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是裕兴 周秋芳【江苏是姓寻根】

 是志成 2016-02-04

                         江苏是姓寻根                                  

                                                    作者:是裕兴 周秋芳


“我是谁?我从那里来?" 这种具有普遍性的寻根意识,似有“刚由夕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的欲罢不能,挥之不去的强烈冲动。对于是姓的子孙同样也如此。

是姓,是中华民族众多传统姓氏中的一个。在我国汉族居民目前正在使用的3500 多个姓氏中的一个人口很少却又很古老而珍稀的姓氏。据国家公安部全国公民身份证号码查询服务中心200810月所统计的数据,全国是姓人口为5700人(该数据没有包括港澳台及海外是姓人数)。一般人口在12万以下,即占国内总人口万分之一以下的姓氏,就可以称为稀有姓氏。按目前全国13亿人口计算,是姓占的比例仅为万分之0.04,真可谓廖如星辰啊。

然而,是姓虽则人口很少,在中华民族发展史的百花园中,她却是一朵绚丽的,永不凋谢的铿锵玫瑰。据历史记载,在中国历史上曾经使用过的姓氏有11969个,有人甚至认为有22000个。但是,这些姓氏中绝大多数都消亡在历史的演变中,而是姓却依旧傲立于当今中华民族的姓氏之林,这难道不值得骄傲吗?所以,作为每一个是姓子孙,都应当无比珍惜自己的姓氏,树立以己姓为荣的感情,为是姓文化的研究,为中华文化的百花齐放多作贡献。为此,我们就要了解是姓,了解她的由来和发展,了解她曾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过的贡献,了解她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积淀起来的丰富内涵,继往开来,发扬光大,直至永远。


一、是姓主源出自氏姓
姓氏的起源,本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若论某一具体姓氏的由来,那就更复杂了。由于岁月变迁,自古以来文献资料大量湮没,留传至今的一些资料又大多语焉不详。所以,说到一些具体姓氏的来历,多呈朴溯迷离状态,很大程度上有传闻,甚至是传说的色彩。

根据当今所见的古文献,是姓大约可以追溯到二个源头:一说源自“氏”姓。大多数姓氏书多有此说。据《三国志·吴书·是仪传》载:是仪,字子羽,北海营陵人也。本氏姓,初为县吏,后仕郡。郡相孔融,言氏字民无上,可改是。乃遂改焉。就是说在三国时的吴国,因为北海相孔融建议在北海郡府任职的氏仪改“氏”姓为“是”姓。氏仪接受了这一建议,于是就有了“是”姓。


又一说源自鲜卑族的“是云”氏和“是奴”氏。是云氏在鲜卑族汉初时居于辽东,到了东汉时,势力渐盛。晋朝初年,分化为数个部落,以慕容氏与拓跋氏为最著名。北朝时,拓跋氏建国号“魏”。到了北魏孝文帝时,为了巩固统治,缓和民族矛盾,进行了一场以学习中原汉族文化、采用中原传统礼仪制度的生活方式为内容的政治改革,命令鲜卑各部贵族改用汉姓就是其中重要的一条。《魏书·官氏志》记载了这件事,并列出了117个改用姓氏,是云氏后改是氏,就是其中之一。是奴氏也是北魏孝文帝时期进入中原的鲜卑族姓氏,为古代文献中所称的“代北复姓”之一。但《魏书·官氏志》中未见其改为是姓的记载,南宋郑樵的《通志·氏族略》 中有此说。


二种说法实际上反映了是姓有两个族源,即一为古代华夏族的氏族,一为北方鲜卑族的是云、是奴两氏族。华夏族即后来的汉族主体成份,鲜卑族是战国时代即今东北地区崛起的少数民族东胡的支系。自西晋末进入黄河流域,与华夏族融杂相居,特别经过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和隋唐时代的发展,也早己完全汉化,遂渐成为今天汉族的一部分了。一个是姓的擅变,折射着以华夏族为主体、并由少数民族的加入,融合成今天汉族的一部姓氏演变史。


