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瑶族宗教

 侗乡人1961 2016-02-01

瑶族宗教

2009-10-18 23:36:54 作者:56china 来源: 浏览次数:535 网友评论 0 条


\

瑶族的宗教信仰因地而异,有自然崇拜、祖先崇拜,也有图腾崇拜;还有些地区信仰巫术和道教。

 

原始宗教

 

瑶族的宗教信仰主要是原始宗教。祭祀寨神、家神、水神、风神、林神、猎神;对生产中的每一个过程如砍山、耕地、撒种、栽秧、收稻谷、吃新米、建仓等,都要占卜吉日,祭祀各种神灵。部分瑶族(主要是“蓝靛瑶”)信仰道教,见婚丧、疾病以及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事物,都用阴阳五行的观点加以解释。他们主要祟拜“盘瓠神”(“蓝靛瑶”称“奔翁”);此外,还祭献“伏羲姐妹”、“神农”(单龙)、“社皇”(里出)、“庙老”(扭古)、“赵翁”(灶王)、“王皇”、“杨六朗”、“四大元帅”、“解秽娘子”、“五龙”、“羽宫”、“冯二秀才”、“九娘”,“五雷”等四十多个神诋。这些神诋都没有偶像,但都有它们的来历和传说,如“解秽娘子”是专管婚姻之神;“羽官”是聪明智慧之神;“冯二秀才”是传说中瑶族人民的钟画家;“五雷”是死难者之神,“五龙”是与自然作斗争的英雄之神。多数神抵,有世代相传的祭文,祭文以诗写成,七字一句,句尾押韵。

 

“度戒”

 

瑶族还有很多宗教风俗习惯。“度戒”(或称“过法”)是其中最主要的一种。每个男子通常在八、九到十六、十九、二十二岁时,都要举行一次“度戒”仪式。“红头瑶”称之为“度鳃”,“篮靛瑶”称为“栽奢”,“沙瑶”称为“在”,富宁部分瑶族称为“者三”。“度戒”有戒师主持,先由戒师看“大同书”、二十八宿、六十甲予以择日举行。瞪戒"仪式有“大度”、“小度”或“度天戒”、“度地戒”之分。“大度”通常由七个戒师主持,“小度”通常由五个戒师主持。“度戒”期间,该男子须在戒师家吃、住,不能出门,不可见天,走路时须戴帽低头,除戒师之外,他人不得与之讲话,不得吃油荤食物。

 

入夜,方由戒师传授各种宗教仪札和课目,如背颂宗教经典和本民族、本家族的历史等。“度戒”仪式在村寨附近的草坪上举行,度时先搭一巫台(“蓝靛瑶”称“窝来”)于草坪上,然后由戒师将“度戒”之人引上巫台,并由戒师念经请神,诸神和众人既至,戒师使领“度戒”者对天发誓:不杀人放火,不偷盗抢劫,不奸女拐妇,不虐待父母,不陷害好人,不做官欺人等等。誓毕,戒帅掇火于水碗内,表示如有违誓,命运将如同火入水而火。然后,戒师即喊一声“度下!”“度戒”者随即全身卷曲,两手指交叉紧扣膝盖,置头于两膝之中,从巫台上一滚而下,台下有八人预先投一藤网接应,从巫台“度下”时,若两手松脱,四肢朝天,则不仅被人耻笑,且被认为“功德修得不圆满”,没有“过关”,“神鬼不灵”,是一件终身的憾事。“度戒”后,由戒师宣读日后所应遵守之法纪,加盖手印,由“度戒”者保存至死。“度戒”在瑶族男子中有着成丁札的意义。经过“度”和“度戒”“过关”者,日后便可继续与师父学习经文礼仪和其他道德训条,井受到社会尊敬,还被认为可以得到神灵保护;反之,则没有社会地位,不能取得姑娘的爱慕,甚至难以找到老婆;年长者如未举行此项仪式,一定时候需要补行,否则被认为“不是瑶家人”。

 

长期以来,“度戒”已成为瑶族人民训诫孩子应该如何做人的教育形式,而且在瑶族社会生活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瑶族男子命名有两次,一为乳名,一为法名;法名即“度戒”后由师父所取之名,此法名平时他人不得乱减,唯有师父才能呼喊。瑶族有“拜寄”习惯,即小孩生病时,父母便认为自己命薄,须再拜寄他人为“干爹”、“干妈”为之“保全”,拜寄时先在门前插香,三日后先来客人为“干爹”、“干妈”,并为小孩另取新名,以示解脱病灾。

 

“预兆”

 

各地瑶族都习惯用宗教迷信观点把梦中的情景解释为事物的“预兆”。如入睡时梦见太阳落山,即认为父母将遇小灾;梦见滚木下山,预兆即将发财;做梦唱歌,预兆将与他人斗口角;梦见风、雨,吃肉,大蛇追咬,认为将有灾患病等。此外,禁忌也甚多,如:“祭龙”期间不得动土,正月初一妇女不能串门;初三、初五、初六不出门,“出门多病”;屋内火塘中的铁三脚不能用脚踩,家有产妇不满一月,外人不能穿草鞋进门;平时不能坐门槛等。瑶族有纯朴的民间道德传统,史籍记载,瑶族“好洁”(干净),每有客人到家,客人首先须与妇人招呼,“主人乃乐,否则反谓客人傲慢,轻视彼族”(民国《马关县志》卷二)。平时路遇老人,必须让行,若是骑马,必须下马,老人背负重物,须替老人背物,路上相遇,无论认识与否,都要热情招呼。

 

蓝靛瑶的教戒

 

散居在广南、富宁等地自称“金门”、汉称兰靛瑶的瑶族,有一种美好的传统习惯叫“教戒”。瑶家青年结婚,都要经受“教戒”仪式,表示夫妻生活的开始。“教戒”内容十分广泛,有孝敬父母的,有尊重亲友的,有劝导夫妻和睦相处的,有劝导节俭度日的,等等。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教戒”的内容也发生了新的变化,有的媒公还能根据党的政策和形势的要求,增加新的劝导,如“兄弟要团结,各族是兄弟,团结力量大,才能搞四化”,等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