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千年裡,孔夫子的長相、畫像,演變了多少次?為什麼?

 三姑书斋 2016-02-02

最近,在被認為「史上保存最完整的西漢列侯墓園」海昏侯墓的發掘中,出土一副漆器的「孔子屏風」。


其表面有孔子生平的文字以及孔子畫像,人物下還有題字,題字部分除能辨認「孔子」「顏回」「叔梁紇」等人名外,還能看清楚「野居而生」字樣,而這可能是迄今為止大陸發現的最早的孔子畫像。

對於中國藝術而言,儒釋道三家的影響可謂最大,佛教造像、敦煌莫高窟,山水、文人畫之於道家,佛道藝術在今天皆為顯學,而儒家藝術卻很少有人提起。


正如巫鴻教授所說:「在中國美術史研究中對儒家美術興趣的缺乏實在令人吃驚,對藝術中的儒家思想觀念的討論非常罕見,以至使人懷疑儒家美術是否存在。」


海侯墓發掘現場 孔子漆器 

孔子,其創立儒家思想的學說至今依舊影響著中國,猶如基督教之於西方文明一般,儒家思想如同烙印一般成為民族文化的符號,也同樣成為思想史、美術史研究上極為特殊的個案。


歷代帝王對孔子不斷地推崇,使得孔子像即天然帶著」聖像「的屬性,然而這種過強政治目的性卻又迥異於聖像。


歷朝歷代出於不同的目的,反對或攻擊儒學,也給現代中國人留下了一個或是「至聖神明」或是「封建惡魔」的爭議印象,這種偶像化、妖魔化的過程,圖像的變遷本身便是思想、文化各個方向變遷的佐證,並為我們展現歷朝歷代的審美特徵和表現手法。


現代孔子像


如果回頭看,當代可能是最為看臉的世界。


在孔子生活的年代,人們更加注重內在的修養和學識,而對外在的形象沒有太多的褒貶,「故德有所長而形有所忘」。


而對中國藝術,尤其是造型藝術對於「成教化,助人倫」這一面顯然更為重視,孔子像的出現亦是為此目的。


帝王祭祀、弟子追思、普及儒學教化民眾基本為孔子像的三種實用目的,並伴隨著歷朝歷代的時代特徵形成時空交錯式的孔子形象。

已知最早的孔子像,是孔子的弟子子貢為表達思念之情,而作有楷木雕刻《孔子夫婦像》,楷木是孔子故鄉山東曲阜孔林中一種特有的樹種,由服喪的子貢帶來。


孔子於73歲去世後,弟子皆來服喪三年,唯子貢服喪六年,為孔子結廬守墓,《孔子夫婦像》便雕刻於服喪之時,並在此後成為孔子嫡系後裔傳家之寶。


但可惜的是子貢所刻原件早已遺失在浩瀚的歷史長河中,目前存於曲阜孔廟的《孔子夫婦像》為南宋仿制。


《孔子夫婦楷木像》 像高60公分 南宋 現藏於曲阜孔廟


而在繪畫上,據張彥遠的《歷代名畫記》中記載:「魯國東南東西廂畫圖」有《孔子弟子圖》。因無實物,目前尚不知這是否是最早的孔子像繪畫。如果是春秋時期的魯國,則基本可以斷定為最早的孔子繪畫像。

自子貢的孔子夫婦像後,漢代至唐代,石刻、壁畫和塑像成為孔子像的主要造像形式。而這其中,大量的漢朝畫像石成為已知最早的孔子像實物資料。


漢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孔子封聖,厚葬的風氣也為孔子像的留存提供了幫助。


在當時儒士的主導下,根據以往的記載,孔子的形象基本被定格在高大、慈祥、謙遜這些特徵,所有故事題材皆為襯托其「溫良恭儉讓」的精神氣質,而這也是現代所見的孔子像的源頭,其後的孔子像皆繼承了這一精神氣質,只是根據不同朝代、場合,在尊崇程度和服飾、禮儀上有所差別。

目前海昏侯墓出土的漆器尚未清理保護完畢,如果確定為西漢時期,則可認定為已知最早的實物孔子像,西漢之時,孔子像已經成為一個形式化的符號成為當時權貴的裝飾,由此可推斷,在此之前是有非常大的可能性存在更早的孔子像。


孔子見老子 東漢 畫像石(局部) 武氏祠


孔子見老子 東漢 畫像石(局部) 武氏祠


「孔子見老子」是東漢時期畫像石最常出現的題材,其中最為著名則是山東嘉祥武梁祠中出土的畫像石。


在上圖的畫像石中,老子孔子皆戴高冠,互相躬身,兩人之間有一推車小兒,一般認為是項囊。


而在其上的飛鳥,據清代學者阮元考據認為所執之鳥必為斑鴻,因為他拜訪老子時的身份是史,而據周禮,官吏在正式會晤時需執一只相應的鳥以示身份。


同期東漢內蒙古和林格爾漢墓壁畫中,也可以看到這種兩個老頭一個孩子一只鳥的程式化形象,但是處理的更為隨意,顯然對於當時的工匠而言,無需刻板的遵循文獻,也無需繁復的描述,只要讓大家認出這個典故即可。


和林格爾漢墓 孔子見老子 東漢 壁畫


魏晉南北朝,既是中國最分裂動蕩的時期,同時也是文化藝術最為發達的時代之一。


繪畫藝術的進步促進了孔子像變革,包括顧愷之在內的諸多畫家都曾以孔子像為題材進行創作,可惜至今並未有實物留存。


佛道玄學的崛起,讓儒家進入暫時低潮的同時,也在借鑒佛教造像與道教神像的同時不斷地完善自己,而文人的逐步介入繪畫,也讓孔子像不再成為儒士的專屬,並開始思考儒釋道三者之間的關係。