应该指出,在是姓的二个来源中,主源是由北海营陵(汉代时设置的县城,故城在今山东昌乐东南一带)氏姓所改的这一支。氏仪改姓后不久便南下仕吴。自三国至宋元的一千多年中,江南一隅虽也有过建炎金兵南下,咸淳元兵灭宋和元末朱元璋与张士诚的战乱,但绝大多数时间是比较安定的,由氏姓而改是姓的子裔,也即是仪的子子孙孙,在这块远离中原是非之地的太湖流域世世代代繁衍生息。至明洪武年间,是姓以“吴中著姓”而载入当时修纂的《苏州府志》;于今常州、无锡,又成为中国是姓人口最集中的地区。

而由是云、是奴两姓改的是姓,主要分布于以洛阳为中心的黄河中游一带。且人口本身不多,又在北魏至唐朝建立的一百多年中,历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再继隋代和隋末兵乱,又以鲜卑贵族为主体的几个集团之间,为争夺中央政权的攻伐、政变几无停歇,导致这些集团的人口锐减。本为贵族之一的由是云、是奴所改的是姓子孙们,也难不置身于这些政治斗争的旋涡中。所以,自唐以后,中原是姓于史志几无踪迹可寻。恐怕正是这个原因,故各类姓氏著作都将氏仪改姓列为是姓来历的首条。


氏仪因孔融建议而改为是仪,并成为是姓的得姓始祖,己被大多数姓氏著作所沿袭,包括《通志·姓氏略》、《姓考》、《姓能》、《万姓统谱》等十分有影响的姓氏专着。至于《资治通鉴》、《文苑联珠》、《苏州府志》之类非姓氏专着的文献,那就更不待说了。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大约一是:《三国志》 作为我国名列《前四史》之一的著名史学著作所具有的影响力;二是:是仪既是孙吴政权的一位重臣,又是我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廉吏,而他的后人又是当今是姓的主源成份。


惟一对这个说法不予认同的是清代姓氏学家张澎,他在《姓氏辩误》一书中对此说提出了质疑,其云:“按,《隶释·北海相景君铭》碑阴有修行营陵是盛,字护宗,故午营陵是迁,字世达。是顺帝前已有是姓,岂季汉始改乎?当时以两字本通故,或作氏或作是耳”。即宋代洪适的《隶释》内收有北海相景君的一篇铭文,此碑的背面写有“修行营陵是盛,字护宗,故午营陵是迁,字世达”字样,“修行”与“故午”都是当时的官名。张澎据此认为,东汉顺帝前(君卒于东汉顺帝年间)己有是姓了,不是三国时期才有的,因为当时“氏”、“是”这两二个字本来就通假,只不过有的人写作“氏”,有的写作“是”罢了。宋代著名金石学家赵明诚的《金石录》里也收有《北海相景君碑》碑阴的全文,并提到此碑立在北海相景君的家乡济州任城县(今属于山东省济宁市)。这样看来,是姓在文献中的出现,不是在孔融任北海相时建议是仪改姓的东汉献帝初年,而要在公元126年至144年间的东汉顺帝时,即较是仪改姓一说要早约五六十年。

当然,张澎并没有否定氏仪接受孔融建议改了是姓,也没有否定“是姓“是由“氏姓”而改,只是认为“当时以氏、是二字通用故耳。这应该是一个很有见地的看法。

清代文字学家段玉裁认为“考氏亦作是,见《夏书》。”段玉裁又认为:“古经传,氏与是多通用。《大戴·礼记》:昆吾者,卫氏也,以下六氏字,皆是之假借。而《汉书》:汉碑以氏为是,不可枚数。故知姓氏之氏字,当作是。其字本作是,汉碑尚有云姓某是者。今乃专为姓氏字,而氏之本义惟许言之,浅人以为新奇之说矣”。这就是说,段玉裁认为从上古的《夏书》开始,“氏”“是”就通用,汉初的《大戴礼记》中也这样用,《汉书》、汉碑中将“氏”字写作“是”字的,比比皆是,两字本就相通。由此可见,上古时,氏与是两字就相通。早在三国氏仪之前,已有许多文献将“氏”写作“是”,也只有立足在这个理由上,才能合乎情理地解读孔融的建议,才能理解氏仪能接受孔融的建议,两字既是相通的,而“氏”字又有“民无上”之嫌,何不写作“是”?


