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休闲农庄如何玩转“亲子游”?

 阳光普照一生 2016-01-27

休闲农庄如何玩转“亲子游”?

假期来临,亲子旅游市场又开启“火爆”模式。到大棚里采摘草莓,去郊外滑冰,在各大雪场激情戏雪……京郊的景区景点迅速成为被“亲子团”们占领的高地。

近年来,随着《爸爸去哪儿》、《爸爸回来了》等亲子节目的热播,亲子旅游市场也逐渐被各大商家所重视,尤其是能为孩子提供亲近自然的农耕体验的京郊农庄,也开始围绕亲子大做文章。

休闲农庄如何玩转“亲子游”?

不过,尽管许多农庄都打出了“亲子牌”,但在整体设施建设和服务配套方面仍然存在许多不足。本期郊游周刊特意邀请北京旅游学会副秘书长刘思敏为京郊农庄亲子旅游发展把脉。

现状

嗅觉灵敏 内容不足

亲子农业作为新兴的农业发展形式,为亲子家庭提供了一个可以完全放松的天然场所。到乡村重拾简单的生活,成为不少家庭亲子游的首选。

休闲农庄如何玩转“亲子游”?

从蔬果采摘到“开心农场”,近年来,京郊的不少农庄都吸引了大批的亲子游客源。像通州的金福艺农番茄联合国、瑞正园农庄等大型高档农庄,还在亲子游基础设施方面做了不少功课。金福艺农已经连续多年推出“亲子小菜园”活动。除此之外,还引进了宠物学校,定期举办舞蹈、绘画比赛等亲子活动,并增加了不少适合儿童游玩的基础设施,就连会馆内的游泳池也专门开辟了儿童区。而瑞正园农庄专门设置了一条儿童创意体验街,孩子们可以在此体验古典造纸、手绘面具等20多个项目。

休闲农庄如何玩转“亲子游”?

虽然还有一些农庄的“亲子”嗅觉已经非常灵敏,但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一些不足。有些农庄的亲子硬件设施缺乏,有些农庄推出的所谓亲子游,只是将原有的项目进行简单包装,给予一些亲子优惠或特殊住宿安排,真正具有亲子意义的产品太少,没有体现出旅行中的教育性和亲子互动性,如同传统线路的“旧瓶子”贴上新标签。

把脉

细分定位 注入亲情

“相对其他旅游项目,亲子游对旅游的功能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什么样的旅游项目适合什么年龄的孩子,旅游过程是否能给亲子关系带来提升,是否有利于孩子成长都是父母最关心的问题。”在刘思敏看来,如今亲子之间缺乏的不仅仅是相处的时间,更多的是深层性格的磨合,而农业等原生态的活动项目是目前亲子互动性最强的项目之一。

休闲农庄如何玩转“亲子游”?

认为,农庄发展亲子游必须坚定服务细分市场的理念,做到精准定位、精准开发,根据目标市场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产品设计。如3岁至6岁的儿童对探索自己周围的世界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在这一时期,游戏对孩子的发展至关重要;6岁至12岁的儿童兴趣广泛,对自然生态及动手性较强的事物感兴趣。

休闲农庄如何玩转“亲子游”?

此外,亲子游区别于普通儿童旅游产品的最大特点是应融入更多亲情元素,农庄应为家长和孩子之间创造特殊的亲密接触的机会。在亲子游推广和营销方面,保证游玩的安全零伤害是亲子游的最基本要求。在提供亲子游产品的同时,还能提供亲子游安全知识可形成附加值,也更易获得家长认可。

来源:京郊日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