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手作,是一份充满情怀的生活

 核琢舍 2016-01-30

 免费订阅!

 

毫无疑问,手作是带有体温的艺术。人类的祖先非常迷恋用双手造物的感觉,对他们而言,用双手去改善生存条件,以便于更好地生活和繁衍,一切都是源于生存的本能需要。现代人虽不要亲自制作每件生活用具,但通过亲手创造的物件,在彰显才艺的同时,更能表达出一种对生活认真坦诚的态度。

手作的前世和今生

在如今工业制品充斥着你我生活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怀念并痴迷这种感觉。一双布鞋、一把木椅、一条银链、一张古琴、一个装饰……念“旧情”的现代人,始终都觉得纯手工制作出来的东西更有味道,只是机器批量的生产对手作产生了不可逆的冲击,“有味道”的纯手工制品越来越难见到。

在如今大规模流水线生产的时代,传统手作简直可以用“举步维艰”来形容。银饰工艺传承人、漆艺传承者、云南斑铜传人、宣纸传人……他们或许成了这个世界上最后一批手艺人,机器批量的生产对传统手作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传统手作工艺复杂、式样传统、成本较高,手工业已沦为“频临灭绝”的产业。毫不夸张地说,越来越多的传统手艺正面临失传,如果不加以拯救,那些传承了数百年甚至千年的手艺,就得落个“绝迹”的下场。

庆幸的是,当下中国有一批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的手作工艺得到国家的重视,拿我们南通来说,蓝印花布、缂丝、梅庵古琴、柞桢家具等全都榜上有名,除了将这些经典手工艺品和技术进行传承外,还讲究与时俱进的创新和融合。经典手作瞬间焕发出别样的风采,你会看到祖母时代的餐桌、老家具,在怀旧的味道中展现出现代的新意;你会察觉到宫廷地毯,在传统的纹饰图案上设计创新,越发呈现出典雅的感觉;你会体会到梅庵派古琴的源远流长,尤其当老师傅秉承工序繁多的古法制作完古琴后,琴者款动丝弦奏出悠扬的韵律,连通古今,感动你我。

手作在改变和融合中发展

一千五百年多前的大唐盛世,长安城里聚集了当时全球最好的工匠,手工艺品的交流达到鼎盛。如今一大批国际匠人却对中国的传统手作情有独钟,中国的年轻人不喜欢传统的物件儿,觉得老土或不够洋气,可在国际友人的眼里简直就是无价的财富!

外国匠人在中国学习传统手作技艺,乐此不疲。他们在学习中国传统手作的时候,也带来了不少自己国家宝贵的手作物件儿,来自西班牙的生活方式顾问带来游遍全球发现的设计精品,来自法国的设计师带来祖传的手工银饰,来自海岛国家的匠人带来海盐和手工皂,来自摩洛哥的艺人带来各种装饰品……浓浓的异域风情融入了他们倾心的手作事业之中。在手艺人的心里,这些手作的物件儿早已蕴含生命、赋予灵魂,当然也刻上了他们专属的标签。

中国大约有四万多个大大小小的村镇,在这些村镇里有无数的独具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手工艺品,也有世代传承、讲究技法的匠人,他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做着心爱的手作,有时外面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而这些匠人却始终秉承着传统的风俗和习惯,以事必躬亲的魄力恪守着世代相传的不变信念。

放眼全中国,孕育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长江、黄河流域诞生了诸多文化区域,齐鲁文化、燕赵文化、三秦文化、三晋文化、巴蜀文化、吴越文化、楚文化、岭南文化等为中国的传统手作提供了坚实发展的土壤。如果说中华民族浩瀚的文化是一棵苍天大树,那一根根枝桠就是根植于中华大地的文化区域,而无数的树叶就是散落在民间的手作匠人和手作臻品。

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国的手作匠人不仅保留着老一辈拼搏奋斗的精神,还懂得创新与融合的重要性。他们不断地以传统文化为根本,追随大师的脚步,解构经典的作品,挖掘全新的机制,展现非凡的魅力。

