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古代建筑与文化

 老刘tdrhg 2016-01-30

中国古代建筑与文化

中国古代建筑的另一种解读

——读汉宝德《中国建筑文化讲座》

 

(汉宝德:《中国建筑文化讲座》,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出版)

 

按:这不是一部中国建筑史,作者的用意也不在于写一部中国建筑史,而是从文化的角度切入,对中国建筑进行深度省思。汉先生在书中指出中国的建筑是“人生的建筑”,中国文化是一个经过包装的原始文化。何谓“人生的建筑”?何谓原始文化?何谓包装?他给出了自己的解释。我认为这是一个十分敏锐的观察和高超的见解,有兴趣者不妨翻阅原文。这里本人愿意就此问题再附议几句。

 

近来以讲座内容出书成风,想来大致有以下一些原因:一是很多名家原来没有机会出书,近来出版渐渐容易了,大约什么都可以出了;二是社会的发展使现下的中国老百姓突然有机会恶补各种各样的知识,原来仅仅在学校里(主要是高等学校)用的一些东西,现在可以堂而皇之地拿到书架上了;三是央视百家讲坛等新型媒体的炒作,让这些书销量扶摇直上,大有此时不出,更待何时的味道,因此,一些做老师的述而不作的姿态已经成为过去的历史了。

汉宝德先生的《中国建筑文化讲座》这本书,当然和他长期在太晚一些高校中讲课有关,但据他自己在序言中交代,是在箱子底部压了多年、今天才终于下定决心和读者见面的一种。作者同时很谦虚和伤感地宣布,这些东西原来是不敢拿来出版的,现在出版了,也标志着自己研究建筑文化的理想的破灭。

这些都是些悲戚戚的题外话,无非是希望让读者了解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而已。仔细阅读,书的内容的确是很有意思的。

早已知道汉宝德先生是个受过西式教育的很不错的建筑家,像与他近似的一批学人如张光直、许倬云、余英时、李亦园等一样,青少年在台湾成长,因为没有受到大陆文化大革命的干扰,国学虽然已不如更上一代人那么深厚,但原本都有一点根基,并且因为有机会留洋受到西学的方法训练和思想沐浴,最后致力于中国传统与文化的研究,取得的学术成就都是不小的,不只是我们从考古学中所看到的一个张光直(可能张光直先生因为处于考古学这个特殊的圈子里,在国际汉学界的名声更大一些)。汉先生回台湾后做了很长时间的大学教授和博物馆馆长,这种经历和背景,是很足以造就一个杂博而富有特色的学问和评论家的。

果不其然,杂博而富有特色正是此书的一大特点。

我们知道,建筑和衣服一样,是人体遮蔽的延伸。汉宝德先生在书中指出,建筑是技术、艺术和人生的综合,是综合性很高的艺术。从表面看,建筑是技术对于材料的堆砌,其实建筑更和文化具有内在的联系。在书中,汉先生提出一个有趣的命题——“人生的建筑”——建筑就是人生的舞台,建筑这个实体,几乎包括了人类生活的全部,不但反映一个时代的技术与科学水准,而且那个时代的精神、审美观念以及社会价值取向,无不体现在内,因此,源自希腊文的英文的建筑archtecture,实乃最高的技术的意思,而古代建筑往往也是文物典章制度与艺术的集大成者。

这实在是看建筑的一种很独特和很高的视角。

作者从这样一个角度来介绍中国建筑发展的古典时代、佛教支配时代、俗世文化支配时代三个阶段,分析中国古代建筑中的空间观念,不仅饶有趣味,而且在涉及建筑的选材取料、结构技术以及单双开间、方圆使用、简繁特征等若干空间课题时,往往叠有新见,处处充满思辨和文化的发现。作者还专设一章从文字、文学的记录中剖析了中国的建筑观念的积淀和体现,从纯粹的学术建筑一下子切入到文人的建筑和艺术的建筑,显然对普通的读者具有相当的穿透力。

