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5考研政治哲学逻辑图

 东方文捷 2016-02-01

 

2015考研政治哲学逻辑图:哲学的基本特征

 



《知识点提要》哲学逻辑图



2015考研政治哲学逻辑图:物质及存在形式

 


2015考研政治哲学逻辑图:意识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2015考研政治哲学逻辑图:人对物质世界的把握

 


 


2015考研政治哲学逻辑图:哲学与现时代

 


2015考研政治哲学逻辑图:哲学的基本问题

 



Snap46.jpg



本章逻辑图

  


本章基本内容

  如果说第五章的内容是唯物史观对人类社会的本质和结构的静态把握,本章则是社会的“本质和结构”的动态展开。“本质”“结构”在运行中呈现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动力”体系和“历史创造者”的活动。本章的三节正是按照这样的逻辑层次展开论述的。

  第一节“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阐述的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其基本内容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构成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构成的社会的基本规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和变化发展,上层建筑反映经济基础,并为经济基础服务;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构成社会发展的又一基本规律。

  第二节“ 社会发展动力”将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多种多样的动力作了清晰的梳理和归结,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动力体系。指出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以及科技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第三节“历史的创造者” 围绕着历史主体的作用阐述了社会发展和人的活动的关系,历史的参与者和创造者的关系以及人民群众与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并结合新的历史条件阐述了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党必须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问题。

复习方法建议

  因为本章内容揭示了社会历史的规律、动力和历史主体问题, 所以, 突出地体现了唯物史观的方法论功能。这是因为, 旧的历史理论存在两个主要缺陷:一是仅仅考察了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未探究动机背后的物质原因,未能发现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二是没有正确说明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而本章恰恰是在这两个方面都做出了回答。 因而在理论上和考试命题上都有重要意义。

  本章的困难之处在于多个规律条条相扣,动力体系环环相结,头绪繁多。把握本章的要领在于梳理好理论线索。本章的三节内容实际上有两条相对独立的理论线索。前两节中心线索是社会基本矛盾。一定要从把握社会基本矛盾入手,将各个问题层层依次理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宏观上相对简单的第三节,则不易混淆而顺理成章。在复习的后期,还要注意将本节的内容与其他的政治理论课程有关内容联系起来思考。由于本章内容的性质,使得本章的知识具有很强的跨学科命题贯通性。

知识点讲解

一 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及其矛盾运动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概括地说,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发展;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生产关系是否符合生产力的状况。

  具体地说,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作为生产方式的矛盾双方,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

  一方面,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是因为在生产方式中,生产力是其物质内容,它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而生产关系则是相对稳定的,所以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表现在: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形式,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在生产方式中,生产关系是生产力赖以存在的社会形式,它体现着人们的经济利益,影响人们在生产中的主动性、积极性,从而影响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能动反作用表现在: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时起积极的促进作用;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时则起消极的阻碍作用,当不变更生产关系,生产力就不能继续发展时,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表现得尤为突出,

  但是,无论哪种情况,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归底还是由生产力决定的,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反作用的性质也是取决于它是否适合生产力的状况,因此,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优越的标准,在于它对生产力适合与否,不能脱离生产力的状况孤立地看待生产关系。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构成了矛盾运动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构成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生产力作为生产方式中的活跃的、革命的因素,生产关系作为相对稳定或保守的因素,二者之间始终存在着矛盾,不适合时有矛盾,基本适合时也有矛盾,只是矛盾的性质和特点不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过程,就是由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新的基本适合。正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这种矛盾运动,推动着人类社会从低级向高级发展,人类社会五种生产方式和社会形态的更替,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推动的结果。

  (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规律的内容和意义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显示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唯物史观把它表述为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1.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的基本内容

  这一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其内容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及其发展变化的方向,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归根到底取决于和服从于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这一规律表明,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在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中,生产力始终是决定性的因素,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变化发展,生产关系是否需要变革,以及变革的方向和形式,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力的状况和要求。不顾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固守已经过时的生产关系,或者离开生产力的状况,主观任意地改变生产关系,都是违背这一客观规律的,必然会受到惩罚。

  2.正确认识这一规律具有重大意义

  (1)这一规律是我们理解社会历史的钥匙。(2)这一规律揭示了杜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启示人们看到生产的社会化、经济全球化与社会主义最终实现的历史联系。(3)这一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保持自己先进性质的根本要求和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最根本的客观依据。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基石。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满足人民的需要,是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根本目的。

