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两个苏州”彰显古城新魅力

 二月石桥 2016-02-02

核心提示

烟花三月下苏州,这座拥有2500多年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以山水秀丽、园林典雅而闻名天下的古城显得悠闲平静。“古老”又“现代”的苏州,让记者感受到两种截然不同又相得益彰的“味道”:古城区到处洋溢着小桥流水人家的“老苏州”韵味,新城区现代化的工业园区和时尚的都市风貌“洋味十足”,从古城区来到苏州工业园区所在的新城区,宛如从古代穿越到现代,给人恍如隔世的感觉。而这也许正是苏州的活力和魅力所在。苏州用实践证明,老城保护与新城发展可以共赢。

城市档案

定位

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

苏锡常都市圈核心城市

位处

经济总量居江苏省第一位

人口

653.8372万

GDP

1.3万亿元(2013年)

财政收入

1331亿元(2013年)

城市荣誉

国际花园城市

国家环保模范城市

国家卫生城市

全国文明城市

中国十大魅力城市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中国十大最具投资价值城市

国家园林城市

中国十大宜居城市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老苏州”:在保护中焕发生机

漫步在苏州古城区,人们看不到高楼大厦,看到的只是小桥流水、白墙黛瓦、青石板路……那江南水乡特色虽历经千年风雨,却依旧别致,充满古典韵味。走累了就在街边树荫下的竹椅上小憩,脚下就是流淌的小河,放眼望去,小石桥、咖啡店、创意小店等古老和现代的元素汇集在一起,别有一番风味。

苏州古城区至今仍坐落在原址上,基本保持着古代“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双棋盘格局和“小桥流水、粉墙黛瓦、史迹名园”的独特风貌。35千米的河道在苏州古城区蜿蜒穿行,河上架着1153座桥,在这河与桥的环绕中,还有园林造诣颇高的拙政园、留园、沧浪亭、狮子林等69座古典园林……所有这一切,都是苏州古城2500多年历史的诗意沉淀。

时至今日,世人仍能见到这2500多年历史的诗意沉淀,这正是得益于苏州对古城原有风貌保护的重视。在城市化与现代化进程中,苏州在古城保护与更新方面进行了持续而有效的探索实践,把保护、传承和挖掘、利用历史文化资源与现代化城市建设融为一体,实现了古城保护与现代化城市建设和谐统一。

古城保护始终是第一位

在现代化经济建设大潮中,不少城市把古城当做阻碍城市发展的包袱,对古城大拆大建,而苏州却早已清醒意识到古城的价值。苏州以战略眼光看待问题,认为在全球化背景下,城市发展越是现代化,古城的价值越高,古城保护始终是第一位的,当经济利益与古城保护发生冲突时,应自觉服从于、服务于保护古城。苏州古城保护的理念与一般的文物保护理念有很大区别,其认为,必须用创新的理念、开放的理念、国际化的理念,与时俱进,活态保护,有机更新,才能保证古城具有强劲生命力。正是在这种理念指导下,苏州古城才得以在现代化经济建设大潮中始终得到精心呵护。

古城保护法制化

苏州古城之所以能在现代化经济建设大潮中得到全面保护,与古城保护始终在规划和法制化轨道上运行分是不开的。

规划是龙头,是科学保护的前提。苏州坚持规划本身的科学性、系统性、可持续性、可操作性,做到“三抓”。一是抓规划的编制。苏州古城保护规划体系健全完整,内容丰富,不仅有总规,还有详规、控规,并细化为多个门类的专题规划。二是抓规划的修编。在30多年里,苏州城市总体规划先后三次修编,修编不是对上次规划的否定,而是通过比较和修正,使总规划精神得到延续、优化、完善和创新,逐步走向成熟。三是抓规划的宣传落实。重点把古城保护的宣传发动,贯穿到规划编制、实施、修编、督查全过程。

