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蒲岐记

 传闻汇总书馆 2016-02-02
蒲岐记(散文)
文/涂国文
所有的老城门,都是通往死亡与新生的“罗生门”!
                                                         ——题记

蒲岐古镇位于乐清市区东北约十公里处。我们抵达蒲岐的时候,夜色已浓。从车窗朝外望去,左手边的“古城酒楼”,一片辉煌。仿长城而筑的酒楼外墙上,沿垛口边缘布设的带状霓虹灯欢腾地明灭,在我们眼前,幻化出一派明丽却又苍茫的古意。酒楼外泊满了小车,闪烁的霓虹在车身上跳跃,远看就像冷月流照的沙场上列阵待发的一队铁甲,发着一种诡异的幽光。

在酒楼就餐完毕,东道主说,蒲岐古镇有东西南北四座古城门,虽然城墙早已拆毁,但四座古城门犹在,值得一看。一座城市的文化密码和性格基因大半隐藏在城市古建筑中,城市古建筑就犹如孕育城市文明的子宫,或者说是连接城市生命的脐带。我们此行乐清采风的目的,就是感受乐清的经济巨变和社会巨变、领略乐清的山海之美与人文之美,探寻乐清的历史经络和未来走向,蒲岐有古城门遗存,已然到此,焉有不去寻访之理?
于是,谢鲁渤、陆春祥、赵柏田、郭梅、但及、鲁晓敏、金岳清、周华诚八位老师和我一行九人,在乐清市作协主席李振南、副秘书长郑亚洪先生的陪同下,出酒店,向左拐,沿着一条老街,穿过嘈杂的夜市,避闪着川流不息的行人、小轿车和电动车,向着古城门遗址走去。李振南主席和郑亚红老师都是老乐清,他们对蒲岐的历史了如指掌。我们一边走着,一边听他们二人如数家珍般介绍起蒲岐的掌故来。

李振南主席告诉我们,蒲岐是南宋淳熙年间为防海盗侵掠海疆,朝廷在此屯兵而形成的一个海边古镇,时称“蒲岐寨城”,至今已有近九百年的历史,到了明朝洪武年间,朱氏王朝为加强乐清海疆防务,在蒲岐置千户所,并对蒲岐城墙进行了修缮、加固,蒲岐成为浙南的一座抗倭名城。蒲岐古城有四座城门,即东城门:保泰门;西城门:安定门;南城门:蔚文门;北城门:镇武门。城墙早已拆毁,四座城门孤零零的还在。谈话间,一座装饰着霓虹灯的拱形石砌城门出现在前方,上有三个辉煌大字:“保泰门。”郑亚洪老师说:“东城门到了。”正在这时,一辆小轿车穿越门洞向着我们迎面驶来。我们让过汽车,一齐向保泰门走去。

城墙最初是防御盗寇和保境安民的产物。对外防御盗寇的侵扰,对内凝聚和安定人心,是城墙的两个基本功能。而城门,就是连接城内世界与城外世界的一条通道。中国古城市,无论大小,大多仿皇城格局而构筑,街道呈十字形,最高权力机关往往坐落于纵横两条中轴线的交叉点上,体现出皇权意志无远弗届。城门则视城市规模而设,大城城门较多,如紫禁城,有十个城门,小城一般四个城门,多以青龙、朱雀、白虎、玄武,代替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在城门的命名上,往往造语吉祥,寄寓对龙骧凤矫、文兴武昌、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祈愿和祝福。蒲岐古城这座小城,典型地体现了中国古城市的建筑特点:纵横交叉的两条街道,顶端各有一座城门。
进入了保泰门,即意味着正式进入了真正意义上的“蒲岐古城”。我们从保泰门起步,边走、边看,边拍照、边交谈,慢悠悠地跺到西城门安定门,才用了不到半个小时的工夫。可见当年的蒲岐古城,确实只是一个小寨,谓之“蒲岐寨城”,真是恰如其分。李振南主席告诉我,若在白天,无论站在哪座城门下,眼力好的人,一眼就能望见街道尽头的另一座城门的。此刻夜色深浓,加上这个区域是近千年老城区,颓旧破败、住户不多,灯火远不比城门之外那般璀璨,一路但见这里一幢古宅、那里一处院落,黑魆魆的一片,更是不可能目极对面城门的。

