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盘点历史上有名的地质学家

 RK588 2016-01-31
2016-01-28 桔灯勘探

↑↑↑


国内篇


沈拓

(1031—1095)北宋科学家、政治家。字存中,杭州钱塘(今属杭州)人。 他精研科学,成果丰硕. 在地质学方面,由雁荡等山的地形,认识了水的侵蚀作用;从太行山岩石中的生物遗迹,推论出冲积平原形成的过程。 以平生见闻,撰有《梦溪笔谈》等著作。


章鸿钊

(1877—1951)地质学家。字演群,后改爱存.浙江吴兴人。中国地质事业创始人之一。1913年创办中国第一个培养地质专门人才的地质研究所;1916年创建中国第一个地质调查机构地质调查所。中国地质学会的发起组织人之一。著有《石雅》和《古矿录》等。


丁文江

(1887—1936)地质学家。字在君,江苏泰兴人。曾任中国地质调查所所长,进行地质矿产调查。晚年任国民党政府中央研究院总干事。著有《扬子江芜湖以下的地质》等报告20余种。


李四光

(1889—1971)地质学家。字仲揆,湖北黄冈人。毕生从事古生物学、冰川学和地质力学的研究和教学,创立了用地质力学解释地壳构造及其演化的假说。 运用力学分析的方法,探索地壳运动和矿产分布的规律,创立了地质力学中的基本概念“构造体系”。在地震地质工作方面,强调在研究地质构造活动性的基础上,观测地应力的变化,开创了一条实现地震预报的途径。著有《地球表面形象变迁的主因》、《中国地质学》、《中国震旦纪冰川》、《东亚构造格架》 、《新华夏海的诞生》、《受了歪曲的亚洲大陆》、《中国地质及大陆运动》 、《地震地质》 、《地质力学概论》、《天文、地质、古生物》等。


翁文灏

(1889—1971)地质学家。字咏霓,浙江鄞县人。清末在比利时获理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参加丁文江等办的地质调查所,并担任主要工作。首先提出燕山运动在中国的存在及其在中国地质历史上的重要意义。著有《中国矿产志略》、《甘肃地震考》和《椎指集》等。


赵亚曾

(1898—1929)地质学家、古生物学家。河北蠡县人。 对中国地层和古生物进行研究调查,最先对中国长身贝类化石作系统研究。著有《中国长身贝化石》等。


斯行健

(1901—1964)古植物学家,浙江诸暨人。对中国晚古生代和中生代至新生代各纪的植物化石、古植物的分类和演化、地层的划分和比较以及植物的地理分布等均有研究,为中国古生物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朱森

(1902—1943)地质学家、古生物学家。 湖南郴县人。 著作有《金陵灰岩之珊瑚和腕足类化石研究》、《四川龙门山地质》等。

国外篇
阿格里柯拉

(Georgius Agricola,1494—1555)  德国矿物学家。主要著作有《论金属》和《化石的性质》等。对当时的冶金技术、采矿技术作了详细说明;叙述了有用矿物、矿脉、矿石的生成过程;对已知矿物的完整记载,成为以后进行矿物描述的典范。因而被称为“冶金学之父”。


史登诺

(Nicolaus Steno,1638—1687) 丹麦籍解剖学家、地质学家。在著名论文《天然固体中的坚硬物》中,曾提出关于生物地层学的原理性创见。 认为含化石的地层是地球史的记录;若化石生物与现代海洋生物相似,证明所在地层为海洋沉积;以此类推也可得出陆相沉积。这是最早的岩相概念。以直观方法建立了地层学的三个定律,因而成为地层学和构造地质学的最早的奠基人。


赫顿

(James Huton,1726—1797)苏格兰地质学家.对地球上的花岗岩、沉积和地层的不整合进行了观察,认为花岗岩等是熔融岩浆冷却的产物,整个地球经过了多次造山—夷平—沉积—造山的循环。 因同水成论对立,后人将观点称为火成论。他还提出均变论的假说。这对将经典地质学由猜想变为科学有重要影响。因而被称为“近代地质学之父”。


