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营口地区名川之大清河

 草木之人66 2016-02-03

  

大清河是盖州境内最大的一条河流。它发源于大石桥市东部山区,分东西两支:东支发源于建一镇魏大岭下,流经黄土岭镇出境入盖州市石门水库;西支发源于海城市英落镇前窨子峪村,流入三道岭水库中,经汤池镇出境,大清河河道大半在盖州境内,由东向西,经榜式堡、高屯、团甸、暖泉、东城、西城、太阳升、团山、西海等乡镇注入渤海。河流全长100公里,流域面积1482平方公里。

康熙二十一年和宣统元年的《盖平县志》,对大清河记述的不多,民国九年的《盖平县乡土志》对清河有记述:“又名大清河,亦曰青沙河。俗云南大河。在城南里许,长一百四十里。其源有二,一出于虎山区之哈达山西流,一出于汤池区之二道岭西南流,二源既汇又西流,经大小牵马岭及大小红旗堡,至暖泉之西,左纳方家屯河,又南流至罗家店,复纳大小阳关沟河,遂绕獐狼寨而西流行十余里,经过城南由盖平湾挟连云岛而入于西海。”

民国十九年《盖平县志》记载就更加详细了:清河,又名大清河,亦曰青沙河,俗云南大河。在城南里许,长约一百二三十里。源流不一,合其脉聊分为二,其一出于东北松树沟左近之山及秘子沟,至接官厅会合西南,流过上哈塘及虎皮峪,汇流经下哈塘至虎头山西,又与莝草峪、仙家峪二水会流至金家屯村西,与老木厂沟及七盘岭底南来之水会流,经石门岭、榜式堡、马连峪旺户屯西,乃与汤池河会焉。其二出于大金寺及猞猁沟,与白土岭之高原南流会合,至三道岭前,经赵梁屯南流水合而西行,,至卧牛石,复于鴜鮱沟之南流水及东来诸水并而汇之,是为汤池河,由此至赵家堡、祝家沟、茨儿沟,经旺户屯始于前述之一脉一汇而为清河。至此由仙家峪西行,经大小牵马岭、沈家屯、红旗堡、腰岭村、罗家甸子,东受大小阳关诸水至滴塔嘴,过邑城南娘娘庙前,西流至西海山寨西北折,由连云岛后直入渤海,是为海口焉。”

1、大清河口曾经是东北贸易的先锋

大清河曾记录下盖州的“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记录下盖州“九省通衢”的盛境。辽东都指挥使司,元置……。元盖州,属辽阳路。洪武四年废。五年六月复置。九年十月置卫。二十八年四月,州复废。东北有石城山。又北有平山,其下有盐场。又东有驻跸山,西滨海,有连云岛,上有关。又东有泥河,南有清河,东南有毕里河,下流皆入于海。又南有永宁监城,永乐七年置。又西北有梁房口关,海运之舟由此入辽河,旁有盐场。又东有石门关。西有盐场。北有铁场……(《明史·志第十七》)”。明政府在辽东设辽东都指挥使司,并确定辽东行政上归于山东布政司。清王朝建立后,开始对东北进行开发,各地商人也纷纷前来贸易。东北的沿海贸易始于康熙中叶,乾嘉年间得到长足的发展。东北向南方输出大豆、杂粮,还有干果、海味、药材等农副产品。《赤嵌笔谈》记载,福建海船赴东北贸易“贩卖乌茶、黄茶、绸锻、布匹、碗、纸、糖、曲、胡椒、苏木;回日则载药材、瓜子、松子、榛子、海参、银鱼、蛏干”等。盖州成为东北较早的通商口岸,完全是由于它当时在东北沿海贸易中的地位。盖州城西的西河口在道光年间以前,成为东北地区与关内通航的重要贸易港口,“轮蹄丛集,舟帆交并”。执东北三省商业之牛耳,“市街整然、店铺林立”。西河口的连云岛在金时显然还不是有名气,赵秉文在他认为是 “壮观天东第一游”时,有《连云潮退》诗:“夕阳明岛寺,海气入边城,潮落青鱼出,泥深白鸟行。”而到了明时,这里已经成了军事关口重镇,再以后,成了通商口岸。