  (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及矛盾运动

  1.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涵义

  经济基础是指同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和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上层建筑的这两个部分是相互制约的,政治上层建筑是以思想上层建筑为指导建立起来的井与之相适应,思想上层建筑要通过政治上层建筑来体现并保证自己的实现。

  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其辩证关系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具体表现在:①经济基础的需要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②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由于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决定经济基础的性质,因而它必然在上层建筑领域也占统治地位,并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③经济基础的变化发展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发展及其方向。

  上层建筑的各个部分由于具有不同程度的相对独立性,其改变有早有晚、有快有慢。这种情况决定了上层建筑中思想文化领域里新旧斗争的长期性。

  (2)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这种反作用集中表现在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①从服务的方向上看,保护和促进自己的经济基础,反对自己的对立物。②从服务的方式上看,上层建筑通过法律、经济,思想等手段的调控来为经济基础服务。③从服务的效果上看,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有促进、阻碍两种情况。

  (3)上层建筑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归根到底取决于它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当它为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就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反之则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力量。社会主义国家里的无产阶级政党是上层建筑中的核心政治力量,其先进性的发挥,就集中表现在它能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

  3.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构成了它们之间的矛盾运动,这种矛盾运动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始终存在着。这是因为:新建立起来的上层建筑总有某些不完善的地方;上层建筑的相对独立性使它有脱离经济基础的倾向;经济基础的变化不会立即在上层建筑中得到反映;上层建筑仍然维护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经济基础。

  (四)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状况规律的内容和意义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内在的本质的联系,构成了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1.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状况规律的基本内容

  这一规律的主要内容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和发展变化的方向,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取决于和服务于经济基础的性质和要求,这一规律表明,上层建筑的性质和变化发展,上层建筑是否需要改革以及改革的形式和方向,都取决于经济基础的状况。

  2.正确认识这一规律的方法论意义

  (1)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也是我们观察和研究社会历史的一把钥匙,每一历史时期的上层建筑都能从经济基础中得到科学的说明。(2)这一规律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的重要根据。(3)这一规律对于我们进行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政治体制属于上层建筑。经济体制的改革必然引起政治体制的改革。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改革对于保护和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4)这一规律也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自觉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方针的客观依据。

二 社会发展的动力

  (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1.社会基本矛盾的构成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因为:(1)这两对矛盾所涉及的三个方面包括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形成了社会有机体的基本结构;(2)这两对矛盾存在于每个社会形态之中,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3)这两对矛盾是其他一切社会矛盾的根源,决定并制约其他矛盾的解决;(4)正是这两对矛盾运动过程所体现的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之间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成为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正是这个基本矛盾的运动,决定着社会性质的变化和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方向,它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2.两对基本矛盾的不同地位和作用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更为根本的矛盾,它决定和制约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的性质和发展方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又受到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的影响和制约,它的解决有赖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的解决。

  3.社会基本矛盾的作用机制

  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是由以社会基本矛盾为根本动力的动力系统推动的。社会的发展总是从生产力的变化开始,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要求变革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即经济基础变革的客观要求,又导致上层建筑的变革;新的上层建筑的建立,保证了新的生产关系的形成和发展,从而使生产力获得解放。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这种循环往复的过程,形成了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级不断进化和变革的历史。

  4.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它通过改革得到解决

  社会改革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产物。它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有效途径和手段,是社会基本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同样离不开改革。在现实的社会主义中,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是基本适应的,但它们之间又存在着不相适应的一面,其矛盾是非对抗性的,需要通过改革、也能够通过改革来解决。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客观要求,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根本途径,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由于改革是一种用新体制取代旧体制的“制度创新”,是社会生活的深刻变革,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也是一场革命。

  (二)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1.阶级斗争

  阶级斗争是阶级利益根本冲突的阶级之间的对立和斗争。阶级斗争贯穿于阶级社会的全部发展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除了经济斗争外,还有政治斗争和思想斗争。阶级斗争是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的直接表现,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突出地表现在社会形态更替的质变中,也表现在同一社会形态的量变过程中。

  2.社会革命

  社会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社会形态的质变。其实质是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用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

