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古遗音》琴谱探源

 韬钧太极养生堂 2016-02-01

谢琳《太古遗音》琴谱探源

:明代谢琳撰辑的《太古遗音》琴谱是目前琴歌类作品中最早的谱集,通过探寻并研究它与早期文献之间的血脉联系,可以揭示琴谱的渊源和琴歌的产生时间。

  关键词:谢琳;太古遗音;琴歌;音乐;艺术发展

  琴歌传统在中国可谓源远流长,但由于诸多原因,如今国人能见到的最早琴歌谱是《古怨》、《开指黄莺吟》[:《古怨》由宋代文人姜夔创作(公元1202),《开指黄莺吟》作者不详,最早被收录于宋代陈元靓编辑的《纂图增新群书类要事林广记》(公元1269)中。]这两首宋代单曲,最早的琴歌谱集就是由明代正德年间琴家谢琳撰辑的《太古遗音》琴谱。[:谢琳《太古遗音》,明刻本古琴谱,北京博华先生旧藏,共三卷,为明正德六年(公元1511)撰刊,书前有正德六年张鹏序,书后有正德七年何旭赋(并序),正德八年何庄跋。现收录于由文化部文学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和北京古琴研究会合编的《琴曲集成》第一册内。同载于《琴曲集成》第一册的《浙音释字琴谱》撰刊于弘治四年(公元1491),虽早于谢琳《太古遗音》,但两谱曲目内容完全不同,据查阜西《琴曲集成据本提要》中所写:“书中把朱权《神奇秘谱》中各曲和一些其他琴曲,由龚经按一字一音编写文辞”,可知此谱并非传统琴歌辑录,所以在琴歌谱形成的时间上实际是晚于谢琳《太古遗音》的。]

  大量古谱散佚彰显出谢琳《太古遗音》琴谱的弥足珍贵,通过对这部琴歌谱的研究,我们可以窥视到明代和明代之前琴歌创作、琴歌形态及琴歌流存等方面的发展状况的。本文将从早期文献这个层面探寻谢琳《太古遗音》琴谱的渊源,推断琴谱内琴歌的产生时间。

  通过查阅琴谱,笔者认为明代以前的一些音乐文献、特别是琴学文献有可能成为谢琳《太古遗音》琴谱解题、歌词等文字方面甚至琴歌排序方面的来源或依据。为此,笔者开始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翻阅文献资料,进而有了下列收获:

  ()从历史探曲源

  在缺乏早期琴谱资料的情况下,通过对产生于谢谱之前的早期文献中相关琴歌之典故、来源等记载的整理与分析,我们也能窥探到相关琴歌的发展概貌(限于篇幅,只摘录部分文献条目):
  《文王操》
  《史记》卷四十七孔子世家”:“……故曰:‘《关雎》之乱以为之始,《鹿鸣》为小雅,《文王》为大雅,《清庙》为始。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礼乐自此可得而述……”[:参见[]司马迁著《史记》,《钦定四库全书》史部正史类一第243,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247页。]
  《南风歌》
  《史记》卷二十四《乐书》:“故舜弹五弦之琴,南风之诗而天下治;……”[:同上,554页。]
  《元稹集》卷二十四:“《华原磬》:‘……我藏古磬藏在心,有时激作《南风》咏。……” [:参见[]元稹著,冀勤点校《元稹集》,中华书局,1982年版,279页。]
  《蔡氏五弄》
  《旧唐书》卷二十九音乐志”:“自周隋以来,管弦杂曲将数百曲多用西凉乐,鼓舞曲多用龟兹乐,其曲度皆时俗所知也。惟弹琴家犹传楚、汉旧声,及清调、瑟调、蔡邕杂弄,非朝廷郊庙所用,故不载。”[:参见[后晋]刘熙、张昭远著《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1068页。]
  《琴史》卷六:“论音:……古之音指,盖淳静简略,经战国暴秦,工师逃散,其失多矣。然其故曲遗名,传者尚多,《琴操》所纪,皆汉时有之也。……夫蔡氏五曲,所谓《游春》、《渌水》、《坐愁》、《秋思》、《幽居》者也,今人以为奇声异弄,难工之操,而叔夜时特谓之()俗之曲’,且曰:‘承间簉乏,亦有可观之’,盖言其非古也。汉儒所制,尚且非古,况于魏晋之曲乎?宋世有琴工嵇元荣羊盖之俦,率造新声,去古益远。柳吴兴常以叹恨,乃著《清调论》,并上《乐议》,今逸矣,惜哉!唐世琴工,复各以声名家,曰马氏、沈氏、祝氏,又有裴、宋、翟、柳、胡、冯诸家声。师既异门,学亦随判,至今曲同而声异者多矣。”[:[]朱长文著《琴史》,《钦定四库全书》子部一四五艺术类”839,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64页。]
  《阳关曲》
  《全唐诗》卷三六五:“刘禹锡《与歌者何戡》:‘二十余年别帝京,重闻天乐不胜情。旧人唯有何戡在,更与殷勤唱《渭城》。’”[:参见《全唐诗》,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1986年版,913页。]
  《梦溪笔谈》卷五《乐律》:“……今声词相从,唯里巷间歌谣及《阳关》、《捣练》之类,稍类旧俗。”[:[]沈括著《梦溪笔谈》,《钦定四库全书》子部杂家类三第862,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734—735页。]
  《风入松歌》
  《全唐诗》卷七六五:“刘戬《夏弹琴》……弹为《风入松》,崖谷飒已秋。”[:参见《全唐诗》第1908页。]
  《归去来辞》
  《碧鸡漫志》卷一:“近世有取陶渊明《归去来》、李太白《把酒问天》、李长吉《将进酒》、大苏公赤壁前后赋协入声律,此暗合其美耳。”[:[]王灼著《碧鸡漫志》,参见《钦定四库全书》集部五十二词曲类三1494,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510页。]
  《昭君怨》
  《旧唐书》卷二十九音乐志”:“清乐者,南朝旧乐也。……隋室以来,日益沦缺。武太后之时,犹存六十三曲,今其辞存者,惟有《白雪》、……《明君》[:为《昭君怨》同曲之异名,参见许健《琴史初编》,人民音乐出版社,1982年版,64页。]……”[:参见《旧唐书》,1062页。]
  《艺文类聚》卷三十(引《琴操》):“王昭君者,齐国人也。……昭君至单于,心思不乐,乃作《怨旷思》,惟歌曰:‘秋木萋萋,其叶萎黃。有鸟处山,集於苞桑。……父兮母兮,道里悠長。呜呼哀哉,忧心恻伤”[:参见[]欧阳询撰,汪绍楹点校《艺文类聚》,上海古籍出版社,1965年版,538页。]
  《将归操》、《漪兰操》、《龟山操》、《越裳操》、《拘幽操》、《岐山操》、《履霜操》、《雉朝飞》、《别鹄操》、《残形操》、《思归引》
  《初学记》卷十六琴第一李善注(引《琴操》):“古琴曲有诗歌五曲:……又有十二操:一曰《将归操》孔子所作。孔子之赵,闻杀窦鸣犊而作此曲、二曰《猗兰操》孔子所作,伤不逢时、三曰《龟山操》孔子作,季桓子受齐女乐,孔子欲谏不得,退而望鲁龟山,作此曲,喻季氏若龟山之蔽鲁、四曰《越裳操》周公所作、五曰《拘幽操》文王作,文王拘于羑里,作此曲、六曰《岐山操》周人为文王所作、七曰《履霜操》尹吉甫子伯奇,无罪见逐,自伤,作此曲、八曰《朝飞操》牧犊子所作,牧犊子七十无妻,见雉朝飞,感而作以曲也、九曰《別鹤操》商陵牧子所作,娶妻五年无子,父母欲为改娶,其妻闻之,中夜悲啸。牧子感之,作此曲、十曰《残形操》曾子所作,曾子梦一狸,不见其首而作此曲……又有九引:……四曰《思归引》卫女所作、……又有河间杂歌二十一章。”[:参见[]徐坚等撰《初学记》,中华书局,1962年版,386页。《琴操》最早被载录于《初学记》中,现有汉魏遗书钞本和平津馆丛书本两种。]
  《蔡氏五弄》、《别鹄操》
  嵇康《琴赋》:“……于是器泠弦调,心闲手敏,[XC;@@]如志,唯意所拟,初涉《渌水》,中奏《清徵》,雅昶《唐尧》,中咏《微子》,宽明弘润,优游踌跱,拊弦安歌,新声代起,……若次其曲引所宜,则《广陵》《止息》,《东武》《泰山》,《飞龙》《鹿鸣》,《鹍鸡》《游弦》,更唱迭奏,声若自然,流楚窈窕,惩躁雪烦。下逮谣俗,蔡氏五曲,《王昭》《楚妃》,《千里》《别鹤》,犹有一切,承间簉乏,亦有可观者焉。……” [:参见[]嵇康撰《琴赋》,据戴明扬《嵇康集校注》,引自修海林编《中国古代音乐史料集》,205—206页。]
  
