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少春 泰州淮剧艺术的拓荒者

 双五小叟 2016-01-30
王少春 (1932-1996)著名淮剧表演艺术家,淮剧名角 “四少”之一。原名王有朋,盐城市人,泰州市淮剧团创始人,首任泰州市淮剧团团长,曾任泰州市艺术剧院副院长、江苏省剧协理事、江苏省淮剧艺术研究会戏剧学校副校长、江苏省剧协艺术咨询委员会委员、泰州市淮剧团名誉团长,1960年被授予“江苏省先进工作者”称号,为泰州市第二至七届人大代表。
    王少春在继承传统戏曲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舞台表演风格,扮相英俊洒脱,唱腔洪亮敦厚,表演文武兼备,工小生,于须生、老生亦有建树。主演的剧目有《棒打薄情郎》、 《孟姜女》、 《樊梨花》、《梁山伯与祝英台》、 《红楼梦》、 《白蛇传》、 《双玉蝉》、 《牛郎织女》、《刘贵成私访》、 《孔雀东南飞》、 《吕布戏貂蝉》、 《碧玉簪》、 《郭华卖胭脂》、《香罗带》、 《东进序曲》、 《焦裕禄》、《红色娘子军》、 《红灯记》、 《十五贯》、 《秦香莲》、 《杨家将》、 《买官传奇》、 《唐知县审诰命》、《审坛记》、《红鬃烈马》、 《牙痕记》等。1957年获江苏省第二届戏曲会演演员一等奖。主演的电视剧 《买官传奇》获第二届全国戏曲电视剧 “长城奖”、江苏省第三届优秀戏曲电视剧奖。
孙女记忆中的王少春
    在我年幼的记忆里,有件事情想起来特别好玩,爷爷养了一只狗,这只狗只要听见爷爷的声音都会很兴奋,爷爷排戏的时候,它都会在旁边,特别依恋我爷爷。一次爷爷演出的时候把它带到后台去了,爷爷在台上唱戏,这只狗听见爷爷的声音一下子就蹿上台了,躺在爷爷的脚下,不停地摇尾巴,观众看见了都笑了起来,当时爷爷心里非常着急,因为爷爷做什么事情都一丝不苟的,特别是在台上的时候,都很严格的。爷爷看到这只狗既好气又好笑,回家后狗被爷爷嗔怪着打了几下。
    那时候爷爷在团里排戏,很多人都有点嫌烦,因为他会一遍一遍地重复,常常会排到夜里,弄得大家都很累。其实那时候爷爷的身体并不是很好,他是带病排戏的,他就希望每出戏都要达到完美。奶奶说过,早年团里演出,所有的收益全部攒在一边,留着置办行头,所以当时泰州淮剧团的行头都非常漂亮。不过也有人有意见,说戏服哪要都买这么好的,就不能多给大家发一点钱吗?爷爷的想法呢,就是班子的形象很重要,如同人有一张像样的脸,就能一下子吸引住别人,一个戏班子出来表演,不能一出来就把形象给糟蹋了。
    小时候我们每家都有泰州人民广播电台的广播喇叭,只要拉线开关一拉,常常就能听到泰州淮剧。记得当时《白蛇传》演得很红的,那就是我爷爷、妈妈、大伯母主演的,我妈妈扮演的是青蛇,那是要有武功底子的,大伯母是扮演的白蛇,爷爷是扮演的许仙,一家人演得特别有意思啊,每天起床我都想听到他们在广播里的声音。
    很多的老泰州人都有这样的记忆,就是好多年春节期间的电视节目里,都会播放我们这个淮剧世家除夕之夜的生活,当时一大家其乐融融,在团圆的餐桌上,从爷爷奶奶到孙辈,每个都能唱,就像人们玩接龙游戏,你唱一段我唱一段,一路唱下来。
    《十五贯》演出结束后,剧组人员合影 (后排左四为王少春)。
    晚年王少春与夫人王砚秋在寓所。
    船儿欸乃徐进。“只要河流水不干,跟着流水走天下。”姐妹们正劈风斩浪奔向另一个新的 “台基”——这是表现越剧演员生活的电影《舞台姐妹》里的一段。现实生活中的上世纪40年代,淮剧演员王少春也是这般,随着父亲乘着船儿,从盐城乡下来到了十里洋场的上海,开始了他的戏曲艺术生涯。
    1932年11月,王少春出生于盐城张庄的一个梨园世家。父亲王恒和,是当年苏北水乡有名的淮剧演员,王少春是其三子。王少春8岁的时候,开始跟随父亲的戏班子学艺。在水乡,戏班子多走水路,船一停下来,就在那里搭台子演戏,也有富人家点戏看,就送上门去唱,唱过之后再撑船到别的台口。多年来栉风沐雨、流水不居的演艺生活,促使王恒和产生了走出去打拼的念头,他带着一家唱着淮剧从苏北漂到了上海。