苏州市先后出台了《苏州市城市规划条例》、《苏州市区河道保护条例》、《苏州市古建筑保护条例》等一系列法规,初步形成了与现行文物保护大法相配套、符合苏州实际的、较为完善的文物保护地方性法规体系。

为确保苏州古城保护规划落到实处,苏州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及时有效的督促和检查。在市政府层面,苏州成立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管理委员会,市长兼任管委会主任。在制度建设层面,苏州建立了文物保护管理责任书制度,建立了规划、文物、建设、园林等相关部门的会审会签制度。在社会舆论方面,苏州充分发挥媒体、专家学者以及全社会的监督作用。在队伍建设层面,该市规划局、文物局、园林局、住建局等部门根据各自职能建立了监察、监测队伍,依法监督检查,以确保古城保护规划的落实。

坚持全面保护古城风貌原则

苏州古城保护坚持全面保护古城风貌原则,保护整座古城以及与古城有密切历史、文化、景观联系的地段和风景名胜区。在这一前提下,苏州构建“分层次、分年代、分系列”保护体系,做到重点保护、全面保留、普遍改善、局部改造,努力在整体上把握传统风貌、历史街区和单体遗迹的完美统一。

在布局上,苏州始终保持“三横三竖加一环”的水系及小桥流水的水巷特色,保持“前街后河、河街并行”的双棋盘格局。不论经济如何发展,从不轻易改变历史遗存的格局,从不轻易扩建老街和改变河道。不仅如此,苏州还通过实施环古城河整治、街巷环境交通整治、古城墙修复、城内外活水工程等,使古城神韵得以传承。

在建筑控制上,苏州古城内始终严格控制新建筑的高度。2003年,该市出台《苏州市城市规划若干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2013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苏州市城乡规划若干强制性内容的规定》。

在建筑风貌上,苏州始终保持传统建筑形制、风格与纹理,保持了“黑、白、灰”、“素、淡、雅”色彩基调。为了保持古城风貌,苏州一方面大力拆除一些与古城风貌格格不入的建筑物,另一方面又保护和修复了一批包括民居在内的建筑物,建设了一批与古城风貌相和谐的新景观。

苏州以重点历史文化街区为切入点,进行整体保护整治、更新利用。上世纪90年代开始,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后,苏州先后对山塘街、平江路、东西中市等路段以及桃花坞、虎丘、天赐庄等历史文化片区进行了重点整治,不仅整体展现了苏州古城的风采,而且也为全面保护古城探索了一条新路。

单体历史遗迹是古城的基本要素。苏州单体历史遗迹众多,其数量在全国同类城市中居于前列,其中既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也有苏州控制保护单位,还有具有一定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的民族传统建筑或构筑物。对于这些单体历史遗迹,苏州坚持按照有关法规的规定,采取“修旧如旧”的方式,以彰显历史本色。

在保护资金筹措上,除苏州市政府每年安排一定的专项经费,专门用于文物维修和环境风貌整治外,苏州还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其中。2003年,苏州市制定了《苏州市区古建筑抢修贷款贴息和奖励办法》,按照规定,经文物部门认定的民资介入古建筑保护有功者,政府将予以贷款贴息或奖励。2004年,制定了《苏州市市区依靠社会力量抢修保护直管公房古民居实施意见》,允许和鼓励国内外组织和个人购买或租用直管公房、古民居,实行产权多元化、抢修保护社会化、运作市场化。这些规定的实施,有力鼓励了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这些社会力量的参与,使一批险情严重的古建筑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抢救保护。

完善优化古城功能

几十年来,苏州古城功能不全、设施落后,与现代化发展和人民群众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苏州认识到,只有完善优化城市功能,才能保证古城的生机和活力,实现古城复兴。

