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茶知识之正山小种

 尚古茗 2016-02-01


桐木关正山小种产自世界红茶的发源地福建省武夷山脉,被世人成为世界红茶的鼻祖,迄今已有400多年历史。
桐木关是武夷山八大雄关之一,桐木关断裂带是我国著名的断裂带。
武夷红茶曾是英国皇室的御用红茶。1662年,葡萄牙公主凯瑟琳在英国掀起红茶热,并开启了崇尚优雅形象及丰硕华美品饮方式的世界红茶文化。从此,红茶走进了欧洲市场,成为英国皇家的贡品,改革开放后,正山小种红茶一直福建省传统的出口创汇茶叶品种。如今在国内市场,正山小种红茶也取得巨大的成功。
桐木关正山小种曾获得的荣誉
2002年获得中国原产地保护产品注册 2000年至今连年获得德国BCS,日本JAS和美国NOP国际有机认证。 荣获得中国(芜湖)国际茶业博览会金奖 中国厦门国际茶文化节“五星级国际茶王” 中国武夷山首届茶文化艺术节获“正山小种茶王”奖
桐木关正山小种红茶的历史
“正山小种”红茶它迄今已有400多年的文化历史,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红茶。据史料记载,桐木在宋代称崇安县仁义乡周村里桐木关,这里的劳动者主要经济来源靠桐油及制作绿茶类的“龙团凤饼”贡茶为生。由于桐油生产的繁荣,当地大量地种植油桐树,受桐油发展的影响,所以这一整片地区名曰桐木,出入中原的关口曰桐木关。
但因明末清初时局动乱不安,且桐木是地外入闽的咽喉要道,有一次一支军队从江西进入福建过境桐木,占驻茶厂,待制的茶叶无法及时炭火烘于,产生红变,茶农为挽回损失,采取易燃松木加温烘干,形成特有的一股浓醇的松香味,既桂圆干味,口感受极好,有特色,稍加筛分制作即装篓上市,得到海内外消费者喜爱,由此产生“正山小种”红茶又称桐木关小种。
正山小种名称的由来
“正山小种”红茶一词在欧洲最早称武夷BOHEA,就是现在所说的武夷地名的谐音,在欧洲(英国)它是中国茶的象征,后因贸易繁荣,当地人为区别其它假冒的小种红茶(人工小种或烟小种)扰乱市场,故取名为“正山小种”。
“正山”指的是桐木及与桐木周边相同海拔、相同地域、用相同一种传统工艺制作、品质相同、独具桂圆汤味的统称“正山小种”;““正山”既指正确正宗的意义,而“小种”是指其茶树品种为小叶种,且产地地域及产量受地域的小气候所限之意。
“正山小种”与“外山小种”
正山小种红茶原产地就在武夷山市星村镇桐木关一带。据《中国茶经》介绍,正山小种之“正山”,乃表明是“真正的高山地区所产”之意,原凡是武夷山中所产的茶,均称作正山。而武夷山附近或者其他地区所产的茶称“外山”。由于星村镇所产的桂圆味的正山小种在市场独树一帜,故正山小种又称“星村小种”,和“桐木小种”共同使用以区别于武夷山以外所产的小种。
“正山小种”的命名必须通过中国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原产地标记注册保护—原产地标记注册,否则是不能命名为“正山小种”红茶的,最多只能称为小种红茶。根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总局制定的《原产地保护标记管理规定》正山小种的原产地初步界定范围为东经117°38′6″~117°44′30″、北纬27°41′35″~27°49′00″,该区域方圆50平方公里,东至麻栗,西至挂墩,南至皮坑、古王坑,北至桐木关。
“桐木关正山小种特选”红茶的生长环境、为何是天然有机茶品
正山小种红茶生长在“世界自然遗产地”武夷山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其生长环境独一无二,百仕达选择的正山小种茶园散布在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内的黄岗山山麓,平均海拔1200~1500米位置,该茶园气候冬暖夏凉,昼夜温差大,年均气温18℃,年降雨量2000毫米左右。年平均相对湿度80%左右,大气中的二氧化炭含量仅为 0.026%。其具有气温低降水多,湿度大,雾日长等气候特点这些优越的自然气候和地理环境为正山小种红茶创造了得天独厚的生态条件。其生长状态多为半野生的状态。其茶园土壤主要由侏罗纪兜岭群火山岩和燕山期花岗岩分化而来,保护区内山高林密,随着四季的变化,落叶、枯萎的植物植被,成为了正山小种天然的绿色肥料,所以目前正山小种茶园基本不施用肥料,属于天然有机茶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