东晋学者徐众曾对孔融建议是仪改姓一事有过如此评论:“今离文析字,横生忌讳,使仪易姓,忘本诬祖,不亦谬哉!教人易姓,从人改族,融既失之,仪又不得也“。即徐众认为孔融用分析一个字的写法,凭空说些忌讳,让是仪改姓,忘本背祖,这是很荒谬的。教人改姓氏,使人改变宗族,孔融既失去他应有的品行,是仪也背了个忘本诬祖的罪名。


其实,历时二百年以后的徐众应该是误解了他的先辈。纵观是仪的一生,他既是一位具有儒家思想的吴国栋梁。又是我国历史上少见的具有清廉之名的高级官员,他的人品与勤廉得到了孙权很高的评价:假使人们都像是仪一样,还用得着法令科条吗?江苏是姓很为有这样的始祖骄傲,他们根据二十四史中《三国志·吴纪·是仪传》的记载,谱曲了《是仪之歌》作为自己的族歌:“三国东吴杰出大臣,勤廉智慧坚贞朴实。节俭济贫荐举贤才,为国为民忠于职守。辅助国政师教后代,出使邦国稳定国家。忠羲仁信博学厚道,天生美德世人传颂。”是仪的为人就如歌词所颂,是仪的道德风范,清廉勤政至今仍是世人学习的楷模,尤其是当政为官者的榜样。

孔融也是中国历史上公认的一代名儒,擅长诗歌,文彩过人,宣扬仁政,荐贤举能,个性鲜明,耿直不阿,政坛名评,见善若惊,疾恶若仇。作为孔夫子二十世孙,他完全继承发扬了孔夫子的儒家思想。所以我们认为,孔融和是仪作为当时的二位大儒家、大才子,一个不会教人易姓,从人改族;一个不会忘本诬祖,他们熟知“是”与“氏”二字的通假,故应用自如。试想,若徐众的评论站得住脚的话,那么三国时期众多文人墨客的抨击也许会早于东晋时徐众的指责了。


姓氏的通假在历史上屡见不鲜,如在先秦时期,“吴”与“虞”不分,两姓可以通用,姓吴可以理解为姓虞,而姓虞也可以理解为姓吴。也正因为古时“氏”与“是”两字相通,氏姓也不可能全部改成是姓,尤其是随着时代的推移,氏姓与是姓就成为约定成俗的二个姓氏了。即使是作为北魏贵族的是云氏改姓,也恐怕没有全改,或者是改后又恢复了旧姓,如北周名将是云宝,长期镇守西北甘、凉、瓜诸州,《周书》和《北史》都有记载。而是云这个姓氏,现今仍有。氏姓同样如此,《通志·氏族略》在是氏条中,另有文字云:亦有氏氏,五代梁将氏叔琼、氏延赏。其中列举的氏叔琼,并非氏姓,而是复姓氏叔,郑樵于此有点失误,但氏延赏确是氏姓子裔。现今也仍有氏姓,根据20096月上海户籍查询,上海仍有在50年代出生的氏姓存在。这些都是“氏”姓并未全部改为“是”姓的不争事实。综上所述,是姓主源来自“氏”姓,但其主要的原因应该是“氏、是”两字相通,可互为替代的缘故。


二、氏姓溯源
是姓主源来自氏姓,那么,氏姓又从何而来呢?《通志·氏族略》 将是姓列为“以姓为氏”类,即氏本来就是一个姓,后来“以姓为氏”,成了“氏”氏,再由“氏”氏改为“是”氏。这里需要说一下“姓”与“氏”的关系。

