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族艺术研究·重点文章推介】 朴永光| 论“场景”中的朝鲜族农乐舞

 yinamu 2016-01-29

《民族艺术研究》杂志2015年第6舞蹈栏目刊出 20151228日出刊

场景是作者为了研究不同场景中的舞蹈现象而使用的学术概念,场景构成,指景象发生的空间,指场中人做事的景象。场景作为核心概念,与之相关的概念有人、事、场界、语境等,认识和把握这些不同层面的概念及相互间的关系即为场景理论。在作者看来,场景理论既是一种研究的视野,也是一种研究方法或范式,也因此这一理论将有助于认识不同历史场景中的中国朝鲜族农乐舞现象。

农乐或称农乐游戏”“农乐舞,是朝鲜民族历史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的文化事项,它具有悠久的历史、独特的形态、丰富的内涵、复杂的形式,播布面甚广,至今在韩国、朝鲜以及中国等朝鲜民族集聚的国家或地区尚有传承。19世纪末开始从朝鲜半岛延绵不断移居中国的朝鲜人,将不同地域的农乐带到了中国,且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生态以及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中,展现了各种各样的农乐场景,由此在中国这片土地上传承、发展了农乐文化,继而逐渐演变成了中国朝鲜族农乐舞。

文章以场景理论为基础,从历时与共时两维切入,考察中国朝鲜族农乐舞的传入——不同地域农乐的传入、不同形态农乐的传入,以及变容的过程——形态被整合、形态被变容、形态被转用,最后分析了当下农乐舞展开的场景:非遗场景、改编场景、创作场景。

从朝鲜半岛被带入到中国的农乐,在中国社会变化的历史背景下,被用于民俗活动、艺术表演、民众自娱等,且在不同场景中进行了农乐实践,由此使传统农乐发生了一些变化,农乐中的音乐、戏剧、仪式等要素没有得到强调,而以舞蹈表现喜悦心情被突出并得到强化,由此使农乐(yue)逐渐演变成了农乐(le)舞。到了当下,农乐舞被置于不同的场景中,依照不同场景的语境展开农乐舞活动,由此形成了保护、传承、发展农乐舞的格局,也即当下中国朝鲜族农乐舞各种场景的现状。


本文作者中央民族大学中央民族舞蹈学院朴永光教授(图片由作者本人提供)

朴永光,朝鲜族,1957年生,吉林省长白县人。获文学硕士、法学博士学位。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少数民族舞蹈史论研究,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100余篇论文。主要学术专著成果有:《朝鲜族舞蹈史》《韩国传统舞蹈的沿革与发展》《四川凉山彝族传统舞蹈研究》《中国元代舞蹈史》《舞蹈文化概论》《中韩艺术交流史》(主编)、《羌族传统田野舞蹈调查与研究》(主编);合作完成的学术专著有:《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吉林卷》《中国少数民族舞蹈史》《中国舞蹈史与作品鉴赏》《中韩艺术交流史》《中国朝鲜族》《少数民族歌舞健身理论与方法》;译著有:《与国民同启未来之门》《朝鲜族音乐长短与舞蹈》;参与撰写《中国舞蹈词典》《中国大百科全书》(第2版)舞蹈学科民族舞蹈分支(主编);主要论文有:《论场景中的中国朝鲜族舞蹈》《历史痕迹 承传基石——“新中国之前朝鲜人在中国的舞蹈活动述略》《保护我国当代原生态民间舞蹈之我见》《舞蹈的民族风格与地域风格》《传统舞蹈保护中的价值判断》《试探蒙古族安代舞之原型与变异》《中韩舞蹈文化交流史概观》等。

订 阅 号:mzysyj88

主办单位:云南省民族艺术研究院 《民族艺术研究》编辑部

联系电话:0871——63161975

邮政编码:650021

投稿邮箱:mzysyj88@163.com

通讯地址:云南省昆明市青年路371号文化科技大楼12楼《民族艺术研究》编辑部

注:本版题图来源于网络,如果存在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