渤海湾内山东、天津与东北的贸易比南方各省更早。明代辽东属山东布政司所辖,辽东的粮食、棉花布匹等军需物品多依靠山东供给。嘉靖年间渤海湾内的民间私贩开始冲破禁令发展起来,有记载称:“山东、辽东旧为一省,近虽隔绝海道,然金州、登莱南北两岸间,渔贩往来动以千计,官吏不能尽诘 (《明世宗实录》卷460) 。”清代海禁开放以后,渤海湾内各港口间的贸易进一步发展,“奉天南面……宁海、复州、熊岳、盖平等地方与山东登、莱二府对峙,商船不时往来” (光绪《大清会典事例》卷630) 。有相当一部分南船也参与了渤海湾内的商品贸易。康熙后期已有大量南商前来辽东半岛,江苏、浙江、江西三省商人还在盖州修建了“三江会馆”。

盖州城内至今还有着“三江会馆”、“福建会馆”、“山东会馆”、“山西会馆”、“金州会馆”等建筑遗存。 各会馆建有戏楼,供节日和祭神时用,四月二十三为海神庙会,三江、山东、福建会馆同时演戏。五月十三和九月二十三为头岳庙会,山西会馆也要演戏。每年正月十五,各会馆具演夜戏,据《盖平县志》称:“灯月交辉,歌声嘹亮,几同不夜之城,一时游观者顷塞街巷,其盛事也。”会馆是明清时在都市中由同乡或者同业组成的封建性团体。始于明初,明末时兴盛,清代中期最多。工商业会馆的出现,在一定条件下,对于保护工商业者的自身的利益起了某些作用。会馆保持着浓厚的地域观念,维护自身利益,打击排挤政敌;协调工商业务、应对同行竞争;联络同乡感情、抒怀政治见解。是工商业者的同乡行帮会馆。清乾隆十七年《重修三江会馆碑记》说:“盖平自开海以来,三江士商乘槎而至者络绎不绝。始于康熙四十二年,同志捐资,购地于县之东南隅,创建三江会馆…….”。北方人过去对海神娘娘了解不多,更无供奉。自南商来北方通商后,带来了“妈祖文化”。三江会馆等会馆内,都供奉海神娘娘。民国十九年《盖平县志·建置·庙宇》说:“城内海神庙有三,一曰福建会馆,在南门里偏西北;一曰三江会馆,在县署前街路北;一曰山东会馆,在北马道偏东路北。”“妈祖文化”是由于南商来经商带来的,而南商经商是由海运带来的,带到盖州皆是由于大清河把海于古城联系在一起。当时,有船可在西河口溯大清河到盖州城南关外停靠。《盖平县志·交通》载:“本邑海口有二,一曰西河口,即清河下流入海处,距城二十余里。在清季道光以前为东三省海运交通惟一之商港,南北货物咸萃于此,故我城虽系蕞尔偏邑而名闻八闽,声达三江,无不知有盖州者,皆因货物积散之传播也,后以港口淤浅,海运始移营口。然在咸丰年间,福建、宁波之鵰船、乌船岁必一至……。”

盖州自然条件利于多种经营。过去经济作物以苹果最著名,集中熊岳附近。还出产有棉花、柞蚕、烟叶和粮食。西海岸滩宽水浅,便于晒盐。素有东产柞蚕,西产鱼盐,南产苹果,北产棉花之称。城内分有银市、柴市、鱼市、黄花鱼市、菜市、茧市、牲口市等。城市相关产业也相对发达。盖州在清代是奉天省的渔业中心,在五个渔区中占有“营盘”、“盖复”两大渔区。《中英天津条约》后,营口港开港,又成为关内外海产品交易的集散之地。清代,这里盛产黄花鱼,还有鲙鱼、鲅鱼、铜鳞鱼、飞蟹、对虾、青虾等。

盖州城在历史上曾是东北地区主要的商业枢纽重镇,沟通关内外物资交流集散地。商业繁荣、交易聚增,需要充裕金融货币为媒介,然清代社会流通货币为元宝银和制钞,交易活动不便。外埠客商的元宝银与当地银两成色、平码不一,商民苦恼,几经磋商后提出抹银之良策,后由县商务会议备案,自立银行公会,招来二十余家资产殷实,信用昭著的商号为公会成员代办抹银业务。抹银业务颇受欢迎。盖州银市也很兴旺。广泛吸引城乡社会游资,扩大资金来源。银市交易活动天天有市,日日有行。日成交额达银子三、四万两,海城、营口、沈阳、哈尔滨等地商人纷至沓来。盖州银市及抹银出现对活跃金融,振兴贸易起了促进作用。