姓与氏,在今天是同一个概念,并常常连着使用,但原先则是不同的概念。在上古时代,“姓”代表血缘,由“女”与“生”组成,用以“别婚姻”。“氏”代表地位,是一个姓中若干显贵家族的专号,其命名或以封国、封邑、或以爵衔、官职,或以父名、祖名,或以居地山水,或以技艺特长,凡此种种,应有尽有,用以“别贵贱”。所以,氏只是一姓中的某些支系,“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也所以,其始“妇人称姓,男子称氏。”一个姓中可以有好多个“氏”,而不同的“姓”中会出现命名相同的“氏”,这又引出“氏同姓不同,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之说。在姓与氏关系中,姓可以名为氏,而氏不可称为姓。但春秋之后,诸侯相互攻伐,公族消长无常。至秦横扫六合,六国旧贵族子孙悉成庶民,于是姓、氏便混了起来,以国为氏、以姓为氏者比比皆是。到了汉代,姓、氏就不分了,都统合成原来的“姓”为含义,用于“别婚姻”了。另行崛起用地位与名望“别贵贱”的新现象了。清初著名学者顾炎武就明确指出:“姓氏之称,自太史公之始,混而为一。”

溯其原始,“氏”本就是一个姓,后来“以姓为氏”。关于氏姓,古文献几无直接言及,搜罗之下,大致有以下零星的内容。

**
出自姜氏说。此说即出之齐之说的溯源。因为齐姓源出姜姓,故曰齐姜。传说上古炎帝生于姜水旁,以水为姓。春秋时,炎帝裔孙有居齐国者,以国为姓。唐天宝初年的秘书少监是光又后即以此改为齐姓。

**
出自齐姓说。氏姓本为齐国公族,始祖为齐大夫氏子,此说见于南宋学者罗泌的《路史·国名纪》。齐国之后,其后人以氏子之姓为氏,聚居于北海营陵。郑樵的《通志·氏族志》 归入“以姓为氏”,当缘于此。归纳言之,据目前所见文献,氏姓当为齐国公族之后,为齐大夫氏子之后人。这似乎成为一般姓氏学者的共识。


三、是姓集中于江苏常锡地区
就全国而言,是姓是一个人数很少的珍稀姓氏,但在江苏的常州、无锡两市却常可遇见之。是姓人口明显集中于江苏省。苏南常锡一带乃是该姓氏人口分布的集中地区。
200810月公安户籍的统计,除港澳台和海外,全国共有是姓人口5700人,其中江苏3935人,上海685 ,湖北166人,安徽119人,四川109人,北京6人,河南73人,浙江50人,河北42人,江西37人,云南36人,山西35人,贵州33人,陕西31人,山东29人,湖南28人,甘肃27人,新疆25人,广东22人,辽宁21人,广西21人,吉林19人,重庆19人,宁夏16人,黑龙江14人,福建12人,青海7人,内蒙古5人,天津4人,西藏3人,海南1人。根据上述统计,江苏是姓户籍人口3935人,上海是姓户籍人口685人,两地合计4620人,占己知是姓人口的81.05%。在上海户籍是姓人口中,他们的父辈或祖父辈大多都从江苏武进或无锡夏读迁移至上海,故该地的是姓人口可以视作同源于江苏常、锡地区。因此可以说,中国是姓是以江苏是姓为主干,常州、无锡为今日中国是姓的聚居地的迁出源。但江苏的是姓,又是从何而来呢?