根据经济发展和财力的现实可能,苏州每个时期相应推出一批重大项目,通过重大项目来促进古城保护与更新。在财力、人力有限的情况下,苏州按照先急后缓、先濒危后一般、先抢救后建设的步骤,分阶段实施重点工程项目。上世纪80年代重点推出古典园林、文物古迹抢救工程,有效解决了濒危的园林、文物古迹修复问题;推出“十全街改造工程”,为古城更新探索了路子。上世纪90年代推出“干将路综合改造工程”、“观前街综合改造工程”,使古城综合功能大为改观。进入21世纪后相继推出“环古城风貌带改造工程”、“虎丘地区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桃花坞综合整治工程”、“古建老宅修复工程”、“两河一江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古城河水治理工程”等,大面积提升和优化了古城功能。

苏州在弘扬古城文化特色的同时,力求在不断满足市民的文化生活需求上求突破、谋发展。苏州在保持原有城市特色的基础上更新了老城的基础设施,使苏州古城的历史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苏州把古城保护、更新利用和功能优化提升作为一项民生工程,积极实施平改坡、街区绿化、背街小巷整治、改厕、河道治理、环境整治、菜市场改造、交通整治、老新村改造、古建老宅修复、文化教育设施建设、卫生医疗设施建设等工程,使古城服务功能不断完善,居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明显提高。

文化产业融合创新发展

出于古城保护与发展的需要,2012年,位于苏州老城区的平江、沧浪、金阊三区合并成立姑苏区,同时又设立了全国首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简称保护区)。苏州市委、市政府明确了姑苏区、保护区以历史文化保护为重心,以发展高端服务经济为动力,以文旅融合发展为特色,以和谐社会建设为根本,加快提升综合竞争力,努力增创科学发展新优势,全面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的发展思路。

平江历史街区经过10年“修旧如旧、循序渐进”的修复改造后,街道沿线近3万平方米的传统建筑得到修缮,其唐宋以来形成的“水陆结合、河街平行”的双棋盘格局和“小桥流水、粉墙黛瓦”的风貌特色得以有效延续,成为苏州古城迄今保存最典型、最完整的历史文化保护区。在坚持城市文化遗产保护的同时,姑苏区将该区以注入产业的形式投入使用,形成了“苏州传统慢生活的体验区、时尚慢生活的实践区、一座没有场馆的江南传统城市建筑博物馆、苏州古城的记忆”的品牌概念,构筑了精品文化旅游产业模式,吸引了大批游客前往。

将文化与旅游结合是姑苏区、保护区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因区制宜、顺势而为的发展路径。姑苏区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蕴,注重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结合,推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大力实施古城保护修复工程、旅游资源整合工程、历史人文挖掘工程、配套服务完善工程和旅游品牌提升工程,打造“古城深度体验游”,形成“文化高地、旅游高地”,使姑苏区成为中外旅游的首选地之一。

据姑苏区文商旅局工作人员介绍,姑苏区的文旅融合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文化与创意产业的结合,二是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三是文化与生活的有机统一。该区一方面借助各类载体,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使历史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产业发展优势;另一方面将传统和地域的文化精髓融入到旅游目的地建设、线路规划以及产品开发当中,提高旅游产业的文化内涵与附加值,促进旅游文化转型升级。

2013年3月19日,苏州古城区最大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姑苏·69阁”正式开园。该园是通过改造建成于上世纪的苏州第二制药厂的69栋单体老厂房,并以“太极文化和合熔融”为理念打造的,将文化、艺术、休闲、娱乐有机结合,形成自然风景、后工业遗迹、人造景观完美融合的文化产业空间。

由于历史原因,苏州市区的一些工业企业衰落,厂房破败,难于升级,“退二进三”转型升级已经成为必然。城区“退二进三”,为寸土寸金的古城区留下了为数不少的空置资源,近年,通过“外形不变内涵变”的产业置换,一批“闲置资源”华丽转身成为发展文化产业的“聚宝盆”。正是在这样的实践中,姑苏区探索出了一条适合中心城区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独特道路。在对历史遗存和古城风貌加以统筹保护的基础上,姑苏区创新保护模式,充分利用古城保护成果,通过打造文化旅游产业载体,提升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将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经济效益反哺古城保护,使两者良性互动、有机统一,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目前,该区86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散布着20家各具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载体,其中5家获评市级以上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近年,姑苏区不断加大文化类企业的招商引资和培育力度,先后引进和培育了一批能够优化产业布局、提升产业结构、打造产业品牌的重大项目和优质企业。亚细亚影视项目实现了古城区省文化产业引导资金项目“零”突破,江南文化创意产业园税收贡献突破千万元大关。

