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代 仇英《赤壁图》

 博搜艺术 2019-11-23

明代 仇英《赤壁图》

原本由于仇英只是一位油漆工,他的画作并不受重视,他与文徵明、唐寅以及周臣等画家接触的时候,内心是自卑的。这些文人雅士们时常结伙雅集,访胜纪游,文会读书,品茶赏月,乃至怀念送别,都是诗文风 流,而这些却都与仇英毫无关联,他就像陪伴在这些才子身边的童子一样,只有附庸跟随和凑热闹的份。仇英努力画出来的画,文徵明和唐寅等人可以随意在上面题跋、写诗文,而文徵明等人的画作,从来就不见仇英的题诗。

(2007嘉德秋拍7952万成 交,创中国绘画拍卖成 交价世界纪录)

仇英,字实父,号十洲,原籍江苏太仓,后移居苏州。约生于明弘治十一年左右(1498年),卒于明世宗嘉靖三十年(1552年)。仇英是明代有代表性的画家之一,存世画迹有《赤壁图》、《玉洞仙源图》、《桃村草堂图》、《剑阁图》、《松溪论画图》等。

仇英的山水画多学赵伯驹、刘松年,发展南宋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的“院体画”传统,综合融会前代各家之长,即保持工整精艳的古典传统,又融入了文雅清新的趣味,形成工而不板、研而不甜的新典范,还有一种水墨画,从李唐风格变化而来,有时作界画楼阁,尤为细密。常作上林图,人物、鸟兽、山林、台观、旗辇、军容,皆忆写古贤名笔,斟酌而成,可渭绘事之绝境,艺林之胜事。张丑在《清河书画舫》中对其评价说:仇 英画“山石师王维,林木师李成,人物师吴元瑜,设色师赵伯驹,资诸家之长而浑合 之,种种臻妙”。明董其昌题其《仙弈图》谓:“仇实父是赵伯驹后身,即文、沈亦未尽其法。” 后继仇英画法者,有沈硕、程环、尤求、沈完等。

仇英传世作品非常少见,多为各大博物馆所藏,流散民间可拍卖作品更是少,此幅又是少见的书画珍品。《赤壁图》,此画是清宫旧藏且著录于《石渠宝笈》。画上印有有“石渠宝笈”、“乾隆御览之宝”、“嘉庆御览之宝”、“宣统御览之宝”及“三希堂精鉴玺”等印,款字极精,印章亦佳。因此,此画确为顶 级珍品。

(注释:《石渠宝笈》——是我国书画著录史上集大成者的巨著,由乾隆皇帝命令编纂。分为初编、重编和三编。凡是经过它著录的皇 家书画藏品,目前在拍卖市场上都身价倍增,被收藏者视为极 品佳皋、趋之若骛。)

仇英字实父,号十洲,江苏太仓人。《虞初新志·戴文进传》后张潮跋语谓:“其初为漆工,兼为人彩绘栋宇,后徙而业画。”又王穉登《吴郡丹青志》记载:“移家郡城(苏州),画师周臣而格力不逮,特工临摹。”则他从漆工转而学画是得到吴中著 名画师周臣的指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