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普分享】人类的尾巴,鸡肋还是珍宝?

 wyfx100 2016-01-31

很多动物都有尾巴,而且有很重要的作用。比如猴子,尾巴是它的“第五只手”,可以爬树窜来窜去,荡秋千,取食物。燕子的尾巴用来平衡身体,控制升降。狗的尾巴可以表达情感,不停摆动时表示高兴,挨打了尾巴就夹起来。松鼠的尾巴又大又长,作用是当它从高处往下跳时,可以减慢降落的速度,睡觉时可以把尾巴盖在身上保暖;


那人类的尾巴有什么作用呢?有人认为,人类的尾巴一直被认为跟人体的胸腺和阑尾一样,是人体进化后的残余部位,没有特殊的功能,被认为是个可有可无的组织。真是如此吗?下面让我们一起对它进行全方位的了解吧。


尾巴的解剖    

人类的“尾巴”是由3-5块退化的尾骨结合而成尾椎,通过附着其上的韧带连于骶骨,构成人类脊椎的尾端,呈游离状,就是我们的“尾巴”。尾椎通过脊椎与人体颅脑相连,其与腰椎和骶椎互相连接共同形成向前弯曲的特殊结构,在人们以臀部着地摔跤时,可缓冲地面对颅脑和脊髓的强力冲击,减少甚至避免脑震荡、椎体压缩性骨折和椎间盘突出的发生


尾椎的前后面都附着更要的肌肉和韧带。比如肛提肌(耻骨尾骨肌,髂尾肌)、尾骨肌,这些肌肉是盆底肌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稳固尾骨和盆腔器官的作用。当我们排便用力的时候,当孕妇生产的时候,尾骨会被挤到后面去一点,而这些肌肉和韧带可以在事后牵拉尾骨,使其归位。


从神经解剖来说,尾骨前面有奇神经节的贴附,尾骨急慢性损伤刺激了奇神经节,反射性引起内脏功能的紊乱,比如头晕目眩,心烦胸闷,下腰部酸困,慢性泄泻眼睛干涩等。 


引起尾巴痛的因素   

日常生活中“尾巴”痛也是常见的疼痛之一,有些长期顽固性的尾骨疼痛症状,表现为坐卧不宁的痛苦不堪症状,到底是哪些因素造成的呢?

外伤

尾椎比较细小,与其他椎体相比,处于游离状态,所以是最容易受伤的组织,如不慎滑倒、从楼梯上滑落或从高空中坠落等都有可能造成尾骨骨折、骨裂或尾骨周围软组织钝挫伤而引发尾骨急慢性疼痛。



不良姿势和习惯

尾骨痛以女性者较为常见。一方面是由于女性骨盆比较宽大,尾骨相对于坐骨要更容易暴露在受伤的条件下。


另一方面是由于现代人错误的姿势习惯引起的,比如“尾骨坐姿”。正确的坐姿是以坐骨结节为支撑点,骨盆处于中立位,但“尾骨坐姿”是以尾骨为支撑点,会让尾骨向内卷,不仅周围筋膜、神经受到刺激或挤压,也使得使得盆底肌松弛,产生多种泌尿生殖系统问题。产后女性在坐月子时,若长时间以错误的“尾骨坐”哺乳,则会加重盆底肌松弛的问题;现代家庭看上去很宽大舒适的沙发本来是让人放松身心的地方,可如果我们长时间以“尾骨坐”的半躺姿势看电视,反而会伤害健康。





其它因素

有些尾巴痛跟可能是脊椎肿瘤或尾骨附近组织肿瘤引起的,在排除这些疾病后,也要考虑到尾骨痛可能跟其它肌骨关节相关。比如骶髂关节错位可以引起尾骨部位的疼痛;比如股方肌和闭孔内肌的损伤,股方肌的损伤表现为下蹲时疼痛,蹲下去起不来,或者深蹲时感觉尾骨部位痛;闭孔内肌(外旋肌)的损伤也会表现为尾巴痛。所以我们一定要有精准诊断,方可对症下药。