  3.阶级分析方法

  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和阶级斗争观点去观察和认识阶级社会的社会历史现象,就是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这一方法并不适用于人民内部矛盾。

  (三)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1.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在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中,生产力是主导的方面,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历史进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进而决定整个社会关系的基本面貌,决定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所以,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2.生产力标准是唯物史观关于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的原理的体现,是实践标准在社会历史领域的集中体现。是否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判断我们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与否、工作是非得失、社会制度是否优越和进步的根本标准。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从实践主体的角度,为把“生产力标准”和“三个有利于”标准真正贯彻落实提供了根本保证。不断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是无产阶级政党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

  (四)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和科技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科学技术的本质特征和社会功能

  (1)科学与技术的含义

  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运动及其规律的知识体系以及为此所建立的社会建制。技术是在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中所创造的劳动手段、工艺方法和技能体系的总和。

  (2)科学技术的本质特征

  科学技术的本质特征是:它始终以客观事实和规律为依据,以实践为准绳;它始终以继承为基础,以创新为灵魂;它是一项特殊的社会事业,具有特有的社会建制。

  (3)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

  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主要有认识功能、生产功能、经济功能、文化教育功能和社会政治功能。

  2.科学技术革命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科学技术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伟大杠杆,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以微电子学和电子计算机为主要标志,包括生物工程、新材料、新能源在内的新的科学技术革命,对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

  (五)科技发展与“全球问题”

  1.科学技术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

  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像一把双刃剑,既为造福于人类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危及地球生命和社会的全球问题。

  2.“全球问题”的实质

  “全球问题”深刻地反映了人类与自然的矛盾、科学与价值的矛盾。“全球问题”不仅是个自然问题、科学技术问题,而且是一个社会问题。是涉及社会制度、社会管理组织、各种社会认识和整体社会实践的复杂问题。

  3.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哲学意义

  所谓可持续发展的实质内容包括两个方面:(1)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2)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注意保护资源和改善环境,使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可持续发展思想具有重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它表明社会发展是一个人类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过程;它也表明社会发展是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要把人类的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

三 历史的创造者

  (一)社会发展和人的活动的关系

  1.历史的“剧作者”和“剧中人”。社会历史规律是人们社会活动的规律。在社会历史中,人既是“剧作者”,又是“剧中人”。人们创造着历史,又受到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制约。

  2.社会发展规律的形成和作用离不开人的自觉活动,但是人的自觉活动不能否定社会规律的客观性。

  3.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人的自觉活动是辩证统一的。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将二者割裂会导致唯意志论或机械论、宿命论。

  (二)历史的参与者与创造者

  唯物史观在考察人的历史作用时,对历史的参与者与历史的创造者作了区分,认为凡是社会中从事一定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人,都是历史的参与者;而历史的创造者是指社会发展的推动者以及社会发展方向和总趋势的决定者。历史的创造者当然是历史的参与者,但历史的参与者不一定就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区分的根据在于,历史其实是“社会”的历史,社会的历史当然包括了“人”的历史,但并不等于“人”的历史相加之和。有了这个区分,就不会从马克思说过的“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这一正确命题中得出“人人创造历史”的简单结论。

  (三)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

  社会发展的历史从根本上说是生产发展的历史,是作为物质资料生产者的人民群众所创造的历史。人民群众是物质生产实践活动的主体,因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历史的创造者。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的范畴。从量的规定性看,人民群众是居民中的大多数;从质的方面看,是推动历史前进的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包括的内容是不完全相同的。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创造历史要受历史条件的制约。

  (四)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唯物史观在主张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同时,充分肯定了个人特别是杰出人物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1.历史人物的出现体现了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

  一方面,“时势造英雄”,任何英雄人物的产生都是时代的需要,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另一方面,英雄人物的出现也取决于个人所处的具体历史环境、主观条件、机遇等偶然因素。

  2.历史人物的作用和社会制约性

  历史人物往往是历史事件的当事人;是历史任务的提出者和完成历史任务的组织者,他们对历史发展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但是,历史人物的作用再大,也不能超过人民群众的作用,也不能决定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历史人物作用的性质和大小取决于他们是否正确反映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取决于他们所处的历史条件以及个人的才能和品质。

  (五)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党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创造,它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和唯物史观。