在苏州古城的阡陌小巷里行走,踏着千年石板路,抚摸那斑驳的老墙,记者真切感受到,这座古老的城市,已经在与现代文明的融合中形成了新的文化优势,为古城未来的保护和发展注入了新的强大动力。

“洋苏州”:在学习创新中强势崛起

从苏州古城区向东出相门,过东环路,街道顿时开阔起来,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现代化城区跃入视野。伴着春日里的和煦阳光,记者穿行在被称为“洋苏州”的苏州工业园区,呈现在眼前的是这样一番景象:绿树成荫的行道树,绿意盎然的绿化带,现代都市建筑群中环绕着清澈的湖水和大片湿地,鳞次栉比的现代化厂房坐落在片片绿地之间。

作为改革开放试验田和国际合作示范区,位于苏州金鸡湖畔的苏州工业园区,是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合作的旗舰项目。这个1994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开发区,虽是中国启动较晚的开发区,却是发展最快的开发区之一。该区以占苏州市3.4%的土地、5.2%的人口创造了15%左右的经济总量,并连续多年名列“中国城市最具竞争力开发区”排行榜榜首,综合发展指数居国家级开发区第二位,在江苏省国家级高新区排名第一。这个只有“20岁”的开发区缘何能成为国内发展速度最快、竞争力最强的开发区之一?“洋苏州”成功的关键在哪里?

苏州工业园区充分借鉴运用新加坡在城市规划建设、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先进经验,确定“规划先行”、“规划即法”的规划管理制度,适度超前地建设了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在产业发展上注重“转型、优化、提升、创新”,充分发挥中新合作联合招商体制优势,坚持全球定位,并推出“产业升级”、“科技跨越”、“服务业倍增”、“生态优化”四大行动计划,实现强势崛起。

1994年的规划图一直没“褪色”

“规划”是每个说到苏州工业园区的人首先会提及的字眼。迄今为止,苏州工业园区城市建设最令人折服的就是规划先行。苏州工业园区工作人员自豪地说:“20年前的规划是什么样,如今的苏州工业园区就是什么样!”

苏州工业园区充分借鉴、吸收新加坡和国际上城市规划的成功经验,始终坚持把规划的科学编制和严格实施放在首位,着力把一张张设计图纸化为一个个工作目标,以科学规划引导各项建设。

“先规划后建设”、“无规划不开发”,这是园区人十几年来奉为圭臬的行动纲领。在正式启动开发之初,一份着眼于50年发展的总体规划就由新中双方专家协同编制完成;随即用整整一年,编制了首期开发的详细规划。此后,围绕中新合作区与周边乡镇280平方公里的版图,严格落实既要保护改善生态环境又要高效集约利用土地的“铁律”,累计投入两亿余元资金,陆续编制完成300多项专业规划,全方位、多角度精心设计,确保做到前瞻性统筹,勾画出涵盖全区每寸土地的秀美蓝图。

科学超前的规划形成了合理的空间布局。走进园区的人都有这样的感觉:虽然园区的企业和居民越来越多,但开阔的道路依然畅通,园区内有绿地,有景观,没有任何局促感。

“园区规划很有名,不仅因为科学超前,更因为严格执行。在苏州工业园区,规划绝对不会因为领导的变动而变动。”这样的话语,记者在园区听到不止一次。在园区有一个谁也不敢擅越半步雷池的禁令:“规划即法”。除授权规划师可以审批各类规划申请,任何人不得凌驾于规划之上,行政管理层不能干预正常的规划审批,技术管理层无权更改通过法定程序确定的规划。园区开发至今,领导班子调整过多次,但发展格局与当初的规划设计几乎一模一样。