蒲岐古镇的得名,缘于菖蒲墩和岐海。据史志记载,早在两三千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有逸民避难来到蒲岐,结庐生息,采贝捕鱼,垦荒农耕,筚路蓝缕,在此辟出了一个名叫菖蒲墩的高地聚居。到了十二世纪的南宋淳熙年间,为防海盗攫掠,乡民们以菖蒲墩为中心,建筑土城防御,此为蒲岐古镇的雏形。菖蒲墩濒临波诡浪谲的岐海,人们遂以山海之胜,名此地曰“蒲岐”。时间到了十四世纪的明洪武年间,倭患骤生于东南沿海,为害日烈,为打击倭寇、保卫海疆,明王朝在此置所设寨,蒲岐寨城,一时成为东南沿海的军事重镇之一。
蒲岐寨城,以“寨”名城,让我不由自主地联想起《水浒传》中的“清风寨”。当年小李广花荣、锦毛虎燕顺、矮脚虎王英、白面郎君郑天寿在青州府清风寨,跟着寨主刘高一起干着剪径的勾当,因为宋江被构陷之故,花荣带着众兄弟一起反水,大闹清风寨。当年的蒲岐寨城,乃朝廷为防倭患而修的屯兵戍卫之所,自然不会发生如此狗血的剧情。但血雨腥风,在冷兵器时代,必然是“寨”字的题中之义。

作为中国古代国家基层防御体系中的重要一环,位居浙江海防前线的蒲岐寨城,是应该上演过这样的历史场景的:一队倭寇手执寒光闪闪的大刀,或者肩架鸟铳、火炮,弃船登岸,趁着夜色,悄悄地摸进了蒲岐寨城大开着的瓮城城门。就在他们暗自得意之时,忽听“咣当”一声,城门在他们身后重重地闭阖上,紧跟着,呐喊声四起,火把熊熊,从前方斜刺里杀出一大队人马,将这些倭寇堵在瓮城之中,瓮中捉鳖,把他们杀得鬼哭狼嚎。

这当然是我的幻觉,或者说是我的良好意愿,然而却也并非全然杜撰。为了强化防御功能,蒲岐寨城,严格仿紫禁城制式,在主城门外,都筑有瓮城(亦称“月城”、“曲池”)。所谓的瓮城,其实质就是“一门双开”。它是古代城市的主要防御设施之一,具体做法是,在主城门外或者在主城门内侧,修建一个半圆形或方形的护门小城,这个护门小城依附于主城门,与城墙连为一体。瓮城门与主城门互相错开,形成岔路,这样不仅有利于守军的埋伏,不仅有利于守军弓箭手在城门附近形成交错射击,更有利于守军互相掩护、互相支援,而且还能达到迷惑敌军的作用。特别是在敌人攻入瓮城时,如将主城门和瓮城门同时关闭,守军即可对入侵之敌形成瓮中捉鳖的态势。比如倭寇要想侵入蒲岐寨城的北门镇武门,他们必须先攻入朝东而开的瓮城门,拐一个弯,才能来到镇武门前。瓮城布局奇妙、构造精巧,体现了古代中国人民高度的战争智慧。

蒲岐倭患,始于明初。明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倭寇首次犯边,登陆霞保崖,潜入霞保村,杀死村民郑则之。此后,倭寇不断侵入蒲岐,有文字记载的就有十三次,其中最激烈的战斗有三次:永乐八年(公元1410年),千户崔兴、百户冯春等领战舰巡逻霞保海面,发现有二十三只倭船入侵,两军鏖战长达八个时辰,崔兴与壮士们矢尽弹竭,全部阵亡;嘉靖三十三年(公元1554年),倭寇从瑶岙入侵,蒲岐所副千户崔海率家军去界地截击,第二天将倭寇追击至虹桥,亲斩倭寇首级一颗解官,第三天又领兵到芙蓉港口追击倭寇,崔海奋勇杀入敌群,终因寡不敌众,壮烈殉国——此前的明正德二年,崔海的父亲、崔兴的曾孙、副千户崔瑛也在一次抗倭战斗中牺牲。崔氏一门三忠烈,堪比杨家将。嘉靖三十七年(公元1558年),一股数千人的倭寇一路烧杀抢劫来到乐清海面,蒲岐所千户秦煌与应袭千户魏履谦及百户季璋等孤舟力战,力竭被捕,骂贼而死……
时值深秋,夜凉如水,我伫立在蒲岐老城安定门前,似闻城门洞里灌满了风声,那是从岐海海面上吹来的带有海腥味的风,风中夹杂着呐喊的声音,搏斗的声音,铁器撞击的声音,鸟枪、土铳和洋炮开火的声音,人落水的声音和海涛呜咽的声音。那是历史的回声,在哪回声里,翻卷着倭寇罄竹难书的罪行,更激越着一种殊死相搏的悲壮、一种不可征服的血性!

