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梅花针疗法如何操作

 道德是底线 2016-02-04

梅花针是祖国针灸医学遗产的一部分,对于很多疾病具有独特的疗效。梅花针的用法为丛针浅刺法,是集合多支短针浅刺人体一定部位和穴位的一种针刺方法,临床应用极为广泛。首先,要用手指的指腹在体表反复循按,触摸、推压,找出病区及邻近部位和脊柱及其两侧的阳性反应处,如条索状物、结节状物、泡状软性物等,或是酸、痛、麻木等感觉异常处,这些是梅花针治疗的首选部位。

临床经验证实,叩刺后随着阳性反应处的减少和变小,疾病也随之逐步减轻,阳性反应处彻底消失后,疾病就痊愈了。如慢性气管炎,在第一胸椎至第八胸椎两侧及腰部有条索状物及压痛,颌下有结节;慢性胃炎在第五胸椎至第十二胸椎两侧有结节、条索状物及泡状软性物;慢性盆腔炎在小腹、腰、骶、腹股沟有结节及条索状物。坚持长期叩刺这些疾病的阳性反应处后,均能使其逐渐消失而达到治愈的目的。若阳性反应物较多,病属顽固,需长期耐心叩刺方可治愈。

叩刺法有压击法和敲击法。压击法即拇指和中指、无名指握住针柄,针柄末端靠在手掌后部,食指压在针柄上。压击时手腕活动,食指加压,刺激的强度在于食指的压力,适合于硬柄针。敲击法即拇指和食指捏住针柄的末端,上下颤动针头,利用针柄的弹性敲击皮肤,刺激的轻重应根据针头的重量和针柄的弹力,靠颤动的力量来掌握,适合于弹性针柄。

根据患者体质、病情、年龄、叩打部位的不同,有弱、中、强三种强度。叩刺部位须准确,每叩刺一针之间的距离在0.3~1.0厘米之间。一般每日叩刺一次,连续治疗7~10日为一个疗程,如系慢性顽固性疾病,可持续多治疗几个疗程,疗程之间可间隔3~5日。

梅花针叩刺时要灵巧地运用手腕部弹力,使针尖叩击到皮肤后,由于反作用力迅速弹起,仅在表皮上一击而起,急刺速离,要有弹性,弹跳着有节律地连续叩刺,要做到平稳,准确和灵活,叩刺速度要均匀,防止快慢不一,用力不匀地乱刺。如持针不牢、提针慢或针尖带钩,都容易产生拖刺,划破皮肤。针尖起落要呈垂直方向,即将针垂直地刺下,垂直地提起,如此反复操作,防止针尖斜着刺入和向后拖拉着起针,否则会增加疼痛。(谢益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