四、江苏是姓的源头
江苏是姓一直奉是仪为自己的始祖,这是毋庸置疑的。既然是仪是江苏是姓的源头,让我们再穿过时间的隧道对这源头作进一步的了解。

《三国志·吴书·是仪传》 记载,是仪任北海郡吏时接受北海相孔融的建议而将氏姓改为是姓。故须先确定孔融为北海相的时间。孔融任北海相是董卓主朝政时举荐的。当时黄巾军占据数州,而北海最为要冲,董卓乃举孔融为北海相。时孔融在董卓幕下任虎贡中郎将,董卓对孔融在他准备废汉灵帝立陈留王为汉献帝时常有不同意见甚为不满,并因此将孔融的虎贡中郎将贬为议郎。适于此时黄巾军大举进攻青、冀各州,为了耳根清静,董卓就将孔融调遣到当时的军事重镇北海郡任郡相,时在汉献帝永汉改元不久,即在公元189年九月之后。而在次年,即初平元年春正月之前,因为是年春正月,以袁绍为盟主的山东各州郡正起兵讨董卓,而孔融也在不久之后以北海郡相身份宣布加盟讨董。同时,孔融在北海郡六年,如以此时起算至汉献帝建安元年(196 ) ,孔融被袁绍之子袁潭击败,投奔曹操,被曹授为“将作大匠”,恰好六年。所以孔融任职北海郡的时限当在汉献帝永汉改元至建安六年间,即18910月至196年间。明确了孔融在北海的时间,就可以推算是仪与孔融在一起的时间段。是仪何时任北海郡吏,尚无史料记载,但从《三国志·吴书·是仪传》中还能寻觅其离开北海的时间踪迹。

是仪南下避乱,第一站投奔扬州刺史刘蒜,刘蒜兵败后,是仪再徒会稽(郡名,秦代时置,治所在江苏吴县,地跨今江苏东南部及浙江西部)。汉献帝兴平二年(195 ) ,孙策从庐江起兵渡江,破刘蒜部下大将张英、樊军,攻占刘蒜的根据地曲阿(今江苏丹阳),刘矫败奔丹徒,转保豫章(今江西南昌),不久病故。那么是仪南依刘蒜的时间应在兴平二年之前。那么是仪究竟是避哪一场兵乱而启身南下的呢?自黄巾起义爆发后,东汉社会就进入大动荡时期,早己形成的以坞堡庄园为基础的地方豪强大族,纷纷在镇压黄巾军的战争中拥兵自立,或守地自保,或扩军控制郡县。董卓戳拭帝鸡后,把持中央政权,地方豪强与官吏纷纷趁机以兴义兵之名,相互兼并。北海在这场动荡中,因地理因素显得更加特殊。北海即今山东潍坊市一带,时属青州府,管辖营陵、都昌等县及若干封地,其位置既滨临渤、黄两海之间,又介于河北与中原之间,显然是一个因交通要冲而成兵家必争之地。先有公孙举、继有被称为“海贼”的黄巾军管承等人割据,成为“最为贼冲”之处,北海一带集结了大量的军事力量。不久,又成了在镇压黄巾军过程中形成的袁绍,公孙攒、曹操、陶谦等割据势力角逐之所,而当时被称为“泰山诸将”的减霸、孙观等部也在这一带活动,孙观还一度被奉为“北海太守”。

就在孔融到任不久,就发生了两次黄巾军大规模围攻的战事,先是初平元年(190)三月,黄巾军张饶等部20万人,从冀州进攻北海,“融遂击之,为饶所败,乃收散兵保朱虚(即北海)。旋管亥率军围攻孔融于都昌,依靠太史慈只身突围取得刘备救兵,才解围转安。这两仗孔融败得都很惨,连郡治剧县都丢了。后来,又有曹操于此大破青州黄巾之役等等。战火连天,民不聊生,百姓纷纷背井离乡,是仪家族在此背景下南下避乱,自然是很顺理成章的。千里跋践,路途战事仍频,南下之路又需要一段时间,而且抵达江东,到刘蒜兵败再转徒会稽途中,是仪可能在江东曲阿住了一段时间,直至孙策兵破刘蒜。因此,是仪南下大致推定在东汉初平元年,即公元190年北海大乱后,是仪南下江东,将与事实不会有太大的出入。有一则史料或对推定是仪离北海时间有用,即当时从北海南投刘蒜的太史慈,他当时在北海郡任奏曹史,孔融对他的姓名很好奇,数次请太史慈的母亲吃饭,问其姓之由来,故与太史慈交情不错。太史慈在初平元年帮助孔融解除都昌之围后即南下的,如设想是仪此时与太史慈结伴而行,相互护持,似乎也不违背常理。

由此推断,氏仪以“是”为姓则当在东汉献帝初平元年,即公元190年前后。是仪南下江东,其播迁活动之轨迹,依据现存史料,大体如下:

是仪原籍为北海营陵,氏姓应为当地的一个大族。按东汉时代的通则,刺史、太守、县令等地方长官是由朝廷任命的,他们的属吏则是从地方大姓豪族中荐拔的,即所谓的“衣冠子弟”任之。著名史学家唐长孺先生在其《东汉末年的大姓名士》 一文中,对此曾有很透彻的论析。是仪既然初为县吏,继后仕郡,据清《山东通志》 ,记载他任的是郡都尉,属于由县令、郡守聘任的属吏。据此,他应该是出身于地方大族,受过良好的教育,或为通经,或能作章,或曾被郡国荐举为秀才、孝廉,一句话,一定是出身地方大姓豪族的士人。否则,是仪没有任县吏、郡都尉的资格。

如前所述,是仪在汉献帝初平元年左右,为避乱而南下,第一站是江东曲阿,投奔扬州太守刘蒜。扬州的州治原在寿春,因袁术占据了寿春,刘蒜不得不退到江南,改以曲阿为治。是仪当时依附刘蒜恐怕与太史慈有关,太史慈与刘蒜同郡并有交,太史慈与是仪因孔融关系也应有交,遂因此而随太史慈南下依刘,或可能因孔融的介绍南下,再通过太史慈而依附于刘蒜。

汉献帝兴平二年(195),孙策东渡,袭破刘蒜,占据江东,是仪转徒会稽。会稽为扬州以南的一个大郡,郡治本在吴郡,汉顺帝时划立吴郡后,改以会稽为治。是仪徒会稽仅有两种可能,一是按刘蒜的撤退计划行事,刘蒜本拟退避会稽,后来他的好友汝南人许韵劝他改变计划,许韵说:“会稽富实,策之所贪,且穷在海隅,不可住也。”(就是说会稽很富饶,孙策一定立即会进兵袭取,而且又靠在海边,没有周旋的余地,不可去。许肋是当时很有名的一位政治评论家,他评论曹操的“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这句话,成为历史上评论曹操的一句绝唱。于是,刘蒜改变了计划,遂经丹徒而去豫章。而是仪则可能在刘改主意之前就己离开了;再一是是仪凭了孔融的关系投奔盛宪而去。盛宪,字孝章,会稽豪族的政治代表人物,曾任吴郡太守,以病辞官。盛在少年时就与孔融结交,并结为异姓兄弟。是仪以盛与孔融的关系而去投奔他,那也是可能的。盛与虞、魏等姓都是当时会稽的郡级大族,后因反抗孙吴政权遭到镇压,盛宪也被孙权所杀。不过,一向低调的是仪并没有卷进这场权力斗争的旋涡中去,相反在孙权承继大业之后被拜任骑都尉之职,并从此开始了倍受信任的仕吴生涯。随着孙吴政权政治中心的数度转变,一直处于该权力中枢的是仪也相继数迁,先居吴郡,继迁武昌,最后迁居建康(其地在今南京)。今存世的诸如宋代景定时期的《建康志》,元代至大时期的《金陵新志》和清代的《大清一统志》等多种地方志,都载有是仪在建康的住处。按记载其宅在南京西明门台城之西,最北门边。

由于史料的缺载,我们无法知道是仪当时是只身留下,还是携家而行,抑或是阖族同迁。按照东汉时代的社会特点,一般都有族人、部曲随行。但无论哪种情况,是姓家族从此在江南就扎下了根,并绳绳绵绵,繁衍成今天的江苏是姓。


五、江苏是姓的播迁
是仪南下避乱,使是姓进入江南。是仪仕吴数十年,更使是姓子孙得以安定地居住在江南,并从此在这块富饶的土地上,代代安居乐业。只因史料网如,对其子裔繁衍消衰,播迁徒移,都难道其详。但至宋元时代,是姓在苏州一带蔚然而成大族,有明初洪武间的《苏州府志》为证。该志《氏族门》中列记是姓为“吴中著姓”之一,由此,便可窥见江苏是姓当时在苏州府的盛况。然而,沧海桑田,变门无常。而明洪武以后历朝的吴郡地区方志、史乘及地方史料等,却无是姓的记载了,明初时的“吴中著姓”是氏,仿佛在此以后在苏州地区就消失了。清康熙以后,为了寻找在苏州地区一带先祖的踪迹,是姓几代人都努力过,但一直未果。

