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6高考语文传统文化经典阅读备考资料之诸子编

 无为洪建国 2016-02-04

2016高考语文传统文化经典阅读备考资料之诸子编

2016高考语文传统文化经典阅读备考资料之诸子编

 蔡宏伟编选

老子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或曰谥伯阳。华夏族,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 约生活于前571年至471年之间。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被唐朝帝王追认为李姓始祖。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教始祖。老子与后世的庄子并称老庄。

    老子以“虚无”的“道”来解释为世界的根本,因循自然的“无为”“逍遥”为处世的方法。用“道”来说明宇宙万物的起源和演变。他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他认为道是世界的根本,是永恒不变的。老子指出事物具有向相反的方面转化的规律,蕴含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抱着消极悲观的态度,幻想回到“小国寡民”的社会。

 

【名言】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於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治大国,若烹小鲜。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模拟试题举隅】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3题。(8)

【甲】治大国,如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选自《道德经第六十章》)

【乙】烹小鲜而数挠之,则贼其泽:治大国而数变法,则民苦之。是以有道之君贵静,不重变法。故曰:治大国者若烹小鲜。 (选自《韩非子·解老》)

1.甲乙两段文字谈的都是     1分)方面的主张。“烹小鲜”与“治大国”之间的共同点是                   1分)2分)

2.老子和韩非子关于治国的主张有哪些异同?(3分)

3.如何理解材料中所说的“道”和“法”?请你结合现实发表评论。 (3)

 

〖参考答案〗

1. 治国        清静无为、不扰民

2.相同点:以民为重,不伤民(或:无为而治(1分)

不同点:老子:主张以道来治理,遵循自然之道,互不干扰,以德互交。(1分)

韩非子观点:以法治理,要保持法律的稳定简明性,不要轻易改变,让百姓安心。(1分)

3.老子的“道”是指遵循自然的规律,各自不伤对方,自然德到,这种境界是更高的境界,是人达到一定的自觉后才有如此行为。 1分)韩非子是强调在法治的前提下各自相安无事,各自遵循自己的规则,不违背法律,统治者不朝令夕改,执法公正,如此达到清静无为。 1分)在当今社会,比如违法行为,自然德到,大多人无法达到。应该制定严格的法律来约束人的行为。两者应是相辅相成,互补治国更合理些。(1分)

 

【参考译文】

    治理大国,好像煎烹小鱼。用“道”治理天下,鬼神起不了作用,不仅鬼不起作用,而且鬼怪的作用伤不了人。不但鬼的作用伤害不了人,圣人有道也不会伤害人。这样,鬼神和有道的圣人都不伤害人,所以,就可以让人民享受到德的恩泽。

    “小鲜”即小鱼。盏烹饪小鱼不能随意折腾翻动,否则就要破碎销形。治理大国和烹小鱼一样,要清静无为,不能政令繁苛。因为一旦人民不堪其扰,国家就要一片混乱了。通俗地说:治理国家要实行无为政治尽量减少政令颁布,但一旦颁布,就要严格执行,不可朝令夕改。

 

墨子

    墨子(生卒年不详),名翟(dí),东周春秋末期战国初期宋国人 ,一说鲁阳人,一说滕国人。墨子是宋国贵族目夷的后代 ,生前担任宋国大夫。 他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

    墨子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农民出身的哲学家,墨子创立了墨家学说,墨家在先秦时期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他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葬”、“节用”等观点。以兼爱为核心,以节用、尚贤为支点。墨子在战国时期创立了以几何学、物理学、光学为突出成就的一整套科学理论。在当时的百家争鸣,有“非儒即墨”之称。墨子死后,墨家分为相里氏之墨、相夫氏之墨、邓陵氏之墨三个学派。其弟子根据墨子生平事迹的史料,收集其语录,完成了《墨子》一书传世。

 

【名言】

兼相爱,交相利。

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

无言而不信,不德而不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

万事莫贵于义。

名不可简而成也,誉不可巧而立也,君子以身戴行者也。

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老而无妻子者,有所侍养,以终其寿幼弱孤童之无父母者,有所放依,以长其身。

民有三患: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

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模拟试题举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5分)

    子墨子①自鲁即②齐,过故人,谓子墨子曰:“今天下莫③为义,子独自苦而为义,子不若已。”子墨子曰:“今有人于此,有子十人,一人耕而九人处④,则耕者不可以不益急矣。何故?则食者众,而耕者寡也。今天下莫为义,则子如⑤劝⑥我者也,何故止我?” (节选自《墨子·贵义》)

