师观点,节奏跌宕起伏,能表达作者的内心情感,是作者内心的流露,它伴随书家的情感呈现在作品里,从容地把握作品节奏是草书创作中所要具备的。


二、墨分五色


清包世臣《艺舟双楫》曰:“书法字法,本寸:笔,成于墨,则墨法尤书芝一大关键已。”墨分五色,干、湿、浓、淡、焦。浓淡相结合的墨使人感到线条被赋予了生命,丰富的墨色变化给观者以视觉上的调节,从而使作品更有生命力和感召力。“字之巧处在用笔,尤在用墨”,笔中无墨则无神采,草书外在的笔墨形态表现了书家心理的波澜起伏。


三、点线结合


书法是表现线条的艺术。线是点组成的,点有各种的表现形态,而草书中的点可尽兴发挥。点、线的巧妙结合可恰如其分的呈现出草书的艺术美。对于草书来说,线条的质感和力度等体现出独特的节奏感,线条最能表现出作者微妙的内心感受。草书点线的表现或大开大合,或刚劲挺拔,或平正中见奇姿,其次,线条高低、欹正、粗细、长短、俯仰、相互结合产生的点线形态,丰富了草书之美。


清刘熙载有言:“书者,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书法理应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反映作者内心世界,是其学识、才情和志向的综合反映。在书法的道路上,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李项冰




创作自述

李项冰

我是个农民,像大多数农村人一样,在农闲时外出打工挣钱养家。这些年来,我跑了不少地方,钱也挣了不少,但家境依然贫寒,原因是我把挣来的钱买书读了,买笔墨纸砚“挥霍”掉了。早在二十年前,我便开始在我们县里的展览中频频露面,在书法圈子里算是“小有名气”了,不禁沾沾自喜,有点“飘”了。也有老师劝我多临帖,我便买来诸家法帖,遍临一通,算是完成任务。写作品时便找些书法作品集,东拼西凑照搬一些,结果写出来的作品面貌常变。眼看身边的师友一个个省级、国家级的展览接二连三的上,而我每次投稿都是泥牛入海无消息。


等成家后,来自家庭的压力让我和书法暂别了七、八年,这期间,虽然偶尔写写,但总是信手胡涂乱抹一通。一个、两个、三个,昔日的书友们陆续加入了中国书法家协会,我的心被深深地刺痛了。我深知上国展是需要真功夫的,光靠“花拳绣腿”只能“瞎胡混混”而已。去年初夏,我终于厘清了学书思路,往自己最钟爱的行草书上发展。  然而行草书名家辈出且卷帙浩繁,唯专工一家,精熟后方可旁窥左右。我便选取端庄雍穆、气势开张的颜体行书作为范本,从《争座位帖》到《祭侄稿》,我一遍遍临习,揣摩,假想颜鲁公书写时的心情、状态,用笔的疾徐节奏,心摹而手追。一段时间下来,我发现我笔下的线条质感增强了,而我的欣赏能力也随之提升。


在创作上,我使用的是笨办法,就是先从原帖中集字组词、造句、写片段。半年之后,在我们县里举办的书法展上,我的行书作品被评为优秀奖(最高奖),得到了评委及书友们的肯定,一千元的奖金也让我着实兴奋了一段时间。        

临帖让我尝到了“甜头儿”,我更加孜孜以求,这期间,为求作品凝练厚重,我又临了颜楷《元次山碑》。一遍遍地临帖,让我逼仄的书斋里堆满了废纸。我爱人嫌屋里乱,要把这些写过字的废纸清理出去,我却坚持不让,我对这些写过字的纸充满了感情,在我眼里,这些不是废纸,而是我的心血。


无情岁月增中减,有味诗书苦后甜。一路走来,磕磕绊绊,“痛”并快乐着,在家人的理解与支持下,我把书法当成了毕生追求的事业。每当写出稍微满意的作品,我都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长时间地端详、留连,对自己的进步感到欣慰。


虚度光阴四十二载,在年华行将逝去之际,得知我的作品入选继往开来·河南省行草书法研究展,心情万分激动,这是我的书法作品首次入选这么高规格的展事,对我来说,这是万里长征迈出的第一步。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学书之路虽然艰辛而漫长,但我却从向古人学习中体味到了无穷的乐趣。我会一直沿着大师们的足迹前行,脚踏实地,在黑白艺术的世界里默默耕耘。