生產力的衰退使得厚葬從根本上消失,畫像石亦難覓蹤影,從此讓位於壁畫。題材上也已佛道、竹林七賢等內容為主。

隋唐之際,隋朝由於皇帝的自身經歷,雖然在治國上推崇儒教,但骨子裡還是以「我興佛法」的態度為主,隋朝名士士謙在回答三教的優劣時說:「佛,日也;道,月也;儒,五星也」,基本可以代表當時統治階級對三者的地位排序,所以此時既沒有任何對孔子的祭祀,更談不上孔子及其弟子的圖像創作。

而後,唐朝對儒學、孔子的尊崇則達到了新的高峰,唐玄宗時期更是封孔子為「文宣王」,冕服孔子像的形制正式誕生。


儒學即便再也達不到漢朝時獨大的地位,卻也在此時成為了社會文化的主導,正是在此時誕生了孔子的「標準像」。


據文獻,唐代的吳道子及東晉顧愷之都有孔子題材的作品創作,而正是這些創作為後世的再創作提供了藍本,並成為後世認知孔子形象依據。



雖然我們已經看不到那些畫稿。但從現存的畫像及畫譜而言,幾乎現存有孔子行教像都有唐吳道子筆的字樣。吳道子,被稱為唐代的畫聖,但現存畫作基本都為宋元時期的摹品。


影響最大的,傳為吳道子所繪的「先師孔子行教像」,是歷代引用和模仿最多的、影響最大的孔子圖像之一,此塊「先師孔子行教像」現藏於孔府,上刻「德配天地,道冠古今,刪述六經,師表萬世」並於左下題「唐吳道子筆」。


畫面中的孔子寬衣博帶,腰配長劍,神態恭謙,成為後世孔子像創作的藍本,直至今人所繪孔的子像都可以從這張畫中找到影子。


先師孔子行教像(拓片) 傳 唐 吳道子 原碑藏於孔府


宋元之際,中國繪畫藝術進入一個新的巔峰時期,在繼「文宣王」之後,宋真宗先後冊封孔子為「宣聖文宣王」「至聖文宣王」,及至需繼承漢文化外衣統治中國的元朝更是冊封孔子為「大成至聖文宣王」。


在唐朝安史之亂後,社會瀕於崩潰,此時的儒家思想成為了支配整個社會的文化規範,被作為王道的道統豎立起來,在統治者的自上而下的推動下,越來越多的畫家加入孔子像這一題材的繪制。


同時民間關於孔子相貌「七陋」說逐漸形成,成為後世肖像類孔子像繪制的標準之一。所謂「七陋」即「七竅之陋」:眼露白,耳露輪,口露齒,鼻露孔。七竅豁露,不甚美觀,所以七露又寫作七陋。


自晉唐以來,以絹、紙直接手繪的孔子像增多,然因材料本身,流傳到現代的少之又少。


今天能見到最早的手繪孔子像便是出於這一時期,即馬遠的《孔子像》,作為南宋畫院畫家,馬遠向以山水為人稱道,與夏圭並稱「馬夏」,創水墨蒼勁一派,花鳥人物亦是其擅長。


此件畫像中,孔子依舊沿用了長袍垂手,神情肅穆這一標準,並帶有宋畫重神韻而寫意的整體風格,突破前任范式,寥寥幾筆形神畢現,此畫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版畫技術的普及,也使得孔子聖跡圖等一系列反映孔子言行的連環畫開始流傳。


馬遠 《孔子像》 宋 絹本 現藏於故宮博物院

明清時,孔子重回「聖人」、「先師」,不再是文宣王,自唐朝始的冕服孔子像被官方取消,並在太廟中重新以牌位的形式祭拜。


然而這並不代表儒家式微,明清時對孔子的崇拜和信仰已經深深紮根於社會,並成為道德與倫理的典范。神話神仙似得孔子在官方語境下消失,只在民間還保留著供奉的習俗。而在孔子像的形式上亦繼承前朝形制,並沒有任何大的發展突破,依舊按照「七陋」的特徵進行創作。

而孔子聖跡圖等連環畫受益於版畫技術的發展,出現了不同的版本。手繪本的發展則吸引了當時諸多名畫家以此題材創作,包括文徵明、陳洪綬等人皆為後世留下佳作。


並在此時,更多的藝術家開始以「三教像」為題材創作出諸多佳作,並形成釋、道、儒的排位方式。


出於中國畫對道教的天然親和,藝術家往往對老子較為側重,孔子更多以慈眉善目的老人形象出現,神態衣著更似現實中人,而佛道則如神仙中人般。


同時社會的發展,帶來繪畫材質的多元化,年畫、各類材質的孔子塑像、擺件等大規模出現,這種多樣化的趨勢反應人們對孔子崇拜的多元化,人們在祭祀祈福時也不再拘泥於像與牌位。


《三教圖》 明 丁雲鵬 紙本設色 縱115.7公分 橫55.8公分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今日曲阜孔廟大成殿的孔子像,為根據雍正年建立的孔子像藍本重塑後,在形式上以塑像與神位共存的方式,七陋的容貌,但在禮儀規格上則為帝王級別,我們沒法探尋千年前猶如「喪家之犬」而鬱鬱不得志教師的具體面容,但在時空的交會中,他千年前的面容在不同朝代以不同面貌跟帝王、神靈、聖人的身份交織在一起,成為代表中國文化中一個複雜的視覺圖像。


曲阜孔廟大成殿 孔子像


閱讀原文

微信號:dajiemi00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