蒲岐古城,定型于明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是年信国公汤和奉旨视察乐清海疆防口,扩建、加固城墙,城墙周长三里,计六百丈,高二丈二尺,厚二丈;又整修东西南北四座城门,即东城门海国门、西城门半壁门、南城门东来门、北城门广升门,并各设瓮城。清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明王朝为避郑成功,颁布迁海令,拆除城郭,将乡民全部迁徙内陆。康熙九年(公元1670年),朝廷重修蒲岐城,内迁的乡民重返蒲岐。道光二十一年(公元1841年),朝廷对蒲岐城重作修整。咸丰四年(公元1854年),禀生张考吉、介宾叶廷芳和附生何跻瀛再度倡修。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邑绅鸠金对蒲岐城作了最后一次重修,东西南北四座城门,分别更名为保厘门、安定门、蔚文门和镇武门。后来,保厘门又更名为“保泰门”。

由于所处的独特战略位置,蒲岐古城从诞生的第一天起,就与军事防卫结下了不解之缘,先是防海盗,接着是防倭寇。特别是在倭患不息的有明一代,蒲岐古城的战略地位,更是提到了一个重要的高度。为巩固海防,明王朝在海疆边关广泛推行“卫所制”。如在浙江温州,就建立起了一套严密的“三卫九所”基层防御体系,在蒲岐寨城设立了蒲岐千户所,隶属磐石卫,驻兵近千人,其中军官十余人;配备战船十六艘、五门百子炮。之后,朝廷又在海防边关推行“民兵制”和“营兵制”,前者寓兵于民,广泛动员民众;后者招募兵士,打造军队战斗力。如明嘉靖三十八年(公元1559年),朝廷就曾在此设蒲岐营,营兵战时打仗,平时参与防汛。

蒲岐古城,自古以来都是中国的海防屯军重镇。即令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蒲岐仍设有边防哨所。史有确证,蒲岐古城墙自修筑、加固之后,倭寇没有一次成功地攻破过蒲岐城门,有力地保护了蒲岐城里百姓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为蒲岐古城百姓的和平生活,立下了汗马功劳。非常令人遗憾的是,由于时代发展出现的偏差,到了公元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在一片“破四旧”的喧闹声中,曾护卫蒲岐古城六百余年的古城墙遭到拆毁,徒余四座茕茕孑立的古城门和瓮城,陷入现代建筑群的包围之中。

消逝了倭患寇影,远去了鼓角争鸣。历史行进到了2015年,在现代化浪潮的激荡下,千年古城蒲岐,迎来了数千年未遇之巨变,重新焕发了青春的活力:经济大发展了,道路拓宽了,房子气派了,家用电器现代化了,汽车塞满大街了,百姓精神焕发了,到处是一派喜气洋洋的景象。李振南主席告诉我,我们游览的东西街相对冷清一些,南北街就完全不同了,那条街道一路都是各类商店和超市,热闹极了。不过笔者性喜安静的环境,站在安定门之外,回首刚才一路走过的有点暗黑、冷清的东西街,再抬头看看早去褪去战争功能、已然变成古雅风景的安定门城楼和右手边残存的一小段古城墙,但觉一股清逸、安详之气漂浮在心间,感觉惬意极了。

李振南主席说,由于屯兵而形成的四方杂处,各种外来文化在蒲岐融合,使得蒲岐在文兴武昌的同时,也拥有了别具风情、独放异彩的民俗。蒲岐不仅是一座屯兵之城、海鲜之城,更是一座民俗文化之城,各种民间游艺活动在这里争奇斗妍:打倭儿炮、闹琼花、扮笑戏、打秋千、耍把戏、踩高跷、抬搁,等等,极具观赏性。每当节庆来临,蒲岐古镇常常万人空巷,人们一齐涌上街头,摩肩接踵,观看各种游艺表演,参与节日的狂欢。平日里安宁祥和的古城,这段日子就会变成沸腾的海洋。

蒲岐古镇最热闹的日子,当属每年农历九月初一到初五的九月会市——“蒲岐望九月”。史传“蒲岐望九月”始于明宣德年间,由蒲岐百姓祈求天神降福、为城隍爷九月初九的寿辰祝寿而举行的庙会演变而来。这五天,蒲岐周边附近的民众成群结队,从四面八方涌向蒲岐,他们带来了浙南各地的特产,在蒲岐街边排摊摆卖,进行物资交流。满街的熙熙攘攘,满街的笑语喧哗。那股欢乐的气氛,丝毫也不亚于过年。“九月民风在,五行会古城。年丰争买卖,男女笑相迎。”蒲岐已故文人张纲先生,如是书写自己对蒲岐九月会市的赞美。