    早期的淮剧不涉及武戏,当时的淮剧演员也缺乏武功,所以一台戏里,打武戏的时候唱京剧,演文戏的时候唱淮剧,常常就是“京夹淮”。后来在演出中,一些淮剧演员把其他剧种的特色揉和进来,慢慢充实、逐步改良,才有了如今淮剧的打念做打。到了上海的王少春,先在富连成等京剧老班子学戏,与后来成了著名京剧演员的石玉昆一起,做了京剧武生石常根的徒弟。一年时间下来,王少春便能文能武了,并很快成了沪上淮剧团体争抢的“红人儿”,他先后与淮剧“马派自由调”创编人马麟童等联袂同台,后经人介绍,他进了筱惠春的淮剧春光班。
    当时的春光班,当家花旦名叫王砚秋,父母皆为梨园中人,尤其是母亲,唱须生演包公,扮相也相当出彩。王砚秋由京剧转而唱淮剧,民国时就红了,但团里缺少一个与其配戏的小生,王少春来了之后,二人便开始了搭档唱戏,后结为伉俪。
    当年的戏班子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每年的3月28日、9月28日是换班期,如果演员不愿意在这家戏班子呆了,这时就可以跳班子,往往此时,各个班子也千方百计地网罗人才。1949年3月的换班期,四处招人的鸿生班,以优厚的工资将王少春、王砚秋两人从春光班子挖了过来,此时挂头牌的,依旧还是王砚秋。
    淮剧演员王幼楼回忆说:那个时候不少戏迷天天去看他们的淮剧,有个裁缝就是这样的,说“我看不够啊”。像《梁山伯与祝英台》中,梁山伯想念祝英台的那一段,王少春唱的小悲调;祝英台相送梁山伯的时候,王少春唱的十送调,都唱得情深意切。纱厂的一些小姐妹还凑钱给他买戏装,那时候王少春和王砚秋都有各自追随的戏迷,很感人的。
    1949年9月,合义淮剧团在上海昌平大戏院登记成立,搭的依旧是周鸿生的私家班子,王少春的父亲王恒和任团长。其时,上海剧团很多,单淮剧就有近20个剧团。1952年,上海人民淮剧团选人才,想把王少春挖过去,被他婉言谢绝了。为了让其他剧团不再打王少春的主意,王恒和决定退下来,让王少春担任团长一职。从这时开始,王少春正式挑起了团长的担子,在之后的几十年中不离不弃,与剧团同甘共苦,相守了整整一生。
    王少春的淮剧演唱开始走红是在1952年,这一年他20岁。当时因为反对封建婚姻,王少春主演的《梁山伯与祝英台》正逢其时,他一下子就成了淮剧名角。这期间也是淮剧这一剧种在大上海最繁盛的一个时期,淮剧界“四少一芳”的说法也正缘于此时,在民间盛传的“四少一芳”——王少春、李少林、陆少林、程少楠、周筱芳,他们或唱功超群,或做派出众,或武功上乘,或着意革新,而王少春因扮相俊美、嗓音清亮、能文能武,不但唱小生,花脸、小丑、武丑样样出彩,因此被公认为“四少一芳”的“第一少”。
    1954年,王少春率合义淮剧团协调无锡。到了无锡,全新的一片天地,尽管王少春在淮剧界声名显赫,但生活却极其艰难。
    王幼楼回忆说:那年冬天似乎格外寒冷,撑船到无锡郊区演出,河一旦冻起来就没法走,只能等太阳出来慢慢解冻,常常一等就是一个星期。唱戏得要车马费,几十号人得要吃饭,团员们只好带上锣鼓家伙,上街演戏,3天戏演下来,运输费筹到了,方可撑船走往下一站。有一次回到无锡已经是大年三十的晚上,家家都在过年,而剧团里没米下锅,无奈,王少春只得下了一大锅面条,剧团老少一大家子吃面过年。即便如此,剧团这个集体始终还箍得紧紧的,照常演出。最困难的时候,王少春、王砚秋把自己从上海带到无锡的家具一样一样地卖掉了。王少春在极端操劳之下,患上了肺结核,常常累到吐血。王砚秋一边服侍丈夫,一边忙于剧团演出事务。合义淮剧团在无锡是首屈一指的,团员们文武兼备、功底扎实,所以当地的沪剧、锡剧、越剧演员都跟他们学练功。
