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台北故宫的青铜器时代——西周玉器(一)

 露珠映阳 2016-01-30



西周早中期 神人紋觿。玉質瑩白溫潤,微帶淺褐色的點狀沁斑。雕一抿著頦部,屈著上肢,有綿密的頭髮與鳥爪的側身人像。身軀上滿琢迴旋繞轉的弧線紋。由風格觀之,應是西元前十、九世紀西周中期的作品。高8.5公分 肉寬1.9公分 0.5公分 。國立故宮博物院。

西周早中期 龍鳳紋玉嵌件。淺青綠色玉,下端一小塊黑斑。琢作長方形,上邊及左右兩邊有似鳥尾或魚尾形的齒稜,兩面都雕有直立的鳳鳥紋。下端略削薄,應是嵌插於某種易腐朽的長杆上的玉件。這類玉件是典型的西周玉器。此件玉片,一面略凹,一角略斜下,是因為玉料不夠所致。3.1公分 8.7公分 0.5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

西周早中期 鳥形佩。黃綠色玉,表面有附著物。作鳥形,身軀短小,頭頂一支圭形獨角。雙面凹雕紋飾,線條簡單。胸口鑽有一孔。高4.46公分 4.4公分 0.31公分 。國立故宮博物院。

西周早中期 玉虎紋璜。器呈圓弧形,兩端有小圓穿用以穿繫絲繩佩掛。兩面花紋相同,雕兩隻虎,虎頭相背,虎面向外,張口瞋目,神情勇猛。長 9.4公分 肉寬2.7公分 0.4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

西周早中期 鳥形佩。綠色玉,大部分呈白色。作鳥形,長尾巴,首微揚,頭上一大束羽冠,姿態生動。雙面陰刻紋飾。胸口鑽有一孔,用來繫繩佩掛。長6.92公分 2.6公分 0.4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


西周早中期 鹿形佩。淡綠色玉,沾有硃砂。身軀前傾,大鹿角雄赳赳的。頸部和臀部各鑽一穿孔。6.9公分 4公分 0.33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



西周 龍紋珮。青黃玉,半透明,局部泛赭色。成對的龍形珮是東周時流行的玉飾,西周時尚不多見。這對玉珮應是由一四邊形厚玉片,平剖為二,再於每一片的兩面加雕花紋而成,因而二片可疊合,外輪廓與內部鏤空處,大致契合,小局部稍有出入。兩面都雕琢了典型西周風格龍紋。用作符節器,是西周晚期至東周時,貴族生活中常用之物。長8.4公分 4.0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

西周 龍紋珮。青黃玉,半透明,局部泛赭色。成對的龍形珮是東周時流行的玉飾,西周時尚不多見。這對玉珮應是由一四邊形厚玉片,平剖為二,再於每一片的兩面加雕花紋而成,因而二片可疊合,外輪廓與內部鏤空處,大致契合,小局部稍有出入。兩面都雕琢了典型西周風格龍紋。長8.4公分 4.0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

西周早中期 龍紋璜 。青黃玉,有半透明感。圓弧片狀,兩面紋同。雕一對相對的龍紋,體軀抽象化為條帶狀、三角狀。為典型西周玉璜。長10.2公分 肉寬2.2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

西周 玉蠶。青玉,表面有赭色附著物。作蠶形,一端較細,有一平面,平面上有象鼻穿。2.8x0.7公分x0.9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

西周早中期 牛頭形佩。青灰色玉,帶赭斑。線條簡單,「目」字眼,鼻的部位鑽一小孔。高3.83公分2.5公分 0.33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

西周 柄形玉飾。黃綠色玉,帶淺赭斑。琢作一柄形器,扁長形頂部,頂下部份微縮,下方形成肩部,直切而下,最下端有傷缺。兩面淺浮雕五節花瓣紋。11公分x1.6公分x1.1公分 。國立故宮博物院。



西周戚璧。青玉,玉色灰綠,滿布白綹與墨綠斑紋。全器為環形,外緣有三組方向相同的齒狀凸出。13x13.2x0.5 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

西周 串飾一組(二十二件) 。玉質串飾一組,共二十二件,作三類造型:分別為魚、彎牙與貝殼。8.9x1.3x0.2 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

西周 玉魚。墨綠色玉,局部白色。琢作圓條形,頗厚實,生動可愛。長11.5公分 。國立故宮博物院。


西周 鏤空龍鳳紋玉珮。白色玉,帶淺赭斑。鏤空龍鳳紋,單面凸雕簡單的線條裝飾,中心一人首的側影。中央鑽有一小孔。4.9公分x3公分x0.4公分 。國立故宮博物院。


西周 管形玉飾。青玉泛赭斑。圓管,一端略粗。器表琢螺旋式斜繞的龍紋,龍頭有捲鼻與「目」字眼,龍身飾以重環紋。4.2公分x4.2公分x2.1公分 。國立故宮博物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