我是建筑的门外汉,因此我最感兴趣的还是作者所揭示的中国古代建筑的文化内涵。

中国的建筑体制在各古典文明体系中自成一系,并和家族、社会具有密切的中国式的联系。中国的家族特点决定了居住建筑的封闭型特征。作者认为中国的建筑很少有西方建筑那样的永恒追求,而是有生命、有寿命的,它随着主人生命的节拍而存在和演变——当主人在人世间飞黄腾达的时候,往往要光大门楣,大兴土木,修建新的建筑。家族的兴旺与地位除了在建筑上予以体现之外,更主要的是要人丁兴旺,而成功的子孙不会囿于祖先的建筑,而会继续广大门楣,加大和改变原来的建筑。当一代主人有能力和条件大兴土木的时候,建筑的主人又往往都是垂垂老矣,加上中国没有纯粹的长子继承制度(政治地位与皇权等除外),讲究均分财产,分家而居,往往没有一个子孙可以独享祖宗的建筑遗产,因此,再好的建筑在格局和功能上就往往难以满足后代的需求,后代或者继续不断地广大门楣,或者使已经达到顶峰的建筑不断的分隔、衰败下去。这是中国绝大多数建筑的命运。当然,这主要是中国古代居住类建筑的命运。

因此,中国的建筑在建材上不求永恒,却往往选择可以腐朽的木材与土地的衍生之物做材料,而很少选择使用不会腐朽的石头。木头是中国古代建筑最重要的材料,无论是房屋的立架、支撑和覆顶,都离不开木头及相关材料。即便偶尔使用石头,也往往只是在铺地或者在其他不太重要的地方作为辅助的材料。中国文化中,土木往往成为建筑的代名词。

其实,以木为主,也是中国文化在建筑方面的另外一个表现。木生于土,而其实作为农业民族的中国人也整个就是依存于土地、生死于土地的。各个民族都有关于人类来源的创生神话,惟有中国的神话传说中人是由女娲神拿黄土抟造而成的。人的衣食住行皆源自于大地的馈赠。树木从大地上长起,和人一样是生命的一种表现。中国人很早就形成了生生不息的五行观念,其中土与木都是重要的世界构成要素。而石材近于金,金虽是五行之一,但是又分吉金和恶金,因此,石材使用很少,只在地面和脚下的建材中偶尔用到。

由于建筑象人生一样具有成长性,因此中国建筑喜欢向高处发展就没有什么奇怪——高大的夯土台基,飘逸的屋檐,包括高层建筑也是发展较早的,土木建筑难以留存,但是看看汉代的釉陶建筑明器,有些会高达7、8层,唐宋时代,高达上百米的建筑也有明确的个案。但是最终由于社会与技术方面的原因(城市特征和科技材料等),中国没有发展出欧美那样的城市摩天建筑群。

作者宣称中国文化是经过包装的原始文化,并指出这种特点在建筑中的表现是十分明显的,尤其是中国建筑对柱子和屋顶的强调就是这种特点的体现。其实放眼更长远的中国文化与建筑发展过程,可以看到传统中国建筑对柱子和屋顶的强调与不断发展,很大程度上有上古时期巢居的一些遗痕,尤其是南方的杆栏式建筑中,这种特点体现得更为明显;而黄土高原地带的窑洞式建筑显然是早期洞穴居住在新的环境和文化条件下的人工发展。还有,中国建筑表面上十分重视墙,不仅将墙应用于建筑本体,甚至更多地运用到院墙、城墙和建筑的其他的方面,乃至形成长城那样的试图分隔不同民族、文化与生活方式的大墙。但仔细观察可以发现,中国的墙更多的是一种社会式功能,而少有建筑本体的功能,包括在承重和遮风挡雨等方面,墙的功能也是十分有限的。北方的气候非常冷,按说墙应该很重要的,但是墙上门窗的密封状况却不是最好的,因此墙在功能上便也显得形同虚设。历史上防寒取暖方面火一直是最主要的形态,从早期不息的火塘,到后来的火炕,以及各种各样的炉具等,中国文物在这一方面是极其丰富的。封闭的建筑、过多的墙壁应该说可以更好地保护人的私有财产和生活的私密性,然而恰恰相反,中国文化却一直缺乏真正的财产私有和个人隐私的保护观念。一直发展到今天,城市中的大院仍然是一种鲜明的中国特色,其围墙仍然是社会性功能大于实用性功能,甚至成为城市景观和交通的重要妨碍。

