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都在说TPP,那么宏观看不明白,我来说说TPP对于一个普通人的影响

 春花秋月月如花 2016-01-31

  最近看了好多关于TPP的帖子,我不谈什么国际形势,也谈不上,我就一个普通人,加入有什么影响?我就说一点加入我就等于失业了~~~
  大家说TPP是阴谋论也好,是大势所趋,是什么都好,没有TPP,我这行业夕阳日下,苟延残喘,有了TPP,那就直接死翘翘了,哈哈哈
  为什么?因为我所在的行业就是劳动密集型加工产业,我们做外贸十几年,是我们当地最早开始做服装外贸加工的企业,所以我们几乎垄断了本省内同类型的加工产业,跟沿海不同,我们是内陆省份,十年前我们靠的就是本地的低人工费,本地政府的补贴,超低息贷款,国家对出口行业的保护政策返税等等等,我们从一个一百多人的小厂,发展成一个3000多人的大厂,跟国内的政策是分不开的,我们也算是为国家外汇贡献那么一点点余力吧,外汇累积靠的就是几十年的密集型劳动产业链累积下来的,大家不会反对吧。

  我进公司也不过5年多而已,08年世界金融危机的时候我做的是国内市场,没感受到多少冲击,当我开始进入外贸行业,就感受到国际形势对我们的影响了,公司前辈说,08年以前公司产能并不高,自己的产品跟接一部分外贸单还可以少量的外发,08年以后,沿海应该是受到了金融危机的影响,毕竟欧美国家人民荷包没有那么富裕了,对衣食住行必然需求量降低,你们看,衣就排在第一位啊~~~是多么直观,大量的沿海服装厂倒闭了,内陆迎来了返乡高峰,虽然那时候我们给工人的工资是低于沿海的,低一半左右啊,而且大量工厂倒闭,大家也有危机感对于去沿海打工吸引力降低了这是事实,我好多在深圳打工的亲戚前几年都开始回来了,基本没有再去的了,而且这几年部门招的新人很多都是深圳广州回来的,沿海的工厂流失了大量的工人,工人一旦接受了本地的工资水平,不是实在生计维持不下去,谁喜欢远离故居啊?这个时候,我们的春天来了,(⊙o⊙)…~~~~沿海行业同学不要骂我

  最明显的就是以前我们是出去拉业务,现在有老外找上门来,因为我们很早就开始跟阿里巴巴平台合作,有个业务组就是专门维护网站的,并不是我们国际知名,对于沿海那些大型服装厂而言,我们只是小虾米,我记得当时我接待客户,带他去工厂,我们的流水线上几乎坐满了工人,老外很开心,他说因为他最早去了好多沿海的工厂,但是好多生产线都停掉了,没有工人,一片萧条~~~总之我们的客户越来越多,除了那几个大的合作多年的老客人,为了拿下新客户的订单,公司开始扩大工厂,在郊区建了分厂,当地开发区不知道多开心,我们这种劳动密集型产业可以解决当地一个就业,一次就招了1500个工人,原厂车间只有400多工人的说,但是加工业转向内陆也只是一个趋势,因为内陆有更低的人工成本,这是资本市场规律吧,那里成本更低投资者或者说品牌就会去那里,所以11年左右开始,我们工厂的工人月薪都超过普通办公室员工了,而且多一倍多,当然人家从早加班到夜晚,也是赚的计件的辛苦钱,做得多就拿得多,而且我们多年都是做基础款的订单,就是体恤衫,类似秋衣秋裤反正老外也不需要什么蕾丝花边,就是国外超市那种低端货,毫无技术可言,做起来也简单快,工人也喜欢做这样的简单的大单,因为有产量,有钱拿,12年市场开始萎缩,因为工人人工上去就不太可能降下来,通货膨胀物价也高,你还敢降低薪水,我也不答应啊····