【注释】①子墨子:墨子先生。前一个“子”是尊称,如同说“老师”。 ②即:就,往。③莫:没有人。④处:居,闲居。⑤如:宜,应当。⑥劝:劝勉,鼓励。

1.用两个词语概括语段中墨子的形象特征,各不超过4个字。(2分)

2.谈谈墨子行为给你的启示。(3分)

〖参考答案〗

1.坚守正义,说理委婉(或“以理服人”),崇尚实干。(2分,答出两点即可)

2.①要有坚守正义而不动摇的决心,有舍生取义的坚定信念。②要讲究设喻说理的技巧,语言要委婉,态度要诚恳,做到以理服人。③要崇尚实干,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3分,每点1分,意对即可)

【参考译文】

    墨子从鲁国到齐国,探望了老朋友。朋友对墨子说:“现在天下没有人行义,你何必独自苦行为义,不如就此停止。”墨子说:“现在这里有一人,他有十个儿子,但只有一个儿子耕种,其他九个都闲着,耕种的这一个不能不更加紧张啊。为什么呢?因为吃饭的人多而耕种的人少。现在天下没有人行义,你应该勉励我行义,为什么还制止我呢?”

 

 

庄子

    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战国中期宋国人,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先秦道家的代表人物。《庄子》是道家经典之一,有很高的哲学成就,对后世文学的发展影响极为深远。对《庄子》散文的辉煌艺术成就,鲁迅曾说:“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要》)在诸子百家中,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世有“老庄”之称。

    《庄子》(《南华经》)《庄子》一书又名《南华经》。现存33篇。其中内篇为庄子本人所作,外篇、杂篇可能出自其门人及后学之手。其文构思巧妙,想象奇幻,词汇丰富,尤以巧用寓言见长,富有浓厚的文学气息和浪漫主义色彩。不仅在先秦诸子中独具一格,而且对嵇康、阮籍、陶渊明、李白、苏轼、曹雪芹乃至鲁迅、郭沫若等后世著名作家的思想和创作,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寓言这一文学形式及其定名,即从庄子开始。其中《螳臂挡车》《东施效颦》等寓言故事,至今仍常为人所称引。

    庄子的主要思想有“天道无为”,相对的认识论,无条件的精神自由等。他的思想属于唯心主义体系。他片面夸大一切事物的相对性,否定客观事物的差异,否定客观真理,在认识论上走向相对主义。从这种认识论出发,他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应自然,安时而处顺,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在政治上,他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一切社会制度,摈弃一切文化知识。

 

【名言】

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庄子·齐物论》

【翻译】最有智慧的人,总会表现出豁达大度之态;小有才气的人,总爱为微小的是非而斤斤计较。合乎大道的言论,其势如燎原烈火,既美好又盛大,让人听了心悦诚服。那些耍小聪明的言论,琐琐碎碎,废话连篇。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

【翻译】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用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学习之中。

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庄子·逍遥游》

【翻译】厨师虽然不做祭品,主持祭祀的司仪是不会越过摆设祭品的几案,代替厨师去做的。此谓尽管庖人不尽职,尸祝也不必超越自己祭神的职权范围代他行事。表现了庄子无为而治的思想,成语"越俎代庖"即由此而来。

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庄子·人间世》

【翻译】你不知道那个螳螂吗?舞起它那两把大刀式的胳臂,妄图挡住滚滚前进的车轮。它不了解自己的力量是根本无法胜任的,却自以为是地认为自己的本领很强大。成语"螳臂当车"的典故由此而来,用以比喻不自量力。

 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庄子·人间世》

【翻译】生长在山上的树木,因为自然的需要而被砍伐,膏脂因为能照明而被燃烧,桂树可以食用,所以被砍伐;漆可以使用,因而被割皮。人人都知道有用的用处,而不知道无用的用处。有用有为必有害,无用无为才是福。阐发了常常被人忽视的"无用之用",蕴含朴素的辩证法。

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乎江湖。《庄子·大宗师》

【翻译】天久旱无雨,河水干涸了。许多鱼被困在河中滩地上,它们亲密地互相依靠着,嘴巴一张一合地吐着唾沫,来润湿它们的身体(藉以延缓生命,等待大雨降临),倒不如在江湖里彼此相忘。 这里暗喻世人应忘掉生死,而游于大道之乡。 成语"相濡以沫"(也作"以沫相濡")源出于此。