因此,汉先生由建筑而观察到的中国文化的原始性和包装性,的确是一个有新意的发现。我觉得,更透彻地说,所谓文化的原始性就是没有脱离生物特性,这些特性往往是从生物特性引申而来。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其极致就是阴阳五行。中国古代的财富是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基础上慢慢积累而来的,直到社会上的贵族和统治者,他们虽然享用过多的人间财富,这财富也主要是由大量的人群的积累和供养而来,而非贸易的爆发户所致。因此,在中国文化观念中,人丁兴旺本身就是国家最大的财富,有大量人丁为国家服务,在自给自足的前提下,农闲时当兵,国家有需要时还要服集体的劳役。记载较为明确的早期西周时的井田制度就是这样,后代迭有发展,甚至出现纳税、交钱替代劳役等形式,然而直到明代张居正的一条鞭法改革,还再次反复成为最原始的劳役地租形式。中国历代的手工业产品,除了意识形态寓意和个别贵族阶层的享受之外,从来没有体制性地尝试过产业升级,尝试将科技和产品惠及广大的劳动群众。

用张光直先生关于中国文明形成与特点的理论来说,中国文明的形成没有以来技术和生产方面的突破,而是财富的自然积累与再分配推动了社会的分层与文明的最终形成。这种看法可能太过绝对,但是以此观察到的财富积累过程则是十分缓慢的。中国农村聚落的发达并不晚,距今8000年左右已有相当的规模,但是直到人口达到相当的数量和密度,环境变化的搅扰使得原有生态系统的维持难以为继时才发生了文化与社会的重组,实现社会组织形式的升级。而每次重组仍然是围绕土地和人口资源重新配置,因此并未能导致财富的爆炸式增长,只是不断地强化组织——这是文明社会的共同之点,中国以不同的方式达成了。尤其是不同经济和地区内的复群社会,对于国家实在是不得已的选择,这和西方普遍的工商城邦国家是不同的。

所谓文化的包装,我的理解是既然是文明就总要有些文明的要素,这就是包装。中国文化中最大的包装就是礼制,以之来处理对天、对地、对人的关系,进行规范化的伪装。礼制的本质是协调,特别强调施礼的主人的道德素质及其表现。中国没有一种专业的宗教阻断人与神的沟通,所以人王也是天王的代表,是天子,而针对不同施礼主人的道德制约的历史贯穿了整个的中国历史。

包装有时候就要造假,巫术礼制中多有这样的成分,而假山、假景也都是中国建筑文化中重要的构成因子,在人间则有不少道貌岸然的伪君子,他们在一方面是处处讲究仁义礼智的君子,另一方面又会成为放纵作恶的邪恶者,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他们会向世道呈现其完全不同的脸面。

我们几乎每天都在和各种各样的建筑打交道,从这个建筑中出来,又进到那个建筑之中。现在城市人抬头低头所见的整个城市的天际线,已完全由建筑构成。英文摩天大楼一词,很好地概括了现代都市人在高大建筑逼仄之下的真切感受。丘吉尔有句名言:人创造了建筑,建筑也创造着人。尽管快速的城市化和现代化,使城市千篇一律的同质现象愈演愈烈,推开窗户,往往会感到不知自己置身何处,今夕何年,但是仔细观察,作为人类文明荟萃之地的城市中仍然沉积了大量的各个历史时期的建筑及其艺术。到乡下走走,不仅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民俗建筑,甚至还能看见不少古建筑。但是,一双无知的眼睛会则会使人对它们变得熟视无睹,会让我们很少去想它们深层的意义,会使我们更加不知道珍惜建筑及其历史中蕴含的文化内涵,以及对我们记忆历史、凭吊往昔、研判未来的重要指导意义。

读完这样的书,每天我们再面临自己不得不面对的建筑时,就不能不想一想那漂亮或者丑陋后边的一些文化问题了,比如,中国的建筑为什么讲究对称,为什么其大屋顶让人有振翅欲飞的感觉?书中就曾试图给出一些答案。

建筑在本质上是人身的延伸,是人和宇宙之间的过渡。登上那些古今的摩天楼阁,是否会让我们真正离上帝和理想更近一些呢?读完此书,相信阁下一定会掩卷深思,去寻找属于自己的答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