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响堂山石窟佛龛守护者

 nzpeach 2016-02-02


       响堂山石窟位于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鼓山。      石窟始凿于北齐文宣帝高洋(550~559在位)时,嗣后隋、唐乃至宋、明,都曾有小规模的增凿,但主要窟像均为北齐时雕造,代表了当时雕刻艺术的最高水平。响堂山石窟在1912洗劫,精美雕像被凿盗一空,不少雕刻精品散失在日本和欧美各国,现存者是1922年补入的近代作品。

 

       响堂山北齐石窟塔形窟中以北响堂第7窟 ( 习称北洞 ) 规模最大 , 窟方形,每边各长约12米,窟高11.6米,雕刻也最为精美。可惜前廊已残毁,覆钵顶也仅留遗痕 , 但窟内雕刻较完整,在龛顶以上 , 还开有一排小龛 , 内雕佛像。左右两壁及后壁过洞两侧,排列着塔状小龛,龛柱多角形,有仰覆莲束腰,与窟外龛柱形制相仿,其下以跪状怪兽承仰莲为础。怪兽造型夸张,毛羽翘昂,肌肉凸出,钩爪有力,是威猛和力量的象征。这种兽面獠牙人身、肩生羽翼、三爪二趾、上身袒露、下身着犊鼻裤,有长尾,但双腿后侧还附有羽翎状尾两条,经常呈现的是飞奔疾走或游戏坐的姿态。传说畏兽是可以避凶邪的猛兽,其形象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较为常见,常出现在墓志、墓室壁画、石棺床以及石窟中担当守护者。

說明|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拓山古美』編輯,轉載須註明出處,僅限交流學習,不做商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