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庄子·田子方》

【翻译】: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心如死灰,精神毁灭,而人的身体的死亡还是次要的。人是要有点精神的。

 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故曰:"通天下一气耳。"《庄子·知北游》

【翻译】:人们都把自己喜欢的东西当作神奇,把自己厌恶的东西当作臭腐;然而臭腐可以变化为神奇,神奇也可以变化为臭腐。所以说:"整个天下不过是一种气罢了。"对立的事物可以互相转化。成语"化腐朽为神奇"源出于此。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庄子·知北游》

【翻译】:天地有伟大的造化和功德而不言语,春夏秋冬四季有分明的规律而不议论,万物有自然形成的道理而不解说。办任何事都得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庄子·外物》

【翻译】:竹笼是用来捕鱼的,有人捕到了鱼却忘了竹笼;兔网是用来捕兔的,有人捕到兔子却忘了兔网;语言是用来表达思想的,有人领会了思想却忘了语言。以鱼、兔喻意,以筌、蹄喻言。强调得鱼得兔是目的,筌、蹄只是达到目的的手段,形象地说明了“得意忘言”的合理性。"得鱼忘筌"这一成语便由此而来。

大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庄子·让王》

【翻译】:大寒季节到了,霜雪降临了,这时候更能显出松树和柏树的茂盛。“松柏之茂”喻君子品德高尚。

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庄子·养生主》

【翻译】:脂膏烧完了,火种却流传下去,无穷无尽。此句以薪喻形,以火比喻精神。薪尽火传,是说形体虽死而精神永存。后以“薪尽火传”喻学业师徒相传。

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庄子骈拇》

【翻译】:野鸭的腿虽短,如果给它接上一段,它就会痛苦;仙鹤的腿虽然长,如果给他截去一段,它就会悲伤。说明强以为之,必然造成不幸和痛苦。成语“鹤长凫短”、“断鹤续凫”都出自这里。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山木》

【翻译】:君子之间的交情,淡薄如水,而小人之间的交情,看上去甘甜如酒。真朋友不言利。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知北游》

【翻译】:人生在天地之间,就像透过缝隙看到白马飞驰而过,不过一瞬间罢了。成语“白驹过隙”出此。人生知促,切勿浪费。

 

【模拟试题举隅】

 

阅读下面的文化经典选段,完成1-2题。(10分)

    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论语·颜渊》)

    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猬乎!狂者进取,猬者有所不为也。”(《论语·子路》)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彼无故以合者,则无故以离。 (《庄子·外篇》)

1.孔子和庄子在交友上有怎样的共识?试用简明的话语概括。(4分)

2.上述材料对你交友有怎样的启示?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适度交往,保持距离。

2.①把握交往的“度”,过犹不及,反受其辱。 ②交往中主张“中庸之道”,但当结交巾道不行时,要变通,可以结交狂狷者。 ③坚持“君子之交”,以“义”合而不以“利”合,清淡如水。

 

阅读下面的文化经典选段,完成3-4题。(5分)

    子日:“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

    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请,曰:“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持竿不顾,日:“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以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比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责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二大夫日:“宁生而曳尾涂中。”庄子日:“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庄子》)

【注解】①巾:覆盖用的丝麻织品。这里名词用作动词,用锦缎包裹。笥:一种盛放物品的竹器。名词用作动词,用竹匣装。

3.孔子和庄子都是追求快乐的人,他们所追求的快乐有什么不同?(2分)

4.在孔子和庄子的两种不同快乐方式中,你更倾向于哪一种?请联系你的人生态度简要说一说。 3分)

 

〖参考答案〗

3.孔子:坚守仁义,安贫乐道。 庄子:保全生命,享受自由。

4.示例一:更倾向于孔子式的快乐。真正的快乐并不在于富贵而在于内心是否充实是否☆贵。孔子心怀仁义,安贫乐道,这是一种无法用金钱获取的快乐:而庄子追求的快乐只悬一己避世隐居独善其身的快乐,缺少社会的责任感,所以,我不赞同。(观点+理由)

示例二:更倾向于庄子式的快乐。生命与自由是人生快乐的源泉,庄予鄙弃名利富贵,因为在他看来,珍爱生命,享受生命赋予的自由才是真正的快乐,他是真正懂得生活的人:孔子追求的快乐只是“道不行于世”后一种无奈的自我安慰、自命清高而已,所以我并不赞同。

 

 

