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晓林:当书法沦为抄手的手艺

 昵称LKk4A 2016-02-01
当书法沦为抄书的手艺
刘晓林

于中国文化而言,书法是书写之法而绝非抄书之法。书法史上的第一行书《兰亭序》,撰文与书写者皆出自一人,即王羲之。赵孟頫《祭侄文稿》如此,米芾的《韭花帖》如此,苏轼的《寒食帖》如此。上述之所以流芳百代,他们的书法造诣无需赘言,是否与他们的“不抄书”(原创)有关?
 
抄书并非不可,但不能成为书法家的书写“主体”,更不能是书写的全部。局部、阶段性地抄书当属无可厚非,反之则勿称书法家。
 
抄书大致可分两方面:1、抄写别人的文字内容。2、抄写别人的文字形体。如果说后者情有可原,那么前者则是理无可恕。试想:当一个人一辈子在抄写着别人的文字,即使达到了神采飞扬,也只能是“借尸还魂”的把戏。(未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