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代鬃狮---师承篇之《标准答案》

 一代鬃狮100 2021-02-22

我14年3月份回了一次中国,有一段时间住在酒店里。在酒店里,有时候挺无聊,就比较认真仔细地阅读朋友圈中的微信。有一天读到一篇文章,挺有意思。说是《收获》杂志的编审叶开,有一天,检查女儿的语文作业(这事我在中国时没少干)。看到有一题是:三国时期最足智多谋的人是谁?他女儿当时答:孔明和庞统。结果被语文老师打了个叉,因为标准答案是:诸葛亮。叶开同志立马就不淡定了,开始怀疑社会主义教育路线了。

我今天不是讲教育,我也不太在乎社会主义教育路线,我只是来谈谈这道题的答法。既然你问我谁是最足智多谋的人,诸葛亮当然可以算对,孔明就不对了?孔明和诸葛亮不是指代同一个人吗?庞统为什么不可以算对呢?再推广开去,刘备一个贩履小儿能够请到诸葛亮、庞统,割据一方,算不算足智多谋呢?曹操一个小地主出身,挟天子以令诸侯,统一北方,算不算足智多谋呢?诸葛亮那么牛,司马懿在祁山把他搞得一点脾气没有,司马懿算不算足智多谋呢?在我眼里,还真没有标准答案,只要能够自圆其说,我觉得就是正确答案。可惜我们的老师是被洗了脑的,所以接着洗小朋友的脑。这样培养出来的小孩,绝大部分是不能指望有正确思维方式的。这种教育的最大好处:就是在我们孩子的脑子中,竖起无数的墙,让他们变得不会思考了,但精于揣摩领导那里的标准答案了。

在猫步这个问题上,我们脑子里是不是也有很多墙呢?有朋友说,太极拳中没有猫步。我在傅清泉老师的武馆里,一开始的几堂课就是在走类似步伐,无非就是步幅大一点,双手叉腰,撇脚转身而已。在李伟明老师那里,一开始就是用武式拳中左右懒扎衣一路打下去,脚下的步子就是邓氏猫步多了撇脚转身而已。所以呢,一般我不知道的东西,我就说我不知道,而不能随便说没有,我不知道和没有是不同的概念。其实就算以前在太极拳中没有类似邓氏猫步这种训练方法也很正常,难道训练方法是一成不变的吗?杨澄甫宗师打的拳跟他爸爸杨健侯前辈、爷爷杨露禅前辈是一样的?各家太极拳训练方法不同是一件太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后人发明新的训练方法也太正常不过了,关键是看这种训练方法是否有效,是否高效,至少我是这么认识这个问题的。

其实,我说得怎么样也不重要,关键是每个练习者自己在这个步伐训练中的体验。从一些朋友的留言中,我感觉已经有朋友体验到这种猫步的益处了。朋友老高和懒扎衣也是很明显的例子,他们学拳时间都不长,但明显已经功夫上身。虽然小荷才露尖尖角,但跟练了几十年也露不出尖尖角的朋友比,效率还是挺高的。

当然,我也知道,不会每一位练猫步的朋友都得了益处。从我的经验而言,那些走猫步走不出感觉的朋友,一般安般念都数不下去,更别说每分钟4息、5息了。不过,安般念、猫步练不出来,不表明其它训练方法也练不出来。这个世界就是这样多姿多彩,所以我我的孩子带到了加拿大,因为这里不需要标准答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