交易、购物之外,最令蒲岐人为之兴奋、为之疯狂的,自然是观看各种民间游艺表演。而在这诸种游艺活动中,最令蒲岐人为之着迷、为之陶醉的,则非“抬阁”莫属。蒲岐抬阁滥觞于清同治年间,至今已有一百五十余年的历史,目前已列为温州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每年的元宵节和九月会市,抬阁表演,是万众翘首的节目,也是游艺活动必备的表演项目。几个壮汉肩扛一顶抬阁,几顶或十几顶抬阁组成一条长龙,巡游全城。每顶抬阁大多有四五米高,几个乃至十几个从几岁到十几岁不等的小孩,被固定在抬阁上面。这些粉墨华装、玲珑可人的孩子,一个个艺高人胆大,在上面神色自若、刀枪剑戟,表演着诸如《八仙过海》《天女散花》《穆桂英挂帅》《西游记》《三国演义》《隋唐演义》《封神演义》《女驸马》等传统剧目——
韩湘子漫弄白玉箫,铁拐李啜饮酒葫芦;七仙女空中撒鲜花,维摩诘开坛说佛法;佘太君百岁挂帅印,穆桂英飒爽握长枪;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小哪吒脚踩风火轮;诸葛亮手摇羽毛扇,曹丞相白脸叫喳喳;窦仙童爱上薛丁山,程咬金挥舞三板斧;姜太公直钩钓王侯,周文王渭水访贤良;女驸马实情告公主,冯少英兄妹喜相认……半空中娃娃们俊俏的扮相、精彩的表演,引得地面上一阵阵欢声雷动。抬阁抬到哪里,人们便追到哪里。“远看仙人腾云,近看三国封神,仔细看看,都是蒲岐人。”这则蒲岐人耳熟能详的谜语,道出了蒲岐人民对抬阁表演的由衷喜爱和狂热参与。

由于时间关系,我们没来及去参观蒲岐古城的南城门蔚文门和北城门镇武门。李振南主席告诉我,南城门蔚文门情况尚好,北城门镇武门出现了沉陷,将近半米了。与全国很多历史文化名城一样,蒲岐古城的这些老城门,都处在现代化楼群的包围之中,显得极为尴尬。若任其湮灭,如何面对历史;若大规模进行整修,势必要将旁近的很多建筑物进行拆迁,牵扯太多,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些墙体斑驳、布满薜荔和苔藓的古城门,在现世的繁华中,姿态落寞地固守着沧桑的历史,它们沉默不言,却又似乎在诉说着什么。
所有的老城门,都是通往死亡与新生的“罗生门”,它一头连接着正在死亡的历史,一头连接着不断涌来的新生。毋庸讳言,蒲岐古城正行走在消逝中,只剩下四座失去了过去的任何功能、褪去了曾经的所有辉煌的孤零零的老城门,淹没在城市的车水马龙中,交织出一种错乱的时空,让人恍惚和疑惑。很多年轻的蒲岐人和外来游客,若非标示牌的提醒,并不知晓蒲岐古城曾经拥有的过往。蒲岐古城所承载的历史记忆和文化记忆,似乎和这四座老城门一样,正渐渐被人们遗忘在角落。
  但历史不能没有这些老城门。老城门是蒲岐古城的标志和象征,是蒲岐古城历史的活体标本。每座老城门背后都有着一长串的故事、都有着丰厚的文化蕴涵和历史底蕴。它们见证了蒲岐古城的变迁与发展,饱览了古城历史演进的曲折与沧桑。它们曾经与蒲岐人民的生活和命运紧密相连,承载着蒲岐人民的文化情感和历史情感,业已成为蒲岐人民的文化家园和灵魂家园,成为蒲岐古城的文化之根和生命之根。
匆匆一个时辰的夜游,笔者对蒲岐古城的观感纯属走马观花,很多该去探访的地方未及探访、很多该去了解的掌故未及了解,很多该去体悟的变化未及体悟。然而尽管如此,蒲岐古城留给我的印象,却是那般美好、那般深刻。回到杭州后,我无意中在网上发现了一幅题写蒲岐古城南城门蔚文门的对联:“春迎沧海月,霞发蒲岐城。”对联描绘了一幅春风和煦、沧海摇荡、月上中天、霞晖满城的蒲岐古城美景图。我觉得,这幅对联不仅准确状写了蒲岐古城的大美,更传达出了我对蒲岐古城的美好祝愿,引此作结。

         (涂国文,2015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