  12年到13年虽然有业绩增长,但是都很低,大概在5-8%左右,最有意思的是在13年的时候,我们开始接触一些中端品牌的加工,既然是中端品牌就意味着人家是有质量款式工艺上的要求的,对于做惯了低端产品的工人来说,多一个工艺要求多一个技能学习就是浪费他们的时间,对于他们而言时间就是金钱,因为那稍微复杂的工艺,就意味着他做一件的时间就更多了,降低了件数,当时公司已经成立了房地产部门,物业部门,谁叫房地产来钱快啊,我们每收回国外一笔定单的汇款,连毛都没看到就转到房地产部门去了,集团要多元化,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这道理谁都明白,而且董事肯定哪个部门哪个行业赚钱多就全力支持,那个时候好几个中端品牌,要我们升级生产线,购买压胶机,激光切割裁床,全自动挂衣质量检测设备,因为他们对自己的加工厂是有要求的,没有这些设备我们就达不到客户的验厂标准,但是部门的钱都投出去了,我们拿什么做这些产业更新??当时我们几个部门中层,跟公司企管的开了N次会,希望公司让我们外贸部门能独立出去,我们希望成立完全市场性质的外贸公司,把权利放给我们,大客户的订单数量一致在下降,而且利率压缩的非常厉害,为了保证工厂的运转我们都是咬牙接下来的,把成本除去,我们部门一件衣服单价只赚一毛钱,甚至不赚钱还要亏钱,虽然公司给予了窥视补偿比例,但我们是做业务的部门,我们是要用业绩去拿奖金的,我们不想做不赚钱的订单啊~~~~

  但是跟公司董事高层沟通了很久都没有进展,因为公司是做服装加工起家的,又是本地品牌,是这行的支柱型产业,生产车间,就是工厂啦,不能离开我们,因为只有我们给订单他们做,他们才能维持下去,开发区的领导是绝对不会允许我们工厂裁员或者说倒闭的,所以不可能让我们独立出去,但是我们也要活啊,我们也要养活办公室的员工啊,我们死了那工厂就只能跟着我们一起死么,就是这样,董事才放了权利,虽然不能独立,但是给我们外发的权力,以前订单一律有生产办的外发部门统一管理,甚至还要收取我们一件3-5毛钱的外发管理费,常常还质量无法保障,导致客户投诉我们,害我们流失了很多客户,一直都很不满,现在权力放给我们部门,我们可以自己联系外发厂,但是生产办却不给我们外派QC,就是质量监测人员,最后我们自己主键了一个QC部,生产办一看居然自己也成立了一个外贸2部~~~吐血,哈哈哈,还不归我们管,直接跟生产部挂钩,跟我们部门抢订单~~多么可笑~~~害我有段时间经常想要是客户先找的他们,来验厂了,然后又找到我们,一看工厂地址一样,多滑稽。。。。为什么公司内部如此不和谐咧??因为利益瓜分,每一个利益联结点上就是一个家族皇亲国戚,谁都不服谁,谁都要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苦的都是我们这些老百姓

  啰嗦了好大一堆,只是想说在没有TPP的时候,我们出口行业就已经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了,一直到13年年底,欧美订单开始转向东南亚市场,尤其是柬埔寨,菲律宾,大家自己去什H&M,C&A,ZARA,这种国外大型快销翻翻吊牌看就知道了,这几年一定有相当一部分是产自这几个国家,当然好多就是简单的款,如果再不升级设备,我们不要说大单了,小单就接不到了,而且,欧美经济一直在衰退,订单数量逐年下降,一个品牌买手,也不敢下超过5万件的款,怕卖不出去,我们的订单少了一半都不止,以前很多小加工厂指望我们分点,现在我们也没有分给他们的了,他们基本倒闭完了,或者接点国内的小单维持一下,中型加工厂还有在合作,这个时候公司的房地产部门烧了那么多钱以后终于开始赚钱了,我们的尾款终于能留在自己的账户里了,董事也是看到了我们的确跟东南亚比,在这样下去毫无悬念,同意更新设备了,可能大家不知道,一个三针五线跟一个四针六线的区别,其实区别还真不大,就是四针六线的缝合比三针五线平整一些,但这个设备确实这两年才出来的,我们买了整整两条生产线的四针六线机器,工人也是一次一次适应这个设备,开始的怨声载道,这个技术难题总算攻克下来,这样我们才又开始接到了大量的有四针六线的款的订单,到14年初我们又购买了激光压胶机,激光裁床,这些设备都非常昂贵,尤其是进口的,我们只能买一台日本进口的切割机,另外那几台国产的,说真心话,几个月罢工一次,日本的没坏过,至少目前,但没办法,价位摆在那里,一台10万不到,一台几十万,14年是公司十年以来外贸部订单最多的一年,出口突破了7000万美金,但是这个突破不是长期的,是因为我们14年下半年接到了大量的大额基础款订单,这是因为长期跟我们合作的2个最大的欧洲超市品牌要转到东南亚去了,他们给的加工价太低,很多工厂都不愿意做,只有我们愿意接,所以在要保证交期的情况下,大量转到我们工厂,去年真的加班都是常量了,日以业绩的加班,工厂也是天天加班到10点,但到今年就急转直下了

楼主 回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