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末那些不为人知的暗杀细节(二)

 闲之寻味 2016-01-27

  以弱对强,除了智取,别无他途;在清末,最干净利落的克敌之法就是暗杀。继广东史坚如暗杀事件过后,曾有过比较轰动的革命党人万福华刺王之春、王汉刺杀铁良事件,只不过因种种原因最终被湮没无闻罢了。

         实际上,无论是万福华还是王汉,最初都是围绕刺杀铁良而行动的。铁良何须人也?为何革命党人非要要他的命?原来,铁良,是满洲镶白旗人,字宝臣,是当时的户部侍郎兼兵部侍郎、练兵大臣,属皇室亲贵重臣中的少壮派。由于曾为荣禄亲信,加上又极端敌视革命,所以很招慈禧喜爱。1904年这年夏天,他奉旨南下视察财政军事,就自然而然就成了革命党猎取的头号目标。

当时革命党人主要聚集在长江中下游的武汉、南京等几个重要城市活动,听说铁良要经山东到南京,想到到了南京必然要经过下关,便考虑在这个繁华码头实施暗杀。预谋者中最忙碌的是万福华和章士钊。章早年因苏报案名声大噪,出狱后回到南京,便结识了万福华,万氏字绍武,安徽合肥人,1862年生,在当时已经四十好几了。在从事革命活动前,他曾经学医当过学徒,任过铁路总办、还管理过盐务,虽然章比他小近20岁,但实施暗杀,倒也志同道合。

为保暗杀万无一失,他们在铁良来下关的前两天就开始踩点布置,按计划,他们是要让一个叫易本羲的党人化装成仆人伺机下手。可谁知,就在铁良到南京前一天,他们要暗杀铁良的消息不知怎么被章的好友李茂桢知道了,李的祖父时任两江总督,出于事发后担心祖父被追究责任,便力劝章士钊等放弃,甚至建议等其祖父卸任后再搞,考虑到平时活动多有李氏襄助,一番争论之后,万福华、章士钊等人便彻底放弃了。

这是发生在19049月的事。眼看着铁良走了,万福华和章士钊就跑到上海,瞄准了下一个刺杀目标。这个人就是前任广西巡抚王之春。为什么要杀王?原来,王在广西任上,曾邀法国兵入剿当地会党起义,卸任后到上海又多次发表言论,主张东三省听任沙俄侵占,这样“卖国”,自然要除。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是王是著名思想家王夫之的八世从孙,杀掉他,对社会影响极大。只是王之春当时已经是花甲之人,很少出门,见既不易,更别说刺杀了。为确保计划成功,万福华和章士钊等人便筹划出了一出“鸿门宴”。

原来,王之春与吴长庆的儿子吴葆初关系好,而革命党又与吴有渊源,于是,党人刘师培就模仿吴葆初的笔迹,写了一封邀请王在1119日这天到英租界四马路的金谷香菜馆二楼赴宴的信。按他们设想,楼上楼下都安排上人,只要王进来,自然难逃。

革命党人让拿着新枪的党人陈自新守候在楼上,一楼则由拿着旧枪的万福华埋伏。这晚7点多,兴致颇好的王之春果然如约来到菜馆,一路被服务员带上二楼,,可他没见吴葆初,却见座上坐着个像是日本人的年轻人(陈自新),便警觉的下了楼,就在这时,守在楼下的万福华没听见枪响,却见王下来了,就赶紧在楼梯上堵住王,大骂一声,扣动扳机,可连开数枪,居然哑火。万身形魁梧,胆气壮,少年时即持木棍,喝退过百余人,对于此次哑火,有说是因万缺少练习,射击前不知打开枪的保险所致,但也有人称他用的是之前易本羲的旧枪,枪撞针坏了,结果才在关键时刻“掉链子”。总之,暗杀失败,万福华被王之春喊来的人抓住。被捕第二天,章士钊去探望,又无意中透露除了活动据点,结果连黄兴和借枪给他的张继等十多人都被抓了去,好在其他人都在党人多方营救后以“证据不足”出狱,唯有万福华被判处10年徒刑。万福华的被捕判刑在某种程度上是对革命党人的打击,但所产生的巨大影响是又一次震慑了清廷。