  1.群众观点

  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观点。其基本内容是: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群众负责的观点,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

  2.群众路线

  群众路线是群众观点在实际工作中的贯彻运用。其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3.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意义和要求

  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党的正确领导的基础,是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六)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和全社会全民族的积极性创造性是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

  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和全社会全民族的积极性创造性是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因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历史的主体。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和全社会全民族的积极性创造性,对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始终是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因此,我们的一切工作都要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以充分发挥全社会全民族的积极性创造性为力量源泉。为此,必须相信人民、依靠人民,必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


本章基本内容

  这一章与其后的两章,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唯物主义,即唯物史观。唯物史观是马克思的两大发现之一,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内容。从理论上说,它并不是与辩证唯物主义并列的另一个“主义”。但从复习考试来说,这三章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

  本章可以视为唯物史观的绪论。本章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其理论线索是以实践观为核心,揭示人类社会的本质,具体分析社会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及其功能。这一章在框架结构上的特点就是一个“基础”,一个“本质”,三个“结构”。即社会的物质基础、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以及社会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观念结构。

复习方法建议

  本章试题的特点是,既有微观上的重要性,又有宏观上的重要性。

  从微观上看,本章理论内容丰富,考点星罗棋布。例如“衡量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尺度”(1996 年理科第2题)、“先进生产力”的确切涵义(2001 年文科第2题)、“生产力的渗透性要素”、“生产关系的科学含义”(1999年理科第3题)、“上层建筑的内容”(1999年理科第18题)、“社会意识的特点”(2000年文科第3题)、“政治文明的含义”(2004年第16题)等,几乎涉及到了全部基本概念。

  从宏观上看,本章的主要原理不仅在理论上是唯物史观体系的建筑构架,而且直接就成为了试卷上的考点,如“地理环境的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1997 年理科第 29 题)、“社会规律形成于人的有意识的活动中但具有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性”、 “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 、“物质的社会关系和思想的社会关系” (2001 年文科第 31 题)、“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协调发展(2004年第2题)” 、“社会历史是自然历史过程”。政治上层建筑是“思想的物质附属物” 、“意识形态与社会意识的关系及其相对独立性”、“意识形态的阶级性”等,这些都是既可以出多项选择题也可以出辩析题甚至分析题的重要考点。

知识点讲解

一 人类社会的物质基础和本质

  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是人类社会的物质基础。社会存在由地理环境、人口和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等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所构成。

  (一)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在社会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

  1 、地理环境

  (1)地理环境是人类生存的自然条件,它通过人的实践活动成为社会存在的构成要素,它是指与人类社会所处的地理位置相联系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包括土壤、气候、山脉、河流、矿藏以及植物和动物等等。

  (2)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在于:它是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经常的、必要的条件。地理环境是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前提,对社会发展起重要的作用。但不能把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夸大为决定作用,那就陷入了 “地理环境决定论”的误区。

  地理环境决定论是错误的。地理环境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它不能决定社会的性质,社会形态的更替,相对不变的地理坏境不能说明显著变动的社会生活。相反,地理环境的作用还要受到社会条件,特别是生产方式的制约。

  (3)地理环境和生态平衡问题。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它的开发和利用也是有限度的;同时地理环境是由各种自然条件所组成的有机整体,它们相互联系,形成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当生态系统保持适当平衡时,才能有利于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反之就会造成危害,人类就要受到自然界的惩罚。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持生态平衡,是当代世界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2.人口因素

  人口因素是指从事生产和自我生产的人们的总和。人是社会生活的主体,人口因素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它对社会发展起重要作用。社会的物质生活资料生产和人口生产是互为条件、互相制约的。为了充分发挥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必须对人口实行有计划的调节和控制,提高人口的质量。人口生产与物质生产一起构成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但人口生产本身对社会发展不起决定作用。不能曲意夸大它的作用,说成是决定因素,那同样会坠入历史唯心主义。马尔萨斯人口论就是如此。

  (二)社会生产实践和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1.生产方式是把握社会生产实践的逻辑范畴

  社会生产实践是最基本的物质实践活动,是人类历史的起点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正如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都是社会存在的物质实体性要素一样,社会生产实践则是社会存在的物质性活动过程。但是,社会生产实践作为物质性的活动,具有不同于物质实体的复杂性。必须把它抽象为生产方式范畴,才能准确地把握。

