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种植旱半夏每亩可收一万元

 章意率 2016-01-28

半夏种植现状和发展建议

种植旱半夏每亩可收一万元 农村新报 多媒体报

农村新报讯 半夏又名旱半夏、地慈姑、三叶半夏、三叶老、三步跳、麻芋子、地雷公、燕子尾,系多年生草本,以地下块茎入药。半夏是我国出口创汇的拳头中药材原料产品之一,供求缺口较大,走势强劲,已从原来的40元/公斤逐年上涨,去年秋到目前价格达150~160元/公斤,供不应求,后市趋势仍看涨。旱半夏在秋季、春季种植,当年收获,一般亩产干品为150公斤左右,亩效益万元,若是土质肥沃,管理得当,亩产量可达200公斤以上,效益更加可观。

高产栽培技术:
    一、选地整地。半夏根浅,一般在20厘米左右,最好在封冻前深耕15~20厘米使土壤风化疏松。第二年开春,每亩施猪牛烂粪1500公斤,过磷酸钙15公斤作基肥,耕翻耙平,整地作畦。
    二、块茎繁殖。9月下旬,采挖半夏时,选直径1.5厘米左右的块茎作种,用潮湿沙土混拌,存在放阴凉处贮藏。春秋两季栽种均可。南方可随挖随栽,北方4月月初栽种,栽种前块茎要按大小分级,分别栽种。顺畦按行距20厘米,开4~5厘米深的沟,按株距5厘米,将茎顺沟栽植,覆土后浇水。种后20天左右出苗,每亩用块茎100斤。
    三、珠芽繁殖。5~6月间,老叶将枯萎时,叶柄下珠芽已成熟,即可采下栽种,按行株距15×15厘米,每穴种珠芽2~3个,覆土后浇水。旱半夏田间能套做玉米、高粱等高秸作物,它也可套种于果树林下,立体种植,效益更佳。粮—药套种、果—药套种更是我们推广的中药材高产栽培模式之一。
    四、中耕除草。幼苗出土后及时松土除草,5月下旬以后,幼苗生长旺盛,结合松土除草进行培土。
    五、施肥。半夏喜肥,4月底、5月初幼苗期,追施一次稀薄的人畜粪水。6月下旬叶柄下部出珠芽时,每亩用尿素10公斤与堆肥或圈肥1500公斤拌匀,开沟施入,结合培土,然后浇水。
    六、摘花。如不留种,则及时要把花序摘去,以提高产量。
    七、排灌。半夏喜湿但又怕积水,因此注意排灌是一个重要环节。
    八、病虫害防治。病害有病毒病、病株叶卷缩成花叶,植株矮小,畸形。发现病株及时拔除烧毁,深埋。用石灰浇灌,以防蔓延。 虫害主要有红天蛾,夏季发生,以幼虫危害叶片,咬成缺刻或把叶食光。幼龄期喷90%敌百虫800倍液灭杀。
    九、采收加工。种子繁殖需3~4年,块茎和珠芽繁殖在当年或第二年夏、秋二季采收。9月下旬,叶片发黄时采挖。块茎用水洗净泥土,及时除去外皮,于80℃的热水中烘炀后晒炀后晒干或烘干即可入药。  

农科服务(种植业篇)  2011.4.19 星期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