因万福华性格傲岸,在狱中遭到狱吏报复,在原有刑期上又被加了十年,一直到1912年,才在沪上都督陈英士的交涉下出狱,期间整整坐了8年牢。狱中,让人想不到的是,万福华竟创立了51 正音新字” 通过这种类似拼音的识字手段,它能让不识字的人看书读报,这一成果,既没浪费时间,也算是对祖国文化做了贡献。出狱后,万福华曾到边远的东北绥芬河做实业,1919年病逝。

  

再说王汉暗杀铁良。在章士钊、万福华放弃在下关刺杀铁良后,铁良坐车来到武汉,当地革命党人也想刺杀铁良,可犹豫半天,还是放弃了。原因据说一是怕刺杀会影响未来在武昌起事,二来革命党人中有家眷在武汉,有些投鼠忌器。于是思忖再三,大家就商量到省外刺杀,而此次执行刺杀任务的,是党人王汉和胡瑛。两人在研究了铁良回京路线后决定,在彰德火车站行刺。

胡、王二人都很年轻,不过二十二三岁,相比之下,胡后来很知名,而王汉却很少有人知道。王原名寿慈,字竹庵,湖北蕲水人(今浠水),生于1883年,出自书香门第,父、兄在当地都是有名气的文人,自己也是个读书种子,国学扎实;求学时与熊十力等十分要好,后因接触到《革命军》,才有了排满思想,并改名王汉。

         有了刺杀铁良的决定,胡王二人立即赶赴彰德等候铁良北上。这时候是19051月,实际距王汉成婚才不过一个月的时间。离别前,王汉对妻子高氏说:“夫妻原以恩义结合,君无负我,而我将以老母累君,若何?”贤惠的高氏不知他要去做什么,便表示会尽心奉侍,王汉想说明但又不好讲,就写了首《别内》诗:“人生历尽许多艰,方能打破生死关。今朝一死乃真死,非比往昔徒空言。未知此去何时会,生死悠悠一寸心。若使断头成永诀,愿卿含笑贺孤魂”。其实这诗怎么看,都能看出是永诀的征兆,可不知究竟什么情况,最终王汉还是离开家走了,后来王汉牺牲,妻子高氏在无子女的情况下,一直侍奉双亲直至终老。

赶到彰德后,王汉和胡瑛住进客栈,可等了铁良好几天都没到,这时胡瑛就开始有了中途撒手的意思,王汉却没有丝毫动摇,他告诉胡,自己可以独自去行刺,只希望死后胡能为他收尸并告知组织。胡答应了,走前留下了两人从鹦鹉洲取出的一把枪。

铁良终于来到了彰德火车站,彰德是个大地方,火车站的人也不少,见铁良下车,早已守候多时的王汉立即举枪射击,可惜打了好几枪,都没打中。见警察追了过来,王汉赶紧向站外跑,后看追的近了,便跳入了路旁的一口井里。当然,关于王汉的牺牲还有一种说法是他逃回了客栈,但见追捕日急,自己又没有刺杀成功,最后就自杀了。在他死后,彰德当地得到了王汉的一封绝命书,才知是革命党人,而胡瑛回到武汉,也向同仁告知了王汉牺牲的消息,并在东渡日本后,广泛宣传王汉事迹,一时间激起了更多革命党人从事暗杀的激情,由于影响巨大,以至于后来清廷查禁了很多报纸,才遏制了传播。其后,随着暗杀活动一次比一次惨烈,曾一度引起轰动的王汉、万福华的暗杀事件,也就慢慢在时光中隐去了。(潘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