对于这一现象,可能有几种情况:一或明朝初年,“差繁法密,居民往往脱籍迁徙”,以至如以江南鱼米之乡著称的同里屯村都“仅剩百家,地多闲旷,乃易市为村”。一或吴中一带的是姓类似该地的方氏、陈氏,在明文帝朱允坟的削夺诸蕃即靖难之役中,因支持建文帝,后遭永乐皇帝的打击而消亡了;一或在嘉靖楼乱及明末兵费中衰湮等等。诸如这些,仅仅是有可能存在的推测分析,但在明洪武朱元璋之后,苏州地区的是姓确实无踪可寻了。在史籍中,是仪之后至明朝年间,有确切记载的是姓人物,似乎只有《二十五史》中唐代天宝初年的秘书少监是光又,明代凌迪知撰的《万姓统谱》中的江苏是天佑,他是明朝嘉靖间的光泽县局大使。

史料的缺乏为考证带来重重困难。如1915年承绪堂版的《毗陵是氏宗谱》 的卷二,有一篇“源流考”,从第一世唐是光()起,到明初十五世太五止。此表没有迁出源,是一张非常简单的世系表。表里载有第十世效夫迁居武昌、理夫迁居安庆、圣夫迁居汾阳,第十四世安五迁会稽、安七迁通州、安九迁淮安、安十迁漂阳、安十二迁松江,第十五世太一迁昆山、太三迁绍兴、太四迁常熟,但这几支以后的世系在是氏家谱里再也不见踪影。就是这样简单且带有种种疑问的源流考,也是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才寻觅到的。

清康熙年间,是姓欲续修家谱,为了寻找是姓四支系始迁祖安一、安二、安三、安四兄弟以前的史料,是氏家族二代有影响的学者是奎(晚斋)和是镐(思斋)父子不辞辛劳的爬山涉水,到处寻访搜罗,结果一无所获。家谱里有一篇是镐的跋,专门叙述了此事。其云:我听说省岸始迁祖为安三公,明初安三公兄弟来自吴江。康熙六十年十月,我随家父访原籍,由吴江天三门过平望,听说黎里有汝天培,才知姓汝,非我们是姓。船中遇到沈天达,他的祖先也是吴江人,是沈万三的后代,现居黎里,曾外出谋事,见到襄阳宜城县秀才是永,又在骥江见到一个姓是的人,昆山还有个叫是尔章的。我随家父续修家谱,思虑数十年之久,查支派、寻根源,求知本根,吴江一水(是姓)茫然如在异域天外,不辞数百里沿江上下寻找,想遇到一个是姓族人而不可得,令人感叹。又听说吴江之同里、苏州之望亭、太湖之简村有是姓居住,我欲走访,无奈急于编稿,不能成行。

是姓家族一直到1915年续修家谱前,才从无锡夏读寻觅到这篇“源流考”。清初,是姓在苏南一带人口不多,无大的社会影响,所以要寻访历代以前散佚的资料,用是镐的话来说,简直就是“渺若天外”。对于是姓这一段历史的失遗,清康熙雍正年间著名教育家,是姓家族第十一代孙是镜曾在其诗《述祖》 篇里叹曰:“千有余年,寥寥如星;昭代以前,失其谱系;虽欲考之,不可考矣”。明洪武间,是姓进行了一场在家族史上称得上具有里程碑式的迁徙,从而为其日后绵延发展留下了主要的一脉。就在朱元璋与张士诚在苏南拼死相争之时,在吴江同里有是姓兄弟四人悄悄地离开了这块既是富庶美丽的鱼米之乡,又是攻守要冲的是非之地,避乱他迁了,四兄弟中,长兄安一定居澄江徽墩(今属江阴),其弟安二迁至梁溪运河旁的夏读(今无锡夏读),安三与尚未成年的安四来到了晋陵大宁乡九图省岸(今武进省岸),安四成年后入赘芳茂山的横现(今武进横山)。安三之子是文山从省岸入赘于焦垫(今焦溪),又派衍出焦溪支。