手艺人的坚持与执着

手艺人是有情怀的,经由他们的巧手传承下来的古时技艺,禁得住时间的洗礼,并且可以历久弥新。深山中的农妇一针一线缝制出来的刺绣,色彩斑斓、纹样生动;小镇上的铁匠一锤一锤地敲打出来的铁艺,精美绝伦、余温仍在;山麓脚下的林场,老师傅正在挑选制作古琴的良材,秉承古法,从不偏废……传统手作已和他们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你看到的是坚持,而他们则是用毕生的精力去传承,这就是匠心所在。

陶艺师、铁匠、纸艺人、木匠、古琴制作师、雕刻师等手艺人,或其他一些文化艺术匠人,用一种坚持默默奉献着,他们让传统手作走向生活,并焕发着勃勃的生机。看到这些带着体温的手作工艺品,我突然意识到我们现在的生活其实是存在缺憾的,缺少的是一种真正使我们觉得完整、自信、厚重、淡然的东西,那是历经几千年岁月沉淀却被我们所忽视的“珍宝”。

从欧洲工业革命开始,机械轮完全打破了原始手工的节奏,大量产品开始批量生产,从此开始了“产品复制”的时代。虽然工业化发展给手工作坊带来很大的冲击,但庆幸的是有不少手艺人仍坚持着传统手作,始终不离不弃,传统手作是他们的精神图腾,是他们的根。


经过数百年岁月的洗礼,如今手艺人的地位逐步提高,尤其是欧洲手艺人更赢得了世人的瞩目和前所未有的尊重。无论是皮具、成衣,还是雨伞、瓷器或玻璃器皿等,现在全都一跃成为大众梦寐以求的奢侈品。工业革命带来了产品量产,却丝毫抹杀不了传统手作的灵气。

盐野米松曾在《留住手艺》一书中说到,“当没有了手工业以后,我们才发现,原来那些经过人与人之间的磨合与沟通之后制作出来的物品,使用起来是那么合适彼此之间的身体,它们是经过手工一下下做出来的,它们自身都带有体温,这体温让使用它的人倍感温暖。”

手艺人的工作其实就是他们的人生本身,那里有很多自古以来的智慧和道理,甚至还包涵了隽永的历史文化。他们日常中很少有机会对别人讲述他们的工作内容,更不可能以文章的形式公示于众,而他们的语言却是活生生的,这些语言通过精制而成的手作工艺品展现出非凡的说服力。

就全球而言,欧洲手艺人的社会地位普遍较高,一个高级餐馆里的高级面包师相对要比银行职员更受尊重。其它地区的手艺人虽身怀绝技,但其社会地位往往要比欧洲手艺人低,国内修鞋匠的地位远不及法国修伞匠的社会地位。在法国这个浪漫的国家里,还有很多其它行业的手艺人,如手工皂制作人、高级定制手工裁缝及手工香水制造者等,他们的社会地位远高于其它地区的手艺人。不仅如此,他们的产品往往都被贴上高价标签。在意大利,手艺人的社会地位比法国还要高,尤其是一些传统手艺人,他们历经数代创造了家喻户晓的奢侈品品牌。

在快速发展的现代工业社会,手工艺代表着一个正在消逝的慢生活方式。它是一种原始、纯粹的技艺,没有更多的利益,没有烦杂的纷争,却又是一种充满智慧的生活方式。古老的街巷是手艺人的聚集地,那些青砖黛瓦的楼宇里,那些碎石街道的旮旯里,那些松涛阵阵的古宅里,都是手艺人施展才华的场所。那些被人追捧的世界顶级名牌,其实最初都是从这些小作坊里诞生的,只是我们一味地追求品牌,而忽略了身边太多的美好。


版权说明

综合自网络;文化中国行,版权归属原作者;如有侵权请告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