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发动机 为什么值得中国花20亿美元购买

 辷盀 2016-01-26

2015年,中国花费20亿美元从俄罗斯购买了俄制苏-35战斗机。这种型号的战斗机装备的推力矢量发动机与普通发动机具有很大的区别,它的喷口可以上下左右任意转动60度左右,而普通的战斗机的喷气发动机是固定与飞机机体平行的。

中国目前还不具备推力矢量发动机的战斗机,而苏-35则是苏联与俄罗斯发展的三代推力矢量发动机技术的完美结合。


那么,到底什么叫做推力矢量发动机呢?

由于普通战斗机的发动机是固定的,那么由它所提供的推力方向也是一成不变的,和飞机的纵向中心重合或者呈一个固定的夹角。

推力矢量发动机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够将推力方向做水平或者垂直调整,这样可以使飞机起飞和降落时的滑翔距离更短,使飞机的机动性更加灵活,并且能够在失速状态给飞机一个强有力的控制效果,调整推力方向以便更好地进行空中作战。

在苏-35进行的飞行表演中,我们可以看到,依靠推力矢量发动机,飞机可以在没有任何推力的情况下完成空中的翻转。仅凭这一个动作,中国的20亿美元就显得花在了刀刃上。

中国之前一直致力于攻克这项难题,但由于推力矢量发动机的技术非常复杂,涉及到飞机控制和过失速技术等验证性科学,也就是说需要进行大量的技术积累和试验积累。但由于种种原因,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为了到底使用歼10还是歼11作为验证平台一直存在严重的分歧意见,再加上涡扇发动机加推力矢量喷管的研制难度太大,导致中国在这项技术上一直发展缓慢。


目前世界上能够掌握推力矢量技术的只有中、美、俄、德四国,然而真正实现将发动机装备到现役作战飞机上的只有美国和俄罗斯。装备有推力矢量发动机的现役战斗机有美国的F-22和F-35,俄罗斯出口印度的苏-30MKI和马来西亚的苏-30MKM以及俄罗斯自用的苏-35。

随着推力矢量技术的发展,装备这种发动机的战斗机将会越来越多,如果中国不具备这项装备,在与他国的空中力量对比以及实在的军事较量中就会处于劣势。

苏-35能够快速弥补中国在推力矢量方面的探索,加快国内项目的研究步伐。而且,中国周边如越南和印尼都在作这方面的准备,所以中国不惜花重金购买,就是为了防患于未然。

杜十狼原创作品

转载需注明来源史真相 刘小意团队 杜十狼/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