正是规划科学、超前、全覆盖,使得园区开发建设有序推进;正是规划的高标准和铁权威,使得园区始终保持了既定的科学功能布局、适宜的建筑容积率、错落有致的建筑高度、和谐多元的建筑风格,打造出与苏州古城区风格迥异却又相得益彰的美丽新天堂。

“亲商”理念带来管理革命

“亲商”理念是苏州工业园区借鉴新加坡经验最大的成果,其精髓是服务。如今,以“亲商”理念为核心的“园区经验”和“张家港精神”、“昆山之路”成为苏州发展的三大法宝,成为苏州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强化“亲商”服务意识,提升“亲商”服务效能,园区管委会设立了全国首家一站式服务中心,实行各职能部门充分下放登记审批权限,抽调各职能部门技术骨干到一站式服务中心现场办公,集中办理行政审批事项,成为全国授权最充分的行政审批中心。在一站式服务中心,不仅工作人员让人感到亲切,就连那些“柜台”也很人性化,80厘米高的桌子,大家面对面坐着交谈,既方便又舒服。

在此基础上,园区全面推行社会服务承诺制度和违诺投诉制,催生了四大公共服务特色:高效服务——“小政府、大社会”,凡是能交给中介机构、交给社会办的事务都交出去;透明服务——办事全程公开;公平服务——对所有投资商都一视同仁;规范服务——力争在法律范围内为所有企业和个人创造更有利于公平竞争的良好条件。

在园区管委会,有这样一句口号:一切以客户为中心。这不像政府部门的“话语”,更像一家企业的口号。十几年来,每个园区人都在践行着这句充满真情的口号。当“亲商”成为园区人自觉的行为后,企业反映的一切问题和困难都成为每个人心头的大事。不论是分内事还是分外事,只要能帮到企业的,园区人都会全力去协商、沟通、解决。

管委会企业服务处规定,3名工作人员每周接待或走访企业不得少于25家,以收集或解决企业普遍存在的难题。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园区在转型升级的同时,又赋予“亲商”理念新的内涵:以“一号文件”的形式明确1997年为“企业服务年”,各级各部门推出进一步服务企业的举措和策略。很多部门派出工作人员主动上门了解情况,询问企业困难。

“亲商”理念在园区的实践过程中,其内涵不断丰富、延伸,从单纯的“亲商”丰富到“安商”、“富商”,又发展到“亲商”、“亲民”、“亲环境”。

创新体制机制 激发发展活力

苏州工业园区取得的巨大成就,从根本上说,源自体制机制创新的原动力。园区紧密结合我国国情和发展实际,学习借鉴新加坡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先进经验,建立了符合国际惯例和市场机制、具有中国特色、体现园区特点的管理体制和开发运行机制。园区善于学习借鉴,更勇于创新,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大胆先行先试,走出了一条“不特有特、特中更特”的园区之路。

以健全载体为抓手,创新功能开发机制,营造国际一流的商务环境。没有空港和口岸,园区就建设全国首家保税物流中心(B型)、全国唯一综合保税区和“虚拟空港”,使货物通关时间降到6小时以内,物流成本节省至少1/3。为破解高素质人才紧缺的瓶颈制约,园区采用资源共享形式建设“研究生城”,统一投建各类公用基础设施,实行学分互认、师资互聘、科研互助、优势互补,吸引14家高校两万余名学生进驻,真正形成“把大学做大”的效应。针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园区率先建成电子信息等8个国家级科技成果转化基地,成为全国首家鼓励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发展试点园区,设立国内首个具有外资成分的风险投资基金。一个个首创的经典,营造出国际一流的商务环境。