在此后绵绵之岁月中,是姓四兄弟的子孙在举目无助的异乡的谋生岁月是艰辛动荡的,六百多年中,一方面是不断的枝蔓藤攀,向四周辐射播迁,另一方面又有不断的沉浮。如长兄安一的徽墩一支。安一有二个儿子:太一、太二,仅知太一迁居时属苏州府的昆山县,以后的支系就不知所终了。然而,以安二、安三、安四兄弟为始迁一世祖的夏读、省岸、焦溪、横山四支,终于成为了江苏是姓的主干,使常州、无锡与江阴三地交界地块成为了我国是姓最大的聚集地和迁出源。

安二、安三、安四三兄弟的江苏是姓子裔在六百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为谋求发展,以坚定而有力的步伐,一路走来。最初,他们以夏读、省岸、横山为中心,向周边发展。随着历史的推移和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发展,特别是近100年来,他们的子裔或为生存,或为发展,或为投身革命,或由于历史变迁,或去搏击商海,或为求学深造,纷纷走出家门,在更广阔的天地里创业发展,足迹遍及全世界。


仅据2006年武进省岸、焦溪、横山、夏读修谱时不完全的统计,其子裔足迹已遍及海内外,除江苏省的常州、无锡、苏州、镇江、南京、江阴、常熟、金坛和上海外,跨江而至扬州、南通、连云港、徐州、靖江、射阳等地,更至安徽的合肥、马鞍山、铜陵、宁国、顺安,浙江的杭州、宁波、金华、湖北的宜昌、十堰、丹江口、广东的广州、深圳、中山,辽宁的沈阳、大连、锦西,甘肃的兰州、武威,河南的焦作、博爱,山东的济南、青岛,江西的南昌,四川的成都、重庆,吉林的吉林市,黑龙江的哈尔滨,河北唐山,宁夏银川,新疆,湖南,广西,福建,青海,内蒙古,天津,西藏,海南,云南大理,山西太原、陕西西安,北京、香港,澳门,台湾之台北、台中等等,还有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新加坡、日本、马来西亚等国家。江苏是姓的播迁正以豪迈的步伐跨向人类的整个地球村。


参考资料:
1
.《新民晚报》2007816
2
.《新民晚报》2007925
3
.许洪新:《20 世纪末上海姓氏人口调查报告》,
  
《上海研究论丛》第17,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12月版。
4
.盛巽昌:《上海百家姓·序》上海画报社19966月版。
5
.《中国档案报·档案大观》2007112
6
.明洪武《苏州府志》。
7
.张澎:《姓氏寻源》岳麓书社据清道光三十八年(1835)时氏自刊本标点重排,199210月版。
8
.杨振麟:《姓氏寻源·序》。
9
.《中国姓氏大全》285 页。北京出版社1987 7月版。
10
.郑樵:《通志·姓氏略·序》。
11
.顾炎武:《日知录·杂论·氏族》。
12
.孔至《杂录》。
13
.《江苏是氏宗谱》2006年四维堂版。
14
.范哗:《后汉书·孔融传》、《后汉书·献帝纪》。
15
.方诗铭:《曹操·袁绍·黄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53 月版。
16
君实:《中国历史大事年表》辽宁人民出版社19853月版。
17
.陈寿:《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三国志·吴书·太史慈传》、《三国志·吴书·是仪传》、《三国志·吴书·刘蒜传》及同书《孙策传》。
18
.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拾遗》中华书局版。
19
.鲁迅:《会稽故书杂集》。《鲁迅全集》出版社194812月第三版。
20
.宋景定《建康志》卷四十二。
21
.元至大《金陵新志》卷十二下。
22
.《大清一统志》卷五十一。
23
.《万姓统谱》卷七十四。
24
.《中华姓氏谱》20099月第一版。
25
.《隶释·北海相景君铭》 


(本文作者:周秋芳,上海图书馆副研究员;是裕兴,是氏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