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块执拗的木头,想与你一起搭建一所匠人的图书馆...

 德道高老庄 2016-02-04

一段历经百年的古木,被“匠人”陈志远雕凿成一张长桌,上面依旧保留有木头的年轮、纹路。他说,木头上的年轮能看出它生长的年月、春夏秋冬四季的更迭,甚至是哪一年的春天更温暖、雨水更充沛;木纹上的结疤、木纹之间的间隔宽窄,都在讲述着它过去岁月里的的生长故事——而这般有趣的故事和体验,在陈志远的“物游工坊”里比比皆是。

在一个冬日温和的午后,我们拜访了物游工坊的创始人陈志远。第一次走进这里,步入眼帘的是大堂里的几张实木圆桌,几个师兄弟专注的忙着做手头的活儿,细微如尘埃的木屑在阳光中扬起又落下,空气中弥漫着木材特有的味道。陈志远把我们引到隔壁一处小屋,屋内有一张质朴的长桌、几条长椅,还有墙上贴着的设计手稿和几幅毛笔字,低调素雅的小室正是他思考和设计作品时常待的地方。

08年从中国美院毕业之后,陈志远在画廊工作过一段时间,自己也开过一家展览展示公司。但随着时间的累积,在深入的接触和了解了一些艺术家之后,越来越觉得当下的艺术家和作品之间有一种很强的疏离感。这种感受甚至让他开始质疑起自己的工作,以及曾经一直坚持的艺术追求。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挣扎和自我剖析,陈志远终于想清楚了一个问题:之所以艺术家与艺术作品的关系愈来愈远,是因为这些作品脱离了手艺和手感赋予作品的情感。

这块执拗的木头,想与你一起搭建一所匠人的图书馆...

他很善于动手,从高中起就对一切木工手作、木匠有一种特殊的情结。也是基于这样的原因,决定在2010年放弃公司转身当起了木工学徒。从最开始跟着师傅学基本的推刨花,到成立自己的工坊,慢慢从一个一腔热血的小白成为了一名真正的木匠。或许因为是美术生出身的关系,他对木艺设计总有自己独到的想法,与一些传统工匠只专注于做木工不同,他会思考很多古代木艺精华的传承、中西方的木艺文化的差别及可借鉴方面的问题。沉寂下来内心,不断提升着技艺,当一个兢兢业业的木器手作人。由手入心,他的创作才能游刃有余,物游于神。

这块执拗的木头,想与你一起搭建一所匠人的图书馆...

陈志远说,在没做木工之前没有想过当代人在器物这方面,过得如此糟糕。古时候人们用的家具、物件,基本都要经过上千道工序才能完成。选料,下料,开榫、组装、打磨、上蜡……每一道工序都要经过反复地打磨,修整,才能得到最终想要的效果。比如做一把圈椅,它的椅背是有弧度的一个半圈。手工慢慢打磨,才能在保留木头最原始的纹路的同时,做成一个最自然的样子。不像现在的家具,都是有流水线生产,可能为了得到一个弯曲的椅背,就用一些方法或者机器把它强行弯成那样。这些东西不仅违背了原料最自然的状态,在这些手艺人眼中也是“不纯粹”的。

这块执拗的木头,想与你一起搭建一所匠人的图书馆...

这块执拗的木头,想与你一起搭建一所匠人的图书馆...

这块执拗的木头,想与你一起搭建一所匠人的图书馆...

陈志远很痴迷于古老的榫卯结构。传统的榫卯结构,是中国古人智慧的结晶,天人合一思想的体现。“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顺应木理,顺理成章。用不同的结构来应对木头的收缩及变形,这其中蕴含着各种力学、数学、美学和哲学智慧,是中国传统建筑及家具的灵魂。三年的时间,他翻阅了很多资料,也反复用实物去实验,尝试用鲁班锁的结构去制作一个条案,力求将复杂、多变的榫卯结构领悟透彻,再运用到之后的作品中去。

这块执拗的木头,想与你一起搭建一所匠人的图书馆...

对于陈志远来说,木器的制作过程也是修心的过程。手艺本身不是为了创造多少东西,而是专注做事背后带来的宁静和使用成果时的幸福感,这些价值,不能用数量来衡量。制作一个木器往往要花费几个月的工夫,做木工活久了,手掌被磨得粗糙,水泡下去成了厚厚的老茧。手工制作木器,意味着少量、耗时的同时,身体上也要承受一些疼痛。如果没有足够的耐心很难坚持下去。但于他而言,喜欢一件事,是可以克服一切困难的。

“这一年我基本上没有其他的娱乐了,朋友约着一起喝酒我也没工夫去,满脑子想的都是作品的事儿,想着怎么把东西做好”。

这块执拗的木头,想与你一起搭建一所匠人的图书馆...

