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人的春运: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风过竹笑 2016-01-26

流浪 汪峰 - 生无所求 一年一度的春运

一张小小的车票

成为漂泊在外的乡愁

古人的春运

回家更难




由于交通条件的限制,古代的春运回家也难,虽然没有如今如此大规模在外工作群体,主要群体是古代官员、在外经商的商人、在外游历的文人、外出谋生的人。如何让他们能够返乡过年,和现在一样,历朝历代的政府每逢春运如临大敌,周全部署,为了错开人流高峰,保证安全,想尽了办法。

如设立完善官员休假制度。唐律规定,每一年的元日、冬至、清明三个节日都要放假七天。宋代的春节法定的休假天数依然是七天,人日给假一天,元宵节放假三天,到了宋真宗时期,这位老文人觉得休息得不过瘾,又增加了节日,正月三日为天庆节,放假五天,正月四日为开基节,放假一天——这么多天的假,就让你使劲折腾去吧!

古代的春运,其实是“行路难”。因此,历代统治者也是不停的修路。秦朝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修了四通八达的道路,我们叫它“秦网”。这给最早的全国“春运”提供了便捷。

到了唐代,最贵的春运工具是马车,如果你从当时的长安城出发想回汉中(两地距离长安都差不多300公里),那会有多少花销呢?唐代的车速,马车一天大概走70里;标准收费,马负重100斤,每走100里,收费是100文。虽然多数人都不止100斤,但也相差不远。而且,长途的高速路费,若是照每公里的均价总要比短途便宜一点。也就是说300公里的路程,加上休息时间就得十来天,路费要600文。加上这十来天的食宿,起码得准备一两银子,这才算够。一两银子是多少呢?相当于现在的2000元……

古代人春运回家也是难,唐代诗人戴叔伦写过《除夜宿石头驿》,“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这里整理了一些文人墨客,每逢春节回不了家,催生出了众多的离愁别绪与一江春水····


《人日思归》


入春才七日,

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

思发在花前。


这首诗,出自隋代诗人薛道衡之手。“人日”指正月初七,诗人从北方老家来到南方,没有能够及时回家过年,心中的惆怅之情油然而生。在古代,南北相隔千里,没有飞机,也没有高铁,运力有限,速度又慢,回家过年自然比登天还难。


《除夜作》

旅馆寒灯独不眠,

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

霜鬓明朝又一年。

  除夕之夜,这位唐代诗人高适也是彻夜难眠。在举国共庆团圆的日子里,他却独自一人旅居客店,想着千里之外故乡的热闹景象,心中难免涌出万千感慨。如今的我们还可以看春晚,玩微信,抢红包。

《庾楼新岁》

岁时销旅貌,

风景触乡愁。

牢落江湖意,

新年上庾楼。

  这位大诗人白居易也曾遭遇古代春运,无法回乡过年。年岁无情地销蚀着旅人的容颜,所见景象触动了诗人的悠悠乡愁,失意江湖壮志未酬,新年里只好上庾楼消愁解闷。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

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唐代诗人王湾是中原洛阳人,一生漂泊,“尝往来吴楚间”,这一年春节快到,他乘船来到江苏镇江的北固山下,但见烟波浩渺,孤帆远影,新年将至,却无法马上回家,乡愁无限。“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还有比如晚唐杭州诗人崔涂,长期旅居四川和陕西一带难得回家,他在《除夜有怀 》中说,“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渐与骨肉远,转於僮仆亲。”远离亲人在外久了,连僮仆也感到亲切,思乡情切啊。

尽管古代的水路交通已经非常发达,但是相比今天,古代交通仍然十分落后,特别是陆路交通,主要是靠马车等畜力交通工具,所以遭遇古代春运而无法返乡的文人相当普遍,古人春运回家难,今人春运回家也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