  2.生产方式的涵义和实质

  生产方式就是劳动者和劳动资料结合的特殊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生产力是生产方式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方式的社会形式。

  人类社会物质性的特殊标志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所体现的物质性,并最终体现在作为物质力量的生产力上。

  3.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生产方式不仅是人类社会物质性的集中体现,它还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力量。

  (1)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是社会这一特殊有机体的物质承担者。(2)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3)生产方式的变化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

  所以,社会历史归根到底是物质生产的历史,是生产方式更替的历史。

  (三)努力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协调发展

  1.社会与自然界是相互依存的,因而也必须协调发展。社会是一个形成于自然又对自然进行着能动改造的物质存在形式,如何处理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关系始终是人类所面临的永恒主题。

  2.社会和自然界是既联系又区别的两种物质存在形式,具有不同的运动规律,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必须尊重自然。善待自然,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文明观、努力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协调发展。

  (四)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1.社会的实践本质

  如何理解社会的本质,这是历史观的核心问题。马克思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的本质。

  (1)实践是社会关系的发源地。实践内在地包含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其自身意识的这三重关系,这些关系即物质的社会关系和思想的社会关系,构成了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

  (2)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三种基本类型的实践活动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即社会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并对象化为社会的基本结构,即社会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

  (3)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社会发展主要是社会关系的变化以及社会结构的变迁,而社会关系、社会结构是人的实践活动的结果和实践得以进行的方式。因此,社会发展的动力只能形成于人的实践之中。生产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人的物质实践活动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之源。

  2.社会规律及其特点

  (1)社会规律是人的实践活动的规律

  由于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因此社会规律就是人的实践活动的规律,与自然规律相比,社会规律的特点是:

  ①从形成机制上,它形成于人的实践活动之中。实践活动即具有客观性又体现出自然界物质运动所不具有的特殊规律。

  ②从作用方式上,社会规律只有通过人的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才能实现。

  ③从表现形式上,社会规律主要表现为统计学规律。统计学规律揭示的是必然性和多种随机现象之间的规律性关系。所以社会事件的发生具有随机性,人们只能预见社会发展的大概趋势。

  (2)社会规律形成于人的有意识的活动中但具有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性

  ①人的活动的目的不是主观自生的,而是由人所生活的物质条件所决定的;

  ②由人们相互作用的“历史合力”所形成的客观规律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

  ③人既是“剧作者”,又是“剧中人”。形成于人的活动中的客观规律不仅不由人的意志所决定,相反地它却制约着人们的目的的实现程度,并规定着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

  (五)社会历史是自然历史过程

  1、“自然历史过程”的深刻含义

  马克思说:“我的观点是把经济的社会形态的发展理解为一种自然史的过程。”社会是人的社会,社会历史是人们自己创造的,社会规律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这都表明人类社会的发展不同于自然界的发展。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的深刻性在于它透过人类史与自然史的表层相异之处,揭示出二者在深层次上的相似之处,把社会历史理解为自然历史过程,指明人类社会虽然具有和自然界不同的特点,但本质上又同自然界一样是一个物质体系,其发展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合乎规律的客观过程。

  2、确立人类社会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的观点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它把人们对社会历史的认识奠定在科学的基础之上,使人们有可能以自然科学的精确眼光来考察社会历史;它给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提供了客观依据,给人们以关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以及改造社会的信心和力量,从而更加自觉地创造自己的历史。

二 社会的经济结构

  (一)社会经济结构是指同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在社会结构中,经济结构是具有基础性的结构,它决定社会的政治结构、观念结构。

  从内容上看,社会经济结构就是生产关系。社会经济结构是指同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经济结构所反映的内容是生产关系,表现为一定的社会经济制度。社会经济结构是社会有机体的骨骼系统,是全部社会关系的基础。

  (二)生产力的内涵及构成要素

  生产力是人们解决社会同自然矛盾的实际能力,是人类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在哲学上,生产力是标志人类改造自然的实际程度和实际能力的范畴,它表示人和自然的关系。

  生产力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复合系统,其构成要素分为两大类:一类为实体性要素,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一类为智能性或渗透性要素,包括科学技术。劳动组织和生产管理等。