物游工坊从2011年成立至今快五年了,从一个只有15平米不到的小库房到现在140平米的工作室,从简单的装修工具到现在专业设备齐全,从只身一人到现在师徒十来人。始终不变的是对手艺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因此,对一切与“木”有关的细节要求是极其严谨,甚至近乎“苛刻”的。

这块执拗的木头,想与你一起搭建一所匠人的图书馆...

▲ 【打理工具

干活的时候如果经常找不到要的工具,会让时间和精力分散。因此每件工具必须有它固定的摆放位置,用完归位的习惯是陈志远一直强调的。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以利器为用,人以贤友为助”。而在打磨刀具的时候,要全神贯注于其中,磨到后来倒也分不清究竟是谁在磨谁,最后发现磨的是自己的心。把心磨去尖锐,磨去焦躁,磨去不安,磨到如水似镜时刀便也锋了石也平了。打理工具,是学艺的第一课。

这块执拗的木头,想与你一起搭建一所匠人的图书馆...

▲ 【设计

做为21世纪新木匠,SketchUp草图大师软件的地位绝不亚于刨凿。如何将传统榫卯结构巧妙的融入到现代家具设计中去是他们主要设计思考的,理念上视每块木料都是一个有生命的个体,顺应每个个体的不同性格。根据木头不同的性格,设计不同的结构,和不同的造型。将它们安排在最合理的地方,这就是顺应木理。

这块执拗的木头,想与你一起搭建一所匠人的图书馆...

▲ 【打样

打样是家具制作的一个重要过程,这个过程主要是对家具的细节进行调整,其中有惊喜也有挫折。《空山》系列家具是物游工坊首批正式原创产品,全套家具一共15件,每件产品都会经过3-5次打样,才能最终定型。每件样品都将由陈致远和徒弟们全手工制作,可以说独一无二,因此每件样品都凝聚了心血和收藏价值。

这块执拗的木头,想与你一起搭建一所匠人的图书馆...

▲ 【上蜡

提起上蜡,陈志远眼中的激动就掩藏不住了,上蜡的过程是最令他最兴奋的。一件耗时几个月的作品,其间经历了各种繁复的过程,终于做到这最后一步,那种马上要成功的激动心情是旁人无法体会的。从最初纸面上的线稿,到最后精致绝伦的成品,上蜡的过程其实也被赋予了一种仪式感。他说木工并不是一个枯燥的事。当自己一心一意沉浸于其中的时候,是非常惬意、非常宁静的。把蜡擦上,一遍又一遍,那种木纹的纤维感就显现出来了,这个过程让他着迷。

这块执拗的木头,想与你一起搭建一所匠人的图书馆...

陈志远一直强调,“重复”是最好的老师。它可以把你的动作,手法调整到最合理的高度,合理就是一种美。不同木头有不同的属性,不同的性格。有的脾气大,有的温和,有的刚,有的柔。即使同一树种的木头,也存在不同的性格,有向阳面的,有背阴面的。了解一块木料是什么材质和特性,最好的办法就是打磨。

这块执拗的木头,想与你一起搭建一所匠人的图书馆...

好的匠人绝不会蛮干,遇到干起活来不畅快之时必然先去观察寻找问题的出处,然后解决问题。那些容易失去耐心总凭蛮力解决问题的人大多心浮气躁,尤为严重的是懒于思考。“手艺人”三个字从称谓上看去论的是手上的功夫,但高下相见时比的是头脑和心性,正是所谓的“心灵则手巧”。

这块执拗的木头,想与你一起搭建一所匠人的图书馆...

陈志远喜欢去研究木头的纹路、样子。木工做得久了,慢慢能从一块木头的纹理看出一些东西来。比如四季更替留下来的一圈一圈的年轮,两圈之间,纹理稀疏的时候,这棵树正生长在春天,此时雨水充沛,它长得很快。而这边的一个小黑点,证明它在生长的的第四个年头,长出了一段嫩芽。但很可惜,这个小芽并没能长大,许是被人摘了下来,许是被鸟弄断了。

“看木头的年轮,其实是在看一整个宇宙啊”

说这话的时候,他眼睛里亮亮的。

这块执拗的木头,想与你一起搭建一所匠人的图书馆...

