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昕 图/俞升昇 你所爱的北京, 也许是别人眼中的芒刺! 你所怀念的北京, 也许是别人不能理解的矫情! 北京土著和外地游子纠缠一年,爱恨交错! 然 两周后,这片土地 终归还到了北京人自己的手里! 两周后,北京少了千万级的外地来人! 还给了北京人民一座喧闹的空城! 铁路春运自1月24日起至3月3日止,共计40天,北京西站预计运送旅客达到1180万人,其中发送旅客600.2万人。 仅一个火车站就发送了近北京4分之一的人口! 而北京常住人口中,有近4成是外来人口! 这些人大部分都会离开北京过年! 2015年末北京常住人口为2170.5万人,其中常住外来人口为822.6万人,占常住人口的37.9%。 都说:这城市那么空,回忆那么浓? 对于,一年中只可享受片刻清宁的北京人来说: 一座空城,却是追想回忆的药引! 北京人自己爱的这座空城,也许是众多外来新人不能理解的矫情! 然而,这份对北京城的“矫情”到底是为什么?
两周后的北京 只属于北京人自己的城市! 属于自己的春节! 也许一年中, 只有春节才能把这座城市真正的留给北京人! 其实:这何尝不是一种安慰? 别说无奈,那就真的矫情了! 其实,谁不爱这座城? 我们都爱。。。 两周后,真正属于北京人自己的城市,自己的春节是这样的:
现在的北京人要做“首都模范市民”, 两周后的北京人就是“家里随意平趟”的大爷和姑奶奶! 现在的北京叫“首都”, 两周后的北京才是北京! 话说:你大爷永远是你大爷! 现在试想:北京人所珍惜的这两周后的短暂时光着实珍贵! 两周后的北京,只属于北京人自己的“京味春节”! 大家听听,两周后,多美好?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买肉; 二十七,宰只鸡;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扭一扭;初一初二满街走。 ![]() 北京人总是把“福”倒着贴在门里、衣柜、水缸上,寓意着福到了。北京人在屋内廷贴上“抬头见喜”,屋外贴上“出门见喜”,院内贴“全院生辉”等春条。 ![]() 过去大多数老北京人家都供有佛龛或神像,到了年三十最讲究的要摆上九堂大供;有成堂的蜜供,成堂的套饼、花糕的面鲜,成堂的水果、成堂的干果、花糕大小八件,年糕年饭,素饺子(或蒸食),素炒菜(或炸食)。家境不好的也要摆三堂或五堂供品。 北京人过年讲得就是吃喝玩乐,以吃为主。这些供品实际上也是为人准备的。北京人除夕晚上的年夜饭(又称团圆饭)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全年最丰盛的一次晚餐。北京人除夕和正月初一都要吃饺子,取其“更岁交子之义”。 ![]() 一交丰年子时,迎来了新年,首先要放炮驱邪、焚香祭祖。老北京人有除夕守岁的风俗,守岁最早起源于晋代。守岁其意有二,年岁大的是在辞旧之际有珍惜时光之意。年青人守岁则有为父母延寿之意。所以凡是父母健在的人都必须守岁,再搞些娱乐活动。 ![]() 除夕子时接神后,全家要进行团拜,团拜最早出现在汉代为官方朝拜皇帝之礼。老北京的团拜从清代盛行。全家要先在祖宗牌位前磕头拜年,然后晚辈再给长辈磕头拜年,这时长辈要给未成年的小辈压岁钱。 给压岁钱的习俗起于清代。为的是体现长辈对晚辈的慈爱之情,也有驱邪取吉之意,团拜后,全家聚在一起吃素馅的接神饺子,又称五更饺子。 ![]() 初一到初五北京人则要串亲走友,相互拜年,请客送礼、逛庙会、逛厂甸。到了初五北京人称“破五”,百姓“送穷”、商人“开市”(初六正式开业)。初五家家户户都要包饺子,称之为“捏小人嘴”,其意是一年之内不犯“小人”顺顺当当。一直到正月十五北京人才算是过完了春节。 两周后, 北京将变得寂静却有京味儿! 两周后, 北京将变得空旷却有人情味儿! 从除夕到元宵节的半个月内, 北京将是 “纯京味儿”的北京time! 大家期待吗? 如需转载,请后台回复“转载” |
|
来自: 昵称30481478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