魏尔纳

(Abraham Gotlob Werner ,1750—1817)德国地质学家,水成论派的创始人。 他将萨克逊地区的地层作了划分,并推断这种划分适用于全球的地层,称之为“万有建造”。认为火山岩是水生岩的派生物。今天看来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但它曾引起人们研究地层层序的兴趣,从失败中获取教益,导致了生物地层学的发展。 他还对描述矿物学的建立作出了重要贡献。


霍尔

(James Hal ,1761—1832)英国地质学家。他通过将玻璃、天然岩石和碳酸盐加热熔化、冷却的实验,证明了赫顿的火成论观点;并认识到因冷却速度不同而造成同成分的物质有不同的面貌。他还对粘土层作侧向挤压,进行褶皱作用和逆冲作用的实验。因而被称为“实验地质学之父”。主要著作有《关于暗色岩和熔岩的实验》和《表明压力影响热作用的一系列实验的报告》。


居维叶

(Georges Cuvier,1769—1832)法国生物学家、地质学家。对地质学的最大贡献是奠定了古脊椎动物学的基础;在巴黎盆地的白垩纪、第三纪以至第四纪晚期的研究方面也颇有贡献。 他反对魏尔纳的观点,认为化石与现代生物间的关系完全被割断,因而成为灾变论的代表人物。主要著作有《巴黎周围矿床地理学和有机物遗体的研究》和《关于化石遗体的研究》。


史密斯

(Wiliam Smith,1769—1839)英国地质学家。1835年获达布林大学名誉法学博士称号。对地质学的主要贡献是:1、发现了地层层序律;2、确定了化石鉴定法则;3、确定了英国中生代地层的层序;4、创制了世界上第一张英格兰、威尔士地质图。1816年出版《用生物化石鉴定地层》一书,为地层学的奠基之作。


莱伊尔

(Charles Lyel,1797—1875)英国地质学家。他用大量事实论证了地球自然过程和地质动力的“古今一致性”和“将今论古”这一现实主义方法的有效性,从地质学中排除了宗教因素;指出导致无机界变化的各种主要动力,来自水成作用和火成作用,表述了各地质动力对地球表面的改造作用,奠定了动态地质观的基础。并根据英、法、德等国的其他地质资料,编制了一幅《始新世以来欧洲海侵区域图》,对古地理的研究起到了推动作用。在名著《地质学原理》中,对地球表面的各种变化规律作了较好的描述。


丹纳

(J.D.Dana,1813—1895)美国地质学家、矿物学家。在研究北美地质构造时提出了“地槽”的概念。指出地槽的产生和发展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而在一定的阶段,沉积层本身因侧压力作用发生褶断,同时深部岩浆乘虚而入,并引起变质作用。他的论述导致了地槽学说的形成,成为大地构造学说的主要领域之一。对欧洲和亚洲的构造地质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并认为这种变化反映了地球火成熔融状态冷却的地质效果,因而成为固定论的代表人物之一。


李希霍芬

(Richthofen,Ferdinand von,1833—1905)德国地貌学家、地质学家。主要研究地貌学,强调区域性原则对地理学的重要意义。曾七次在中国调查地质、矿藏、黄土、海岸性质和构造线分布等,提出了中国黄土风成的假说。著有《中国》(三卷)、《中国地图集》等。


魏格纳

(Alfred Lothar Wegener,1880—1930)德国地球物理学家、气象学家。 大陆漂移学说的创始人。1915年出版《海陆起源》一书,成为新地球观的经典著作.1919年到德国海洋观察气象试验站工作,利用业余时间探索大陆漂移问题,于1920、1922和1924年三次再版《海陆起源》一书,向占统治地位的固定论提出挑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