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果当年他重回春晚,或许就没有后来的赵本山

 晓峰书阁 2016-02-01



“队长,别开枪,是我”

“烤羊肉串了,正宗新疆的羊肉串”

……


一个人曾经给我们的快乐越多,在没有他的日子里,我们就会越想念。


他离开公众视野18年之久了,但在每个新春佳节来临之际,很多人依然会想起他,就像个老朋友那样,让人牵挂。


他叫陈佩斯。



2016猴年春晚开幕之前,陈佩斯迎来自己的62岁生日。是的,那个大口吃着面条,让亿万观众大笑着进入新年的陈佩斯,已到花甲之年了。



1984年春晚小品《吃面条》


1984年,陈佩斯与朱时茂搭档,首次登上春晚演出小品《吃面条》,之后成为春晚常客,在此后的十一个春节,他都出席春晚,陪电视机前的你我度过一个又一个令人回味的除夕夜。


那时我们还小,他也还未变老。那时的快乐很简单,不过是跟家人一起看春晚。而今天,娱乐方式丰富至极,我们却前所未有地寂寞,以至于轻易就怀念从前。



1990年春晚小品《主角与配角》


除了1987、1993、1995三年没参加春晚,从1984年到1998年间,陈佩斯和朱时茂在春晚表演了《吃面条》、《卖羊肉串》、《胡椒面》、《主角与配角》、《警察与小偷》等十一部小品,每一部都成为了经典。


1986年春晚小品《卖羊肉串》

那时,两毛钱一串

1991年春晚小品《警察与小偷》

有人说春晚成就了陈佩斯,而又何尝不是像陈佩斯、朱时茂这样的优秀艺人成就了那些年的春晚呢?


在小品之外,陈佩斯还曾拍过微电影,最终因为接受不了行业内各种规则而选择退出。但他还是留下了逗比十足的作品,比如《九六摇滚指南》——



陈佩斯在《九六摇滚指南》中的造型


另一部微电影《赶场》,更是能让人笑出眼泪——

时间来到1998年,一首《相约九八》火了,但这一年却写满了离别。


在该年央视春晚出演小品《王爷与邮差》之后,陈佩斯告别春晚舞台,缺席了此后我们所有的春晚记忆。


也大约是从那一年起,房价越来越高,工作越来越忙,互联网越来越普及,春晚,也不再是除夕夜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



1998年春晚

陈佩斯与朱时茂表演《王爷与邮差》


陈佩斯告别春晚舞台的原因、离开春晚后的去向众说纷纭。也罢,相见不如怀念。


他离开了春晚之后,越来越多的人在除夕夜睡得越来越早了。




然而比陈佩斯离开春晚更让人感慨的,恐怕是电视机前的观众。


如今的年夜饭越来越丰盛,饺子馅儿里的肉越来越多,回家过年也越来越便捷,但年味越来越淡了,春晚越来越不好看了。


能让我们发自内心快乐的事情,也越来越少了。



直到2001年,一部名为《托儿》的话剧从北京风靡全国,人们才知道陈佩斯已经在话剧上开始了辛勤的耕耘。《托儿》创造的票房神话,至今无人超越。



陈佩斯话剧《托儿》


随后,《亲戚朋友好算帐》《阳台》《阿斗》《老宅》等话剧作品,一部比一部成功。


在话剧舞台上,没有人对陈佩斯指手画脚,他再也不用戴着镣铐跳舞了,创作剧本、打磨团队、培养人才……喜欢穿布鞋的陈佩斯说,自己离开春晚搞话剧的日子里,很真实、很快乐。




“我的黄金时期还没到来。”陈佩斯如是说。


台上嬉笑怒骂,台下酸甜苦辣。


十几年来,陈佩斯的话剧作品并不多,却脍炙人口、部部走心,正像那些年他的小品。人们不知道,陈佩斯在没有掌声的角落里,为话剧事业付出了怎样的心血。



陈佩斯话剧《阳台》


相比于演员、艺人,陈佩斯更愿意将自己称为“匠人”,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匠人,眼里揉不得沙子,不盲从于主流,不妥协于权威,不看时代的脸色,不浮躁,不功利。


年轻时的陈佩斯(后排右一)


曾经,陈佩斯是上山下乡时代背景下某建设兵团的一个兵,喜欢跳高、排球,退役后报考北京军区文工团、总政话剧团却落榜。没有人知道这个小伙子将成为很多人最开心的春晚记忆。


当兵时期的陈佩斯


今天,他是一个话剧老匠人,是人们关于春晚的幸福记忆。


曾经潇洒名利场,是非成败转头空。他有前程可奔赴,也有岁月可回头。



▲1984年的陈佩斯

▼现如今的陈佩斯


2月1日是陈佩斯62岁生日,1984年春晚舞台上的那碗面条已经有点凉了,愿今天这碗长寿面,吃起来幸福、温暖。


生日快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