孟子

    孟子(约前 372 年~前 289 年),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鲁国邹人(今山东邹县东南部人),距离孔子的故乡曲阜不远。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相传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受业于子思的学生。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他继承了孔子“仁”的思想并将其发展成为“仁政”思想,被称为“亚圣”。

 

【名言】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尽信书,不如无书。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模拟试题举隅】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 12 题。 6 分)

    齐人伐燕,胜之。宣王问曰:或谓寡人勿取,或谓寡人取之。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 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于此。不取,必有天殃。取之,何如?孟子对曰: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他哉?避水火也。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选自《孟子·梁惠王下》)

1.上述文字中,除了“箪食壶浆”外,还有成语“        ”也源出于此。 2 分)

2. 请简要概括孟子的战争观,并结合孟子的思想谈谈对战争观的看法。 4 分)

 

〖参考答案〗

1. 水深火热

2.①反对非正义的战争,支持正义的符合百姓意愿的战争。②孟子的战争观体现了“民本”(或“仁政”)思想;③他的观点是辩证的,变通的。 ( 4 分。①能从“反对”与 “支持”两方面回答 2 分,只答出一方面 1 分;若回答“燕民悦,则取之;燕民不悦,则 勿取”1 分。②写出“民本”或“仁政”1 分。③写出“辩证”或“变通”等意思 1 分。)

 

荀子

    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战国后期赵国人,时人尊称为荀卿,汉时称为孙卿。年五十,始游学于齐国,曾在齐国首都临淄(今山东淄博市)的稷下学宫任祭酒。因遭谗而适楚国,任兰陵(今山东苍山县)令。以后失官家居,著书立说,死后葬于兰陵。著名学者韩非、李斯均是他的学生。

  荀子是一位儒学大师,在吸收法家学说的同时发展了儒家思想。他尊王道,也称霸力;崇礼义,又讲法治;在“法先王”的同时,又主张“法后王”。孟子创“性善”论,强调养性;荀子主“性恶”论,强调后天的学习。这些都说明他与嫡传的儒学有所不同。他还提出了人定胜天,反对宿命论,万物都循着自然规律运行变化等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荀子》一书今存三十二篇,除少数篇章外,大部分是他自己所写。他的文章擅长说理,组织严密,分析透辟,善于取譬,常用排比句增强议论的气势,语言富赡警炼,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名言】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公生明,偏生暗。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

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

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之言,深于矛戟。

君子赠人以言,庶人赠人以财。

 

【模拟试题举隅】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 1-2 题。(5 分)

    王者之法:等赋,政事,财万物,所以养万民也。田野什一,关市几而不征,山林泽梁以时禁发而不税。相地而衰政,理道之远近而致贡。通流财物粟米,无有滞留,使相归移也,四海之内若一家。故近者不隐其能,远者不疾其劳,无幽闲隐僻之国,莫不趋使而安乐之。夫是之谓人师,是王者之法也。(节选自《荀子·王制》)

1. 请写出《寡人之于国也》中和选文中画线句意思相近的两句话。 2 分)

2. 荀子又认为秦国“威动海内,强殆中国。然而忧患不可胜校也,勰勰(xI,担心害怕貌) 然常恐天下之一合而轧己也”。(《荀子·强国》)。结合选文有关内容,请简要评析荀子的国家“统一观”。 (3 )

 

〖参考答案〗

1.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2.荀子认为,秦国即使能够即使赢得全国统一,也很难持久,因为国家的统一不应单纯建立在武力征服下,而应建立在诸侯国的共同利益和共识上,只有这样,才能建立一个稳固 而强大的国家。另外,经济的统一是国家统一的基础。但是,这种统一不是靠强力剥夺,而是建立在互惠、互利基础上,建立在一种道义的力量上。

【参考译文】 奉行王道的君主的法度:规定好赋税等级,管理好民众事务,管理好万物,这是用来 养育亿万民众的。对于农田,按收入的十分之一征税;对于关卡和集市,进行检查而不征税;对于山林湖堤,按时封闭和开放而不收税。考察土地的肥瘠来分别征税,区别道路的 远近来收取贡品。使财物、粮米流通,没有滞留积压;使各地互通有无来供给对方,四海之内就像一家人一样。所以近处的人不隐藏自己的才能,远处的人不厌恶奔走的劳苦,即 使是幽远偏僻的国家,也无不乐于前来归附听从役使。这种君主叫做人民的师表。这就是 奉行王道的君主所实行的法度。

 

