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站桩要不要与“子午流注”配合?

 天地虚怀xia 2016-01-29

      问:请教一下老师:养生的说法是晚上11点至1点是胆经运行时间,主管造血,这个时间段应该进入熟睡状态,才能造血。在这个时间段适合站桩么?或者说,这个时间段最好用来睡觉还是站桩?

    醒世无量:11点至1点(子时)为胆经运行时间,是中华古经络学发现的一种气的运行和时间关系的规律,经络学称之为“子午流注”。“经络”、“子午流注”和“气血关系”(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是中华医学对人类健康、医疗和养生事业的伟大贡献。可以毫不夸张地讲,如果人体没有“子午流注”这种规律,生命将不可存活。我从2005年站桩开始至今,在网络发表各类气功、人体研究和佛法文章数十万字,其中有一篇文章尽管也发表了,但至今也没有最终完成,这就是《大话经络》,没有完成的内容是文章的最后一节“子午流注规律成因及其与毛细血管的关系”。台湾的王唯工教授发明的“脉诊仪”比手诊无论是精确度还是广泛度都要高出几百倍,但他的学生多次按照“子午流注”时间来给相关经络“把脉”,却从来没有发现过“子午流注”规律的存在。尽管如此,王唯工教授非常严谨,也不敢轻易否定“子午流注”规律的存在。现在全中国中医院的针灸科,能够按照“子午流注规律”来施治的,估计已经彻底没有了,现在他们全部是按照“北京时间”来给病人针灸的,很有意思的是,即使按照北京时间来给病人治病,同样也获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这样一来,就不得不让现代医学工作者怀疑“子午流注”是否存在,是不是古人搞错了?

    古人发现“经络”和“子午流注”的方式都是相同的,这就是“照察之”(李时珍)《奇经八脉考》)。但这种方式从现代医学和科学角度讲,存在一个明显的缺陷,就是“微观性”差。所以,古人仅发现了“子午流注”规律,而没有发现“子午流注”的“成因”。但经我如今学有所成的研究结论,从更加科学的角度讲,说古人没有发现“子午流注”的“成因”也不客观,实际上“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就是“子午流注”规律成因,只不过不够严谨,不够精细,不够科学,没有讲透讲明而已。

    至于讲到造血的问题,现代医学和解剖学研究已经证明,血是由骨髓造的,而骨髓又涉及到“中脉”范畴,但“子午流注”仅涉及到“十二正经”,并没有涉及到“中脉”,所以,从这个角度讲,造血和“子时”关系不大,同时,并不是造血就需要睡眠,人的睡眠包含了非常重多的内容,我们常说“睡眠比吃什么补药都重要”就是这个道理。详见我写的《生命在于运动辩》文章。

    站桩的精髓是“傻站和久站”,站桩没有必要和“子午流注”相配合;而且我体会(目前只能是体会,没办法“照察之”)站桩过程中对“子午流注”的作用是改变而不是影响,所以,没有而且不需要考虑站桩和“子午流注”配合,“累了就睡,睡足了就站,想什么时候站就什么时候站”方乃大道也。

 

                             

                                二○一四年二月八日于江西南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