    新中国成立前后,在泰州演出的剧团,多为里下河地区的京剧班社。1956年5月,无锡市合义淮剧团协调泰州,改变了泰州没有剧团的局面。剧团到泰州的时候,演员的平均年龄只有40岁,王砚秋28岁,王少春才25岁。
    到泰州以后,王少春率团在人民剧场上演的首场戏是《白蛇传》,王少春演许仙,王砚秋演白蛇,第二场戏是《十五贯》,王少春演况钟,王砚秋演苏戌娟。1956年底,王少春率团到扬州参加了江苏省第二届戏曲会演。泰州文化人肖仁在《忆少春》中写道:
    我们曾一度为参加江苏省第二届戏曲会演而携手合作,走在一起。在新编古装戏《香罗带》的排练场上,结下了深深的友谊,《香罗带》的剧本,是著名文化人吴白匋先生整理的。那时,剧团刚从幕表制向剧本制过渡,演员们大多不识字。你,王少春,身为团长,坚决响应政府号召,带头走戏改之路,克服一切困难,按剧本记台词,搞定腔定谱,力争演出正规化,要把最好的戏奉献给观众,我受邀随团为《香罗带》设计唱腔,并编制全场的伴奏音乐和配器部谱,在那次的合作中,你高亢清亮的嗓音,潇洒练达的身段,质朴自然的表演,都曾给我留下过十分美好的印象……“俊美、潇洒”是你扮演小生的特色,且因此而名满大江南北,特别是盐阜地区和上海滩。在那里,有你无数的“戏迷”。尽管那时,你我都才只二十五岁,而你却早已是淮剧观众们心目中的一颗耀眼的明星了…… 《香罗带》果然获得了省戏曲会演的剧本、演出、音乐设计三项一等奖,你个人也得到了表演一等奖的殊荣。
    1958年,泰州市合义淮剧团更名为泰州市艺术剧院淮剧团,后又改名泰州市淮剧团。1959年王少春率团到上海演出,并走红上海。戏剧名家周信芳、筱文艳、马秀英等都观看了演出。周信芳对王少春说,你们剧团的演出真不错,尤其你不简单啊,你身上京剧的东西很好,唱起小生来洒脱大方。
    1959年,王少春、王砚秋夫妇双双出任新创办的泰州市艺术剧院戏剧学校副校长,如今的“淮剧皇帝”陈德林就是这个学校的首批学员。
    1960年,王少春婉拒了江苏省淮剧团以高级待遇邀约加盟的请求。王少春说,从上海到无锡、再从无锡到泰州,那么多困难的情况下我都没离开他们,现在让我离开他们,哪怕你工资给得再多,我都不能去啊。
    “文革”期间,王少春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在被批斗、检查的同时,他常常被指派演出一些小角色,哪怕跑龙套,他也跑成了剧中的亮点。1970年春,泰州所有剧团除淮剧团外全部解散了。当时一位市领导说,淮剧团不能解散,不行就整个团下去,东西一样不能动。因此,剧团所有的人全部到了当时的肉联厂参加劳动,始终未散。几个月后,因为要普及样板戏,他们又被全体调回,进入到样板戏的排练、演出中。
    随着“文革”的结束,由泰州市文化局原创的“文革”题材的戏,如《新婚礼葬》、《妻子的心》等,很快被搬上了舞台,出演主角的王少春对人物个性把握细致、到位,再次征服了他的戏迷们。及至古装戏逐渐恢复上演,大家的激情再次被点燃,演戏的、看戏的一时间都 “疯了”——《十五贯》、《秦香莲》、《白蛇传》等一批经典剧目被重新排练、推出,演员们一天演三四场戏,剧场内几乎场场爆满。
    王少春艺术生涯的又一次巅峰出现在1984年,由他主演的《买官传奇》大获成功,后该剧被拍摄成为我国第一部淮剧电视剧。
    1985年,王少春主动离开舞台退居二线,他介绍说:“我之所以54岁就下来为青年演员搞后勤,主要还是从为青年演员让台子出发。一个剧团要永葆青春,必得靠不断出新演员,只有让他们及早地上台亮相,才能更好地发展。演员的水平是在与观众的不断接触和连续的舞台实践中提高的。老演员总是占台子,容易妨碍青年演员拳脚的施展。” (《泰州戏曲》)
    1992年1月,王少春在家乡张庄举办了舞台艺术生涯50周年纪念活动。1993年9月,王少春退休。1996年11月3日,王少春因脑溢血在泰州人民医院去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