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形植物:来自异域的妖怪传说

 年年有于674 2016-01-30

人形植物:来自异域的妖怪传说近年来频频有人形植物的新闻出现,多是何首乌、人参等块根状植物的根部,这些人形的块根多有和人类体貌相近之处,在拔萝卜时,也常看到尾端分叉的类人状态,在民间语境中,这种人形的植物被认作是“草木成精”,并认为这类植物具有补益之功效,在神话传说中,甚至认为这种植物能使人长生不老,附会出“仙药”的功能,这使得人形植物成为颇具魔性的一个话题。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就曾写道:“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象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
人形植物:来自异域的妖怪传说

神话史学者袁珂认为,动植物成精都是上古神话的孑遗,是洪荒时代的先民们“物我混一”的自然想象,只不过植物这一脉的神话后来日渐衰微,只在民间保留了些碎片,比如董永七仙女故事中的老槐树开口说话即是一例。古神话的遗留,进入民间传说,余韵不绝,人形植物的新闻效应,实是有着更为深远的传统。人形植物:来自异域的妖怪传说除了上古神话的影响,还有一种鲜为人知的外来传统,激活了帝国人形植物神话的古老记忆,人形植物的神话更加光辉夺目。在欧洲,有很多人形植物的传说,其中有一个故事,流传较广,说的是一个遭受绞刑的男子,蒙受了不白之冤,他死后,滴下的尿液和精液渗入土地,然后生出了一种半人半草的未知生物,叫做曼德拉草,有着人形的块根,拔出这棵怪草,就会看到人形,而地上部分的绿叶,倒像是人形头顶的装饰物。这种植物具有强烈的致幻功能,常被用作女巫的魔法活动。然而,采撷曼德拉草却是极为危险的,在拔出曼德拉草的刹那,其人形的部分将发出尖叫,听到尖叫的人将会受到诅咒,轻则变聋,重则精神失常、死于非命。
人形植物:来自异域的妖怪传说▲一部医术的封面图案,由曼德拉草纹样构成

《罗密欧与朱丽叶》中,朱丽叶死前喝了一瓶毒药水,在喝之前她就说听到了曼德拉草的尖叫,莎士比亚这样描述死去的过程:“一阵昏昏沉沉的寒气通过你全身的血管,接着脉搏就会停止跳动,没有一丝热气和呼吸可以证明你还活着,你的嘴唇和颊上的红色都会变成灰白,你的眼脸闭下,就像死神的手关闭了生命的白昼,你身上的每一部分失去了灵活的控制,都像死一样僵硬寒冷。”人形植物:来自异域的妖怪传说

▲曼德拉草是一种危险的植物

正因为曼德拉草的尖叫如此危险,根据伊利亚德的论述,有一整套仪式,作为采撷曼德拉草的标准动作:

星期五的夜晚,带上黑狗,用蜡丸堵住耳朵,用绳子将曼德拉草套住,绳子的另一段系在狗身上,站远后将肉扔出,饥饿的狗会扑向肉,与此同时为了盖过尖叫声要吹响猎号,狗连着绳子顺势就把曼德拉草连根拔出了,狗因为听到了尖叫声就毙命了。等尖叫声一过,你就可以跑去捡来完整的曼德拉草。

欧洲的古手稿中保留了大量关于曼德拉草的资料,包括用狗做替身采集曼德拉草的仪式,也有生动的描绘,可见这一传统的强大。人形植物:来自异域的妖怪传说▲采摘曼德拉草的仪式

因为音译不同,曼德拉草又常和同属茄科的人形植物曼陀罗相混淆,服用之后,令人出现幻觉,同时具有催眠和麻醉之功效,据说华佗的麻沸散的主要成分就是曼德拉草。在中国古代的笔记中,我们可以看到曼德拉草传入中土的踪迹,宋人周密《癸辛杂识》中有“押不芦”一条,据载:

回回国之西数千里地,产一物极毒,全类人形,若人参之状,其酋名之曰‘押不芦’。生土中深数丈,人或误触之,著其毒气必死。埋土坎中,经岁然后取出曝干,别用他药制之,每以少许磨酒饮人,则通身麻痹而死,虽加以刀斧亦不知也。至三日后,别以少药投之即活。盖古华陀能刳肠涤胃以治疾者,必用此药也。

周密记载的押不芦,即曼德拉草的阿拉伯语音译,曼德拉草由阿拉伯人经由海上丝绸之路传入中国,被视作神异之物,这也是海上交流史的重要见证。人形植物:来自异域的妖怪传说▲《三才图会》中的“大食国”

除了块根像人的曼德拉草,人形植物还有另外一种形态,姑且称之为“大食国”模式。唐人段成式《酉阳杂俎》载:“大食西南二千里有国,山谷间,树枝上生花如人首,但不语,人借问,笑而已,频笑辄落。”明刊本《三才图会》据此刻有版画一幅,画面中有一棵树,树上生有七枚人头。这一形象疑为曼德拉草传说的变体,人形的结构在传播过程中发生了由下至上的位移。明代以后,“大食国”的故事传至日本,被日本人称之为“人面树”。人形植物:来自异域的妖怪传说日本妖怪画家鸟山石燕《今昔百鬼拾遗》中有“人面树”一帧:一棵粗树分出一些树杈,每个树杈上结着果实,每个果实在树叶的簇拥下露出孩童般的笑脸。释文曰:“有山谷,其花如人首,不语唯频笑。频笑则花落。”与《三才图会》文字极为相似,可见其源流。

据日本汉学家中野美代子考证,段成式的记载出自唐人杜佑的《通典》,而杜佑又是从同族杜环那里得知的。杜环曾于天宝十年随高仙芝出征中亚,败于阿拉伯,被捕后被带到了大马士革,十年后脱困,经海路回国,著有《经行记》,已经失传,所幸杜佑《通典》对其多有引用,可略窥一斑。杜环或许在阿拉伯听到了曼德拉草一类的故事碎片,大食国即唐人对阿拉伯世界的泛称,而在故事的多重转引和复述中,滋生出了新的“人面树”。杜环的经历本身就是传奇,他海上奔波万里带回来的故事,为人形植物增添了新的异域经验。

值得一提的是,《西游记》中长在树上的“四肢俱全,五官兼备”的人参果,也是由大食国的形象发展而来。自此,人形植物由致幻剂升级为长生不老的仙药,虽生在树上,但其名为人参果,于是又挪移为中药人参的“人参娃娃”的传说,我们今天对人形植物所抱有的神秘感和敬畏心,也多是由此而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