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画坛三座奇峰:齐白石花鸟、黄宾虹山水,还有...

 幽莲生梦 2016-02-03



从文化和写意精神上回望百年中国画坛,有三座奇峰:一座是齐白石的花鸟,一座是黄宾虹的山水,一座是关良的人物。


关良,1900年生于广东番禺,1986年11月28日卒于上海。早年留学日本学习绘画,回国后在上海从事美术教育工作。他所创作的水墨戏曲人物画得到了齐白石、李苦禅等人的高度赞誉。


中西艺术百年碰撞,关良是中国水墨开风气之先的大师。他回归中国传统艺术重新提炼东方写意美学,他以京剧的手法画画,故画有动感、乐感;以国画写意手法画戏,故画能传神,扣人心弦。“寥寥几笔,虎步鹰蹦,呼之欲出,如闻大钧”。他把“写意传神”发挥到极致,终成“水墨戏画”开山鼻祖。



留学寻梦:从西画学徒到“关良墨趣”



在关良近60年的绘画生涯中,他的现代水墨之路,最早萌发于他对西方表现主义油画的玩味琢磨。


1917年,17岁的关良赴日留学,师从藤岛武二学画,系统全面地学习西画艺术的理论与技法,在不到6张席子大的居室里训练用的画稿可堆起2尺厚之高。期间,他对梵高、塞尚、马蒂斯由衷热爱,在吸收了西方“印象派”和“野兽派”绘画风格后,开始取其精华为创作“中国式”油画探索,希冀以此打通中西方文化隔阂。


归国后的关良出入上海、南京、广州的各个私立美术学校担任美术教师。关良“看似幼稚而实际上趣味无穷”的作品不但给当时的学生留下了好感,连时任上海美术专门学校校长的刘海粟也颇感兴趣,一度将其引入上海美专担任教师。



戏墨结缘:苦学戏曲深悟写意精髓




《空城计》 1979年


上世纪20年代以后,在吴昌硕、黄宾虹、潘天寿等的潜移默化影响下,关良开始回归传统。他频繁地参观国画展览、临摹明清大家作品、欣赏名家收藏。继在日本学习油画、音乐之后,他想再苦拼若干年,在国画笔墨表现力与鉴赏力方面有所拓展,攀登第三次求知高峰。


关良不仅在画室琢磨,他还与沈雁冰、郭沫若、茅盾等诸多文坛大家交往,在国画与文学的双重推衍下,他最终发现了新的契机——戏曲,为他通往“我之为我,自有我在”的艺术境界打开了一扇天窗。


为体味戏剧之美,关良亲自学戏,从“锣鼓经”学起,不仅练京胡,唱、做、念、打一并学来,学完《捉放曹》再来《击鼓骂曹》……此后,无论在“上海美专”还是重庆“国立艺专”,凡到年末岁的师生“同乐会”,关良总能应声上场,“黄钟大吕”地来上一出。


“京戏里看、瞟、盯、瞧、观、见、捎、拐……不同的人物,在不同的场合,看人看物,都有不同的分寸、不同的意思。”这对关良画戏曲人物时如何“点睛”传神帮助颇大。据说,关良每次画画,都是等画全部画完后才画眼睛的,是名副其实的“点睛之笔”。



关良作品的眼神


孙大圣的机智和坚毅,从眼神中就可以看出来


苏三起解中的老差夫,眼神中露出疑惑和怜悯


苏三的眼神,则是委屈和失落


十字坡中的武松和孙二娘,决斗正酣


被李逵揪斗的宋徽宗,是不是很狼狈?


同样狼狈的,是被一丈青追击的矮脚虎


收姜维里诸葛亮的眼神,都是智慧和悲悯


沙家浜,一看便知善恶忠奸了


落寞的霸王


伏怪以力


英雄本色


1945年抗战胜利,关良和潘天寿、吴茀之回到杭州,继续在杭州国立艺专任教,与“江南活武松”盖叫天结识。盖叫天常常亲自登门,在关良家里摆好架势,示范各种身段动作,让关良当场速写,还和他交流舞台上表演的经验体会,对关良的艺术创作极有裨益。盖叫天很喜欢关良的画,他自己是资深的京剧表演艺术家,能敏锐地察觉到 关良画中一些细微的东西,他说关良的画往往不取“蹦—登—呛”亮相的造型,而是取亮相定型前的那个瞬间,静止的画面中蕴有动势,才有隽永,才有趣味 。



“江南活武松”盖叫天



艺术良心:时代“流浪者”终成大师



1956年,国画大师李苦禅带学生观看关良画展时,学生们纷纷疑问关良为何不能把人物画得“规矩”些?对此,李苦禅解释道:“良公的画法叫得意忘形”,即求传神不求形似之意。



《沙家浜》  约1965年


关良笔下的武松尤为有名。寥寥数笔即达至“一笔不能多,一笔不能少”,作品也最具戏味,身心俱到、举手抬足,分寸掌握得恰到好处。齐白石对关良的戏剧人物画格外推崇,早在关良在西南国立艺专任教时曾得见他一本人物册页,看后大呼“很想见见他”,并自告奋勇在画册扉页上题写了“关良墨趣”四字。


“文革”中,关良经受“耳闻锣鼓声,胆颤又心 惊”之痛,他把数以百计的画浸在洗衣盆里以求家人不受牵连,一度发誓不再创作,几十年创作心血毁于一旦。在粉碎“四人帮”后,他一连画了十多幅《金猴奋起千钧棒》抒发心中快意,“火眼金睛辨是非,棒扫尘世万里埃”,让“孙悟空”成了他后期创作中最鲜明的艺术符号。




1976年至1986年,是关良一生中最后的10年,也是他一生艺术生涯中重现光辉的10年。1981年,耄耋之年的关良在香港举办《关良油画水墨画展》,在香江掀起一股“关良热”,香港街头到处张贴着印有他半身像的画展海报,连老朋友林风眠也翩然而至。 从2000年春拍3000元一平方尺,到2014年秋拍15万一平方尺,关良作品15年涨了50倍!


艺术贵乎独创。千百年来,戏子被视为“下九 流”,以舞台戏剧作为绘画素材的作品不登大雅之堂。但关良敢于打破前人禁忌,开宗立派,成现代戏墨人物的一代宗师。


欢迎关注浙江中艺文化官方微信公众号

请长按下方二维码进行关注

让艺术走进大众   让大众享受艺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