这块执拗的木头,想与你一起搭建一所匠人的图书馆...

木器不能言语,但它的价值和传承,全仰仗人心的取向。手艺这东西适合内心单纯宁静的人,千百年来能省下的东西早就省了,剩下的就是省不掉的。木器或华美古朴、或雅致大方,制作的过程都没有捷径可走,哪一步想偷懒,后面都会被拖累。陈志远和他的徒弟们不费心思去取巧,在打磨每一件作品时不断的思索和沉淀,由始至终只专注做好手中的事。

这块执拗的木头,想与你一起搭建一所匠人的图书馆...

我们快要走的时候,他提起的一位在小村庄做了很多年木雕佛像的人,那人不喜言谈,面若关公,长得特别魁梧像个武夫。但心思却非常细腻,是一个能沉得下心来做事的人。据这个人的老板说,“关公”来他这边做事很多年了,自小就比较内向敏感,但从没有做过一件坏事,非常善良,来这边也只做了木雕佛像一件事。他没有提过加工资什么的,只有一个要求,给他足够的空间,让他和其他的人、事远一些就好。

陈志远提起这事很感慨,这个人给他的感动在于专注做自己喜欢的事,可以不被“外物”所困。

“这是我最想达到的理想状态,但是目前无法实现,我还有那么多徒弟,有责任啊”。

这块执拗的木头,想与你一起搭建一所匠人的图书馆...

这世间有太多诱惑和言不由衷,然而他还是固执地用手表达着内心的情感。毕竟人世间的感情,说多了难免有表演之嫌,只有一刀一凿的投入,才能让人感受到观之落泪的真情实意。

“我们不是什么文艺青年、小资青年,也不是一群不爱工作的人。我们不是在逃避生活,只是我们不想那么按部就班的活着,不想被各种看似合理的、靠谱的生活真理所蒙蔽。我们有自己的选择、自己的梦想和抱负,忠于自己内心的感受。心强大了,一切都不是问题。不靠谱又怎样,失败了再来嘛。有什么大不了的,既然做了,就做最好”。

室外大堂里不时传来阵阵凿木声,陈志远也抽完了手中最后一口烟。

这块执拗的木头,想与你一起搭建一所匠人的图书馆...

千百年的木艺传承下来,就有了信仰的温度。他们的举动使我们深信,人世间最质朴的幸福和有意义的生活,都是从虔诚地专注于一件事情开始的。

一块想成为书的木头

这块执拗的木头,想与你一起搭建一所匠人的图书馆...

这次,我在“火伴”上众筹的是一间木艺图书馆,这是我打造我心中的“木工私学”的第一步。而这个想法源于一个木匠圈的现状:从前学徒的时候,有什么问题,我直接问师傅就可以的得到答案。可现在,每每遇到困难和问题,却求助无门。木艺方面的书籍比较少;而且大多书籍不仅稀缺、而且贵重,不是一般人所能消费。

理想中想要打造一间可以相互交流、相互切磋的私学工坊,经典的工具书是必不可少的。所以,我希望将那些专业书籍汇集起来,以“图书馆”的开设作为我开办私学的第一步,汇集专业资源,打通手艺人学习交流的渠道,也降低了木工初学者的晋级门槛。

在这个“图书馆”里,手艺人可以相互交流、探讨;即使是初学者也可以在书中学到木工流程,在老手艺人的指点下摸索、实践。这个图书馆还会汇集海内外很多关于设计、关于创造的典籍,让匠人在这里研习艺术,收获满满的工匠体验。

未来,我期待成为中国的“包豪斯”。在我的私学构想中,除了图书馆,还会有很多体验课堂,以及更多艺术家的工作室加入。我希望把“技”和“艺”打通,让人们“技”、“艺”兼修的同时,化被动为主动,改变手艺人的现状和地位,给“中国创造”带来更多的新生力军。

如果你支持我的想法,也愿意支持我的图书馆,那么你将免费使用这个图书馆的所有资源,也可以获得我们亲自打造的木制家具作为回报。

“物游私学”的计划是我们探寻工艺之路的开端尝试,也将是中国传统木工技艺的传承之作;我希望有更多的工艺爱好者能够参与到我们之中,感谢大家的支持!

登录www.huoban.io支持故事发起人

如果你喜欢这个故事,也请转发给更多的人看到

更多精彩内容在公众号:chumenkan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