尾巴痛处理方法    

尾骨骨折或者尾骨向里错位,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卧床休息配合外用药物、坐位时使用气垫圈等。对于顽固的尾骨疼痛,有的医生甚至就建议手术切除尾骨。但实际上这种传统的治疗方法并不能起到最佳的治疗效果,甚至会带来严重的危害。卧床休息或者外用活血化瘀消肿的药物虽然能缓解症状,但并不能改变尾骨内卷错位或骨折,时间长了会容易出现盆底肌松弛症状,引发漏尿、阳痿、盆腔器官下垂、痔疮,阴道松弛等。而尾骨手术,会切断臀大肌肛提肌尾骨肌等在尾骨上的附着,遗留终身隐患,影响今后的“性福”人生。

我们认为尾骨骨折或错位导致疼痛的患者,需要经直肠进行尾骨复位和软组织松解治疗。

如图,治疗师带无菌手套从肛门进入,先摸到硬的部位是骶棘韧带,近端靠近肛门位置是尾骨肌和肛提肌,再进去是梨状肌(也会导致尾骨疼痛问题)。可对尾骨进行复位,也可对肌肉进行手法松解。

对于尾骨错位引起的疼痛,我们还可以通过运动来解决。有时候医生会建议患者在打完封闭后再去操场跑10圈,道理是在跑步过程中,臀大肌的收缩会把尾骨的错位恢复正常。


另外我们也可以每天抽空“凹造型”,做以下臀肌伸展锻炼,对久坐、坐姿不当压迫尾骨、有慢性尾骨疼痛、产后女性等特殊人群的“尾巴”健康有好处。

(1) 坐姿臀肌伸展

坐姿,弯曲膝盖,双手在身体后侧支撑住,然后将一侧腿横过来放在另一侧腿上。重心稍向后靠,然后将下侧支撑腿脚后跟靠近臀部,保持脊背伸直并延展,身体慢慢向前倾倒,直到上侧腿的臀部感到完全伸展。整个动作过程,时刻保持均匀呼吸,保持肩膀和颈椎放松。


2)仰卧臀肌伸展

仰卧双腿屈髋屈膝,将一侧腿横过来放在另一侧腿上,部方向靠拢,直到上侧腿的臀部位置感到完全伸展。整个动作过程,时刻保持均匀呼吸,保持肩膀和颈椎放松。


(3) 俯卧臀肌伸展

坐在垫上,将一侧膝盖弯曲,另一侧大腿伸直并做后伸,同时双手伸直撑于体前。保持脊背伸直并延展,保持骨盆稳定,不要歪斜。慢慢下压身体,让上半身慢慢接近垫子,直到屈膝腿的臀部感到完全伸展。整个动作过程,时刻保持均匀呼吸,保持肩膀和颈椎放松。



  • 相对来说,中医比较重视尾椎的作用,也充分挖掘了尾椎在疾病治疗中的作用。在尾椎与肛门之间有督脉的起点叫长强穴,为人体阳气聚集的地方。


结合现代解剖的研究发现,针刺部位建议可以在长强穴靠后一些,接近尾骨的位置,这样可以刺激到肛提肌和尾骨肌,治疗阳痿、便秘、痔疮、脱肛等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尾骨两边还有穴位,比如会阳穴,位于骶部,尾骨端旁开0.5寸,在现代解剖上该穴位有臀大肌,有臀下动、静脉分支,有尾骨神经分布,对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有帮助。


在小儿尾椎游离端称为龟尾,尾椎与骶椎合称七节骨,是治疗小儿便秘和腹泻的要穴。从尾骨向骶骨方向推称推上七节骨,配合拇指按揉龟尾穴,能治疗小儿腹泻,一般每次推上七节骨100下揉龟尾100下,推1-2次即可止泻;从骶骨向尾骨方向推称推下七节骨,配合拇指按揉龟尾穴,能治小儿便秘,一般每次推下七节骨100下揉龟尾100下,推2-3次即可有显著的通便作用。



总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