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问题”如何转化为“主题”

 高占国 2016-02-01

 
 

“问题”如何转化为“主题”

——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研究教学模式”研究

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教师进修学校  高占国

在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一般都是围绕某某“主题”进行教学活动的,活动“主题”一般都是由“问题”转化来的。“问题”是如何转化为“主题”的,按照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研究教学模式”,“问题”是要通过:“选择问题”——“确定主题”的两个基本环节才能转化为“主题”。

一、“选择问题”是“确定主题”的基本前提

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研究教学模式”的基本操作程序是:“确定目标——创设情境——发现问题——选择问题——确定主题——制定计划——实施计划——总结评价——拓展延伸……。”按照这一教学模式的基本程序,“发现问题”教学活动完成后,学生在教师在的指导下会发现许多“问题”,在这些“问题”中,什么样的“问题”都有。面对这种情况,把学生发现的所有“问题”都作为活动“主题”进行研究活动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应该的,按照课题研究的一般规律,必然面临一个在所有“问题”中选择一个首先要研究的“问题”的任务,“选择问题”是在教师个体或集体的指导下学生根据一定的标准,在发现的所有问题中选择一个首先需要研究问题的过程。选择问题是对发现的各种问题用某种标准和方法进行比较,是研究各种问题之间关系的过程,是对发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分类排队,是为了“确定主题”提供依据。

所以,“选择问题”是“确定主题”的基本前提。

二、“确定主题”是实现“问题”向“主题”转化的关键

在进行完“选择问题”的研究活动后,已经把“发现问题”研究活动中发现的许多问题进行了分类排队,选择了首先要研究的“问题”,这个首先要进行研究的“问题”是否就可以直接作为活动“主题”呢?把“问题”直接当多活动“主题”的大有人在,这我们可以在网上随便就能查到;也有的教师在探讨“问题”向“主题”(“课题”)的转化问题,比如《上海教育科研》2001年第5郑晓萍在《从“问题”到“课题”》一文中认为,要经过“加工问题”( 完善问题的陈述对问题归类)后确定课题。

1完善问题的陈述

教师指出课题陈述的一般规则:

(1)问题的陈述必须能为研究指明足够明确的焦点和方向,人们从题目中可以立刻了解到你所要研究的焦点是什么,你的研究方向是什么。

(2)陈述应该简洁明了,并确定研究活动的关键内容。

(3)陈述问题可以采用叙述或描述的形式,也可采用问题的形式。

例,原陈述:水质对鱼类的影响

  再陈述:不同水质对鲫鱼影响的实验研究(使研究内容集中化)

  问题式的陈述:不同水质是如何影响鲫鱼的?

  在课题的陈述中,一般采用叙述的形式,根据有关学者的建议,常见课题在名称中应尽可能表明三点:研究对象、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如不同水质对鲫鱼影响的实验研究,研究对象是鲫鱼,研究问题是不同水质的影响,研究的方法是实验法。但对于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可以没必要提这么高的要求,只要有明确的研究对象或研究方向就可以了。

  技能学习从模仿开始,学生通过模仿明确了陈述要求,经过讨论,对以上的问题形成了如下的陈述格式:

  (1)××××××的影响(的实验研究)

   农药对柑桔糖分的影响 土壤酸碱度对植物的影响N肥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小白鼠条件反射的实验研究 不同花土配制及功效的实验研究

(2)我看××××××面面观)(×××之我见)(关于×××的思考)(×××探讨)(×××的分析)

  我看白色污染 森林作用面面观 果树嫁接之我见 关于近视眼不断增多的思考 臭氧产生的原因探讨 杂交水稻产量提高的原因分析 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分析

  (3)浅谈×××(对×××的几点看法)(关于×××的几点认识)

  浅谈右脑的开发 对植物应激性几点看法 关于核辐射对生物影响的几点认识 关于雪崩成因的几点认识

  (4)关于×××的研究综述

  关于克隆技术的研究综述

  (5)××××××

  农药与病虫害 黑发与白发 手臂的顺转与逆转

  (6)×××调查研究

  本地大气污染的污染情况调查研究

  (7)×××的测定

   尿液中尿素含量的测定 人类血型的测定

  (8)×××如何×××

   蚂蚁如何建巢 蜻蜓幼虫如何发育

  (9)×××研究

  前溪河水质的分析与对策研究 茉莉花香的来源研究 一般草药的辨识与功效研究 人体内寄生虫的种类与危害性研究

  (10)×××的培植

  木耳菜食用与欣赏分型培植

  (11)×××的设计

  鞋的除臭装置的设计

2对问题归类

 陈述了问题的名称后,我们就对问题进行归类,因为这将有利于确定哪些题目能转化成研究题目以及转化成怎样的题目,归类主要从以下两个维度着手:

(1)从课题的研究内容归类,有:

  事实性问题:主要回答是什么的问题,如森林作用面面观;关于人体内寄生虫的种类与危害姓研究等。

  分析性问题:主要回答为什么的问题,如关于近视眼不断增多的思考;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分析等。

应用性问题:主要回答怎么办的问题,如木耳菜食用与欣赏分型培植;鞋的除臭装置的设计。

(2)从课题的主要研究方法归类,有:

  读书报告类:主要以文献法获取信息,然后汇编成文,如关于克隆技术的研究综述;关于核辐射对生物影响的几点认识。

  社会调查类:通过调查法获取信息,如本地大气污染的污染情况调查研究。

  观察记录类:针对自然现象,不改变条件,坚持以观察法进行观察和记录,如蚂蚁如何建巢;蜻蜓幼虫如何发育。

    参观访谈类:以参观访谈法,通过参观一些特殊场所,与相关的人员进行访谈从而获取相关信息。如我看白色污染。

  实验研究类:通过改变受控条件进行实验,从而获取相关信息,如小白鼠条件反射的实验研究;土壤酸碱度对植物的影响。

  创新设计类:根据所学知识和自身积累的经验进行创新设计,如鞋的除臭装置的设计;木耳菜食用与欣赏分型培植。

  说明了以上的分类项目后,同学们一起进行讨论,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类,通过这一活动,使同学大致明白问题研究的方法和目的。当然有的问题的分类可能不是很单一,比较综合,如前溪河水质的分析与对策研究的研究方法就包含:文献资料的查阅、水质测定的实验研究、两岸居民的调查、市环保局防疫站的访谈、解决对策的设计等,虽然在分类时很难有定论,但分类毕竟只是研究前的一种分析,借助分析可以使学生了解课题研究的着手点以及问题解决的多向性,只要课题有可行性,是不影响其后续研究进行的。

但是,我这里所说的“确定主题”的含义和其他人的做法是不同的。按照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研究教学模式”,关于“确定主题”的定义,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将选择的首先要研究的某一问题转化为活动主题的过程,这里的主题实质上就是学生要研究的课题。确定主题就是对所选择的问题的答案的一种猜测,是一种假说。

在“确定主题”的过程中,如果是初中学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要经过学习什么是“主题”、“确定主题”、“课题”、“解说”的概念后,了解“主题”的基本标准,再经过论证后才能最后确定主题。如果是小学生,学生就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猜测“问题”的答案后,经过讨论就可以确定主题了。

经过这样的“确定主题”的过程,“问题”才真正实现了向“主题”(课题)的转化,实现了这样的转化的教学才具有研究性学习的性质,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活动。所以,“确定主题”是实现“问题”向“主题”转化的关键,同时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标志之一。

2008-8-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