盖州柞蚕放养在清代之初由山东传入,大清河上游群山叠翠,柞林茂密,深山好多移民靠养蚕为生。清王元 《野蚕录》称:“辽东与登莱隔海相对,登莱之民,渡海营生。……以放蚕为最多,每岁秋冬之交,富商携巨资入山收茧,盛以蔑篓,捆载而南,连樯接楫。……且荒土日辟,风气日开逐渐推广,大有方兴未艾之势。”《盖平县志》载:“乾隆四十一年设立山茧税,设局于盖平县,会征定额二千四百五十六把。”《奉天通志·实行·蚕业》说:“柞蚕之发明在数百年前,而成为本省一特种实业,则昉自近代……。”到了民国六年,盖平以五千三百五十七(把),已是乾隆时的一倍有余,全省之首,名冠辽东。民国十九年《盖平县志》载:“且出产亦为本邑之大宗春秋两季山茧,登市时缫丝为邑中优良之实业。复能利及金融,裨益市面经济,所系百业交兴计,每年交易额约值国币三百万元。”

盖州“虽蕞尔小邑,亦奉天财货之通衢也。”在盖州,各种庙宇一应俱全,娘娘庙、关帝庙、财神庙、文庙、龙王庙、火神庙等都有,可见商业兴隆、百姓安居乐业之一斑。

2、大清河孕育的盖州曾经是文人荟萃之地

盖州大清河人杰地灵,文人荟萃。大清河流域的自然环境、特定的历史地位使得它称为历史文化名城。它的历史传承造就了它特有的文化。

盖州的“辰州书院”建于清咸丰元年(1851年)。当时的知县姚承恩很关心文化,重视教育,与邑绅马绍伯,丁文浚,范显耀等通过倡捐办法,集资建立书院,辰州书院在大文昌宫后购民房改建而成。古昔无学校,儿童求学者皆入私塾。继而学徒得肆业于书院。书院集文学之士讲学于其中。书院在宋代尤盛,曾设有白鹿、石鼓、应天、岳麓四大书院。元时书院遍及各路、州、府。明、清时书院益增,但多是士子准备科举的实习场所,辰州书院是省内著名书院之一。书院设山长,设董事及讲师若干。担任董事和讲师的都是盖州的名流,比如张景福、于天墀、王郁云等都曾任过辰州书院山长。门德兴、郭允庆、金毓奎等任过董事。蒋荫棠应聘为书院讲师时,学生闻讯,纷至沓来听课,生徒之中多有成就。县里对书院颇为关注,每值生童月课,县官们悉心品题,多所指导,为当时士林称颂之。直至清末由于兴办学校,书院废止。辰州书院,创办有近六十年的历史,为延续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造就大批文人雅士起过一定的历史作用。

从盖州的一些古碑记、文献中依稀可以看到文人的足迹,学宫、文庙、学校的记述很多,说明教育在古盖州得到了一定的发展。《重修圣庙碑记》、《重修文庙记》、《盖平士林纪念碑》、《盖平县学建立尊经阁碑记》、《盖平中学校落成记》等都表明“学校兴益臻发达”。首先是得到了统治阶层的重视,“明洪武癸亥指挥吴玉、张良佐建盖州卫学宫于卫治东南隅,康熙十一年知县刘羽绳与县治西北隅建”,后来不断有修缮。学宫有一定规模,圣殿、崇圣祠、至圣殿、配殿、戟门、泮池、棂星门、礼门等俱全。春秋礼事程序一应齐全。其次是教育有普及之势,《盖平县志》说:“凡家属素封资产居中人以上者,尤必设塾延师,教其子弟。即资质鲁钝,亦令旅进旅退束身函丈,不至漫无纪律溷入下流”。盖州在光绪三十一年立劝学所,“初设师范传习所,造就教材以为筹办学校计,迨教材敷用,学款充足,城乡学校逐步增加。”第三,乡举里选之法得当。盖州“两汉以来,取士法更遂有孝廉贤良方正,各拔擢博士弟子茂才异等......。满清入关兴文治,曾与正科外开博学鸿词科,一时颇收得人之效……。”自金、明时始,盖州进士、举人、生员、贡士等层出不穷。第四,当时盖州社会和经济需要人材,这种理念也正得到社会各界所接受。

