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摸思路276|绕不过多余话,就被核心观点拒之门外

 圆角望 2016-01-25

    191.三百年前,法国学者巴斯卡发现:“读得太快或太慢,都一无所获。”1939年,哥伦比亚大学詹姆斯教授点明“学校教育的失败”:有些人“进了大学,他的阅读能力只停留在小学六年级程度”。艾德勒、范多伦著《如何阅读一本书》(2008年版,商务印书馆)提出的解决办法,是用不同的速度阅读不同的书。阅读、思考、表达,三者是相连的。“阅读,如果是主动的,就是一种思考,而思考倾向于用语言表达出来——不管是用讲的还是写的。一个人如果说他知道他在想些什么,却说不出来,通常是他其实并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老冠抄不同的书,印证同一个主题,这被作者称为“针对一场讨论情境的笔记”或“辩证笔记”,意思是:“这场讨论是由许多作者所共同参与的,而且他们根本没有觉察自己参与”。通过主动阅读,一群作者的观点发生碰撞,有意思的思考也就开始了。

    

    192.遇到一本书的机缘,如果遇到一个人。你没有兴趣,永远走不到人家心里。

    

    193.每本书都有许多过门话、口水话、照应话、佐证话,总之是多余话。阅读时,绕不过多余话,就被核心观点拒之门外。如果不把核心观点整合出一个个新概念,就无法进行鲜活的思考。思考充斥着多余话,可以说是思考不深入,也可以说太过自信使思维陷入了僵化。

    

    194.尼尔著《与神对话:一部非同寻常的对话录》(2009年版,上海书店出版社)共三卷,第一卷关注的是个人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机会。人要一边接受别人的思维,一训练自己的思维。“思考是很辛苦的。做出价值判断是很困难的……将来会有许多时候你不得不说‘我不知道的,我真的不知道’,然而你仍将不得不做出决定,不得不选择,不得不做出坚决的选择。”“你的头脑充塞着反射性的思维——来自别人的经验的思维。在你的思维中,源自你自我制造的资料很少,源自你自我制造的偏好就更少啦。”作者提出“根基思维”概念,认为改变根基思维,即诱发新观念最快捷的方法是“颠倒思维——话语——行动”。“当务之急是弄到一些自我制造的资料,这样我们就能够改变根基思维,使它成为你的根基思维,而不是别人的。”

    

    195.魏斐德著《历史与意志:毛泽东思想的哲学透视》(2005年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提到中外哲学思想在近代中国的一次大融合:“用行动来表达思想这样一种信念肯定来自于王阳明。来自于泡尔生和新康德主席的则是确信理性创造社会形式并把自我从习惯中解放出来。从康有为、严复和达尔文主义那里得到的是证实进化的客观的普遍科学规律。来自于王夫之的是变化通过物质的内在关系而起作用于物质内部的直觉。而从格林那里得到的不仅是对意志的热情赞扬,也不仅是卢梭的市民社会,而是把政治社会描述成个人实现的工具。国家、社会复兴了,就会促进个人自由;因为没有全体的自由就没有个人自由。与人斗和与天斗既规定了意志,又引起了那种可以阻止国家成为凝固而无法改变的东西——由黑格尔思想所表现的理性化身——的努力。”

    

    196.詹姆斯·麦格雷戈·伯恩斯著《领袖论》(1996年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到:“历史上最为引人注目和令人伤感的贵族改革者当推俄国的亚历山大二世,他是一位伟大的解放者和提倡自由主义的沙皇。”书中分析这次解放农奴运动失败的三条原因:一是对农民的需要和整个民族的需要,持有一种错误的看法,忽视把法律上的解放转化为人道的现实。二是社会与政治冲突的结构妨碍了根本性政治问题的暴露、正视和解决。三是缺少关于压倒一切的目标和超越性价值观的意识。

    

    197.尼克松著《领导人》(1983年版,新华出版社)中有一段:丘吉尔在《当代伟人》一书内写道:“伟人的标志之一是他具有给遇见他的人留下难忘印象的力量。”造成这种印象,有人是靠有形的力量,有人是靠智慧过人。凡是我所认识的重要领袖人物,几乎全部都掌握了一种正在失传的艺术,就是特别擅长与人作面对面的交谈。我认为这个共同点并非偶然。领导即说服。一位领导人如果不能在交谈时吸引人、打动人,那么,他大概也说服不了人,因此也未必能成为领导人。

    

    198.海伦·凯勒自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2014年版,中国华侨出版社)写道作者与马克·吐温的一段对话:“如今全世界的人都尊敬您,您必会名留青史的。萧伯纳把您的作品与伏尔泰的文章相提并论,而评论家吉卜林也把您誉为美国的塞万提斯,您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呢?”马克·吐温回答:“你不必说这些话来安慰我,海伦,你知道吗?我所做的一切事情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引人们发笑,因为他们的笑声令我感到愉快。”

    

    199.安迪·马丁著《小说家拿破仑》(2015年版,三联书店)提到:对拿破仑青年时期影响甚深的小说是歌德的《少年维特的烦恼》,读了一遍又一遍,他自称读过七遍。“我开始读小说,它们深深地吸引了我。我甚至还试着动手写了一些东西。”拿破仑早期尝试小说创作,如《克列松和欧仁妮》《新科西嘉》,大致时间为1789年至1795年,此时他20岁至26岁。远征埃及时,他发现军官都在熟读此书,暴跳如雷:“女仆人读的书!”命令他们都去读些更阳刚、更鼓舞人心的历史书。

    

    200.《陈布雷回忆录》(2009年版,中华党史出版社)记载1943年7月20,一则“杂感补记”:“余体质荏弱,学问无根底,而性情过执,感觉敏锐,且行动最为羁束,不能堪紧张繁重之生活。及自十六年一至南京后,以深感自身决不宜于政治上作事,而以因缘牵率,终不能重归我新闻记者之旧业。”(待续)

  

作者:老冠

文字是肉做的。洞察世故,息心净行。


【声明】本文为“领导讲话与批示研究”原创作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