试填一阕《金缕曲》,送给我自己,并愿与书道上探索前行的同道们共勉——


冰乃布衣耳。幼年间、搦管习书,熬灯夜半。摸石过河如夜行,笔下优劣莫辨。每叹息、难守砚田。酒入愁肠清泪滋,华发生、悄然衣带宽。也曾想,了墨缘。


京华五载如梦魇。委身在、皇城根下,难展欢颜。身心俱疲常自问,忆起临池染翰。重拾起、紫毫瓦砚。南窗灯下奋笔耕,浑不觉、汗洒书案前。且蓄力,将梦圆。





李保全




创作自述

李保全

我第一次见到的“书法作品”是村里老先生写的春联,不过也是从那时起开始对书法产生了浓厚的幸趣,但苦于没有专业老师指导,只能买本字帖自学了。等上了大学,有了书法老师,就开始按老师的要求读帖、临帖,才知道学习书法并不是我想象的那么简单,中国书法博大精深、巨匠辈出,需要临的字帖和需要读的书论真是太多了。再看历代学有所成的书法大家,有几人不是经历摹帖、读帖、用帖,然后才得以自成家法的。从这个意义讲,前人的经典书法作品就是我们学习书法的好老师。


通过几年对书法的研究学习,我慢慢地喜欢上了草书,也许是喜欢其“精魄超然,神采射人”。然而草书性情的表现是需要书家熟练的笔墨技能来支撑的。孙过庭在论及草书形质和性情时指出,构成草书形态质地的主要特征是“使转”,最能体现草书性情的是“点画”。“一画之间,变起伏于锋杪;一点之内,殊衄挫于毫芒。” 草书的态势、线条的变化皆源于点画的精到,没有精到的点画、丰富的线条是无法表达丰富的情感的。而点画合乎笔法方能臻于精微。如果一个书家只顾自已性情的表达,而用笔不合法度,笔笔送不到位,点画则难免出现病态,乃致浮滑软薄、妄生圭角,其书必俗。清包世臣有言:“世人知真书之妙在使转,而不知草书之妙在点画,此草法之所以不传也。”我认为学习草书应该多临古帖,经过反复练习,逐步完善其笔法、笔势、笔意,从而做到意存笔先、下笔有由。有了这些作为基础,才可能有“忽然绝叫三五声,满壁纵横千万字”的狂放,才会有放纵而不失法度的自信。


一幅好的草书作品除了精到的点画外,还要有高质量的线条作支撑才行。书法中的线条包括点画中的直线,使转中的弧线,还有绞转中的连绵线。古人将其形象的比喻成“屋漏痕”、“锥画沙”、“折钗股”等等,今人学习书法皆视此为准绳。这些形象比喻细细体会不无道理,它会让我们更容易理解线条的刚劲、圆润、厚重、毛涩等特点,近代书画大师黄宾虹用“平、圆、留、重、变”五字来概括之,后学者受益良多。我习草书于二王、张旭、孙过庭、黄庭坚用功最勤,深知写草书除基本功之外,性情的重要性亦不可忽视。孙过庭就在其《书谱》中提出了“五乖五合”,除“时和气润”与“风燥日炎”、“纸墨相发”与“纸墨不佳”是讲书写气候、环境、工具等客观条件外,“神怡务闲”与“心遽体留”、“感惠徇知”与“意违势屈”、“偶然欲书”与“情怠手阑”均是讲书家心情、思绪等主观因素的,这些因素组合在一起便是书家创作时的状态。好的状态能使书家“五合交臻,神融笔畅”,反之则不然,就会出现一些书家常说的'没灵感,写不成'的情况。好的书写状态会给书家带来'如有神助'的佳作,历史上的很多经典作品皆是如此。


这次我为“继往开来·河南省行草书法研究展”而创作的两幅作品,起码做到了“偶然欲书”与“纸墨相发”这两合,当时几天不写字的我在宣纸上书写时甚是顺手,时间不长作品便写成了。作品虽不甚佳,而一任自然,这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通过这次创作也领会到了“偶然欲书”的快乐与意义。我深知书法不是一朝一夕能够练成的,须多看多练多读书,更重要的是多出去走走,正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李    峰




