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谈有限度精神与无限度精神

 优雅a 2016-02-04

西塞罗、圣奥古斯丁、柏纳德等一些哲学家都认为,快乐是一种无限度的感性,是一种不能确立的东西,是个别的、短暂的、无判辨性的,更是形而上的,这被称为无限度精神;而有限度精神则为实质的、具体的、有可判辨性的纯粹思想。快乐、痛苦等感受是无限度的精神,其是低下的意识形式,而智慧则属于有限度精神范畴,是高级的意识活动;或者说无限度是多样化、个性化的意识,有限度是纯粹的、平和的意识。


  以柏拉图的观点,快乐和智慧都是源于心灵的活动,有限度精神是真理的组成部分,而无限度精神不过是心灵受到肉体活动而引发的波澜,是抽象的。而有限度精神与无限度精神又是对立的,无限度精神过多会损害有限度精神的发展,善、美德在人心灵中所占的比重越大,无限度精神就会得到控制。除了心灵之外,没有任何一种因素可以对无限精神进行调节;心灵可以对有限精神进行规定,但无限精神却是不确定的,虽然可以调节但也是无法限定的。心灵的自由来源于无限度的遏制和有限度的提升,二者间的能量均衡使得心灵产生了自由,同时自由也获得了存在的空间,灵魂由此便得到等级上升的资本。在心灵中,两者有机融合且统一的地方产生了一切完美平和的东西。智慧是具有限度精神的,因为它可以产生自由,并使整个心灵得到升华,所以它创立了官能世界的尺度、秩序和目的,是所有立法者应当遵从的规定,当然,一切最优秀的东西、精华产品自然来自这个部分。无限度精神可以向着有限度精神进行跨越,换句话说,这是心灵自我希望改革的前奏。但由于有限度精神总是自己建立自己(由于理念的自动自觉作用,整个精神世界是自发形成的),所以无限度精神向有限度精神的过度是相当艰难的,因为心灵自由的最终决定力量是有限度的成分。无限度精神与有限度精神的相互统一,便限定了一个人的主观性和意志力量。智者心灵中有限度精神成分要大大多于无限度精神成分,而愚者则正好相反。有限度精神占主体的心灵(理智的心灵)可以忍受外界对立于自身的力量——这是精神的作用能够抵御远远高于抵抗能力的矛盾,而肉体却不能这样做,一旦单纯依靠软弱的肉体而不是是精神参与抵制诱惑和刺激,便会产生灭和沦落的后果。

 

无疑,柏拉图对精神有限度与无限度两者及两者之间地论述上是精妙而正确的。对于这两种精神在另外说法上,有限度精神还可以称为理性思维,为智慧的,而无限度精神可称为感性思维,为物欲被动的。或者是,有限度精神称为精神生活,而无限度精神称为物质生活。如此,大家就比较能够好理解些。因为有限度精神还是无限度精神不管在其称呼上有何不同,但是,其概念的内在涵义基本上是相同的。如在本质上的有限度精神是人的理智,而人在理性上的智慧方面的存在是有限度的,任何人都不能称自己的智慧是无边无际和无所不懂的,他纵然是一个智慧者,但是,人的智慧必会有一个限度存在。即在他所能够认知的限度范畴之内,这就是有限度精神的实质涵义。而无限度精神则可以理解为,人受到外界剌激时必自然会引起相应的精神反应,当外界剌激是无限定性的和无边无际的,他因此也会无边无际作出了回应。如人每时每刻接受到外界事物剌激,喜的就会笑,悲的就会哭,满意时就高兴,不满意时就愤怒等情绪现象,而这些情绪是无边无际的存在着的。这就是无限度精神的涵义。


  在人的日常生活过程当中,有限度精神其实就是人的精神生活,而无限度精神则是人的物质生活。人在对物质占有欲上永远是贪而无厌的,即对追求物欲是永无休止的,如人对金钱的追求。而人在精神追求上,由于他智力、知识及觉察力等自身条件的限制,他就只能在自己已知的和所觉察到的范围内进行精神思考,如人对他所能够掌握的知识思考范围和对某一专门科学研究所达到的程度范围等才能思考的,超出了这一范围便是他的无知无觉,更谈不上要对其进行思维了。在两者之间的对立和冲突问题上,过多的物质生活必定是有损精神生活,因为沉迷物质生活的人,他就必然忽视了精神生活的,也就是不能够经常来开展自我的精神生活和抛弃了自我的精神生活。而,物质生活又是人的一种低级生活方式,它对人的智慧并无很多的帮助,最多只是一种辅助性的帮助,如摄取高蛋白能够为大脑提高心要的营养成分,对促进大脑发育上些帮助。但是,人脑的进化成功更在于自己学会了观察与思考的结果。又,如肉食动物尽管捕食的也是高蛋白,然而,这对于它们大脑的进化却是没有多大意义。而人类之所以为人类,就在于他是已拥有高智力和能够理性思维的存在物,是以精神生活为主,物质生活为辅或两者相结合的高级动物。而低级动物只是以纯粹的物质生活为唯一生活方式。

因此,精神生活是一种自发的内在的主动生活,而物质生活则总是被诱惑的或剌激起来的外在的被动生活。精神生活是建立于物质生活基础之上的高层生活,是向上的生活方式,更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主要生活方式。人类在具备了必要的物质生活基础上,适度享用些有益于人身心健康的物质生活,调节心理和休整精神劳顿也是一件十分必要事情,而这也在于自我理性上予以合理控制的事情,是以不沉迷为标准原则即可。毕竟,人类是要不断改善自身生存环境,以创造更美好生活为人类发展的根本目的的。而人类改善自身的生活环境,创造更美好生活本身,这既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象征,也是人类创造发明的行为,实际上这就是人类的精神生活。因为创造发明属于人类精神活动中最明显的特征之一。而物质生活则主要表现在动物身上,是低级的也是向下的生活方式。


  也只有以精神生活为主要生活方式的人,他才可湛称为智者,是摆脱了物质欲望了的,和不为物欲所左右所沉迷了的真正人。而那些为物欲所沉迷所支配着的人,他们似乎跟动物十分相象了,从一定意义上说,他们还尚未能够成为真正的人所在。这也是精神是划分动物与人类区别的主要分界线。除非,一个人他不想成为一个真正意义的人,否则,他就必须无条件地选择以精神生活为自己的主要生活方式。这是做为每一个真正人他必须作出这一决定的选择必然,和真真正正生活为人的必然。


  可是,能够让人作出正确选择的却是人心灵的力量在其发挥着重大的关键作用。是一个明白清醒的心灵呢?还是一具昏暗沉迷的心灵呢?如此,便造就了真正人类与类人类分野的实质所在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