  《蔡氏五弄》、《风入松歌》
  《琴历头薄》:“琴曲有蔡氏《五弄》……《风入松》……”[:《琴历头薄》,撰人姓名不详,隋志著录其名,内容参见《玉函山房辑佚书》乐类]
  从选录的文献片段中,我们不难看出这样的发展概况:弦歌形式的《南风》大概在尧、舜时期就已产生;《关雎》、《文王》的弦歌诗颂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倍受孔子推崇;《将归操》、《岐山操》、《拘幽操》、《越裳操》、《龟山操》、《雉朝飞操》、《漪兰操》、《别鹄操》、《残形操》、《履霜操》、《思归引》、《思亲操》等12首琴歌在春秋时期产生,到汉代还在流传;两汉三国时期,蔡氏五曲、《别鹄操》等被视作谣俗之曲;至隋代,《蔡氏五弄》、《风入松》等曲继续流传;唐朝时期,《南风》[:由于此古谱已佚,尚无法考证它与谢谱《南风歌》之异同,因它们曲名相近,此存以待再考。]、《文王操》、《思归引》、《别鹤操》、《雉朝飞》、《蔡氏五弄》、《龟山操》、《明君》(即《昭君怨》)等曲仍有传承,将诗人王维创作的《送元二使安西》谱成的歌曲《渭城》、《阳关》已被广泛传唱,《昭君怨》的歌词源自《怨旷思》一曲;在宋代,除《琴操》所列琴曲仍见诸记载以外,《风入松歌》(琴歌)、《归去来》(与谢谱《归去来辞》同取陶渊明之诗谱曲而作,可能是其先声。)、《阳关》(别作《渭城》)(琴歌)、《湘妃怨》(琴歌)、《昭君怨》(琴歌)、《八公操》(琴歌)、《鹤鸣九皋》等作品还有流存。
  文献记载显示出谢谱最早的曲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然而,由前引《琴史》卷六论音之文可见:许多前世作品因各种历史的变故而流失,虽曲名犹存,然已今非昔比。朱长文所处的宋代尚且如此,更何况谢琳所处的明代呢?所以,汉代以前、甚至包括汉代的琴歌作品能流存到明代看来是不太可能的。那么,有没有可能宋代、甚至唐代的作品流传至明代呢?

  ()从解题寻曲源

  谢谱解题共引用了8种音乐书籍,它们是:《琴操》、《古今乐录》、《琴论》、《琴集》、《琴议》、《琴历》、《琴传》、《琴录》。据考,《琴操》为汉代蔡邕所著;《琴录》,据周庆云《琴书存目》,为汉刘向著,又《日本国见在书目》著录《琴录》一卷,不著撰人名氏,可能此书出于汉代;《古今乐录》为魏晋南北朝时陈僧智匠著写;《琴历》,由于其名目在《玉函山房辑佚书》中列于后魏信都芳《乐书》后、后周沈重《乐律议》前,所以它大约产生于隋代之前;《琴集》大约产生于唐初;《琴传》约产生于宋代之前,撰著人不详,只《通志》等宋书上录有书名耳;《琴论》,宋谢庄撰,原书已佚,多见于《乐府诗集》所引;《琴议》,就目前资料来看,最早见诸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参见[]郭茂倩撰《乐府诗集》,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出版。]确切年数不详。由此,8部书中除1部产生时期不详、1部确定为宋代以外,其余都大致产生于宋代之前。可见,谢琳当时所能见到的唐代及唐代以前的音乐书目是不少的,他也很重视音乐资料的收集,因而,在他的琴谱中存有唐代遗音是可能的。

  ()从《乐府诗集》找曲源

  与其它文献相比,宋代郭茂倩《乐府诗集》中记载的琴曲名与谢谱同名的是最多的,因而引起了笔者的特别关注。当今著名学者王昆吾曾专门考证过《乐府诗集》,认为:《乐府诗集》琴曲歌辞中收集了大量隋唐五代时期的琴曲歌词,“是一宗值得信赖的资料[:参见王昆吾著《隋唐五代燕乐杂言歌辞研究》第六章,中华书局,1996年版,267页。]
  在将谢谱与《乐府诗集》作进一步的比较对照后,笔者惊奇地发现其中20首同名琴歌不仅在排列顺序上有相似之处,而且歌词也有大部分是完全相同的。首先,我们来看看二者相关琴歌的排序情况:
  《乐府诗集》:
  《思亲操》《南风歌》《湘妃怨》《拘幽操》《文王操》《克商操》《越裳操》《歧山操》《履霜操》《雉朝飞操》《思归引》《猗兰操》《将归操》《龟山操》《残形操》《别鹤操》《八公操》《昭君怨》《蔡氏五弄》《风入松歌》
  谢琳《太古遗音》:
  《南风歌》《思亲操》《湘妃怨》《岐山操》《拘幽操》《文王操》《克商操》《越裳操》《履霜操》《漪兰操》《将归操》《龟山操》《残形操》《别鹄操》《雉朝飞》《蔡氏五弄》《八公操》《昭君怨》《思归引》《风入松歌》
  其中,《拘幽操》至《越裳操》、《漪()兰操》至《别鹄()操》和《八公操》到《昭君怨》的排序完全相同,并且排在最末的一首都是《风入松歌》。
  通过下表,再进一步比较一下二者在歌词上的同异:

  图表清楚地显示出谢谱琴歌歌词与《乐府诗集》的密切联系。在琴歌名、琴歌排序、琴歌词上的诸多相似,透露出二者的必然联系,看来宋代《乐府诗集》完全有可能是明代谢琳《太古遗音》的直接来源之一。

  ()从出处看曲源

  在《乐府诗集》与谢谱同名的这20首琴曲歌词中,10[:《拘幽操》、《越裳操》、《岐山操》、《履霜操》、《雉朝飞》、《漪兰操》、《将归操》、《龟山操》、《残形操》、《别鹄操》。]是唐代诗人韩愈的作品,这便是韩愈的琴操十首。为什么谢琳对韩愈的诗作情有独钟?南宋王灼在其著作《碧鸡漫志》卷一中这样写到:“吾谓西汉后独《敕勒歌》暨韩退之《十琴操》近古。这也许正是谢琳重视韩愈琴操十首的原因。通过对谢谱中包括韩愈琴操十首在内的大部分琴曲歌词与《乐府诗集》收录的唐代诗作基本一致的事实,印证了朱长文的有关琴乐流存的看法,说明汉代蔡邕时期的琴歌在流传过程中确实是逐渐变得有名而无实,以至后人不得不借旧名新作的形式来抒发其追古思今的情怀。尽管如此,这些唐代琴歌能够在谢琳《太古遗音》内为今人得见,也是一件极具价值和意义的事情。
  有10首琴歌最早可能产生于唐代,那谢谱中剩下的26首呢?在查阅相关早期琴谱、文献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除《关雎曲》、《楚歌》、《鹤鸣九皋》、《梅花曲》4曲的琴谱、解题在《神奇秘谱》或《浙音释字琴谱》中有同名或同曲异名的形式外,另有12[:《思亲操》、《南风歌》、《湘妃怨》、《文王操》、《克商操》、《蔡氏五弄》、《八公操》、《昭君怨》、《思归引》、《风入松歌》、《阳关曲》、《正气歌》。]只能在早期文献中见到解题,7[:《文王曲》、《亚圣操》、《归去来辞》、《听琴赋》、《伯牙吊子期》、《春江曲》、《双清传》。]在早期文献中连解题也不见踪影,最后还有3][:《黄钟调》、《古秋风》、新增《客窗夜话》。]甚至没有解题;此外,在宋僧居月的《琴曲谱录》和宋人撰的《琴苑要录》[:据许建《琴史初编》,110,《琴曲谱录》和《琴苑要录》中收录的都为南宋以前的琴曲作品,可以把它们看作北宋的产物。宋僧居月《琴曲谱录》,载于[]陶宗仪:《说郛三种》,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4572—4574;宋人《琴苑要录》,著人不详,据明抄本传抄晒印。]中也只出现了这26首琴歌中的《思亲操》、《文王操》、《风入松歌》[:《琴曲谱录》中为《风入松操》,《琴苑要录》中为《风入松》。]、《昭君怨》、《八公操》、《蔡氏五弄》、《鹤鸣九皋》、《楚歌》、《梅花曲》[:《琴苑要录》中为《玉梅三弄》。]9个曲名。以上现象表明:这些琴歌中的一部分有可能最早产生于宋代。由于朱权所编的《神奇秘谱》只收录琴曲,而龚经的《浙音释字琴谱》又是他自己编写文辞,最终,这些前代琴歌被注重琴歌传统的谢琳收入其谱集。

综合以上四个方面的论述,可以确定:谢琳《太古遗音》琴谱中的部分歌词早在汉代就已产生,有一部分琴歌至早产生于唐代,还有一部分琴歌为宋代已有,剩下的琴歌则产生于宋代以后到明代初期之间。

 

韬钧太极工作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