  (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1.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在生产力系统中,除了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这些实体性要素外,还有科学技术这样的智能性要素。科学技术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即一般生产力,它可以渗透到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中并引起这些基本要素的变化,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

  在现代,科学技术在生产力中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重要,在经济增长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科学、技术、生产已经一体化,形成了以科学为起点的科学――技术――生产双向运动过程,科学技术成为现代生产力的生长点、突破口和决定因素,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因此,邓小平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生产力不仅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复合系统,还是呈现多层次的动态系统,它包括先进的、一般的和落后的生产力。先进生产力是生产力大系统中最为活跃的部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这一新论断是对马克思、邓小平生产力理论的进一步深化。

  (四)生产力的物质性、社会性和历史性

  1.生产力的本质

  从生产力的构成可以看出,生产力是人与自然之间实现物质变换的能力。这个变换过程,一方面是人的本质力量不断对象化,自然不断地被“人化”的过程;另一方面又是外部自然力被同化于人的体力、自然规律被同化为人的智力的过程。

  2.生产力的特征

  (1)生产力具有物质性即客观性,是客观的物质力量。生产力是由客观的物质的要素构成的,它首先是作为物质的实体而存在的;生产力是一种既得的物质力量,它既是前人实践活动所创造的客观结果,又是人们现实活动的物质基础和出发点。

  (2)生产力具有社会性,生产力是一种社会力量,它是以劳动者的协作、分工为中介而形成的。

  (3)生产力具有历史性,它随着人们的历史活动的变化而变化。生产力具有持续发展的内驱力,它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力量。

  (五)顺应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做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

  1.现实的生产力是呈现多层次的动态系统,包括先进的、一般的和落后的生产力。先进生产力是集中体现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并以此为标志的社会生产力。先进生产力是一个相对的、历史的范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

  2.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内容,是实现社会发展多重目标的根本条件,是社会发展的集中体现和客观标志,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尺度。先进生产力是生产力系统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人类历史就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过程。

  3.“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 重要思想的提出,从实践主体的角度,把顺应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做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作为党站在时代前列,始终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原理。

  (六) 生产关系的本质和内在结构

  1.生产关系的特点

  生产关系是指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生产关系是物质的社会关系。它集中体现出人们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每一种生产关系的建立和改变,都同一定历史阶段的生产力状况相联系,人们不能自由地选择生产力,也不能自由地选择生产关系。人们可以改变生产关系,但改变生产关系也不是随意的。

  2.生产关系的构成

  生产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人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以及产品分配关系三个方面,它们体现在社会生产全过程,即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中。

  生产关系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本质。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人与生产资料结合的方式,它构成全部生产关系的基础,决定着整个生产关系的基本性质和特征。

  3.多种生产关系的总和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

  在现实社会中往往存在多种生产关系,其总和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但决定该社会经济结构性质的是其中占统治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生产关系。生产关系的总和又称作经济基础,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相对应,决定着上层建筑的性质。

三 社会的政治结构

  (一) 社会的政治上层建筑及其构成要素

  1.政治上层建筑的涵义

  所谓政治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经济基础(即经济结构)之上的政治法律设施、政治法律制度及其相互关联的方式,包括由政党、政权机关、军队、警察、法庭和监狱等实体因素,以及政治的组织形式、立法、司法、宪法等规章与准则构成的系统。同经济基础相对应,政治的上层建筑又称社会的政治结构。

  2.政治上层建筑是“思想的物质附属物”

  政治上层建筑是人们根据经济基础的要求,并通过人们的意识而形成的,是“思想的物质附属物”。从其归根到底由经济关系决定、并且总是一定的思想意图的贯彻来说,它是通过人的思想而建立起来的社会关系,因而是派生的、第二性的。

  3.政治与经济的关系

  政治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关系就是政治与经济的关系。经济是根源,政治属于上层建筑,它反映并服务于经济基础。经济决定政治,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集中体现经济的要求,经济的发展依赖政治的保证。

  (二)国家政权在政治结构中处于核心地位

  在社会的政治结构中,国家政权是核心。政治结构是整个社会系统中起控制作用的部分,而国家政权则是它的控制中心,是政治体系运行的基本设置。

  国家是一个历史范畴、阶级范畴。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国家本质上是统治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暴力工具。首先,国家体现了统治阶级的意志,要对被统治阶级进行专政。国家虽然也有民主的一面,但民主是有阶级性的,民主是与专政相联系的。国家的本质决定国家的职能。