盖州的社会名流曾给盖州一定的影响作用。大清河贯穿的盖州先后出现过很多社会文化名流,“吾邑山水接长白辽沈汇归之秀,文武异材不无蔚起乎”。于天墀等在大清河流域民间的影响是巨大的。明清以来,一直到民国,文人在盖州各项事务中都扮演着较重要的角色,他们的文采也装点了盖州地域风采,到盖州来过的文化名流也给盖州带来了新的影响。

3、大清河流域孕育了淳朴的民风民俗

大清河流域的人们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物质的、精神的文化现象,包括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民俗、岁时节日和游艺民俗、民间观念和民间文学等等。这些具有普遍性、传承性和变异性的文化现象,是这个流域民族、地区中集居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这些习惯是集体遵从的、反复演示的、不断实行的,所以具有增强民族的认同,强化民族精神,塑造民族品格的功能。

大清河流域民风淳朴,民俗厚重。《盖平县志》说:“旧日民俗,多务耕田,尚节俭,知重礼仪。在有清咸、同间,地方人民营商者尚少,盖不以利为汲汲也,居民除旗族外,大抵由山左关里迁徙,而来者多为其习俗每沿用故乡惯例,不失幽冀坚强、邹鲁朴厚之风”。可见,大清河流域整个风俗与关内差别不大,所有的岁时节日、生活习惯都是按照关内汉民族文化所进行,由于地域关系,同一类的民俗事项会有些小的差别,满族等其它民族一些风俗习惯也影响着这个流域的民俗。山村、渔村、农牧经济的村寨经济的民俗、市与商的民俗、消费生活的民俗、社会及信仰的民俗是有着差别的。不论农事节日、祭祀节日、纪念节日、庆贺节日或者社交及游乐节日,都有自己的一些特点与风格。自康熙四年起,每年农历六月初六,在盖州城东仅五里之遥的八腊庙会期演戏五天,“人士流览者众”。八腊庙是因时旱蝗修建,原因是“此庙距城较近,正值溽暑天气,城中人民欲到乡野间散心,故文人墨客、商贾少年往来如织,恣意游观俯仰,别有兴趣。庙山居清河铁塔之侧,水色山光映带左右,恍如一幅天然图画。城中酒家集此开坛供客,虽非文君当炉相如佣保,而酒帘飘处不亚杏花村店风味,拇战之声时悠扬于绿荫夕阳以外,非特雅事亦佳话也(《盖平县志》)。”其他地方也有八腊庙,但都不会有此热闹,其原因不外乎上述的几个条件,天时、地利及当地民俗。

在大清河的入海处,有个被海水剥蚀过的半岛叫连云岛。在连云岛还是辽东第一通商大港时,从全国各地到辽东经商的船只都在这里停泊。岛的南端有果神宫,岛的北端有座海神庙,即天后娘娘庙。海神娘娘与果神宫主都是主管海上安全的神,因此从福建、浙江等地到盖州做生意的客商及当地渔民都在这里祈神求佑,络绎不绝。一年四季香火不断,特别是每年正月二十前后,这里有个热闹非凡的“跑火会”,成千上万人在这里聚在这里观看跑火奇举。同时又高跷、秧歌、压花、刀轿等赛神大祭。跑火会是在连云岛坡地上挖几十丈长的地沟,地沟里架起一溜劈柴、木炭,在火燃烧到熊熊之时,必然有一个光着上身,只穿红裤的人,以非常严肃的神色,从火上跑过。火光映照飞奔的人影,好像是仙人驾着火龙飞舞,不见那人烧伤,而且又不知那人去向,年年如此(《中国民间文学集成辽宁卷·盖县资料本》)。跑火会只在这个地方有过。清代张元奇《海神庙》诗:“盖州夙滨海,粤船此麕集,沙船千九百,遮港衔尾入。庀材祀海神,丹垩甲一邑,庭宇矗丰碑,岁久尚屹立。我来瞻遗貌,如听神暗泣,追思嘉道年,昔舒今乃蜇。河潮断往还,社稷缺拜揖,寒风飘灵旗,下马独呜唈。”海神庙当是指连云岛上的海神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