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实践出真知

 du7011 2016-01-30


电源界第一大公众平台10000+电源工程师关注

【新朋友】点击标题下面蓝字“电源研发精英圈”快速关注

【老朋友】点击右上角按钮,将本文分享到您的朋友圈

电源研发精英圈技术交流群334695051

视频教程购买请加小编微信号:gcj5055


一、目的

Flyback架构的EMI 效果通常是比较差的(特别是在不连续工作模式下),以往常经验来看,充电板以及功率板上的充电部分是整机EMI效果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因此在此专题里面将以Flyback架构为对象,分析其Noise源,传播途径,改善方法。拟在不影响电气性能的前提下,降低成本、提高UPS的EMC性能。

二、Noise 的产生机理及传播途径:

2.1 Flyback架构的高频等效模型


Flyback架构高频等效模型

Cds:MOSFET的寄生等效电容, Cj:二极管的节电容Cj,

Cm:Mosfet D极对散热片杂散电容, Cd:输出二极管负极对散热片的杂散电容

Les:变压器副边对其他绕组的漏感, Lep:变压器原边对其他绕组的漏感

Ctx:变压器原边与副边之间的杂散电容,Ce:散热片对地的电容

2.2 Flyback 架构中的nosie 源

Noise 源:大的di/dt和dv/dt 产生的地方,对

Flyback架构来说,会产生这些变化的主要有:

变压器TX1;

MOSFET Q1 ;

输出二极管D1;

芯片的RC振荡;

驱动信号线;

(注:以下皆以C3KS (220V)充电板为研究对象)

2.3 Mosfet Q1 动作时产生的Nosie


Q1 上Vds 的波形

MOSFET 动作时产生的Noise :如上图所示,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①Mosfet开通、关断时,具有很宽的频谱含量,开关频率的谐波本身

就是较强的干扰源。

②关断时的振荡1产生较强的干扰。

③关断时的振荡2产生较强的干扰。

2.3.1 开关频率谐波干扰的分析


近似的,开关信号的带宽:BW= 1/πtr

在满足温升的条件下,可通过调大驱动电阻来加大tr,而减小信号的带宽。

2.3.2 Q1 振荡1形成机理


Q1 振荡1形成的共模电流路径

共模电流路径(以Cds为考察对象)


Q1 振荡1形成的差模电流路径

差模电流路径(以Cds为考察对象)


2.3.3 Q1 振荡2形成机理


2.4 D1 动作时产生的noise


Diode 动作时产生的Noise ,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①Diode 开通、关断时,具有很宽的频谱含量,开关频率的谐波本身

就是较强的干扰源。

②关断时的振荡1产生较强的干扰。

③关断时的振荡2产生较强的干扰。

2.4.1 D1开关频率谐波干扰分析:


分析方法和Q1的开关频率一致。

2.4.2 D1 振荡1 的分析:

可看出振荡1是发生在Mosfet Q1导通输出二极管D1关断时。此时,副边

励磁电感被钳制,副边漏感和二极管杂散电容发生振荡。


Les上的振荡电压Vles和副边励磁电感的电压迭加在Diode上,致使

Vdiode=2Vc2+Vles 。Vles为副边漏感上的振荡电压的幅值。展开振荡1的波形,如上图。量测Les=1.2uH, D1为086-00085-00查规格书,可得Cj=50pF。而此

充电板的副线圈并联有一个103的电容,所以此时等效的Cj应为两者只和,

Cj=50+10000=10000 pF,由上式可求得f =1.45MHz,和上图中的频率吻合。此振荡将产生共模和差模noise,下面将其产生共模和差模的路径分别加以分析。

D1振荡1形成的共模电流路径

共模电流路径(以Cj 为考察对象)


D1振荡1形成的差模电流路径

差模电流路径(以Cj 为考察对象)


2.4.3 D1 振荡2的分析

D1 振荡2的形成机理:D1振荡2则是由于一次侧Mosfet noise产生的Q1 振

荡2 通过变压器的复制作用而传到了副边,它形成共模、差模noise的路径,

和振荡1一致。

另:电路中所使用IC的晶振(RC振荡)、脉冲输出等也是EMI干扰的来源之一。

2.5 Flyback 架构noise 在频谱上的反应


三、改善措施分析

我们可实行的改善措施有两个:1、减小Noise的大小;2、切断或改善传播途径。

3.1 减小Noise 的大小:

首先考虑以下三个方面:

①Mosfet、Diode动作时,具有很宽的频谱含量,开关频率的谐波本身就是较强的干扰源。

措施:在满足所要求的效率、温升条件下,我们可尽量选开关较平缓的管子。而通过调节驱动电阻也可达到这一目的。


3.1 减小Noise 的大小:


③: Q1 D1 上的振荡2 会产生较强干扰。

分析方法和②相同,但此时电感已变得很大了(主要为为励磁电感),因此漏感和引线电感对③的影响相对较小。

3.2 改善传播途径:




3.3 综合的EMI 效果

当综合上述所有措施后,EMI总效果对比如图所示:


四、实际效益

C1KS 的充电板(710-01614-02) 专门配有一滤波板(710-01587-01) 。现计划将其去掉。

按照以上的分析,对单个充电板模块,在原基础上,做以下动作:

1。在Q501的ds极加一RC Snubber (471电容/200欧姆),D501上并一471电容。

2。在Rs的地端和次级输出电容的地间接一Y电容(472) 。

3。在市电输入端接一X电容(0.47uF)。

4。散热片接Rs的地。(因时间关系,变压器没来得及打样,未动作)


单个模块做好之后,将去掉专用滤波器的充电板装回C1KS机器,作整机测试,并和原机器作对比:



五、总结

本文着重探讨了Flyback 架构(以充电器为例)Noise的产生机理、传播途径。结合理论提出了相对应的改善方法,达到了较理想的实验结果。希望本文能为大家提供参考,力求在不影响电气性能的前提下,降低成本、提高UPS的EMC性能。

电源界第一大公众平台10000+电源工程师关注

如何关注我们?

搜微信号dianyuankaifa

欢迎点击左下方的“写评论”发表意见。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开关电源视频教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