  国家同阶级一样,也是历史的范畴,它将随着阶级的消灭而消亡。

四 社会的观念结构  

  (一)社会观念结构是社会意识形态的有机整体

  社会的观念结构就是意识形态组成的整体,与经济基础以及政治上层建筑相对应,观念结构又称思想的上层建筑。它们一起构成了社会上层建筑的整体。

  社会的观念结构是社会经济结构的反映,它耸立在经济结构之上,为经济结构服务。按反映社会生活的侧重面和方式的不同,观念结构或意识形态分为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宗教、艺术、哲学等不同形式。

  (二)意识形态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意识形态的阶级性

  1.社会存在、社会意识、意识形态的关系

  意识形态属于社会意识范畴。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总括了人的一切意识要素和社会的全部精神现象。在社会意识中,那些反映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的意识形式称为意识形态。

  2.意识形态的本质

  意识形态作为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意识形态;意识形态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而发展,没有永恒不变的意识形态;

  3.意识形态的阶级性

  意识形态是自觉地、直接地反映社会经济形态和政治制度的思想体系,表现为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观念、宗教观念、艺术思想、哲学观念,也包括经济主张等。

  直接反映经济和政治因而具有阶级性,是意识形态与非意识形态的社会意识形式的本质区别。在阶级社会,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是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因为在经济上和政治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在思想上、精神上也必然占统治地位。

  (三)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及其社会功能

  意识形态根源于社会存在,但一经产生,便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特殊的功能。

  1.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

  (1)意识形态的变化发展同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不一定完全同步,表现为超前或滞后两种情况。(2)意识形态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这种继承性造成了意识形态发展的独特的历史,形成各具特色的民族传统。(3)意识形态对经济及政治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就在于,它把不同集团、阶级,尤其是统治阶级的利益要求内化为人的思想、情感,以支配人们的行动,从而影响社会的经济结构和政治结构。

  2.意识形态的功能

  意识形态能动的反作用集中体现在意识形态维护或批判现实社会、调控社会和人的活动这两大功能上。

  (四)文化的本质和功能

  1.文化的本质

  狭义的文化在本质上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主要内容是指意识形态。但这个意义上的文化也包含丰富复杂的内容,所以,文化又是包括意识形态、行为规范和风俗习惯在内的复合体,是人类的精神活动及其产品的总称。

  广义的文化在本质上就是人化,是人类在改造自然、社会和人自身的历史过程中,赋予物质和精神产品以人化形式的特殊活动,是人类所创造的“人工世界”及其人化的形式。它的内涵既体现在人们的活动成果和活动方式中,也体现在人的精神生产、观念形态和思维方式中。人化的形式、社会的性质和多样的形态是广义文化的一般特征。

  2.文化与文明

  与文明相对应的文化是广义上的文化。文化与文明是密切联系而又有区别的范畴。

  (1)文化作为社会历史范畴,是与自然比较而言的。文明是同野蛮、无知和愚昧相对立的,它标志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程度和开化状态。(2)文明主要指人类活动的结果,而文化则包括人类活动的整个过程以及活动方式、手段;(3)文明一般专指人类活动的积极成果,而文化则包括人类活动的一切积极和消极成果。(4)文明是文化中进步、积极、合理的成分的总和。

  3.文化的社会功能

  (1)知识传承功能。文化传递社会经验,从而维持社会历史的连续性。(2)教育塑造功能。(3)精神动力功能。文化作为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中介推动着社会的前进。(4)认识功能。(5)凝聚民族精神的功能。

  (五)努力创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1.创建先进文化

  先进文化是指反映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代表未来发展方向和有利于社会进步的文化。在当代中国,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以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2.引导社会全面发展

  我们要 按照“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重要思想的要求,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并吸取外来文化精华,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引导人和社会全面发展。

  (六)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人类社会是经济、政治和文化形态的有机统一体,人类文明也是由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有机构成的统一体。

  物质文明的发展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处于基础的地位,政治文明建设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政治和法律保障,精神文明建设为促进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

  “三个文明”互为条件、互为目的、互相促进。社会主义社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和全面进步的社会。不断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