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只角”和“下只角”,只有老上海人才懂的两个词!
2016-01-29
头条菌
上海头条 看你是不是老上海人,就看你懂不懂“上只角”和“下只角”就知道了! 湾 河岸内凹的地方 嘴 河岸外凹的地方 角 如果“嘴”的地域较小,形状更尖,那里就会被叫做“角”。“角”,在上海话中念“goo”(弱声)。 其实,如果是在开埠之初,除了老城厢,城墙以外的其他地方都是“乡下头”,全是“下只角”! 其实,“上只角”与“下只角”并没有太明显的界限!更多老上海理解中的“上只角”,是指租界地区,比如静安、黄浦、卢湾等,而“下只角”呢,自然是当年“滚地龙”和“棚户区”密集的闸北、普陀等地了。但现在,这些界限已经不复存在了! 上海在社交中会有一个习惯,会不经意问人家:“府上住勒啥场化?”,如果说淮海路、南昌路、陕西南路,对方就会很谦恭;如果回答“三湾两弄”,对方就会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这就体现了上只角和下只角却体现了老上海人的尊卑和骄傲! 有人说“从小在静安区长大,是上只角人”。其实,孰不知静安区里也有“下只角的”,像万春街,昌化路,曹家渡,大自鸣钟后面等,都是劳动人民居住相对集中的地方。现在这些地方经过改造,形成了高档小区。“上只角”和“下只角”的含意也仅剩调侃之意了。 现在, 上只角更多指的是地段繁华、环境幽静、住宅高档以及所住居民收入、职业和文化程度较高的地区。与之相对应的,自然就是“下只角”了。 解放前,“下只角”地区集中了上海各种制造业就业人口,多数都是来自苏鲁皖地区,遇灾逃荒出来的农民,所以,下只角的主流语言就是沪语腔的苏北话。 而上只角呢,就是老派的上海话和宁波话!大量宁波人来上海后都是去学做生意,开银行、钱庄,在店铺里做学徒然后自立门户,久而久之,他们的地位就变得很高!宁波话甚至还严重影响了沪语。 但其实,“上只角”和下只角最大的不同还是生活方式的不同。上只角街道干净,环境优美,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做派都比较雍容华贵、有腔调;相对来说,下只角就显得街道狭窄,建筑破旧,环境较差,治安得不到保障等等! 现在,随着上海日新月异的发展,有些“下只角”已经慢慢逆袭成了“上只角”! 浦东陆家嘴 虹口北外滩 闸北大宁 普陀长风 徐汇滨江 黄浦世博滨江 |
|
来自: 我爱祖国爱人民 > 《 微信 每日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