韩非子

韩非(约公元前280--233年),汉族、战国末期著名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尊称韩非子或韩子。韩王(战国末期韩国君主)之子,荀子的学生。 作为秦国的法家代表,备受秦王嬴政赏识,但遭到李斯等人的嫉妒,最终被下狱毒死。他被誉为得老子思想精髓最多的二人之一《另一人为庄周》。著有《韩非子》一书,共五十五篇,十万余字。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树一帜,呈现韩非极为重视唯物主义与效益主义思想,积极倡导君主专制主义理论,目的是为专制君主提供富国强兵的霸道思想。

韩非总结法家三位代表人物商鞅、申不害、慎到的思想,主张君王应该用“法”、“术”(人主驾驭群臣的统治之术)、“势”(人主的权势)三者结合起来治理国家,此为法家之博采众长之集大成者。 韩非主张加强君王集权,厉行赏罚,奖励耕织。崇尚竞争、崇尚实力,否定道德和文化教育的价值。这种主张可以一时达到富国强兵之效,它把人们追求势利而引发的竞争和冲突合法化、绝对化,毒害了人们的思想,破坏了人际关系,败坏了社会风气,从长远来说,会给社会造成很大危害。

 

【名言】

自胜谓之强。(能够战胜自己的人才是强者)

自见之谓明。(能够认清自己的人才是明智的)

举世有道,计入有计出(做事情要有一定的原则,既要算计得道的,也要算计失去的)

欲成其事,先败其事。(事情有时候要做成他却往往要先败坏它)

不吹毛而求小疵。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欲速则不达。

长袖善舞,多钱善贾。

巧诈不如拙诚惟诚可得人心。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华而不实,虚而无用。

 

【模拟试题举隅】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 12 题。 5分)

  郢人有遗燕相国书者①,夜书,火不明,因谓持烛者曰:“举烛。”云而过书“举烛”②,举烛,非书意也,燕相受书而说之③,曰:“举烛者 ,尚明也④,尚明也者,举贤而任之。”燕相白王,王大说⑤,国以治,治则治矣,非书意也。今世举学者多似此类。(节选自《韩非子·外储说上》)

【注释】①郢(yǐng):春秋战国时楚国都城。在今湖北省江陵县纪南城。郢人:借指楚国人。遗: 动词。给予,送交。遗书(投书;寄信) ②云:说话。过书:错写。③说:解释。④尚明:尊重贤明之人。⑤白:禀告;报告。说:同‘悦’。

1.上述文字中,成语“        ”即源出于此。 2 分)

2. 结合韩非的思想谈谈你对他“今世举学者多似此类”的感慨的理解。 3分)

 

〖参考答案〗

1. 郢书燕说

2. 韩非在寓言的结尾发出的感慨:“治则治矣,非书意也。今世学者,多似此类。”是说当时的学者为了替自己的学说找到依据,同时博得各国国君的青睐,多曲解古代典籍。作者的感慨,点明了这则寓言意在批评当时学者牵强附会解释古代典籍的现象。郢人和郢人的书信,即比喻古代学者和他们的著作;而燕相的形象,则是比喻当世的学者。韩非是一位具有革新思想的人物,对古代典籍中的许多观点持怀疑甚至否定的态度。

【参考译文】

  楚国郢都有一个人,夜里急着给燕国丞相写信,一边思考一边写着。由于烛光昏暗,就命令持烛的下人‘举烛’,意思是使明烛高照,写信才看得清楚。那时,他脑子里想着‘举烛’,嘴里念道‘举烛’,不知不觉地竟把‘举烛’二字,误写在信上了。随后又未经仔细检查,就急急忙忙把信送了出去。

  信寄到燕国,丞相读来读去,对‘举烛’二字,百思不得其解。然而堂堂燕国丞相,又没脸面去向别人请教。只好自作聪明胡乱解释一通,说:“楚人之才的确高深莫测,这‘举烛’二字真是用得太妙了。原来是希望我有明亮锐利的眼光,尊重贤明之人,也就是要选拔任用有才德、有见识的人。”

  燕国丞相,把他穿凿附会的理解,禀告燕王,燕王非常高兴地采纳了丞相的意见,广纳贤才,一段时间燕国曾治理得很好。

  这真是个天大的笑话。楚人误书,燕相谬解。误打误撞,竟成了燕国的国策。不过,这只是一种侥幸罢了,不足为训。可是,当今推举那些所谓治学的人,大多近乎于这种类型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