创作自述

李  峰

我学书法,至今已逾30年。自十四五岁接触行草以来,断断续续,分分合合,其间或欣喜,或沮丧,或顿悟,或迷惘。求之弃之,爱之恨之,终无所成。有友问:何故示人者均为篆隶,不见他体?曰:学“行草书”如登天,我畏之难,故不敢“行草”。


11岁时,随齐慧海先生学书法,初描红,后追摹柳公权之《玄秘塔》、《汉之曹全》、《礼器碑》等,临池之余,每见齐老师纵笔挥毫,巨幅长屏,满纸云烟,潇洒痛快,私下留心摹仿,刻意效法,如是数年。至乙丑、丙寅间,那时我十五六岁,自觉初有规模,乃呈齐师过目,私企夸奖,熟料齐老师观后皱眉,引齐白石老人“学我者生,似我者死”句相授,大不解,师曰:我书初学欧阳,上朔“二王”遂得“笔”,继钟情米芾、王铎二家,而得“势”,所以纵横有度,不悖古法,你习我体,不通古法,不晓体势,斤斤计较于模仿描画,如此必死路。须学我所学,先熟楷则,于“二王”,旭、素处下功夫,方有生路。其时年少,知师诲言度我,然心存疑惑,不以为然,少年意气,可见一斑。


2006年,于我是个转折,生活境况渐好,工作也算安稳,多年挚友子阳兄已在全国大展中多有斩获,殊荣连连。中国人民大学学习归来,畅谈见闻,意气风发,令人羡慕不已,于是重拾经典,戒“得一而用十,知半而妄解 ”的“聪明”字,于经典法帖中寻出路,深耕细作中求真诠,“行草”书,便成了一个绕不开的山梁。“二王”手札、《集王圣教序》、《冠军帖》、张旭、怀素、孙过庭齐上阵,一把抓,见异思迁,朝秦暮楚之病,至今难除矣,奈何奈何!


世人论学“行草”,多有必《兰亭序》《圣教序》,张芝之论,此言诚不虚也,然非必如此不可,盖《兰亭》为摹本,《圣教》《冠军》为碑刻,钩摹之体多呆板、描头之病,碑刻则风化不清,转拓翻刻,笔之提按起止处,皆不可寻迹。学者多照猫画虎,不知其然,更不知所以然,以致所学徒有外貌,实不得笔也,欲得笔,须从历代墨迹中寻消息。


我学行书初不得法,实为笔笔“中锋”所误,细察古人作书多侧锋取势,中锋行笔,转折处必提笔顺势,或明或暗,或方或圆,最忌裹锋缠绕,用笔平滑,一面涂抹,以肚代锋 。  


每见人作草书,多“龙飞凤舞”状,皆以笔肚代锋,枯槁如柴,然自诩为苍劲,不知苍劲易得,厚重难求,若无厚重,苍劲何来?


古人作草书,特重提按,盖学书之难,难在使转,使转之诀,贵能提按,提按之间,则锋分正侧,面面俱到。能面面俱到,则万毫齐力,力齐则生机勃勃矣。


尝见人作行草书,正襟危坐,如对至尊,援笔濡毫,慢若抽丝,无提按,无顿挫,自谓得山谷真传,殊不知 “动之则分,静之则合”之理,更难求“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之状。盖多“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


《书谱》云:“真以点画为形质,使转为性情,草以点画为性情,使转为形质。”一语道破天机,近人好极端,言必科学,西人之“非此及彼论”,与中华文艺实难通用,真草之别犹如阴阳之道,动静之分,实为一体两面,譬如人之血肉、骨骼,各有功用,互为依存,去骨骼则皮相难存,仅血肉则神气全无。点画使转互为主次,便成真草,真中有草,草中含真,方为正道。学真不参“二王”、旭、素,学草不精《宣示》《黄庭》,虽可名世,必难久远。





《继往开来——河南行草书法研究展作品集》

由天扬文化设计制作,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是一种好习惯

END

致   力   专   业             承   传   文   化




品牌形象 /  书籍装帧  /  活动策划 /  艺术推广

- 天扬文化设计工作室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