以协调共进为目标,创新社区服务社会保障模式,营造和谐的安居环境。借鉴新加坡社区建设成功经验,园区按照与小区开发总量配套3%的比例、服务6000户到8000户居民的标准,在中新合作区规划建设17座邻里中心,把商业产业和服务设施集于其中,人性化地设置12项必备功能,使居民出门几百米就能满足多层次的生活需求,并且实现了便民服务与区容区貌、城市交通、人居环境的高度统一。同时,在国内率先建立以预筹积累、个人账户为主的新型公积金制度,一揽子解决员工多项社会保障。此外,园区注重核心区与周边镇联动共融,不断构筑保养安置、社保救助、就业创业三道群众生活保障网,90%农村居民迁入现代化小区,共享开发建设成果。

四大行动计划推进园区转型升级

现在苏州工业园区进入“实践科学发展、塑造国际品牌”的重要阶段,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园区瞄准创建“生态、科技、物流、服务外包”四个示范区和“全国水平最高、竞争力最强园区之一”的目标,进一步深化中新友好合作,加快实施“产业升级”、“科技跨越”、“服务业倍增”、“生态优化”四大行动计划,努力打造“产业高地”、“创新高地”、“人才高地”三大高地,力争及早把园区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科技工业园区和国际化、现代化、信息化的生态型、创新型新城区。

2005年,苏州工业园区开始实施“产业升级”行动计划,目的是注重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等协同发展。经过几年发展,目前园区已初步形成了以电子信息、精密机械、生物医药及新材料产业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2008年,园区信息技术、集成电路、离岸外包产值分别约占全国的3%、17%和8.8%。园区工业经济总量及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苏州工业园区始终把科技进步作为立区之基、强区之本,注重提高原始创新与集成创新能力,加快从“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从“资源依赖”向“科技依托”、从“园区制造”向“园区创造”转型。园区先后制定出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园区等10多项扶持政策;启动实施领军人才创业工程,获得“科技领军人才创业”扶持项目,所获得的启动资金超过了1000万元,使园区成为中国对科技创新人才扶持力度最大、支持力度最强的区域之一。

2005年,苏州工业园区推出“服务业倍增”计划,计划用5年,使三产品牌项目翻两番,商业载体面积增两倍,服务业增加值翻两番,占GDP比重每年提高1~2个百分点。通过几年的努力,园区经济结构明显优化。稳步推进“腾笼换凤”、“优二进三”等工程,园区连续三年新增服务业项目超过制造业项目。2008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突破30%,并且每年都以2%的速度提高。环金鸡湖商贸金融区作为园区发展现代服务业的主阵地,国际知名品牌服务业项目日益增加,并形成了国家服务外包示范基地、综合保税区等一批新的功能亮点。服务外包产业成为园区新的增长极。目前,园区酒店、餐饮等传统服务业与物流、金融等现代服务业齐头并进,并与新兴的服务外包产业共同构成了园区服务业发展的三大支柱。

苏州工业园区开发建设以来,始终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方针,使每万元GDP能耗降到0.36吨标准煤,万元GDP的COD、SO2排放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18和1/40,资源集约、生态环保等走在了全国开发区前列。目前,园区累计新增绿地3367万平方米,绿地覆盖率超45%,区域环境整体通过ISO14000认证,成为全国首批“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并创造了环保基础设施全覆盖、绿色乡镇全覆盖、ISO14001贯标企业最密集等多个全国开发区之最。2009年,园区启动“生态优化”计划,目标是将园区建设成为一座崇尚绿色生活方式、实现产业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示范城。

苏州工业园区在“借鉴”,也在向外“输出”,由“引进来”转向“走出去”,苏州工业园区经验向外辐射。2006年,作为苏州、宿迁两市政府间的重要合作项目,苏州宿迁工业园区全盘引进苏州工业园区规划、开发、建设与管理等诸多经验,在宿迁“克隆”一个苏州工业园区。2009年,园区经验跨越长江在南通推广,苏州、南通正式签署两市合作项目苏通科技产业园合作开发协议。如今,苏州工业园区经验加快辐射,苏州宿迁工业园区在江苏省南北共建工业园区考核中名列第一,苏通科技产业园首期基础设施建设提前完成,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援建项目加快推进,苏滁现代产业园稳步推进,辐射带动能力得到增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